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东南部丹霞地貌区珍稀濒危保护物种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野外调查和丹霞地貌申遗委员会提供的各丹霞地貌区的资料,中国东南部丹霞地貌区共有各类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78种,隶属于39科93属;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7科,34属,41种,Ⅰ级5种,Ⅱ级36种;被中国植物红皮书<中国物种红色名录>(2004)收录128种,隶属33科、77属,极危2种,濒危7种,易危65种;被(2006)收录的植物共14科15属17种,濒危种(EN)3种、易危种(VU)6种,极危种(CR)1种;CITES(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贸易公约)收录的有5科,46属,107种.根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1999),国家重点保护动物71种,其中Ⅰ级重点保护10种,Ⅱ级重点保护61种;被IUCN收录85种,其中,濒危种8种,易危种20种,极危种2种,其他为低危种;CITES收录100种,隶属于14目29科,其中单目单科单种的有5种;中国动物红皮书的动物有72种,其中,濒危种(EN)7种、易危种(VU)26种,极危种(CR)1种,其他为低危种.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丹霞地貌区的野生重点保护植物数目高于黄山、神农架、武夷山,与三清山的相近.但从被子植物的野生重点保护植物来看,要比黄山、武夷山丰富,说明了丹霞地貌植物区系的丰富性和独特性,丹霞山可能是历史变迁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避难所.  相似文献   

2.
在2003~2005年多次实地调查并参照相关资料基础上,对莱州湾南岸滨海湿地进行了植被类型划分和湿地维管束植物生态类群划分,利用统计方法分析了研究区湿地维管束植物区系较大科、属的构成,蕨类植物种的地理分布区类型、种子植物属的地理分布区类型,维管束植物区系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表明,莱州湾南岸滨海湿地植被分4个植被型、25个植物群落,由48科129属197种维管束植物构成,这些维管束植物分盐生植物,水生植物,湿生植物和中生、旱生植物4大生态类群.维管束植物区系的主体为菊科、禾本科、莎草科等含5种及5种以上的13个较大科,从维管束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构成来看,种子植物中世界分布属最多,达40属,占种子植物总属数的32%,这反映了湿地植被的隐域性特征;温带和热带分布区成分作为区系成分的主体共80属,占种子植物总属数的64%.盐田、养殖池、道路建设,海岸侵蚀,地下咸、卤水入侵,气候干旱,河流断流等自然、人为原因导致莱州湾南岸滨海湿地退化,植被发生退化演替,区系中一些珍稀濒危植物受到日益严重的威胁.提出了对退化湿地进行生态恢复与重建,推广生态旅游、生态养殖等可持续的滨海湿地利用方式,建设湿地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等莱州湾南岸滨海湿地维管束植物区系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3.
云南地区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建孟  朱有勇 《生态环境》2010,19(3):621-625
物种特有现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区系地理学和保护生物学意义。利用大尺度的植物物种分布信息,探讨了云南地区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的科、属组成,区系性质及其地理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云南地区拥有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125属,分属于59科,共含种子植物246种,是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的重要分布地区之一。含特有属较多的科主要为菊科Compositae、苦苣苔科Gesnefiaceae、伞形科Umbelliferae、禾本科Gramineae和唇形科Labiatae。从各属所包含的物种数来看,单型属占主体地位。根据科的分布区类型构成,云南地区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主要起源于热带地区。从属的生活型构成来看,主要以草本植物属为主,而木本植物属所占比重相对较小,暗示着研究区域内特有属的区系兼有年轻成分和古老成分,但以年轻成分为主。从空间分布格局来看,特有属主要分布在“田中线”以东地区。与过去的研究结果不同,我们发现云南地区拥有3个重要的特有属分布中心和3个次级分布中心。  相似文献   

4.
根据新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对湖北省分布的种类进行了研究.据统计,湖北省有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40种,其中苔藓植物2科2属2种,石松类和蕨类植物3科4属11种,裸子植物5科14属16种,被子植物38科57属110种,真菌1科1属1种.上述种类中有国家一级12种,国家二级128种.与原《名录》对比,取消原国...  相似文献   

5.
在资料分析和2013年夏秋二季进行的实地调查基础上研究了青岛市城市绿地种子植物区系的科属种构成、种的生活型构成、属的地理分布区类型构成,并比较了青岛市城市绿地种子植物区系与青岛崂山种子植物区系、中国种子植物区系属的地理分布区类型构成差异。结果表明,青岛市城市绿地种子植物区系有种子植物69科155属228种,有含5种及以上的12个较大科、124个单种属、183种木本植物和45种草本植物,有热带分布属32属、温带分布属95属、世界分布属14属和中国特有属14属。青岛市城市绿地种子植物区系有植物种类丰富多样,木本植物种类多,区系中属、种的分化程度高,属的地理分布区类型多样且具有很典型的温带特征和鲜明的中国特色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浙江古田山自然保护区青冈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浙江古田山自然保护区青冈林的植物区系组成和群落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8个样地中共有维管束植物147种(含变种),隶属51科92属。其中蕨类植物5科7属14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45科84属132种。青冈林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具有较高的热带成分比例。群落科、属、种组成多样性较高,植物种类丰富,组成复杂。群落垂直结构中,物种多样性依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的次序递减,乔木层、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明显大于草本层。  相似文献   

7.
对德夯地区514个野生种子植物属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该区植物区系主要由中、小型属组成,属内种数贫乏,少型属与单型属占有一定比例;2.含我国15种地理成分的14种,其中以北温带分布,泛热带分布,热带亚洲分布,东亚一北美分布及东亚分布5种成分为代表,尤其后四者最为重要;3.起源复杂,有自古南大陆和古北大陆南部起源后向北迁移而来的热带成分,也有我国亚热带本地起源的亚热带成分。这里的热带性质与温带性质并不明显,而亚热带性质十分突出,表明该地区属典型的亚热带植物区系。  相似文献   

8.
苔藓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和自然保护区的重点保护对象之一,在物种资源和生态系统功能维护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野外标本采集和室内鉴定,对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藓类植物的物种组成和分布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九寨沟共有藓类植物38科90属211种(含变种),其中优势科为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丛藓科(Pottiaceae)、灰藓科(Hypnaceae)、金灰藓科(Pylaisiaceae)、提灯藓科(Mniaceae)、真藓科(Bryaceae)和羽藓科(Thuidiaceae);并且调查发现两种濒危级别的珍稀藓种.(2)九寨沟藓类植物的区系地理成分可划分为10个,优势成分为东亚分布,占34.2%,其次为北温带分布,占30.9%.(3)通过与西南地区5个自然保护区藓类植物的相似系数和区系谱主成分分析发现,九寨沟藓类植物种类与贡嘎山的共有种最多,达到94种,在区系成分上也与贡嘎山和王朗相近.本研究表明九寨沟高原喀斯特生境藓类植物物种资源丰富,虽然区系地理成分具有多样和复杂性,但主要还是以东亚分布和温带分布为主,在物种相似度和区系成分上与贡嘎山和王朗的藓类植物一致性更高.(图3表6参47)  相似文献   

9.
括苍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是浙江省内少有的一个天然植物"基因库"和"植物博物馆"。2016年,在括苍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了1 hm2的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完成了第1次野外调查,并从物种组成、区系特征、径级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等方面分析了其群落特征。结果显示:样地内有维管植物68科126属194种。其中乔木层胸径≥1cm的木本植物36科67属121种;热带性质的科和属分别占总科和属数的66.67%和59.70%,温带性质的科和属分别占33.33%和38.81%。样地内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别有1和2种。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中的"近危"以上等级的物种10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1种,中国特有种53种,具有良好的保护和研究价值。稀有种23种,占总树种数的19.01%。重要值最大的为甜槠(Castanopsis eyrei)8.69%,其次为鹿角杜鹃(Rhododendron latoucheae)6.80%和木荷(Schima superba)5.92%。平均胸径为6.95 cm,小径级木较多。空间分布格局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物种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九顶山西坡汶川段维管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汶川是"五·一二"特大地震的中心地带,也是受灾最为严重的区域.本文基于震前3 a的实地调查资料,对龙门山脉主峰--九顶山西坡汶川段的植物区系进行了系统分析,以期为灾后生物多样性的监测评估提供依据.在对九顶山西坡汶川雁门沟的野外调查中共发现维管植物111科、363属、733种,其中有种子植物94科、333属、687种.科的物种丰富性很高,含10种以上的种子植物科有19个,含216属、455种植物,分别占该区维管植物总属数和总种数的59.50%和62.07%,是该区植物区系构成的主导成分.种子植物区系成分复杂,15种分布类型在该区均有分布;温带分布的属和种远远超过热带分布类型,体现了该植物区系明显的温带性质.在东亚分布类型中,属于中国-喜马拉雅类型的属和种所占比例远远高于中国-日本成分,说明九顶山虽处于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与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交界线附近,但其西坡汶川段依然属于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的范畴.有367个中国特有种分布于该区,占物种总数的53.42%,其中半数以上的物种属于中国西南特有种或横断山区特有种,进一步证明中国西南高山区特别是横断山地区是温带植物物种的分化中心这一事实.图1表5参11  相似文献   

11.
苏浙皖地区珍稀濒危植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苏浙皖地区分布的64种国家第一批重点保护植物种的种群现存数量、生态地理分布、稀有濒危原因、保护价值及保护措施等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为有效地抢救和保护本区的珍稀濒危植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元,调查了山东省高等动植物濒危物种的种类、濒危等级及其县域分布状况,建立了各县域濒危物种名录,计算了各县域濒危物种丰度指数,分析了濒危物种空间分布格局,提出了濒危物种保护对策。结果表明:山东省濒危野生高等动物物种有80种,其极危、濒危、易危和近危物种种类分别为3、11、34和32种。濒危野生维管束植物物种有24种,其极危、易危和近危物种种类分别为1、6和17种。濒危野生高等动物在全省120个县域均有分布,物种种类在21.50之间变化;濒危野生维管柬植物仅分布在74个县域,物种种类变化范围在1-18之间。山东省濒危物种丰度指数较小,各县域濒危物种丰度指数变化范围在3.75%-6.76%之间。濒危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规律反映了山东省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3.
重庆大木山木本植物区系及植物资源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野外调查资料,对位于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的大木山的木本植物区系及资源特点进行研究,以期为该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野外调查共发现木本植物738种,隶属于86科、288属.其中裸子植物6科、10属、15种,双子叶植物77科、271属、699种,单子叶植物3科、7属、24种.乔木268种,灌木398种,木质藤本72种.科的组成优势现象十分明显,含10种以上的科有26个,包含164属、526种植物,分别占该区木本植物总属数和总种数的56.94%和71.27%,是该区木本植物区系构成的主导成分.木本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属的分布类型有14个,种的分布类型有12个,区系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有483个中国特有种分布于该地区,占总种数的65.71%,其中27.12%的物种为华中植物区特有种.13个地区的聚类分析表明大木山与华中植物区和华东植物区关系最为密切.木本植物资源以药用、材用、观赏、食用类为主,古老孑遗植物和珍稀濒危植物丰富.图l表5参35  相似文献   

14.
采用样线调查法、样方调查法及文献资料分析法,获取苍山花甸坝亚高山草甸植物名录,在此基础上对该区域植物多样性、植物区系及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苍山花甸坝共记录到维管植物315种,隶属于87科240属;2)种子植物科的区系以世界分布型为主(32科),无中国特有科分布,属的区系以北温带成分为主,种的温带成分则表现的更为明显,中国特有种较多;3)花甸坝草甸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较高,特别是人为活动少及封育区的α多样性指数较高,采取保护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物多样性。总体而言,花甸坝草甸生态环境保护相对较好,但应加强对生态环境及外来入侵物种的监测,及时开展生态脆弱区生态修复治理。  相似文献   

15.
井冈山猴头杜鹃群落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贤兰  吴杨  刘玉成  钟娟 《生态环境》2011,(10):1430-1435
以井冈山猴头杜鹃(Rhododendron simiarum)群落5个样地调查资料为基础,对该群落的物种组成、区系成分、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群落有维管植物30科43属50种,其中蕨类植物有5科6属6种,裸子植物4科4属4种,被子植物21科33属40种。区系分析显示该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地理成分复杂,以热带性成分为主,温带性成分占有一定的比例。群落为复层异龄结构,猴头杜鹃、甜槠(Castanopsis eyrei)、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台湾松(Pinus taiwanensis)、薯豆(Elaeocarpus japonicus)和白豆杉(Pseudotaxus chienii)为群落的建群种。除Pielou指数外,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较低,各样地间多样性指数测值变幅较大;测度猴头杜鹃群落物种多样性时,各种多样性指数基本表现出相同的趋势;总体来看,猴头杜鹃群落物种多样性在群落不同层次的变化规律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  相似文献   

16.
马玉  陈浩昌  蔡钰灿  彭嵩  曾耀宏  马媛  王迪 《环境化学》2011,30(9):1674-1675
中华白海豚(Sousa chinensis)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濒危野生动物,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广东珠江口、福建九龙江口和广西钦州海域.大襟岛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位于珠江口大襟岛近海,区内共有10余种珍稀濒危物种,也是至今为止我国海域已知的第二大中华白海豚集中分布区域,不仅数量集中,而且拥有完整的世代结构.  相似文献   

17.
猪血木(Euryodendron excelsum H.T.Chang)为中国特有的山茶科单型属猪血木属的珍稀濒危植物,现仅分布于广东省阳春县八甲镇地区,且仅残存一个居群,居群内个体数量仅100余株,该物种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物种濒危原因分析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环节,文章从猪血木的地理分布、生活史特性、种群分布现状及生态环境因素影响等方面分析了该物种的濒危现状,猪血木种群地理分布的局限性限制了其空间拓展;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生境要求特殊和种群现状不利于其更新和发展,人为干扰对猪血木影响严重。其濒危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引起的生境破碎化和过度砍伐所导致的个体数量下降,文章认为现存种群和生境的保护是濒危物种保护的最有效手段,针对猪血木的濒危现状和原因,提出了就地保护,促进自然种群的繁衍更新,建立猪血木繁育基地进行迁地保护和回归引种的保护策略,以期为猪血木的保护和种群恢复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也为中国珍稀濒危物种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8.
对福建莆田市老鹰尖植物区系和群落物种多样性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老鹰尖植物种类丰富,计有维管束植物181科737属1003种(含变种),其中蕨类植物35科72属89种,裸子植物9科18属19种,被子植物137科647属901种;植物区系成分复杂,联系广泛,以热带亚热带成分为主,属、种分别占55.17%和57.48%,其植被为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度类型;11个主要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以米槠林为最高,D_(ah)达3.5109,其次为罗浮栲+丝栗栲林和米槠+栲树林,D_(ah)指数值分别达2.8945和2.7854,而篓竹林群落为最低,D_(ah)指数值仅1.0081,群落各层片物种多样性以灌木层为最高,呈灌木>乔木层>草本>藤本的变化趋势,说明老鹰尖的水热资源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19.
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水蕨在我国的分布范围和种群数量正日趋减少,濒临灭绝,现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根据标本记载和相关研究资料,于2003年8月至2006年10月,对分布在我国热带和亚热带的濒危植物水蕨进行广泛的野外调查.在每一调查点,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测定了各样点的经纬度,记录了其生境特征和种群的生长状况,采集和鉴定水蕨及其主要伴生种,研究了其群落的结构特征.结果发现濒危植物水蕨的7个分布新记录.它们分别位于云南勐腊县郊区和勐仑、广东英德和阳春、浙江临安、海南三亚以及湖南郴州.新发现的水蕨种群主要生长在稻田或废弃稻田、水沟、菜地、旅游区.与水蕨相伴生的物种主要有11科15属17种,分别隶属于7个群丛.人类活动是导致水蕨濒危的主要原因.凭证标本均保存于武汉大学植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20.
中国穿山甲受危状况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穿山甲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少量分布在与我国广西、云南接壤的国家.分析了中国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的各种致危因素共19种,并以此评估了它的受危状况.结果表明,中国穿山甲属易受危物种,潜在的绝灭危险较大.较高的受危指数(Ti=0.6947)表明它处于高度受危状态,已成为濒危物种(En).最关键的外在致危因素是过度狩猎、利用和走私,其次是栖息地的丧失、改变、岛屿化和种群分布格局的片断化.上世纪60年代后至今,估计中国穿山甲种群数量已下降了88.88%~94.12%,栖息地内的种群密度已低至0.001134~0.056头/km^2,较高的狩猎压力以及栖息地的丧失、改变、岛屿化和走私还将持续,受危程度将进一步加重,潜在的绝灭危险继续上升.要缓解中国穿山甲当前的受危状况,减轻狩猎压力,保护好现有栖息地,打击走私是当务之急.依据IUCN红色名录(Red List,version3.1)和我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对受危物种等级标准的定义,以及CITES附录物种等级标准、我国重点保护动物等级标准,中国穿山甲应当从我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的易危级(Vu)和IUCN红色名录里的低危接近易危(LR/nt)上调为濒危级(En),由CITES附录Ⅱ上升为附录Ⅰ,由国家Ⅱ级保护动物上升为Ⅰ级保护.图3表1参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