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利用合成的NIPAAm-AAc温敏性线型共聚研究了其对无机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以期应用于水污染的治理,结果表明其有明显的浓度效果,在PH=4时,对Y^3+,Er^3+和UO^2+2的浓集率分别达到84%、65%和56%,相应的浓集量分别为11.2mg.g^-1,4.45mg.g^-1和11.3mg.g^-1,并讨论了影响浓集的条件和吸附机理。  相似文献   

2.
运用XRD、BET、DTA等测试技术,研究并考察了掺杂ZrO2,TiO2,r-Al2O3对Pt-Pd.Al2O3燃烧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rO2对Al2O3晶相的γ型转为α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TiO2的添入则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光催经氧化法处理染料中间体H酸水溶液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祝万鹏  王利 《环境科学》1996,17(4):7-10
为了去除水中难氧化的有害染料中间体H酸,研究以TiO2,ZnO,CdS和Fe2O3为催化剂,采用低压汞灯为光源,对H酸水溶液进行光催化氧化实验。结果表明:TiO2和CdS的催化效果最好。采用TiO2作催化剂,光催化氧化5h后,H酸分解率可达90%,反应速率遵大Langmuir-Hinshelwodd方程,K=12.3Lmmol,k=25.2×1-0^-6mol/h。  相似文献   

4.
运用XRD、BET、DTA等测试技求,研究并考察了掺杂ZrO_2、TiO_2、r-Al_2O_3对Pt-Pd/Al_2O_3燃烧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rO_2对Al_2O_3晶相的γ型转为α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TiO_2的添入则起促进作用;高温引起催化剂活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作为第一载体的Al_2O_3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减少以及Al_2O_3晶态从γ型转为α型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UV/H2O2/草酸铁络合物光降解水中氯仿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400W高压汞灯为紫外光源,H2O2-草酸铁络合物为光氧化剂,对氯仿水溶液进行了光降解反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UV/H2O2草酸铁络合物体系能有效地使水溶液中氧仿迅速光解脱氯;在等摩尔系列溶液中,Fe3+/草酸根的摩尔比为1:3时,氯仿光解效果最好:溶液pH值对氯仿光解有显著影响,pH值在3-4时光解速率最快;随着H2o2浓度的增加,氯仿大解速率提高,但H2O2浓度较大时,H2O2的有效利用率降低;温度对氯仿光解反应有一定影响,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7.6kJ/mol.  相似文献   

6.
厌氧-水解反应器稳定运行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采用造纸废水对厌氧水-水解反应器的启动、运行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MLVSS在15g/L左右,COD容积负荷为1.45kg/(m^3·d),水力负荷为2.0m^3/(m^2·h),水国停留时间为4h,污泥颗粒化程度较高,反应器运行效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麦饭石对Cu^2+,Zn^2+和Cd^2+3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作用,及其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麦饭石对含重金属废水具有较强净化作用,中性弱碱性条件下(pH7~8)使用Ca型,灼烧0.5h的麦饭石颗粒作吸附剂,净化效果较好。通过动态吸附试验,当麦饭石在工业废水处理中应用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
采用固定床流动反应装置,考察Cu2O、CuO、Cr2O3、Fe2O3、MnO2、Ni2O3、V2O5等金属氧化物对NOCOCO2N2体系中NO去除反应的催化作用,同时,分析了NOCOCO2N2体系中金属氧化物对NO去除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各金属氧化物对NO去除反应均有不同程度的催化活性,其中Fe2O3、Ni2O3、CuO等对NO的去除显示出较强的催化作用。金属氧化物存在条件下NOCOCO2N2体系中,NO去除反应较为复杂,NO/CO气相直接反应、低价氧化物对NO的还原作用、金属氧化物对NO分解反应的催化作用及金属氧化物对NO/CO反应的催化作用等都可能存在。大部分金属氧化物以对NO/CO反应的催化作用为主,而Ni2O3的预还原试样对NO的直接分解反应表现了极强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以三氧化二铝为载体,以钯、铜及锰等为活性组份,用浸轩的Pa/AL2O3、CuO/Al2O3及CuO-MnO/Al2O3催化剂,放于民用蜂窝煤炉对烟气中一氧化碳及有机物的催化氧化性能,结果表明:烟道上不仅使烟气中C煌排放量明显减少,同时也使其中低碳烃、酚类及多环芳烃的量减少,催化氧化性能同大到小的顺序为:Pa/Al2O3Cu-MnO/Al2O3CuO/Al2O3。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一种简便的CC14体外引发自由基反应的模型,以小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OD532mm值(MDA-OD532mm)作为测定自由基反应的间接指标,研究了Hg^2+、Mn^2+、Ni^2+、Cr^3+、SeO3^2-等离子和Ss2O3水溶液在CC14引发自由基反应体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Mn^2+能显著抑制自由基的生成,Cr^3+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HgT^2+对自由基产生有明显促进  相似文献   

11.
壳聚糖衍生物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具有线性硫脲基和羧基双官能团的改性交联壳聚糖颗粒树脂 (CNCTS)对Cu2 、Ni2 和Co2 的吸附特性及机理 .结果表明 ,该化合物对Cu2 的吸附量为 2 4 0mmol/ g ,Ni2 为 1 6 0mmol/ g和Co2 为 3 10mmol/ g .它们的差异可能与离子的构型和络合体的配位相关 .在 3种离子混合溶液选择性吸附中 ,对 3种离子的吸附性与对单种离子的吸附性是一致的 ,该化合物对Co2 具有优良的选择吸附性 .经用 0 1mol/L的盐酸洗脱再生 3次后 ,该颗粒状树脂的吸附性能下降率极小  相似文献   

12.
实验考察了影响双碱法再生过程的主要操作参数,包括搅拌速率、再生时间和pH值变化、反应温度、n(Ca(OH)2)/n(Na2SO3)等。使用XRD验证产物成分,用扫描电镜分析了再生CaSO3的形态。实验结果表明:Na2SO3浓度0.3和0.4 mol/L时,保持搅拌速率500 r/min、再生反应时间1 min、温度50℃能够取得最好的再生效果,一次再生后未反应的Ca(OH)2含量大约是34%;降低n(Ca(OH)2)/n(Na2SO3)能提高Ca(OH)2利用率。实验结果能够给再生系统的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IC反应器处理废纸造纸废水的运行参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自制IC反应器处理废纸造纸废水,研究其运行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 重点考察了进水量、外回流量和pH等运行参数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CODCr去除量与内循环水量和产气量的关系,最后说明了进水中硫酸盐和钙离子对IC反应器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当进水量为2.0 L/h(HRT为5.5 h),外回流量为0 L/h,pH为7.0时,ρ(CODCr)可从2 000~2 500 mg/L降至340~425 mg/L,CODCr去除率在83%左右. 每去除1 kg CODCr可产生0.318~0.452 m3气体,当CODCr容积负荷在1.1 kg/(m3·d)时,内循环水量等于进水量. 硫酸盐和钙离子均对IC有一定的影响,在运行中应给予一定的控制.   相似文献   

14.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有序多孔的TiO_2材料。通过共混、反相悬浮、交联制备了壳聚糖/二氧化钛(CHS/TiO_2)复合材料,研究了制备材料的吸附性能。结果显示,复合材料的吸附性能优于TiO_2和壳聚糖的吸附性能。比表面积(BET)分析表明,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稍大于TiO_2的比表面积,且所制备的材料为介孔分布材料。  相似文献   

15.
筛选几种重金属药剂用于稳定垃圾焚烧飞灰,以重金属Pb为处理目标,通过单一或复配形式研究药剂的稳定效果并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重金属稳定机理.结果表明,有机药剂稳定后Pb的螯合率高于无机药剂,投加质量分数为2%二乙基DTC能使Pb的浸出满足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8-2019)要求,然而5%的硫化钠和磷酸二氢钠稳定后Pb的浸出浓度仍不达标;药剂处理后,Pb的部分不稳定态被转化为稳定态,且相比于无机药剂,有机药剂稳定后Pb的残渣态占比更高,抗酸碱能力更强;无机药剂处理后Pb的浸出性与养护时间成负相关,而有机药剂则由于特征官能团的氧化等因素而成正相关.成本核算结果表明,0.9%二乙基DTC和3%磷酸二氢钠复合药剂稳定飞灰在满足GB 18598-2019要求的基础上,成本相比于单一二乙基DTC处理降低26.72%.复合药剂处理后,飞灰中出现了N、S、P的特征吸收峰,重金属主要以螯合、沉淀作用稳定,同时整个体系的矿物组成并未发生改变,但结晶相的吸收峰强度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16.
以复合氧化物La0.8Ce0.2CoO3为活性组分,Ce0.8Zr0.2O2固溶体为载体,采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出负载型燃烧催化剂La0.8Ce0.2CoO3/Ce0.8Zr0.2O2。用XRD、BET和SEM对其进行表征,考察了焙烧温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H2S存在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载体表面形成了均一的钙钛矿相;该负载型催化剂对二甲苯完全氧化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操作稳定性和强的抗H2S毒化能力。这可能是载体与负载组分之间密切的协同作用所导致。  相似文献   

17.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对苏州某环保公司实验用下进风袋式除尘器4种方案下的流场模拟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分别为无导流板(方案1)、直板加同向翼板(方案2)、直板加异向翼板(方案3)、竖直导流板加整流格栅(方案4),选取滤袋进口前100 mm处截面速度相对标准偏差作为评价指标,并对不同面积破袋情况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压差、流速和浓度作为检漏特征因子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方案4的流场分布最为均匀,优于方案2和3;方案2的阻力增幅最小,显著低于方案3和4。研究从模拟角度验证了小范围破袋出口浓度与破袋面积呈线性正相关,并发现选取压差和流速作为检漏特征因子影响不显著,浓度变化最为灵敏。综合气流分布均匀性和阻力2个重要评价指标,方案2、4速度均匀性指数分别为0.36、0.2,且方案2阻力增幅远小于方案4,方案2更具实用性。研究提供的数值模拟方案可为下进风袋式除尘器的导流板布置及监测传感器的选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向土壤中添加水稻秸秆生物质碳(RSB)、玉米秸秆生物质碳(MSB)和鸡粪生物炭(CMB)来减少微囊藻毒素-LR(MC-LR)在生菜中的富集.结果表明,RSB、MSB和CMB在添加量为2%时,生菜叶片中MC-LR含量较空白分别降低了58.0%、49.5%和70.4%,使得每日估计摄入量降低到WHO的每日允许摄入量限值以下.CMB显著降低了土壤中MC-LR的总含量,而其他处理则无显著影响.3种生物质碳均显著降低了有效态MC-LR含量,且生菜根系和叶片中MC-LR的含量与土壤MC-LR有效态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所有添加生物质碳处理均对生菜生长无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向土壤中添加水稻秸秆生物质碳(RSB)、玉米秸秆生物质碳(MSB)和鸡粪生物炭(CMB)来减少微囊藻毒素-LR(MC-LR)在生菜中的富集.结果表明,RSB、MSB和CMB在添加量为2%时,生菜叶片中MC-LR含量较空白分别降低了58.0%、49.5%和70.4%,使得每日估计摄入量降低到WHO的每日允许摄入量限值以下.CMB显著降低了土壤中MC-LR的总含量,而其他处理则无显著影响.3种生物质碳均显著降低了有效态MC-LR含量,且生菜根系和叶片中MC-LR的含量与土壤MC-LR有效态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所有添加生物质碳处理均对生菜生长无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范会  姜姗姗  魏荧  蒋静艳 《环境科学》2016,37(8):2906-2913
为了解不同品种新型氮肥相对常规施肥其氨(NH3)和氧化亚氮(N_2O)的减排效果,本文通过田间原位试验同步研究了夏玉米生长季氮肥施用后的农田NH_3挥发和N_2O排放及其主要驱动因子.以常规施肥(复合肥+尿素,CK)为对照,设置了5个肥料处理,分别为脲铵氮肥(UA)、稳定性复合肥料(UHD)、硫包衣氮肥(SCU)、脲甲醛复合肥(UF)和有机肥(OF),施氮量(以N计)均为300 kg·hm~(-2).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氨挥发和N_2O排放受环境因子影响,均与土壤WFPS呈显著负相关(P0.05),N_2O排放还与土壤硝态氮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进一步回归分析表明,N_2O排放(F_(N_2O))主要取决于土壤硝态氮(x)含量的变化,而氨挥发(F_(NH_3))主要取决于土壤铵态氮(x)含量的变化.与CK相比,除了UA,其它肥料处理都降低了土壤的氨挥发,尤其是UF和OF处理减少了37%~43%.但对于N_2O排放,所有处理与CK皆无显著差异.进一步计算每种处理氨挥发和N_2O的气态氮损失总量,与CK相比,UHD、SCU、UF和OF分别减排了9%、5%、30%和23%,而UA增加了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