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7 毫秒
1.
1998年日本汽车的保有数为7081万辆,每年报废汽车约500万辆,均由汽车经销商100%回收,其中除少部分状态尚好的汽车经检修后以二手车出口外,其余由约5000家汽车解体企业拆解后,按钢铁、有色金属、塑料.橡胶、玻璃等分类回收.约有汽车重量的 75%得到再生利用,此数值高于其它耐用消费品.其余25%的粉碎屑则作为工业废物填埋处理,估计每年达79~80万吨.  相似文献   

2.
为整顿和规范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秩序,加强报废汽车管理,严厉打击非法回收拆解和倒卖报废汽车、拼装车等违法行为,甘肃省商务厅、省工信委、省公安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工商局、省质监局六部门近日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全省各市州全面开展专项检查和整治工作,依法严厉查处甘肃省内非法回收拆解和倒卖报废汽车、利用报废汽车总成拼装车、驾驶报废汽车或拼装车上路行驶等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3.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大量的报废汽车随之产生.为了保护环境和实现产品的再生利用,报废汽车回收产业的发展迫在眉睫.以我国南方某报废汽车拆解厂投资建设项目为案例,根据2万台/年生产纲领规划设计的相关信息,进行投资估算和经济效益分析,其分析结果为相关的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投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所谓废旧汽车再生利用就是将报废汽车解体后的有用资源回收再利用.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汽车作为重要的陆路交通工具,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废旧汽车的再生利用问题也就摆在我们面前.我国汽车作为生活消费品进入家庭已经为期不远,汽车的社会拥有量将会有很大的增长.我国2000年的汽车保有量达到1800~1950万辆,预计2005年为3250-3500万辆,2010年为4350~4700万辆.国内汽车产量也有较大的增长,2000年全国的各类汽车产量达到200万辆,消耗约600万吨材料,包括约480万吨钢材、约20万吨生铁、约27万吨有色金属和约66万吨塑料等.为此,研究废旧汽车回收利用的政策、管理、技术等问题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5.
当前,一些地方非法回收拆解报废汽车、利用报废汽车“五大总成”拼装车的活动有所抬头,报废汽车、拼装车上路行驶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道路交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并造成环境污染。为整顿和规范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秩序,切实加强报废汽车管理,严厉打击非法回收拆解和倒卖报废汽车、拼装车等违法行为,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  相似文献   

6.
报废汽车的拆解是汽车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实现报废汽车的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的必然途径,拆解过程的环境无害化管理对于提高回收率、合理处置废物和防治污染非常重要.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早就对报废汽车进行了环境无害化管理.我国正面临大量报废汽车对环境带来的压力.介绍了德国报废汽车拆解环境无害化管理要求和经验,希望能为我国报废汽车拆解的环境管理提供参考,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报废汽车的拆解、加工和再利用是再生资源产业的新领域,但在拆解、加工过程中,往往存在环境污染隐患,因此,建立高效、清洁的拆解流程,对拆解现场进行环境风险控制和管理,对于报废汽车拆解业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介绍了日本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现场管理的关键环节和管理方法,为我国报废汽车拆解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再利用是现代化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十三五"期间,国家积极推出新政策、新举措支持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发展,然而报废汽车拆解回收体系中仍存在较多问题与不足。对现期我国报废汽车拆解行业回收体系现状及其难点进行了探讨,并从政府立法监管强化、回收体系平台完善、生产者责任延伸等不同的角度,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正>2019年5月24日,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培训研讨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数据资源中心主办,来自新能源汽车生产、动力蓄电池生产、报废汽车回收拆解、梯次利用及再生利用等企业代表参加会  相似文献   

10.
我国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具有巨大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我国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正面临极佳的发展环境,但目前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进行转型升级。提出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的若干关键问题,即回收阶段中的报废汽车量预测、回收模式选择、报废汽车回收网络构建;拆解阶段中的拆解工艺选择、拆解设备选择;产品销售阶段中的产品分类及市场分析、销售模式确定及销售网络构建、产品定价等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供解决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提升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的环保、资源利用水平,商务部发文明确2011年将在10个城市开展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升级改造示范工程试点,并对相关示范工程给予最高为项目总投资额50%  相似文献   

12.
正2018年7月13日,"报废电动汽车回收拆解技术要求"研究工作组启动会在天津顺利召开,来自中国物资再生协会、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报废车分会、汽车生产企业、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以及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企业等30余位专家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中心)政策研究中心汽车产业政策研究室主任黎宇科主持。黎宇科介绍了本次会议召开的背景及主要内容。随着我国电动汽车推广逐步深入,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未来电  相似文献   

13.
<正>专利申请号:CN201410736717.2公开号:CN104494732A申请日:2014.12.04公开日:2015.04.08申请人:滁州市洪武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利用有限公司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报废汽车拆解回收利用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工位;(2)拆解:将报废汽车零部件拆解,选出富含稀贵金属的零部件;(3)将车身的破碎分选过程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处理;(4)将(2)和(3)拆解的含稀贵金属的废旧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4月2日,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培训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循环利用战略联盟主办,来自全国新能源汽车和动力蓄电池生产、报废汽车回收拆解、梯次利用、再生利用等150余家企业的近3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李力巡视员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15.
随着汽车报废量的逐年快速增长,规范地回收拆解报废汽车,是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要求,也是推进经济与社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面对影响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诸多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引起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共同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向着产业化经营、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的方向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上海市已率先启动报废机动车拆解行业改革试点,引入市场化力量推动机动车回收行业升级,探索精细化拆解回收一体化,一辆报废小轿车的资源回收利用率可提升至96%,几乎整车都可变废为宝。位于上海市奉贤区的某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成为全市目前唯一的改革试点单位。这家公司试点的报废机动车资源化项目最大亮点就是逆向物流,打造自动化、精细化、环保化的报废车拆解流水线,实现每个岗位标准化操作,提高报废车  相似文献   

17.
山西、黑龙江、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省商务厅,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根据<财政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关于2011年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办建[2011]8号)、<财政部商务部关于下达2011年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中央补贴资金的通知>(财建[2011]95号)有关要求,为提升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的环保、资源利用水平,促进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现决定2011年在你省有关城市开展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升级改造示范工程试点.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715号令)已于2019年6月1日起实施,为有志于进军报废机动车拆解领域的企业带来了商机。为了培训企业急需的报废汽车拆解专业技术人员、提升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天津再生资源研究所、供销合作社系统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024号站,2020年将一如既往为报废汽车拆解企业、报废汽车拆解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培训鉴定服务。小班教学,灵活方便。  相似文献   

19.
正《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715号令)已于2019年6月1日起实施,为有志于进军报废机动车拆解领域的企业带来了商机。为了培训企业急需的报废汽车拆解专业技术人员、提升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天津再生资源研究所、供销合作社系统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024号站,2020年将一如既往为报废汽车拆解企业、报废汽车拆解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培训鉴定服务。小班教学,灵活方便。  相似文献   

20.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20,(3):F0003-F0003
《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715号令)已于2019年6月1日起实施,为有志于进军报废机动车拆解领域的企业带来了商机。为了培训企业急需的报废汽车拆解专业技术人员、提升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天津再生资源研究所、供销合作社系统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024号站,2020年将一如既往为报废汽车拆解企业、报废汽车拆解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培训鉴定服务。小班教学,灵活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