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聚合氯化铝与三氯化铁混凝剂在常规水处理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聚合氯化铅与三氯化铁在常规水处理的生产性实验,从经济成本、水质指标和实际使用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分析比较,并比较了两种混凝剂在常规水处理中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
饮用水处理技术现状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华  吕锡武 《环境科技》2004,17(2):41-42,45
由于工业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饮用水水源遭到有机物和环境激素的污染现象日趋严重,常规水处理工艺已难以生产出符合水质标准的饮用水。在常规水处理的基础上,研究深度水处理工艺成为当前水处理工作的热点。本文简要概述了饮用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历史和深度水处理工艺的现状。  相似文献   

3.
微波、超声波和复合电磁场水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波水处理技术,超声波水处理技术及复合电磁场水处理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型水处理技术,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常规水处理技术的不足,在未来的水处理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简要介绍了这三种水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我国目前所使用的大部分城镇用水在其水源上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这给城镇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带来了威胁,同时也给常规水处理手段带来了挑战。本文阐述了几种微污染的水处理技术,以期为城镇水处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王台铺矿采用SNP悬浮型填料和先进的水下曝气技术对生活污水进行二级处理,与常规的半软性填料和鼓风曝气方法比较,投资少,成本低,管理方便,曝气均匀,水处理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在工业循环水进行水质处理时,若遇到物料泄漏,需要经常置换排水,耗水量大,药耗高。常规水处理工艺无法实现物料泄漏背景下的稳定运行。江苏苏宁新技术应用研究所在实践中发明了CAOT技术,可实现在泄漏背景下长时间不置换、不排污,稳定达标运行。同时可实现达标废水的直接使用。综合运行费用大大降低,并可实现全自动无人职守的水处理控制,其组合工艺的处理设备与传统工艺比较,优点多多。  相似文献   

7.
环境工程水处理是现阶段比较重要的一环,做好水处理工作需要切实围绕着技术手段进行不断优化,当前曝气处理可以说是比较有效的处理方式,其能够明显提升污水处理效率,在经济性方面也具备一定价值,需要进行充分关注和管理。本文就重点围绕着曝气在环境工程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8.
通过实际调查选煤厂煤泥水处理工艺运行情况,在分析比较国内煤泥水处理典型工艺的基础上,指出提高选煤厂煤泥水闭路循环工艺可靠性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给水处理中常规沉淀池的沉淀效率,采用多个沉淀池代替常规的单一沉淀池进行沉降实验,多池依次进水、依次静止沉淀,然后出水,周期循环,并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周期循环静止沉淀”这种给水处理新工艺。实验结果和实践表明,周期循环静止沉淀工艺与常规连续进、出水的单一沉淀池工艺相比,其沉淀效率明显提高,其出水水质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0.
在水处理过程中,常规工艺难以去除污染原水中的土腥味和霉烂味,产生这些嗅味的化合物主要是二甲基异冰片(2-MIB)和土臭素(Geosmin)等。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给水处理中嗅和味的现状,水源水中嗅味物质去除方法及影响因素等。  相似文献   

11.
聚合铝基复合絮凝剂的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聚合氯化铝 (PAC)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物 (PDMDAAC)为原料 ,制备出了聚合氯化铝 (PAC)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均聚物复合絮凝剂 (PDMDAAC) ,采用微电泳技术、透射电镜研究其电荷特性及结构形貌情况 ,并试验了处理油田废水的絮凝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 ,PAC PDMDAAC较PAC具有更高的表面电荷、更大的枝化度和更好的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12.
聚合铝基复合絮凝剂用于城市纳污河道废水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城市纳污河道废水为处理对象,聚合氯化铝-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AC-PDMDAAC,代号JYF-1)复合絮凝剂为处理药剂,在室内模拟化学强化一级处理(CEPT)现场工艺,进行了烧杯絮凝实验,主要考察废水中颗粒物、有机物和氮磷的去除效果,以及pH和表面负荷率(SOR)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分析了投药前后废水中颗粒物粒径分布和电荷特性的变化,讨论了JYF-1药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在CEPT工艺中的应用. 结果表明,聚合铝基复合絮凝剂JYF-1比传统的PAC拥有更好的絮凝效果,对pH和SOR的适应能力更强. JYF-1对非溶解性污染物的去除要好于溶解性污染物的去除,8 mg·L-1的JYF-1对COD和溶解性COD(SCOD)的去除率分别为76.72%和64.31%,处理后出水的可生化性大幅提高,BOD/COD从处理前的0.23增加到处理后的0.53. JYF-1具有良好的除磷效果和一定的脱氮效果,当JYF-1投量为12 mg·L-1时,溶解性总磷(STP)的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总磷(TP)的去除率可达到80%左右,总氮(TN)去除率为20%左右. 将JYF-1应用于CEPT工艺,可以无需改变现有的设备和工艺,以更少的投药量获得更好的出水水质,产生更少的污泥,是值得推广应用的高效低价絮凝剂.  相似文献   

13.
陈方荣 《环境科技》2005,18(Z1):42-43
有些景观水域(人工湖、河)采用宏观粗放的生态法治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有一些景观水由于简单地套用宏观生态法进行水质维持,反而使亲水区域减少、蚊蝇滋生、水生植物生长失控、水体混白、清塘困难等不利影响.为此,建议采用造流复氧强化、微观生态系统功能,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王莉娜  方柏 《环境科技》2005,18(Z1):1-4
利用Al-Ferron络合比色法研究实验室合成的聚合氯化铝和改性聚合氯化铝的铝形态分布,并对其合成工艺进行改进.聚合氯化铝合成条件为铝离子初始浓度为1 mol/L,物料比11,反应温度为60℃,熟化温度为60℃~65℃.合成改性聚合氯化铝适宜条件是Al/Si在0.7~1之间,聚硅酸聚合时间为90 min,模数为2的水玻璃.  相似文献   

15.
通过氯化橡胶的清洁生产审计,改进氯化工序的设备结构及尾气吸收工艺,提高氯气利用率,并把工艺气变成可利用的工业产品,取得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合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常青  陈野 《环境科学》1999,20(1):87-90
为制备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絮凝剂,采用二步法制备了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单体,即在强碱性条件下由烯丙基氯和二甲胺反应先生成二收藏 -烯丙基叔胺,将该叔胺分离出来并再次加入烯丙基氯同会2丙介质中结晶析出委胺晶体。  相似文献   

17.
氯化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铵盐水体系浮选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发现 ,在水溶液中Cu(Ⅱ )与硫氰酸铵、氯化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铵形成不溶于水的三元缔合物 ,在少量氯化钠存在下此三元缔合物沉淀浮于水相上层并与水分成界面清晰的两相 ,分相过程中Cu(Ⅱ )被定量浮选。实现了Cu(Ⅱ )与Fe(Ⅲ )、Ni(Ⅱ )、Mn(Ⅱ )、Al(Ⅲ )等离子的分离 ,是一种无毒且更为简便、经济、快速的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初永宝  周绪芝  王燕  王倩 《环境科学》2010,31(5):1206-1210
采用铝基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PAC-JY01)对含有腐殖酸与高岭土的模拟水样进行强化混凝处理,取混凝后出水进行超滤,通过测定超滤前后出水水质以及超滤膜运行状况,探讨PAC-JY01对超滤膜工艺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强化混凝-超滤联用工艺中PAC-JY01的最佳投加量为3mg/L,最佳pH=6.在最佳条件下,UV254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9.30%、99.70%;在实验运行条件下,较大的絮体容易在膜表面沉积而造成膜污染.  相似文献   

19.
氯化钙对聚合氯化铝混凝去除腐植酸的影响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CaCl2对PAC混凝去除腐植酸的影响作用,发现CaCl2可以改善混凝效果和沉淀性能。探讨了pH值、投加量、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对药剂费用进行了经济分析,为今后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基本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