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TMAB-膨润土去除水中有机物的性能及机理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改性膨润土,研究了CTMAB膨润土去除水中苯、甲苯、乙苯、硝基苯、苯胺、苯酚、对硝基苯酚的性能、机理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CTMAB-膨润土去除水中有机物的能力远大于原土;CTMAB-膨润土对苯、甲苯、乙苯的等温吸附曲线呈线性;对水中苯酚、对硝基苯酚的等温吸附曲线呈非线性;对苯胺、硝基苯的等温吸附曲线基本呈线性。CTMAB-膨润土吸附水中有机物的性能及机理与有机物的水溶性或辛醇-水分配系数有关。  相似文献   

2.
活性污泥对四种非极性有机物的吸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苯酚、氯仿、氯苯和萘作为目标有机物,进行了活性污泥吸附非极性有机物的试验研究,根据活性污泥对非极性有机物的吸附由表顽吸附和分配两个部分组成的假说,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q=k1Ce^1/k k2Cr,试验结果与模型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活性污泥对六氯苯和五氯苯酚的吸附和解吸作用.证明活性污泥对这二种有机物的吸附符合 Freundlich 吸附等温方程式,在溶液中存在吸附和解吸的可逆过程,属典型的物理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对硝基苯酚在不同沉积物上的吸附等温线,比较分析了Linear方程、Freundlich方程和Langmuir方程描述吸附等温线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Iinear方程更适合描述沉积物吸附对硝基苯酚的等温线对硝基苯酚在沉积物上的吸附主要是溶质在沉积物有机质中的分配,其吸附热为-7 8 kJ@mol-1,主要的吸附作用力为疏水键力.对硝基苯酚在18个沉积物有机质上吸附自由能改变量为-5 4--7.2kJ@mol-1.标准自由能的变小是对硝基苯酚在沉积物有机质上吸附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5.
双阳离子有机膨润土吸附水中有机物的特征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57,自引:3,他引:57  
研究了双阳离子有机膨润土吸际水中硝基苯酚,苯酚,苯胺的特征及机理。结果表明,双阳离子有机膨润土对水中有机物的等温吸附曲线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是分配作用和表面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首次定量描述了分配作用和表面吸附在双阳离子有机膨润土吸附有机物中的相对贡献率;  相似文献   

6.
有机膨润土在Pb2+p-硝基苯酚复合污染中的吸附及机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Pb2+p-硝基苯酚为代表污染物,用实验室模拟法研究了有机膨润土在重金属-有机物混合污染体系中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在有机膨润土/Pb2+/p-硝基苯酚体系中,溶液中共存Pb2+会延缓p-硝基苯酚在有机膨润土上的吸附速率;Pb2+p-硝基苯酚产生竞争吸附,竞争作用的大小与溶液中p-硝基苯酚和Pb2+的浓度比c(酚/Pb)以及有机膨润土对污染物的吸附机制有关,相对于吸附机制以分配作用为主的100CTMAB-膨润土,Pb2+p-硝基苯酚在以表面吸附为主的100TMAB-膨润土上的竞争吸附更强.  相似文献   

7.
以梧桐枯叶为原料、磷酸为活化剂制备活性炭,研究了不同浸渍比、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对活性炭孔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的影响.通过XRD(X射线衍射)、BET比表面积、红外图谱、XPS(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对梧桐叶活性炭进行表征,并对其表面零电荷点(pH pzc)进行了测定,从热力学的角度研究了梧桐叶活性炭对水溶液中不同极性酚类物质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梧桐叶活性炭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渍比(质量比)为3∶1,活化温度为450℃,活化时间为2.5 h.浸渍比增大、活化温度升高和活化时间的延长,都有利于增加活性炭表面极性;活性炭的极性表面对酚类物质的吸附有重要影响,梧桐叶活性炭对苯酚、邻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的吸附量分别达到79.2、93.9和95.8 mg/g.热力学研究表明,梧桐叶活性炭对不同极性酚类物质的吸附符合Fren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并且是一个自发的放热过程,其吸附焓变、吸附熵变、吸附自由能变均小于零.  相似文献   

8.
表面活性剂对极性有机物在沉积物上吸附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研究了苯酚、苯胺和对硝基苯酚在沉积物-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体系中的分配特性.结果表明200mg/L和1200mg/L的SDBS存在下,苯胺和对硝基苯酚的沉积物-水分配系数均增大,分配作用的增大倍数与有机物的Kow呈正相关;苯酚的分配系数则因表面活性剂存在浓度的不同分别增大和减小.十二烷基硫酸钠(SDS)、Triton X-100(TX100)和Brij30存在下,苯酚等温吸附实验表明:表面活性剂浓度约低于其临界胶束浓度(CMC)时,苯酚的吸附量增大;表面活性剂浓度约高于其CMC时,苯酚的吸附量比纯水中的吸附量小.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水溶液中100TMAB-膨润土,40TMAB/60CTMAB-膨润土,100CTMAB-膨润土吸附对-硝基苯酚过程的热力学及机理.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的等温吸附曲线,计算了热力学函数(标准吸附自由能变G0、标准吸附焓变H0、标准吸附熵变S0).结果表明,对-硝基苯酚在水相和有机膨润土间的分配系数(Kd)与温度成负相关;其吸附过程为自发的放热反应,无配位基交换、化学键等强的作用力,标准自由能的变小是对-硝基苯酚在有机膨润土上吸附的推动力;100CTMAB-膨润土吸附对-硝基苯酚是一个熵增过程.  相似文献   

10.
梧桐叶活性炭对不同极性酚类物质的吸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梧桐枯叶为原料、磷酸为活化剂制备活性炭,研究了不同浸渍比、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对活性炭孔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的影响. 通过XRD(X射线衍射)、BET比表面积、红外图谱、XPS(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对梧桐叶活性炭进行表征,并对其表面零电荷点(pHpzc)进行了测定,从热力学的角度研究了梧桐叶活性炭对水溶液中不同极性酚类物质的吸附行为. 结果表明,梧桐叶活性炭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渍比(质量比)为3∶1,活化温度为450℃,活化时间为2.5h. 浸渍比增大、活化温度升高和活化时间的延长,都有利于增加活性炭表面极性;活性炭的极性表面对酚类物质的吸附有重要影响,梧桐叶活性炭对苯酚、邻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的吸附量分别达到79.2、93.9和95.8mg/g. 热力学研究表明,梧桐叶活性炭对不同极性酚类物质的吸附符合Fren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并且是一个自发的放热过程,其吸附焓变、吸附熵变、吸附自由能变均小于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