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中各种管理因素都是以环境因素为核心展开,以环境因素为控制对象,以确保重要环境因素得到有效控制为最终目的。根据味精行业生产工艺情况,对其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并找出重要的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2.
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是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的关键,生产型企业在初始环境评审时可以工程分析为重点,结合对正常和异常情况的分析,对生产过程和各部门涉及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分析,从而确定环境因素。在评价重要环境因素时,可先根据企业对外环境排放的接口情况、环境影响情况,结合商业方面的考虑制定重要环境因素评价准则,再利用评价准则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3.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是环境管理的基本方法.通过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找出与环境有关的管理点(环境因素),评价出环境管理需要管理的重点(重要环境因素),制定方法(目标指标方案或运行控制)加以控制和改善.这就是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在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中,提出建立三种层次模型来评价重要环境因素,并结合实例介绍了第一种层次模型的运用。为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中确定重要环境因素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ISO14001标准4.3.1条款要求:“组织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对重要环境因素加以考虑。”在标准随后的条款中阐述了如何对重要环境因素进行管理和控制。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某制药公司推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实例,通过说明原辅包装材料采购与接收、成品出货、原辅包装材料与成品的贮存、药品的生产和加工、仪器与设备的维修、实验室、蒸汽及动力供应系统、环境污染防治设备设施及其他环境问题和重要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简要说明制药企业在推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时应重点予以关注的环境因素和典型的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以便能顺利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相似文献   

7.
用简化LCA和矩阵法识别产品体系的环境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地将环境特性整合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去,关键的问题是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识别有关产品体系的重要环境因素。本研究考察了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和矩阵法工具识别产品体系的重要环境因素。由于完整LCA研究一般极为详细,成本高而且费时,所以开发简化LCA法对电子、电气设备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并可以应用于环境化设计中。同时也对矩阵法之一的产品环境负荷评价法(ERPA)也进行了分析。评估了两方法在环境化设计过程中的用途,并比较应用在了手机和真空清洁产品体系中。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ISO14001:1996标准规定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它针对的是那些组织可以控制,以及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因此任何一个组织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是对环境因素的识别以及对重大环境因素的判定。换句话说,若环境因素识别充分,重大环境因素判定合理,环境管理体系才有明确目标,才会最终产生绩效。反之体系如空中楼阁,形同虚设。  相似文献   

9.
企业在自觉贯彻ISO14000系列标准建立环境管理体系过程中,首先要进行环境因素的识别与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对冶金企业来说,尤为突出和重要.能否准确地进行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直接影响着整个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0.
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进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时,多次发现有些组织有多少个重要环境因素就相应制定多少个环境目标指标,或者针对每个重要环境因素分别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方案,似乎是重要环境因素都要通过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加以控制.本文想就此发表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对应因子分析方法,对水质的污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找出了影响各观测点水质的因素,以便采取有力的措施治理污染,改善水质,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洞庭湖水环境演变特征及关键影响因素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更有效地保护洞庭湖水环境,本研究基于1991—2015年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水文情势变化与湖泊水环境监测数据,从水质和藻类水华两方面探讨了洞庭湖水环境演变特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确定了主要驱动因素,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识别了不同阶段洞庭湖水环境演变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1—2015年,洞庭湖水环境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1991—2002年洞庭湖水质下降较为缓慢,藻类水华程度总体稳定,影响水环境演变的关键影响因素为流域污染负荷输入,其中农业面源贡献相对较大;2003—2015年洞庭湖水质呈加速下降趋势,藻类水华程度也明显加重,局部水域已出现明显藻类水华现象,该阶段水环境演变主要受流域污染负荷输入和水文情势变化共同影响.因此,今后洞庭湖水环境保护不仅要继续加强流域污染控制,有效削减入湖污染负荷,也要密切关注水文情势变化对洞庭湖水环境的不利影响,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科学恢复或调整江湖关系,把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3.
灰色系统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及变化趋势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灰色系统原理引入环境质量评价中,可通过对某个时间段内污染物原始监测数据的灰色处理,从动态演变中找出最大贡献因子,客观地判定各污染因子所起的作用。并对各因子在下一个时间段的发展趋势作出判断,增加了评价的准确性。经过实例运用分析表明,该方法科学、简便、精确、所得结果与唐山市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相符合,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中国工业粉尘排放影响因素分解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粉尘排放是工业环境污染的重要部分,为了研究工业粉尘排放的主要动力以及应对措施,文章对2001-2009年的中国工业粉尘排放进行了趋势分析及影响因素分解。首先利用2001-2009年中国工业的产值与环境排放数据,描述了工业粉尘排放的基本情况,再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将工业粉尘排放的影响因素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和治理效应四部分,并比较分析了各子效应的影响程度及发展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规模效应仍是工业粉尘排放的重要动力,而结构效应将会是未来粉尘减排的关键方向。文章在将工业划分为6个子行业之后,根据粉尘的产生与排放量,选择化工及金属行业作为重点工业子行业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指出目前该子行业粉尘减排的主要方向应为充分发挥治理效应的减排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溪市环境质量“十五”与“九五”相比有了明显好转,本文就环境质量现状分布规律及变化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某产品服役环境中的主要腐蚀环境因素进行监测,并挖掘环境数据应用模式,为该产品服役环境的腐蚀条件分析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根据某产品寿命期环境剖面,对库房、舱室及户外环境中温度、相对湿度、盐雾等主要环境因素进行为期3 a的监测,并从多个方面探讨这3种环境因素的应用模式。结果 针对某产品开展了主要环境因素监测,得到了其在关键服役场所的腐蚀环境数据,监测数据成功应用于该型产品服役环境严酷度分析、实验室环境试验条件设计、维修保障措施拟定等方面。结论 开展某产品关键服役环境下的腐蚀环境因素监测,可支撑该型产品的“环境符合性评估”“大气腐蚀性严酷度评估”“环境控制要求制定”以及“环境试验方法研究”。得到的环境监测数据以及应用案例可供其他类似产品服役环境监测及数据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石煤暴露环境发氟分布规律及影响因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明石煤暴露环境中发氟含量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子,结合病情调查,采集发样进行元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石煤暴露环境发氟含量个体差异显著,呈非正态分布,平均值为67.08±64.68μg/g,变异系数为96.42%;发氟含量同Ca、Mn、Se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同Ti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因子分析显示发氟含量分布除受体内生化反应控制外,与表生地球化学环境、膳食结构以及饮用水的水质等因子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城市经济与环境发展耦合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因子分析方法 ,以吉林省为例进行经济与环境耦合机制的探讨 .选取吉林省各城市具有代表性、数据齐全的 16项指标 ,对吉林省 9个城市的经济与环境发展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 ,筛选出旋转后具有良好极性的 2个主因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并对这两个主因子的发展层次和协调程度进行了耦合机制的评价 .在评价的基础上 ,针对吉林省各城市发展的潜力和不足 ,提出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具体建议 ,也为我国城市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综合决策提供实例 .  相似文献   

19.
东南沿海环境因素对直升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沿海地区的高温、高湿等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对在东南沿海的直升机正常使用构成了严峻的威胁。分析了东南沿海地区的气候特点和环境气候因素对直升机造成的影响,总结规律并提出防护建议以提高直升机东南沿海环境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从法律上确立了中国在规划层次上需要环境影响评价.目前旅游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处于初期阶段,其理论与技术性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以哈尔滨市旅游业"十二五"时期发展的总体规划为例,针对旅游业发展规划的环境影响因素识别进行探讨,采用矩阵法识别旅游业发展规划项目与人们活动对哈尔滨市自然资源、景观资源、生态环境、环境敏感区及社会经济文化的可能产生影响环境因素识别探讨,给类似规划的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