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遂昌柘岱口一湖山北东向断裂带在晚侏罗世至晚白垩世晚期经历了多期次、不同性质的活动,断裂活动与该地区两个大规模萤石矿田的形成关系密切。晚侏罗世晚期到早白垩世早期断裂活动表现为拉张松驰作用,为黄沙腰萤石矿田的形成提供了导矿和容矿构造空间,萤石矿主体赋存于北东向断裂带内。晚白垩世晚期,断裂活动表现为挤压环境,断裂带具有导矿作用,矿体受控于派生之北西向次级断裂内,湖山萤石矿田的形成具有此特征。  相似文献   

2.
江西会昌锡坑迳锡矿田地处武夷山成矿带,由岩背、淘锡坝、凤凰岽、苦竹岽等4个中-大型矿床组成。本文介绍了该矿田的地质特征,重点阐述了岩浆岩的分布、形态及与矿化富集的内在联系,介绍了查明的数处矿床矿化特点,总结了锡矿的成矿规律,认为密坑山白垩纪花岗岩是锡矿的成矿物质来源,受体火山机构及北东、北西向断裂的复合控制下,矿液沿有利构造部位成矿。本文认为锡坑迳矿田锡矿类型主要有四种:斑岩型、云英岩型、破碎带蚀变岩型、隐爆层间裂隙带型。  相似文献   

3.
中国东部燕山期俯冲走滑体制及其对成矿定位的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中国东部180~90Ma前地质构造演化与北美西部155~0Ma间地质构造演化的对比,说明中国东部燕山期由活动大陆边缘向陆内过渡的构造属性,进一步阐明中国东部燕山期金属成矿大爆发的地球动力背景-伊泽奈歧海洋板块对欧亚大陆的低角度斜向俯冲和NNE向左行平移剪切运动.活动大陆边缘地壳缩短增厚和伸展减薄两个阶段产出有不同的岩石组合和金属成矿组合.NNE向平移剪切带切割先成断裂体系形成控矿断裂网络分级控制金属聚集的定位:超级控矿断裂网络控制金属矿集区和大型矿床定位,区域一级控矿断裂网络控制大、中型及部分小型矿床定位,区域二级控矿断裂网络控制部分小型矿床和矿化点定位,局部性控矿断裂网络控制矿集区和矿田内部的矿床定位.  相似文献   

4.
印支-燕山期NNE向左行平移剪切带切割先成断裂系统,奠定了中国东南地区控矿断裂网络的格架。利用遥感手段建立的控矿断裂网络,主要由NNE向和NE向区域性主干断裂带组成。矿田定位于组成网络的两条或两条以上断裂带的复合部位,矿田间距为60-100km;矿集区定位于主干断裂突持的高应变挤压隆起区和拉分火山盆地。在矿田和矿集区范围内,大型金属矿床受一定类型的局部构造控制。  相似文献   

5.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6,(4):259-265
通过分析皖南休宁天井山金矿床和小贺铅锌矿床的构造控矿因素,认为燕山晚期花岗岩和北东向断裂是安徽休宁—歙县东南部地区金多金属矿形成最重要的控矿因素。歙县南源口和休宁桃溪两个地段的构造分析表明,该区中生代以来至少经历四期构造变形,其中早期向北西的逆冲推覆和北—北东向左行平移断层是成矿前构造;燕山晚期北东向高角度正断层控制燕山晚期花岗岩类侵入和成矿,是成矿期构造;随后的右行平移断层为成矿后构造。  相似文献   

6.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5,(3):172-178
浙江龙游溪口大型硫铁矿田位于江山—绍兴拼合带南东侧,余姚—丽水深大断裂北西侧,由牛角湾、溪口、灵山等数个大中型矿床组成,是浙江省岩浆热液型硫铁矿床的典型代表。矿体赋存在沐尘岩体(石英二长岩)内外接触带中,呈密集脉状产出,受北北东向、北东向及帚状断裂构造控制。矿床形成于晚白垩世,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体,部分来自八都岩群堑头岩组变质岩,属岩浆期后热液矿床。在系统分析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总结矿床成矿规律,建立成矿模式。运用矿床综合模型地质信息预测法圈定最小预测区,并用地质体积法估算溪口地区潜在资源量。定量预测结果表明,矿床外围及深部仍有一定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7.
陶村铁矿为大型铁矿,矿体形态受容矿母岩及其内部构造、断裂所制约。结合矿床地质特征,从构造地球化学角度探讨了矿床的R值与矿液运移方向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6,(3):207-213
文章论述广东省五华县中洞萤石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围岩蚀变、矿石类型、矿化垂直分带和有用组分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及矿床成因和控矿因素等。通过综合分析各类探矿工程及资料,认为该矿床矿化具有多阶段性和垂直分带性,有用组分(CaF2)沿水平及垂直方向变化,矿床为高温热液萤石—石英型矿床;地层岩性、构造、岩浆岩是该萤石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这对同类型矿床的地质勘查和研究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会昌县淘锡坝大型锡矿床构造控矿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淘锡坝锡矿床是近年探明储量达大型的锡矿床,是一种新的锡矿类型-隐爆层间裂隙带型。文章介绍了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和矿化特征,对矿区的构造进行了重点解剖,对构造控矿机理进行了探讨,提出火山机构及北东向断裂是矿区的控岩构造,控制了白垩纪成矿花岗岩体的侵入就位。而火山岩中大范围的隐爆层间裂隙带是良好的容矿构造,矿体赋存其中呈似层状,局部膨大形成厚达数十米的"锡矿包"。通过研究构造与矿化富集的内在联系,总结了该矿床的成矿规律。  相似文献   

10.
《资源调查与环境》2017,(4):271-278
广东省揭西县金坑铜锡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惠阳—梅县新华夏构造带之莲花山深断裂带内。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室内综合研究,认为该矿床为构造动力变质热液型铜锡铅锌矿床,具有矿化范围广、规模大、矿脉发育、金属矿物品位变化大、成矿多期多阶段性的特征;地层岩性、构造、岩浆岩是该矿床的主要控矿因素,NE—NNE向新华夏裂隙带、片理化带及其配套断裂是该矿床的主要容矿构造,动力变质带是该矿床的重要控矿因素。莲花山深断裂带具有"金坑式"矿床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1.
笔者通过大量地质、地球化学、球物理和矿床(点)资料研究,提出浙江省妙西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型,该模型正在为普查项目所证实.妙西多金属矿矿床是典型的岩浆期后热液矿床,矿体主要受本区的三级构造即岩体接触带构造和地层不连续界面构造控制.地球物理测量提供的深部信息和地质构造标志是本区多金属矿直接找矿标志,地表物化探资料在普查工作中可以起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2.
江西崇义八仙脑钨锡多金属矿床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省崇义县八仙脑破碎蚀变岩型钨锡多金属矿床产于燕山期花岗岩内外接触带,受一组近东西向断裂控制。矿区已知矿化带(体)12条。以V3矿带为主的6条矿化带(体),主要有用组分钨、锡,并伴生有铅、锌、铜、银等元素,品位高、规模大、矿床类型独特、具良好找矿远景。本文重点阐述矿床的地质特征、成因,及该类型矿床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3.
作者通过对浙江庆元苍岱矿区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参照区域典型矿床的勘查研究成果,建立了适合本区的受中生代火山机构控制的火山-次火山热液型银铅锌多金属矿成矿模式,对指导矿区下一步找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研究,指出放弃浅部金银,主攻深部铅锌多金属的找矿思路。提出在物探、化探和地质高精度综合剖面测量基础上,采用钻探进行深部验证的工作方法,对于指导矿区及区域内火山岩覆盖区的矿产勘查具用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龙王江锑砷金矿带位于湘西雪峰弧形构造带中段西南侧,赋存于板溪群浅变质岩系中,主要为与剪切带有关的破碎蚀变岩型金矿。矿床的某些地球化学标志可作为成矿预测和找矿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锰矿成矿地质背景,矿床类型及地质特征,成矿带及潜力预测,勘查程度及利用现状等方面皖赣相邻区锰矿资源,讨论了该区锰矿勘查工作远景及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地球化学场元素的分布形式出发 ,探讨了理论分布形式的频率与含量双对数坐标图示特征 ,从而提出了一种确定地球化学异常下限的简便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湖南柿竹园钨多金属矿区 ,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中甲锡多金属矿床是受政和一大埔断裂带的低序级构造所控制的矿床。控矿构造研究表明,锡矿化及矿体主要受NE-NNE、NW向断裂、裂隙以及接触带构造的复合控制,构造变形以服性—脆韧性为主,构造控矿型式多样并决定矿(化)体的空间定位方式,形成高中温热液型、破碎蚀变岩型、斑宕型锡多金属矿床,成为中甲锡多金属矿床的重要成矿地质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8.
新疆阿尔泰地槽内成矿元素 ,自北东向南西分为四个带 ,每个带内分布有元素区和矿床 :①阿尔泰山北缘元素带 (阿克萨拉等区 ) ;②阿尔泰山中脊元素带 (冲呼等五个区和可可托海 3号脉稀有金属矿等矿床 ) ;③阿尔泰山南缘元素带 (阿舍勒等四个区和阿舍勒铜矿等矿床 ) ;④额尔齐斯元素带 (喀拉通克等区和喀拉通克铜镍矿等矿床 )。成矿元素区带是寻找新矿床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9.
武夷山成矿带是我国十九个成矿带之一,分布着众多的萤石、叶腊石、石墨等非金属矿床及铜铅锌银等多金属矿床,矿床类型多样。本文在讨论葛山坞萤石矿成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该矿床的成因进行了探讨,对北武夷地区下一步寻找萤石矿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