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生命线系统城市安全的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磊 《劳动保护》2005,(9):36-38
完善的城市生命线系统是城市安全的标志.但纵观国内外城市诸多事故与灾害,城市生命线系统现状总是脆弱的. 一、必须重视城市生命线系统的事故与灾祸 所谓城市生命线系统是指公众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城市或联合企业的交通、通讯、供电、供水、供气等系统工程而言的.它由各种建筑物、构筑物、管路等组成,还包括容易引起次生灾害的易燃、易爆、有放射性或有毒的工程设施等.其显著特点是:生命线工程造成的次生灾害严重;生命线系统包括多种多样的结合类型,情况复杂难以统一处理;生命线系统都由若干环节组成,其中任一环节破坏都可能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功能,城市生命线系统或在草坪下,但更多的穿越楼宇、桥梁、地铁等设施;生命线系统中的许多构件的破坏,一方面是由于地面强运动和传播波造成的,另一方面对地基变形、失效十分敏感.  相似文献   

2.
魏巍  金龙哲 《安全》2004,25(3):12-14
城市的特殊功能使其成为国家防灾、减灾的中心和重点;建立集政策、法规、技术、管理为一体的城市安全系统,对于增加城市安全保障能力,应付意外事故及突发自然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城市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人口稠密、流动频繁、管理复杂、各类事件多发的特点。美国早在1967年就开始规划和建设全国的紧急救助服务系统,欧洲的治安、消防、医疗等紧急救助系统建设也较早。在我国内地,自1986年起开始建设公安110报警系统,其后122、119、120等系统相继建成。这些系统已为市民提供了应急救助服务,但也存在着问题:一是系统分立,服务单一,  相似文献   

4.
为了利用安全科学理论解决城市安全中的现实问题,探讨用安全系统思想实现城 市安全这一复杂系统动态安全,基于安全“三元分形双系统”原理,开展了安全系统思 想内涵及其应用研究。基于安全系统思想内涵,通过分析归纳、总结概括的方法,提出 了用安全系统思想实现城市安全发展这种复杂系统动态安全的关键技术和思路。并结合 城市安全的具体特点,提出了安全发展城市建设的基本步骤。结果显示,用安全系统思 想实现复杂系统动态安全,指导城市安全发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主要介绍了在windows环境下,用VB6.0制作的一个城市防火安全评价可视化系统。城市防火安全评价采用的是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以苏州古城区的防火安全评价为例)。采用Access2000建立原始的数据库。在数据库中存放原始评价数据,VB6.0中的应用程序在运行时调用数据库中数据,实现数据链接,通过运算,在VB模块的窗口中显示评价结果。本系统通过设置变量使系统程序的实际应用更具广泛性和方便性。  相似文献   

6.
城市生态安全评价及部分城市生态安全态势比较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以我国35个大中城市生态环境系统为研究对象,选取资源环境压力、环境状态和人文环境响应3个亚系统的23个指标,通过数据标准化处理、指标权重确定和生态安全评价指数模型构建,测算城市生态安全水平;再选取不同生态安全等级的福州、深圳等9城市,分析环境压力、状态和响应3项目对我国城市生态安全影响大小.结果表明,3项目的权重分配差异不大,反映这3个方面对城市生态安全的重要程度相似.按评价指数大小排序结果显示,福州、深圳两城市生态环境的安全态势居所有城市之首;有7个城市生态环境达到安全等级;其余26城市为生态临界安全或不安全状态.我国城市环境状态对于决定城市生态环境安全程度具有重要的作用.各城市压力指数值差异不大,人文环境响应指标值相对较低,反映我国城市环境压力、状态和响应指标对城市生态环境安全贡献的差异,其中人文环境响应项目的贡献最小.  相似文献   

7.
今天的中国正经历着世界上最大的城镇化进程。截至2019年初,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成都、武汉已经成功跻身超大城市的行列;天津、南京、郑州、杭州、沈阳等紧随其后,跨入特大城市的队伍。无论是超大城市、特大城市,还是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人口、建筑、财富、生产等要素高度集中,城镇化率迅速提升,是一个突破自然法则、打破资源平衡的过程,它所蕴含的城市系统脆弱性和各种风险乃至危机愈益显现。城市公共安全面临着严峻复杂的形势。  相似文献   

8.
为识别城市安全发展状态和存在的问题,基于国内外韧性城市和我国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建设实践经验,系统研究城市安全、韧性和安全发展等目标的演化历程;基于城市复杂适应系统和韧性理论,探讨城市安全发展的目标和韧性潜能表现,提出评估指标体系和指数生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安全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城市系统在面对危险、威胁等不确定干扰事件中保持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状态;系统韧性反映城市系统防灾和应急模式从被动反应向主动防范、及时适应和调整的转变能力,是实现安全发展重要手段;城市安全发展评估是一个动态过程,应关注城市系统的韧性表现,确保城市系统始终对灾难事件保持持续适应和提升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秦玉明  刘涛 《安防科技》2006,(9):11-13,29
介绍了智能小区安全防范系统的主要特点及各子系统的主要功能,提出了智能小区安防系统的设计方案,体现出智能小区的安全、舒适、便利和高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安防管理大多还具有分散、本位、主观决策的缺陷,原因在于市场没有提供自动化程度高、高度集成、科学化的综合应用系统和技术.政府各主要部门已经认识到对灾难事件做出正确的评估分析和采取及时有效的应急反应至关重要,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相应的监测与应急管理系统就必须同步建设,否则就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实时监控和快速反应.……  相似文献   

11.
银行安全防范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玺 《安防科技》2007,(3):55-57
金融单位安全防范系统的设计应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要求进行,以最大程度地防范各种安全隐患的发生.本文以某银行综合办公楼安防系统设计为例,从设计思路、设计方案、系统的性能、设备工作的特点介绍了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城市隧道机电系统安全指标进行了分析。应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模糊综合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并以厦门云顶隧道为例,对该隧道机电系统进行了模糊综合安全评价,得出隧道机电系统安全运营状态,对提高城市隧道机电系统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通过塑造优秀企业文化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被越来越多现代企业家所认同.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当前安全管理要求日益严格的背景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所在企业通过建立和完善企业安全文化的视觉系统、行为系统和理念系统等三大系统建设,形成了适应于本企业发展的安全文化属性,较好地实现了企业文化有效落地,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和工作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公共安全是人们关心的大事,安居方能乐业.和谐社会的建立离不开安全.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的建设是全国人民关心的大事,本文从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的建设规划、方案设计架构、系统互联等方面结合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阐述.并着重指出了十大应考虑的问题,以期为建设者、设计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城市生态安全评价及生态安全模式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应用综合指数法对河南省18个省辖市的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并分析其生态安全模式.根据压力椬刺瑮响应概念模型,从系统压力、系统状态、系统响应3个方面构建4个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各城市生态安全指数值为0.351 8~0.494 3,其安全等级处于较差与一般之间;各城市生态安全呈6种模式;中原城市群的生态安全状况在省际范围内具有相对优势.本评价系统可为城际规划布局与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煤气作为一种二次能源,是城市中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燃气行业的生产、输送、使用过程,从某种角度来讲是高危的作业过程.煤气网管系统的施工和维护过程中充满了种种困难和危险,造成了许多重大损失,其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组织引导和规范的安全措施.本文着重分析了煤气网管系统发生泄露事故的原因,提出了煤气网管系统的运行和维护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安全事项和采取的安全措施,为煤气网管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常熟作为苏南经济先发地区之一,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受限于城市空间、传统产业结构等实际,城市发展面临越来越大的安全生产压力。为此,常熟始终坚持安全发展理念,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不折不扣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坚持依法监管、源头防范、系统治理,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好转。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应用现状,提出了新的应用需求,介绍了一种在现有系统基础上,建立城市联网系统的方法.该系统能够实现联网报警和远程监测.  相似文献   

19.
李苏宁 《安防科技》2007,(11):7-8,28
安全防范系统风险评估是安全风险管理的首要内容,也是指导安全防范技术工程建设和人防机制建立的基本依据.对安全防范系统的风险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实例验证方案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分析焦化炼焦系统普遍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炼焦系统提供良好的安全生产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