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金属污染企业搬迁遗留场地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是当前城市土地安全开发需解决的迫切环境问题。以广州市某钢铁企业搬迁遗留场地重金属污染土壤处置为例,系统研究污染重金属晶体结构化固定过程机制。对遗留场地土壤通过采样调查发现,在场地某些区域的土壤中,重金属Ni和Cd的浓度超过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二次开发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通过研发以氧化铝为基质的黏土固定剂,以一定比例与污染土壤混合后压实成型,在1100℃的温度下煅烧,通过X-射线衍射研究发现,烧结体中重金属以尖晶石晶体结构成分的形式固定。进一步采用TCLP毒性浸出程序研究烧结体中重金属的浸出风险,结果发现,烧结体中滤出液中重金属浓度均远低于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三类水标准值,获得烧结体中重金属浸出风险低。实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无害化处置,对于目前重金属污染企业遗留场地土壤处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调查与分析焦化遗留场地的土壤复合污染特征是土地安全再利用的基础.以某焦化场地为例,采集0—5 m深度范围内的土壤样品,测定其中的重金属与PAHs含量,并运用反距离插值法分析场地重金属与PAHs的污染特征,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估焦化场地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质量基准法评价PAHs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污染物分布的空间差异性明显,重金属与高环PAHs集中分布在0—1 m表层土壤,低环PAHs在杂填土与粉质粘土交界处呈现富集状态;重金属与PAHs的来源不同,但经迁移后在场地煤库、鼓冷车间及制冷站等区域共存形成复合污染;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表明,场地内气柜、煤库/煤棚、制冷站区域为中度—重度污染,质量基准法表明气柜、鼓冷车间、洗苯脱苯车间及煤库/煤棚处于中—高生态风险.本研究结果能够为焦化场地的后续土壤修复工程及生产工艺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新疆焉耆盆地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新疆焉耆盆地绿洲农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及潜在健康风险,选取194个样点采集土壤样品,测定As、Cd、Cr、Cu、Ni、Pb和Zn共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利用地质累积指数(I_(geo))评价农田土壤污染水平,采用US EPA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潜在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研究区农田土壤7种重金属平均含量均未超出《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中的限值,但Cd、Cr、Ni、Pb和Zn含量平均值分别超出新疆灌耕土背景值的1.67、1.41、1.30、3.01和6.78倍。农田土壤中Zn呈现轻度污染,Cd与Pb呈现轻微污染,As、Cr、Cu与Ni呈现无污染态势。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经手-口摄入是研究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日均暴露量及健康风险主要途径。农田土壤7种重金属通过3种暴露途径的非致癌风险商(HQ)与非致癌风险指数(HI),单项致癌风险指数(CR)与总致癌风险指数(TCR)均小于安全阈值,属于可接受风险水平。研究区农田土壤重金属对儿童的非致癌风险低于成人,致癌风险高于成人。研究区农田土壤中As与Pb是最主要的非致癌风险因子,As是最主要的致癌风险因子,研究区农田土壤中As对人体的健康风险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某冶炼厂拆迁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按照环保部最新颁布实施的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 25.3—2014),选取Cu、Pb、Zn、Cd、Cr、As 6种重金属元素为主要污染物,结合Pearson相关分析及克里金差值法,对某冶炼厂拆迁场地土壤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拆迁场地土壤中重金属污染集中于生产区及堆放场,污染程度为生产区≈堆放场生活区,6种重金属平均值低于《展览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准》B级(HJ 350—2007),Pb、Zn、Cd平均值高于广西省和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相关分析表明Cu分别与Pb、Zn、Cr、As,Pb-Cr、Pb-As及Zn-Cd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生活区土壤中6种重金属对人体健康不会产生不良或危害效应;生产区和堆放场土壤中Cr存在致癌风险,As存在致癌风险和非致癌危害。成人血铅模型(ALM)计算得出生活区、生产区及堆放场中成人血铅浓度值分别为4.98μg·d L-1、5.04μg·d L-1、5.03μg·d L-1,低于成人血铅浓度风险评价的基准值5.8μg·d L-1,且Pb的平均值低于国内外居住用地土壤铅环境基准值。  相似文献   

5.
通过收集大量国内各个地区冶炼场地的最新污染数据,试图从全国尺度范围进行分析,反映中国冶炼行业场地的土壤污染状况。运用污染指数评价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生物毒性评价法,以《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的第一类用地标准值为参比,对土壤中重金属和有机物的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进行了分析。单因子指数结果表明:As、Pb、Cd和Ni的浓度均超过了土壤污染风险管制值,其中As的单因子指数为3.80;有机物的评价结果均为清洁。内梅罗指数结果表明:As、Pb、Cd和Ni的土壤污染风险管制值的评价结果为重度污染,且指数均大于35;二苯并(a,h)蒽的评价结果为警戒限,其余有机物的评价结果均为清洁。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表明:As具有很强的潜在生态风险,Cd有较强的潜在生态风险,多种元素的综合生态风险评价指数RI为409,具有较强的潜在生态环境风险。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南方地区的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远高于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其中潜在生态风险等级为很强的点位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和江西等地区,且As和Cd的生态风险因子占据较高的比重。生物毒性评价表明:2-甲基萘、苊烯和二苯并(a,h)蒽将频繁地发生负面生态效应。贵州等南方部分地区的冶炼行业周边土壤已受到As和Cd等重金属的严重污染,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排放。该研究可为中国冶炼行业的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
成都平原表层水稻土重金属污染健康风险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刚  李燕  巫林  谢丽苹  伍钧 《环境化学》2014,(2):269-275
采样分析了成都平原表层水稻土(0—20 cm)中As、Cd、Cr、Hg、Pb、Cu、Zn含量,参照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和土壤背景值,并利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状况和人体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成都平原水稻土表层7种重金属平均含量分别为As:9.69 mg·kg-1、Cd:0.12 mg·kg-1、Cr:79.5 mg·kg-1、Hg:0.04 mg·kg-1、Pb:47.5 mg·kg-1、Cu:29.3 mg·kg-1、Zn:81.7 mg·kg-1.与成都地区土壤背景值相比,As、Cr、Pb、Cu、Zn在表层水稻土中有明显积累,部分样区土壤重金属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标准值的二级标准,存在外源污染输入,但污染程度较轻.人体健康风险分析结果表明,经土壤-口接触行为摄入是该区域人体重金属暴露风险的主要途径,重金属致癌风险AsCd,非致癌总风险CrCuHgPbZn,无论儿童还是成人,重金属致癌风险值和非致癌风险值均低于风险阈值,风险值均在可接受水平内,但儿童健康风险值高于成人,应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7.
以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奎河、沱河岸边2 000 m范围内的9个村庄作为研究区域,在距离河岸500 m、1 000 m、2 000 m处采集表层土壤样品.使用ICP-MS法检测土壤样品中砷、镉、铬、镍、铅、铜和锌7种重金属的含量,并通过单因子评价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奎河、沱河周边土壤的污染等级和潜在生态风险.共采集土壤样品27个,砷、镉的超标率为100%(27个),锌超标率37.0%(10个),镍超标率29.6%(8个),铜超标率25.9%(7个),铬超标率22.2%(6个),铅不超标.砷、镉、铬、镍、铜、锌的浓度均超过其背景值.单因子评价结果显示镉为中度污染,砷、铬为轻度污染,其他镍、铅、铜、锌4种重金属属于轻微污染范畴.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结果显示,奎河、沱河周边土壤综合指数为3.1,属于重度污染.奎河、沱河附近土壤的土壤生态风险值为166.8,该地区生态风险等级为强烈风险.评价结果显示该地区土壤存在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其生态风险已经超过可接受水平,亟待治理.  相似文献   

8.
燃煤电厂贮灰场堆积了大量的粉煤灰,而粉煤灰中蕴含的重金属可能会威胁到人类健康。为查明燃煤电厂贮灰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对人体健康风险问题,以吉林省某燃煤电厂贮灰场及其周边地区为研究区,采集20个土壤样品进行主要重金属含量的分析。应用污染负荷指数法(PLI)评价研究区重金属污染水平,采用USEPA模型进行贮灰场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研究区土壤Cr、Ni、Cu、Cd、Pb平均含量高于土壤环境背景值,其中Cd的平均含量是背景值的11倍,并且其含量均高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018)的风险筛选值,Cd在研究区土壤中有明显的富集。土壤重金属含量分析结果显示,灰水渗漏和粉煤灰飞灰飘散是贮灰场粉煤灰重金属迁移的主要方式。土壤重金属变异系数排序为:NiCuAsZnPb36%CdCr15%,Cd、Cr属于中度变异,贮灰场粉煤灰是其主要污染来源,Ni、Cu、As、Zn、Pb属于高度变异,除了贮灰场影响因素外,人类活动也是其重要来源。污染负荷指数法的评价结果显示,贮灰场及其西北侧灰坝下落差最大处部分土壤处于中度污染,其他采样点土壤处于轻度污染。土壤污染主要源于灰坝处灰水渗漏,受盛行风影响较小,研究区总体处于轻度污染。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经口摄入是重金属暴露风险的主要途径,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存在的非致癌和致癌风险,儿童均高于成人,7种重金属元素对成人与儿童不存在非致癌风险;Cr、Cd、As对成人和儿童均存在可接受的致癌风险,其中Cr是主要的致癌因子,应针对Cr开展必要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合理确定重金属土壤筛选值是污染场地风险识别和调查评估的基础,过松或过严的标准都会增加风险评估的不确定性,甚至可能会导致风险管控措施失效或修复资金浪费,确定重金属土壤筛选值的关键影响因子是合理确定重金属土壤筛选值的前提。选择工业污染场地中检出频率高、毒性大的砷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假设工商业用地下的暴露情景,根据《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25.3—2014)得到砷筛选值计算公式,利用基于蒙特卡罗模拟的Crystal Ball模型计算公式中各参数对结果的敏感性和贡献率来确定关键影响因子,通过调研国内外砷筛选值现状,从计算模型、毒性评估及关键影响因子等方面对引起各国砷筛选值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工商业用地下土壤砷筛选值取值为0.84~175.7 mg·kg~(-1),均值为21.4 mg·kg~(-1),95%的置信上限为24.19 mg·kg~(-1);风险可接受水平、每日土壤摄入量(IR)、暴露频率(EF)和暴露周期(ED)对砷筛选值的贡献率依次为41.3%、-27.3%、-16.3%和-12.7%,其余因子的贡献率均小于1%;关键影响因子按贡献率绝对值从大到小分别为风险可接受水平、每日土壤摄入量(IR)、暴露频率(EF)、暴露周期(ED)。计算模型和毒性评估存在差异是国内外土壤砷筛选值差异的基础原因,当计算模型和毒性评估差异不大时,关键影响因子才是决定性因素,其影响程度与模拟计算的结果一致。建议我国完善筛选值计算模型,对砷的毒性效应和符合我国暴露人群特征的关键影响因子展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某典型废弃硫酸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硫酸生产场地可能存在严重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并分析硫酸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迁移规律是其安全利用的基础.本研究以某废弃硫酸场地为例,采集0-3 m深度范围的土壤样品,测定其中的Pb、Cd、Cu、Ni、As、Hg含量,分析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来源及迁移行为,并对其进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结果 表明...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某废弃化工厂的人类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由于北京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五环路内的工厂将陆续搬迁,搬迁后的土地,使用功能将发生根本性变化,由于修复成本较高,是否对受污染土地进行修复,需要借助健康风险评价,以便确保人们的健康安全.运用美国的健康风险评价框架,对北京市某废弃化工厂场地进行了健康风险分析,计算了将该废弃场地用作居住用地对人类的健康风险指数及确定是否需要进行修复.在场地内,分2次进行了3层土壤采样,共采集到80个样品.选取Cr、Zn、Ni、Pb、Hg、Cu、As、Cd、DDT、六六六(HCH)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P)11种超标污染物作为目标污染物,对其进行健康风险评价.按照美国EPA的方法,选取了95%置信上限含量进行风险指数的计算.评价结果显示,该场地成人的非致癌风险指数为15.85,儿童的非致癌风险指数为18.17,均超过了非致癌风险指数可接受值1.0,表明该化工厂场地对成人和儿童均有非致癌风险;对成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的致癌风险指数为不可接受值(>1×10-4),对儿童,邻苯二甲酸二辛脂和DDT的致癌风险为不可接受值(>1×10-4),其它污染物的致癌风险均在可接受范围之内.由于案例中的场地将被用作居住用地,建议对该场地进行部分修复.  相似文献   

12.
部分中国城市公园重金属生态风险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公园土壤环境质量会对城市环境质量和人体身心健康造成潜在影响.研究中国城市公园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并对其进行生态风险评价和健康风险评价,有利于了解城市环境质量,控制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本研究在收集的全国25个省38个地区公园土壤重金属数据的基础上,应用美国EPA人体暴露风险评价方法对全国公园土壤重金属进行健康风险评价,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分析其污染程度.结果表明,公园土壤重金属Cr、Cu、Mn、Ni、Pb、Zn、As、Cd和Hg等9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分别为66.02、39.47、498.65、24.97、48.11、148.32、12.82、0.67、0.26 mg·kg~(-1),除了Mn和Ni外均高于中国土壤背景值,存在不同程度的积累;健康风险评价表明,3种途径中儿童和成人的日均暴露剂量排序均为MnZnPbCuCrNiAsHgCd;儿童和成人的致癌排序均为AsCrNiCd.土壤重金属的致癌风险指数除了As元素外均小于致癌风险值范围.总体而言,公园土壤与城市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大致相当,人们在游园时应注意其潜在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未考虑重金属对多种靶器官的影响及重金属间的相互作用,不能反映重金属真实的风险情况.ATSDR的靶器官毒性剂量法(TTD)和EPA的证据权重分析法(WOE)分别将重金属能够产生效应的靶器官与重金属间的相互作用引入评价过程,对传统评价方法进行修正.基于此,本研究采用了TTD法和WOE法评估了生活垃圾焚烧厂固化飞灰中重金属的非致癌健康风险,并将其与传统的非致癌健康风险评价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传统的非致癌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得出的HI值为0.2084,经TTD法和WOE法修正后的HI值分别为0.5165和0.6717,修正后风险大于传统方法所预测风险,更严格的反映固化飞灰对工人健康的真实风险.  相似文献   

14.
土壤重金属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估和源解析是场地污染控制和风险防范的关键。以珠三角某造船厂场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造船厂场地169个50 cm深度的表层土壤样品,测定土壤pH值及8种重金属Cu、Pb、Zn、Cd、Ni、Cr、Hg和As的含量;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法(IDW)探究造船厂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规律,通过美国环保署(USEPA)推荐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方法量化不同人群暴露于造船厂土壤重金属的人体健康风险,并用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PCA-MLR)定量解析土壤重金属的来源。结果表明:(1)土壤重金属Pb、Hg和As在部分点位的含量超过一类建设用地风险筛选值,人体健康风险评估表明造船厂土壤重金属存在不同程度的非致癌和致癌风险,且Pb和As是主要贡献因子;(2)土壤Cu、Zn和As的高值出现在造船坞和涂装车间,土壤Ni和Cr高值出现在管加新车间;(3)PCA-MLR模型源解析表明造船厂场地土壤重金属来源主要有3种:Cu、Zn、As和少部分的Cd来源于船体加工过程,Ni、Cr和少部分Cd来源于自然源和管加新车间钢材的加工、堆放,Pb和Hg来源于造船厂内部的交通运输过程,上述3种来源贡献率分...  相似文献   

15.
废弃铅锌冶炼厂重金属污染场地的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广西某废弃铅锌冶炼厂区进行布点采样、监测分析,选取Cu、Pb、Zn、Cd、Cr、As六种重金属元素作为评价因子,对污染场地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指数评价法表明厂区污染状况为废渣>>建筑垃圾>土壤,Cd >Zn >As >Pb >Cu> Cr,土壤受到中度污染,废渣和建筑垃圾受到重度污染.健康风险评价法表明土壤、废渣和建筑垃圾的危害商分别为2.032、13.891、2.975,非致癌危害废渣>>建筑垃圾>土壤;Cu、Zn、Cr、Cd、As的危害商分别为0.053、0.118、0.184、7.001、11.542,非致癌危害As >Cd >Cr>Zn >Cu.土壤、废渣和建筑垃圾的致癌风险分别为5.387E-04、7.954E-04、2.455E-04,致癌危害废渣>土壤>建筑垃圾;As、Cd、Cr的致癌风险分别为5233E-04、2.400E-05、1.032E-03,致癌危害Cr>As >Cd.综上,人体健康危害废渣>建筑垃圾>土壤,主要危害元素为As、Cd、Cr.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广东省丰顺县尖笔岽铅锌矿周边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及其潜在生态风险,采用野外采样及实验室测定分析的方法,以矿山周边4个片区表层土壤(0~20 cm)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土壤中Pb、Zn、Cu、Cd、Cr和As含量,分别采用单因子评价、综合指数法评价、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和健康风险评价以评价土壤的重金属水平和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在目前尚未开采的状况下,该矿区周边土壤已存在一定的重金属污染,4个研究片区大部分土壤样品Pb(平均值为106.77mg·kg-1)、Cd(平均值为0.27 mg·kg-1)、Zn(平均值为55.75 mg·kg-1)质量分数均超过广东省背景值;污染指数显示主要以Pb(极大值4.57)、Cd(极大值2.98)、Zn(极大值1.41)污染为主;综合指数法评价表明老虎隔水稻田片区土壤达到重度污染水平,综合污染指数达到3.47,同时片区土壤达到中度污染水平的土壤样品数目占总样品数的51.02%;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表明该矿区潜在生态风险处于低程度,4个片区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均未超过150,平均值为110.67,这与该矿尚未开采,暂受到人类活动影响较小有关,土壤中6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性顺序大体为CdPbAsCuZnCr,其中Cd(贡献率达73.65%~79.67%)、Pb(贡献率达10.24%~18.83%)是主要的生态风险贡献因子;健康风险评价也表明该矿区重金属非致癌、致癌风险处于可接受范围内,4个研究片区非致癌风险值及总重金属非致癌风险值之和均小于1,6种重金属3种暴露途径均体现出口腔摄入皮肤摄入呼吸摄入,非致癌风险值大小顺序为PbAsCuZnCdCr。综上所述,该拟开采矿区周边土壤受到一定的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风险处于低程度,健康风险处于可接受范围内,这与开采多年的铅锌矿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大不相同,该拟开采铅锌矿在其后续的开采、选矿活动中,应高度重视重金属污染的研究和防治,采取合理措施,防止加剧周边土壤的重金属累积。  相似文献   

17.
基于模糊数学的太原市敦化灌区污灌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太原市敦化污灌区95个表层土壤样品的8种重金属含量,并对污灌土壤的pH值、阳离子交换量、容重等理化性质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数学方法评价了其土壤环境质量,探讨了灌区土壤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砷、铜、锌、镍、汞、铬和铅含量值都在国家二级标准值范围内,平均含量分别为6.165,39.198,114.758,37.225,0.171,28.249和37.468mg·kg-1,重金属镉的含量高于国家二级标准值,平均含量高达1.247mg·kg-1;敦化灌区土壤的平均pH值为8.01,属弱碱性土壤,平均阳离子交换量为80.96cmol·kg-1,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27%—2.18%之间;模糊数学评价结果得到灌区土壤环境质量为三级水平,各个采样点的污染程度为董家营村西西谷乡东王答乡南孟封镇北鹅池村南。  相似文献   

18.
秦岭作为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其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同时,秦岭作为中国贵金属和多金属矿产资源富集区,矿业开采效益巨大。矿山开采和冶炼不可避免带来一定的环境问题,研究矿业生产过程中土壤重金属污染污染特征及其危害对秦岭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意义重大。该研究以秦岭地区某一曾从事过燃煤发电和锌冶炼、目前已停产的工业企业场地为研究对象,对土壤中砷、镉、铜、铅、汞、镍和锌7种重金属进行测定,采用Muller地积累指数、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和空间分析等方法,对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进行污染特征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7种重金属在土壤中均有检出,砷、镉、汞、锌的检出最大值为对应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的1.54、1.29、1.49、2.45倍;在空间上7种重金属浓度均表现出由生产区向四周衰减趋势,砷、铜、铅和锌在土壤表层和深层污染程度表现不均一,镍基本无污染;镉和汞的地累计均值分别为5.72(陕西省)、5.715(国家)和6.74(陕西省)、6.71(国家),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分别为2 376.55(陕西省)、2 367.20(国家)和6 400.45(陕西省)、3 148.30(国家),属于严重污染等级且危害程度极强;将所有重金属元素指数累加,生态危害风险级别达到D,该场地生态危害程度极强,需进行严格管控及治理。该研究可为秦岭地区同类型企业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方案的制定提供借鉴,也为构建秦岭区域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徐州地区麦田土壤和小麦籽实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因重金属污染引发的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解徐州地区麦田土壤和小麦籽实重金属污染特征,测定了3个主栽区睢宁县梁集镇(SNLJ)、邳州市新河镇(PZXH)和沛县湖西农场(PXHX)麦田表层土壤及籽实中Pb、Cd、Zn、Cu、Ni和Cr的含量,采用Muller地累积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分析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并对籽实中重金属所致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仅PXHX土壤中Cd、Zn、Cu、Ni、Cr和PZXH土壤中Cd含量分别高于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的1.18、1.42、1.61、1.72、1.20和1.20倍,但3个主栽区土壤中所测6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二级标准值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391─2013)规定的限值;地累积指数评价仅见PXHX土壤中Zn存在轻度污染;3个主栽区土壤中6种重金属均为低生态风险程度(17.70≤RI≤41.93),其生态风险顺序为CdNiCuCrZnPb,Cd的生态风险最高;仅见PXHX籽实中Pb和PZXH籽实中Cd含量分别超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限量值的1.1和1.2倍;3个主栽区籽实中化学致癌物Cr和PZXH籽实中Cd的个人年风险均超过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水平,非致癌物Pb、Zn、Cu、Ni的个人年风险均低于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水平,籽实所测重金属个人总年风险总超过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水平的11.68~39.80倍,可见所有主栽区籽实中的化学致癌重金属对食用人群具潜在风险,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浙江中部经济发达区域流域重金属的污染情况.以东阳市东阳江流域为例,采集该流域37条干支流在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水样,并对典型重金属锌、铜、铅、铬、镉、砷和汞含量进行测定及评价.结果表明:(1)东阳江流域干支流在丰水期和枯水期重金属平均含量排序均为:锌铅铜铬砷镉汞,其中锌、铜和镉含量均未超过地表水Ⅲ类标准,其他重金属均超标且超标率排序为:汞铅铬砷;(2)东阳江上游支流到下游支流的锌、镉、汞变化趋势呈现波峰和波谷交替出现的势态,高峰值出现在东阳市工业园区与经济强镇;(3)内梅罗污染指数指数评价得出,柽溪和绕溪在丰水期和枯水期均达到中度重金属污染水平;(4)健康风险评价法表明,化学致癌物引起的健康风险水平远远大于非致癌物引起的健康风险水平,通过饮水途径引起的健康风险水平大于皮肤接触,该流域致癌物的健康危害顺序:铬砷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