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气气溶胶在酸性降水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在"八五"期间酸性降水的研究中,进行了华北地区冬季空中大气气溶胶污染特征的分析和研究,填补了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结果表明,华北地区冬季空中大气气溶胶污染比较严重,形成了浓度与地面相近的空中污染区域,大气气溶胶主要来源于煤炭燃烧等人为过程.同时大气气溶胶具有较强的酸性,有利于酸性降水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大气气溶胶在酸性降水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在“八五”期间酸性降水的研究中,进行了华北地区冬季空中大气气溶胶污染特征的分析和研究,填补了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结果表明,华北地区冬季空中大气气溶胶污染比较严重,形成了浓度与地面相近的空中污染区域,大气气溶胶主要来源于煤炭燃烧等人为过程。同时大气气溶胶具有较强的酸性,有利于酸性降水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大气气溶胶在酸性降水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在“八五”期间酸性降水的研究中,进行了华北地区冬季空中大气气溶胶污染特征的分析和研究,填补了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结果表明,华北地区冬季空中大气气溶胶污染比较严重,形成了浓度与地面相近的空中污染区域,大气气溶胶主要来源于煤炭燃烧等人为过程。同时大气气溶胶具有较强的酸性,有利于酸性降水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第1期华南地区春季酸沉降区域源解析…..--……¨……………………………王文兴、梁金友、陈延智(1)华南大气气溶胶的污染特征及其与酸性降水的关系m………王,j讳、姜振远、张孟衡、王文兴一(7)华南地区春季冷锋云系中污染物的输送一·~一………………盛裴轩、毛节泰、王建民、吕青(16)广东、广西地区酸沉降统计模式的研究……………………………………………………毛节泰(28)华南地区高山酸沉降化学研究………………………………………………………………王美蓉(37)衡山地区酸性降水来源和成因的研究…………………………王玮、张孟衡、庞…  相似文献   

5.
为了掌握大气气溶胶与酸性降水的关系,分析和研究了凤凰山可吸入颗料物(PM10)的酸度,并利用微量酸碱滴定的方法测定了其酸化缓冲能力。结果表明大气气溶胶具有一定的酸度,同时对酸化的缓冲能力非常低,甚至可以促进降水的酸化,这种污染特征也是凤凰山及其周围地区发生在酸性降水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大气气溶胶与降水相互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大气气溶胶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及其缓冲能力探讨了气溶胶和降水的相互影响,初步弄清了气溶胶与降水的相互关系。通过气溶胶缓冲能力的分析,认识到降水冲刷气溶胶时,气溶胶在酸性降水中所起的作用,从一个侧面初步确认了气溶胶在酸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衡山地区酸性降水来源和成因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运用大气物理和大气化学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衡山气态污染物、大气气溶胶、云水和降水的同步综合观测和分析,探讨了衡山地区酸性降水的来源和成因,指出衡山地区的酸性降水与大气污染物的传输有关.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沙尘暴天气大气气溶胶酸度和酸化缓冲能力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2000年春季,北京市先后出现12次沙尘暴天气.本研究捕捉到2次沙尘暴天气,分析了沙尘暴天气和非沙尘暴天气TSP、PM10的质量浓度、酸度和酸化缓冲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发生沙尘暴时大气气溶胶的污染水平极高,同时其酸度相对较低,对酸化有非常强的缓冲能力,因此沙尘暴天气时产生的大气气溶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酸性降水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酸性降水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根据1993年春季在京广线湖南段区域的观测结果,对酸性降水的污染状况、特征、成因及其来源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湖南地区春季降雨是“严重污染的硫酸型酸雨";形成的机制与华南地区基本相同,污染物浓度是局地源贡献和外地源输送的叠加。   相似文献   

10.
青岛地区气溶胶的酸碱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实验和酸碱平衡计算的方法,研究青岛地区气溶胶的酸碱特性,测定气溶胶中硫酸的含量,推断气溶胶中的Ca2+,Mg2+的存在形式与SO2-4,NO-3的来源以及IP和TSP对降水酸性的贡献?发现IP气溶胶对降水总的影响是起中和作用,中和能力以碳酸盐计相当于它所含的钙?镁盐的(22±20)%?   相似文献   

11.
由于气溶胶具有传播病毒的特性,室内密闭与通风空间的气溶胶扩散特性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针对密闭空间、人体模型进行等比例建模、数值仿真计算,获取气溶胶颗粒瞬态传播途径与范围.并采用Realizablek-ε湍流模型、DPM(离散项模型)开展两相瞬态计算.结果 表明:打喷嚏、咳嗽等呼出条件下,大直径颗粒降沉,小直径颗粒将随气...  相似文献   

12.
重庆城区气溶胶的理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大流量采样器在重庆市区内采集可吸入颗粒物(IP),对样品进行了多种分析,结果表明,IP的质量分布主要集中在3.0μm以下,占93.4%;IP中水溶物占53.4%,硫酸盐又占水溶物的60%;燃煤及汽车污染对IP的贡献为54%.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8—2017年的MODIS气溶胶光学厚度(AOD)数据、实测气象观测数据,探究了长三角地区的AOD时空分布规律,并分析了AOD与多个气象要素的相关性,以对AOD的时空变化作出合理的气象解释。结果表明:1)从时间分布来看,长三角地区年均AOD呈周期性波动变化趋势,2011年出现峰值0.83,2014年AOD开始迅速下降,至2017年达到最低,较2014年相比下降22.8%,这与政府实施的固体颗粒物控制排放政策有关;每年夏季(6,7月)AOD出现最大值,这主要是海洋上大量的海盐气溶胶颗粒和水汽扩散到内陆地区造成的。2)从空间分布来看,长三角AOD高值区均分布在江苏南部以及徐州一带,2014年以来AOD高值范围逐步缩小;浙江地区AOD明显低于苏沪地区,这与浙江地势高起伏较大密切相关。3)从相关性方面来看,AOD变化与气温、相对湿度变化之间呈较好的正相关性,而与风速的相关性较复杂,这可能受风向的不确定影响;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因此出现大范围的AOD高值区;冬季气温低、空气中水汽含量低,固体颗粒物对于AOD贡献率较大,因此冬季AOD变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空气污染状况。该研究结果可为长三角地区气溶胶评估、空气质量归因分析、空气质量改善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西太平洋上空气溶胶的来源及其化学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西太平洋海域上空气溶胶的变化情况.尘土粒子的输入量控制着海洋上空气溶胶中元素Al、Fe、Sc、Mn、Co、La、Ce、Eu、Hf、Ta及Th的浓度.相对于海洋和地壳来源的异常富集元素在西太平洋上空气溶胶中富集程度很高.在开阔海域大气中的海盐元素浓度受海盐气溶胶粒子的量所控制,而其它元素则受来自陆地的地壳风化物影响.由于环境污染物的输入.使开阔海域大气的化学组成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5.
天津地区大气污染状况和气溶胶硫酸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们于1980—1981年对天津市大气污染物浓度做了同步监测,对天津市大气污染状况,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盐的过程及其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做了研究。以超C_i几率和的方法处理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大气污染以早晨最严重,傍晚次之,中午较轻:冬季比夏季污染严重。各种污染物中以硫酸盐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最大,总颗粒物次之。当大气相对湿度大于70%时,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比较突出。颗粒物中的苯溶物对大气能见度有一定的影响。城市中相对湿度高时硫酸盐浓度大,可能是产生冬季烟雾事件的原因。下风方向的硫酸根浓度与二氧化硫浓度的比值和硫酸根含硫浓度与大气总硫浓度的比值均比上风方向相应的数值高,说明城市燃煤烟气是硫酸盐的来源。城市中硫酸根浓度与二氧化硫浓度的相关系数为0.77,硫酸根与颗粒物浓度的相关系数为0.95。在形成硫酸根的过程中二氧化硫浓度和颗粒物可能有贡献。以一维有源简化模式估算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根的速率常数,约为2.3±1.1%/hr,冬季约1.5%/hr。二氧化硫的迁移距离约为17—340km。  相似文献   

16.
在平稳天气条件下,京津渤地区受燕山山脉地形影响,形成地形局地环流。地形环流的高度一般在1700m左右,平均水平范围约100—200km。平原中,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的作用,又使局地环流流场产生扰动,城市环流的高度约450m,水平范围约30—40km。城市环流的水平辐合可达5×10~(-4)sec~(-1)。在平原增热明显的日子里,渤海湾沿岸出现向岸风,海风深入内陆的距离约30—40km,厚度约300多米,海风与陆上西南风造成辐合,其辐合量达×10~(-4)sec~(-1)。 当京津渤地区在典型的局地环流控制时,如有城市环流和海风环流相迭加,可以出现严重的污染状况,大气气溶胶浓度可比平常情况下高一个量级。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地区沙尘暴时间分布特征及其沙尘气溶胶TSP浓度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尘暴是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内蒙古自治区较常见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直接危害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本文就内蒙古地区沙尘暴的时间特征,沙尘气溶胶TSP浓度值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减轻沙尘暴危害、减少沙尘暴发生次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黑碳气溶胶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单介绍了黑碳气溶胶的来源、生成机理、一般性质及危害,概括介绍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指出黑碳气溶胶在气候变化以及大气环境等领域中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成都市黑碳气溶胶污染特征及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欢欢  倪长健  崔蕾 《环境工程》2016,34(6):119-124
为系统了解成都市黑碳气溶胶(BC)的污染特征,利用四川省环境监测站提供的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2013年9月至2014年7月逐时BC监测数据,对其浓度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BC小时平均浓度变化范围较大,介于0.01~57.83μg/m3,浓度中值(5.17μg/m3)小于平均值(7.32μg/m3),即BC小时浓度具有偏态分布特征。2)BC日均浓度变化范围为2~28.2μg/m3,其浓度日变化在四季均呈明显的单谷型,谷值出现在16:00时附近,表现为从凌晨到10:00时变化较平稳,10:00—16:00时浓度急剧下降,16:00到夜间浓度急剧上升;浓度季变化呈现出冬高夏低,春秋平稳的基本特征。3)秋、冬、春、夏四季BC本底浓度值分别为2.49,5.05,2.89,2.43μg/m3。4)BC质量浓度与PM2.5和PM10变化趋势一致,BC浓度相对颗粒物浓度变化较快,在0.01水平上与PM2.5和PM10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57、0.638,与温度、降水和风速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34,-0.338,-0.202。  相似文献   

20.
1980年3月,我们在北京北部山区,用光学粒子计数器观测了“干净”地区近地层大气气溶胶浓度与尺度谱分布。发现“有霾”大气气溶胶的浓度及其尺度谱分布的变化特征具有特殊性。计算表明,三参数谱模式的拟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