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概述徐霞客考察雁荡山经过所表现令人敬佩的求实精神。作者步徐霞客考究雁荡山足迹、从地学视域探讨徐霞客日记描述奇怪异制的成因.评述雁荡山自然景观美学特性,雁荡山古火山在全球性环太平洋火山带中的地位.雁荡山蕴藏着1600多年优秀文化。自然景观.科学价值刊优秀文化溶于一体.构成雁荡山自然文化遗产甲于天下的三大要素.并提出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2006年是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21个年头.21年来我国在世界遗产的保护工作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所拥有的世界遗产数量共31项,位居世界第3,涵盖了文化、自然、文化与自然双重、文化景观等世界遗产名录中的全部种类.本文介绍了我国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完善世界遗产管理工作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泰山植被的保护,改造利用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泰山植被的保护、改造、利用建议山东农业大学樊宝敏,马玉增,张军泰山,古称东岳,为五岳之首。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是融自然与文化遗产为一体的世界名山。泰山的植被,对于维护其尊严的容...  相似文献   

4.
农业文化遗产是一个集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美学子系统的动态变化“生命共同体”,具有农业生产、历史文化、生态景观和科普教育的多重价值。基于生态文明思想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作用的分析,结合国家实施的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战略,创新构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模式,提高遗产地产品的生态产品价值,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实现农业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动态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截至2016年年底,世界遗产名录中世界遗产地总数达1052处,遍布世界165个国家,其中自然遗产地203项,世界双遗产35项,其中已有35个国家的49项遗产被列为世界海洋自然遗产。我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星罗棋布的岛屿,是多种海洋生物的重要栖息地,当中潜藏着极大的价值,但目前还没有一项世界海洋自然遗产。将自然遗产突出普遍价值(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OUV)评估标准与海洋价值进行整合,从海洋地质、海洋生物栖息地、海洋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我国所具有的海洋遗产价值不逊色于其他临海国家。为此,文章从保护我国潜在海洋价值和捍卫我国海洋权益的角度出发,对我国申报世界海洋自然遗产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充分理解突出普遍价值(OUV)评估标准、加强对我国海洋遗产价值的调查力度和对潜在海洋遗产价值的挖掘和研究两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申遗”不要忘记初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芳 《环境导报》2003,(17):28-29
就在人们沉浸于中国新添三处世界遗产的喜讯时,一则关于“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将再建新坝”的消息近日传来。面对日趋严重的遗产隐患,不少专家忧心忡忡:当一些地方争抢申报世界遗产时,是否还记得“申遗”的真正目的?争先恐后:申报热潮“涌”中国江南古镇周庄、同里,浙江余杭,桂林漓江……只要稍稍留意,就会发现这些地方都在紧锣密鼓地开展申报世界遗产的工作。让人类共有的财富得到全世界关注和保护,是申报世界遗产的初衷。上世纪末,当鲜为人知的平遥、丽江古镇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声名鹊起时,业界人士才知晓,打上世界遗产的标签,可以有…  相似文献   

7.
贵南高铁穿越了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缓冲区,环评过程中分析了贵南高铁对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独特的美学价值、地球历史与地貌价值等突出普遍价值的影响,并提出了影响减缓措施。  相似文献   

8.
世界遗产是全人类共有的财富。分析我国世界遗产的分布状况,揭示其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律,能够为我国世界遗产的申报、管理和保护规划提供科学依据。论文运用Excel及GIS软件,详细分析了我国世界遗产的数量特征及空间分布特征,并探讨形成各种空间分异规律的原因。结果表明:中国世界遗产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世界遗产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一定的集聚趋势;各类型世界遗产在东中西部、南北地区、三级阶梯等地理区域上呈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世界遗产的分布受到自然、社会经济、人文等众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尹卫国 《环境》2004,(10):38
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于7月7日在苏州落下帷幕。此次会议在中国引发了空前的申遗热,目前列入国家世界遗产预备清单上的申遗项目已达100多项,按照《凯恩斯决议》一国一项的规定,中国的申遗大军已经排到下世纪的门槛。主办城市苏州更是匠心独具,近两年来不惜投入60亿元人民币巨资打造粉墙黛瓦、小桥流水的古城风貌,努力跻身于世界文化遗产之行列。  相似文献   

10.
世界文化遗产故宫、颐和园、长城、天坛、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平遥古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丽江古城、苏州古典园林、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大足石刻、武当山古建筑、莫高窟、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龙门石窟、曲阜孔庙孔林孔府、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清东陵、清西陵、明孝陵、十三陵)、青城山-都江堰、皖南古村落、云冈石窟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武陵源、三江并流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武夷山文化景观庐山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昆曲中国世界遗产有哪些?  相似文献   

11.
作为古骆越文明的重要标志,花山岩画以其特质和价值,在中国乃至世界岩画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岩画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认可的世界文化遗产,看待花山岩画的视阀必须立于世界遗产的高度,理清其坐标。花山岩画申遗具重要的意义,但其机遇与困境并存,需多管齐下,既要政府和研究机构积极有效地保护,又要加强宣传,增强当地民众在保护中的主体地位,更要加强对外合作,扩宽申遗之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概述了世界遗产网络的全球发展历程,剖析了遗产制度与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以及遗产濒危现状和它所引发的相关环境问题.作者最后提出要借用先进的世界遗产理念,为环境保护和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3.
中国自然保护地目前已经在数量和保护面积上达到较高水准。近些年来,以国家公园体制为代表,自然保护地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在回顾自然保护地发展历史基础上,本文认为自然保护地的科学管理要以学术研究为基础,因此总结了与自然保护地关联最为密切的五个学术热点话题并对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别是自然保护地管理有效性、关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评估、自然保护地与社区的关系、生态补偿和生态旅游。本文认为在自然保护地相关的政策研究领域,未来需要在自然保护地立法、与自然保护地相关的空间规划、自然保护地的划界、自然保护地治理以及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几个方面展开更为细致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苑利 《世界环境》2011,(1):29-30
本质上看,农业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在历史上创造的并以活态的形式原汁原味传承至今,且具有重要历史认识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传统农耕文化事项。我们之所以如此要求保护农业文化遗产,说到底是由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最终目的决定的。那么,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究竟有怎样的历史与现实意义呢?  相似文献   

15.
罗尔斯顿把价值评价关系引入了自然系统,想从自然的创造性关系引出价值的关系,并把价值最重要的属性看作是创造性,因而,他也就偏离了主体设定的价值取向,把价值的生成看成是自然本身的事情了。  相似文献   

16.
环境伦理学坚持内在属性的理论,把价值看成是自然价值。自然价值被事物的内在属性所决定。它的存在,乃是自然自身创造性的一种结果。自然价值表现着自然自身的特质关系,它是一种客观价值。与人的评价系统无关。另一方面,环境伦理学又坚持了人的主体性,在罗尔斯顿那里,审美价值是需要人的主体介入才可以形成的,而人们的情感体验又是价值产生的基本条件。这样,环境伦理学也就确定了双重的价值关系,它的理论也就具有了二元论的倾向。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及空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重要自然与文化遗产的主要措施,是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基本方式,具有重大的经济、生态、文化、科学以及美学和娱乐价值。根据实地调查和资料汇总,截至2007年12月,湖北省共建立自然保护区58个,总面积108.01万hm2,占湖北省国土面积的5.79%。文章在分析已建自然保护区基础上,研究了自然保护区类型、物种多样性、区域体系布局等方面存在的空缺,提出了调整现有自然保护区(主要方式为合并、升级、扩区)和新建自然保护区(小区、点)的建议,包括合并堵河源和十八里长峡自然保护区、麋鹿自然保护区的扩区,新建三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火烧坪草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等一批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建议,为湖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和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有效地参与海洋世界遗产申报工作,加强海洋保护与治理,分析了海洋世界遗产的发展趋势及其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公海极地治理等方面的影响,提出了我国参与海洋世界遗产工作及全球海洋治理的建议,为我国海洋世界遗产申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正>广义上而言,环境与艺术分属两个不同的领域。在西方美学发展历史上,鲜有美学家关注自然美,尤其是近代自黑格尔以后,美学逐渐被禁锢于艺术领域,现代分析美学更是忽视了自然界。随着现代环境美学的不断发展,自然与环境得以重新进入美学研究的视野。进而,越来越多美学家将注意力放在自然审美与艺术审美的区  相似文献   

20.
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是推进社会主义整体建设的宝贵财富和可资利用的重要资源。数字化是当今社会科技发展的重要成果,运用数字化手段保护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具有保护及时、保存长久,成本低廉、传播范围广以及管理科学、经济价值广泛等优势。数字化保护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效措施,包括政府部门的重视,加强普查工作、制定统一的标准与规范,开展数字化应用性示范工程和基础信息建设,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扩大数字化保护宣传。运用数字化手段保护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应注意文化真实性、协同保护、文化安全以及文化产业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