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马艳然  靳军 《化工环保》1995,15(2):121-122
从碱法制纸浆黑液中提取木质素1前言以麦杆、稻草杆为原料碱法制纸浆的过程中,产生大量含木质素的黑液,木质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作生产粘合剂、染料、乳化剂、改性剂及植物生长素的原料。因此,从造纸黑液中回收木质素,对保护环境、回收利用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亚栋  郑化桂 《化工环保》1994,14(5):309-310
油脂加氢催化剂生产废水中镍的回收试验以硫酸镍为原料生产油脂加氢催化剂过程中,排出一定数量的含镍废水,其中镍主要以络合离子[Ni(NH_3),n≤6]形式存在,含量约6—10g/L。采用传统的碱沉淀法和树脂吸附法处理该废水,均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且工艺...  相似文献   

3.
制革工业脱毛脱脂废水中硫化碱的处理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淑兰 《化工环保》1994,14(6):376-377
制革工业脱毛脱脂废水中硫化碱的处理及利用1前言制革废水是工业废水中较难处理的废水之一,其成份复杂,除含毛、油脂、碎肉、皮渣外,还含有大量S ̄(2-)、Cr ̄(3+)、Cr ̄(6+)等离子,该废水放置时间稍长,便产生恶臭,放出难闻的气味。废水中S ̄(2...  相似文献   

4.
《化工环保》2008,28(6)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氯亚砜氯化反应所产生尾气的处理方法。现有传统的尾气处理方法由于大量消耗碱而成本较高,且由于最终产生大量含杂质离子的废水而使环保压力大。该发明通过控制水的用量对尾气中的氯化氢进行吸收:第一级吸收得到含接近饱和的氯化氢并含少量二氧化硫的浓盐酸;第二级吸收是用水对经第一级吸收后的尾气进行二次吸收,得到含少量氯化氢和少量二氧化硫的稀盐酸,该稀盐酸作为第一级吸收的原料用水;  相似文献   

5.
采用碱解—Fenton氧化工艺对灭多威生产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液碱加入量、碱解温度和碱解催化剂对碱解处理效果的影响,分析了影响Fenton氧化效果的主要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液碱加入量5%(w)、碱解催化剂加入量5 g/L、碱解温度150℃、碱解时间5 h、双氧水加入量3%(w)、Fenton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70 min的最佳工艺条件下,灭多威生产废水经碱解—Fenton氧化工艺处理后,COD由39 347.5 mg/L降至5 390.6 mg/L,去除率为86.3%,灭多威肟质量浓度由9 021.2 mg/L降低至98.1 mg/L,去除率为98.9%,灭多威质量浓度由3 354.5mg/L降至未检出,BOD5/COD由0.02提高至0.34;采用碱解—Fenton氧化工艺处理1 t灭多威生产废水的药剂成本为103.01元。  相似文献   

6.
沈来云 《化工环保》1996,16(1):56-57
印染行业两种废碱液的回收和利用方法印染企业是用碱大户,不论是绦纶织物仿真丝生产工艺,还是棉布、T/C布炼漂生产工艺,都用液碱或固碱作为生产原料。按常规生产方法,用碱量大,产生的含碱废水污染负荷高、治理难度大,普通的化学混凝沉淀法和气浮法的处理效果差,...  相似文献   

7.
氨基淀粉絮凝剂合成工艺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相波  李义久  倪亚明 《化工环保》2003,23(5):300-303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以环氧氯丙烷(ECH)作交联剂,合成高交联淀粉(CS);以HC1O4作引发剂,以ECH作醚化剂,合成中间产物3-氯-2-羟基丙烯基交联淀粉(CHCS),在碱性条件下再与乙二胺反应,得到对重金属离子具有螯合能力的氨基淀粉(CAS)。最佳醚化条件:CS含水质量分数为7.0%,ECH与CS的摩尔比为2.5:1,HC104与CS的摩尔比为0.03:1,反应时间为8h,反应温度为95℃。以该法制得的CAS对废水中铜离子的去除能力为78.5mg/g。  相似文献   

8.
通过标准样品和实际样品测试,探讨离子色谱法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氯气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离子色谱仪测定氯离子质量浓度的标准曲线拟合方程为y=0.187 8x,相关系数R为0.999 6,检出限为0.015 mg/L,精密度小于0.4%,加标回收率为92.6%~99.6%。采样时在氢氧化钠溶液前串联硫酸溶液去除氯化氢的干扰,使用US EPA method 26A配套进口采样装置的碱吸收率(即采样效率)仅为77.5%~80.7%,酸吸收率为18.2%~20.9%;使用国产采样装置的采样效率提高至82.3%~87.4%,酸吸收率降低至7.5%~9.7%。离子色谱法对实际工况废气中氯气的测定结果比《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氯气的测定 甲基橙分光光度法》(HJ/T 30—1999)更为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9.
孙惠萍 《化工环保》1991,11(4):204-206
国内外对氨碱法制纯碱所排三废的综合利用方法有:从蒸氨废液中回收盐;CaCl_2溶液精制;固体 CaCl_2制硅灰石、蓄热材料和泡沫玻璃;废渣制建筑材料(纯碱固体废渣制粘结剂,石灰窑废渣制碳化砖);废气制碳化砖、精细碳酸钙、液体 CO_2和固体 CO_2。另外,国内外都在进行消灭副产 CaCl_2的研究,苏联提出了一种改革纯碱生产工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采用加载絮凝—超滤—反渗透组合工艺处理含大量重金属离子的印制电路板(PCB)电镀废水。考察了絮凝污泥回流比和水力条件对加载絮凝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在加碱沉淀pH 10.5、混凝pH 9.0、PAC投加量10 mg/L、PAM投加量1.0 mg/L的条件下,污泥回流比为47%,加碱沉淀、混凝、絮凝的搅拌转速分别为250,150,50 r/min,搅拌时间分别为6,8,4 min。中试结果表明:经加载絮凝预处理后,总铜、总镍和浊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9.4%、99.3%和93.1%;预处理出水经超滤—反渗透系统处理后,出水水质全部达标。  相似文献   

11.
郭双祯  张璠  李现龙 《化工环保》2016,36(6):585-591
综述了电化学法、沉淀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浮选法和液膜分离法等在分离回收湿法冶锌废渣中有价金属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吸附法和液膜分离法的原理,指出了湿法冶锌废渣中有价金属回收的研究方向:吸附法拥有巨大的潜力,是今后的研究重点;离子交换法的研究热点是开发新型树脂基体;液膜分离法的研究方向一是提升液膜稳定性,二是研发能够高效单一分离有价金属的载体。  相似文献   

12.
采用纳滤膜处理电解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锰废水,考察了操作压力、阻垢剂和反冲洗等因素对膜通量和各金属离子截留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操作压力越大,膜通量越大,且膜通量随运行时间延长下降得越快;在操作压力为2.0 MPa的条件下,纳滤膜对Mg2+的截留率为90.69%,对Mn2+的截留率为89.72%,对Ca2+的截留率最高,达100%;加入阻垢剂后,纳滤膜的膜通量比未加入阻垢剂时的膜通量略大;反冲洗4次后,膜通量均可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13.
华能玉环电厂4X1000MW燃煤机组生产用水全部采用经“膜法”海水淡化技术处理的淡化海水,该淡水海水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对电厂脱硫系统产生一定影响,探讨了淡化海水对脱硫系统的腐蚀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大量企业采用传统提钒法制备钒产品产生的工业含钒废水的处理问题,综述了工业含钒废水处理工艺的研究进展,分别详述了沉淀法、溶剂萃取法、离子交换法、电解法、吸附法和生物法的处理工艺,并对比分析了它们的优势与不足。指出:工业含钒废水的处理既是环保的要求,又可实现有价资源的回收利用;在实际应用时,可依据工业含钒废水的p H选择相应的处理工艺及处理试剂。  相似文献   

15.
刘涛  程迪  李鹏 《化工环保》2013,33(3):235-238
以磷酸三丁酯(TBP)为载体、煤油为膜溶剂、NaOH水溶液为内水相,采用乳状液膜法处理兰炭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当TBP体积分数为4%、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为4%、内水相NaOH质量分数为12%、油内比(乳状液的油相与内水相的体积比)为3∶2、乳水比为1∶5、萃取时间为15min时,废水中的酚类(以苯酚计)去除率达到85%以上,COD去除率达83%以上。  相似文献   

16.
白玲  蓝伟光  万金保 《化工环保》2007,27(4):334-337
渗透汽化膜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膜分离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与发酵法相耦合生产燃料乙醇,具有高效、节能和环保的优势。综述了发酵-渗透汽化膜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该工艺动力学模型的研究成果,与传统的发酵法进行了经济性对比,阐述了渗透汽化膜技术应用于无水乙醇工业化生产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发酵-渗透汽化膜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采用离子交换膜电解技术处理铜冶炼过程产生的含氯及重金属的废酸。考察了废酸处理工艺、电解温度、电解时间、电流密度和催化剂的添加等条件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先沉淀重金属后脱氯的废酸处理工艺,氯离子和铜离子的去除效果均较好;当以钛盐为催化剂时,在电解温度为40 ℃、电解时间为2.0 h、电流密度为825 A/m2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处理后废酸中的氯离子质量浓度为0.22 g/L,氯离子去除率为98.59%,铜离子质量浓度为0.45 g/L,铜离子去除率为95.08%,其他重金属大部分也得到有效去除。净化后的废酸可回用至铜冶炼的生产过程中。  相似文献   

18.
雷庆铎  申振  赵艳霞 《化工环保》2012,32(3):247-250
采用三级过滤—反渗透膜脱盐—多效蒸发联合工艺处理有机硅生产废水,并对反渗透膜的污染控制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高压膜脱盐率为96%左右,低压膜脱盐率为95%左右;膜系统COD去除率基本上稳定在98.25%,出水COD稳定在60 mg/L以下。针对膜污染问题,采用在线冲洗与不定期清洗相结合,有效改善了反渗透膜的污染状况,延长了膜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9.
采用芳香聚酰胺膜(NF-1#)、复合膜(NF-2#)和聚酰胺复合膜(NF-3#)深度处理棉针织品印染废水,考察了膜分离性能及膜污染情况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操作压力为0.5MPa、废水温度为25~35℃、废水pH为7的条件下,NF-1#膜处理效果最佳,COD去除率最高,为76.0%~85.0%;脱盐率也最高,达90.0%。膜过滤后浓水送污水厂处理,产水回用于车间生产。操作压力增高、废水温度升高和废水pH增大均导致滤饼层阻力(Rc)和膜过滤过程中的总阻力(Rt)增加,Rc是Rt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导致膜透过通量下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采用聚丙烯平板膜组件,利用真空膜蒸馏处理发制品废水。考察了进料温度(45.0~70.0 ℃)、进料流量(60~150 L/h)、透过侧真空度(10.0~85.0 kPa)、废水pH、表面活性剂对膜性能的影响。在冷却水流量60 L/h、进料流量120 L/h、进料温度60.0 ℃、透过侧真空度75.0 kPa、废水pH约1.5的条件下,分别对实际发制品废水和模拟发制品废水进行了36 h的运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废水的平均膜渗透通量分别为32.09 kg/(m2·h)和32.66 kg/(m2·h),截留率分别保持在99.54%和99.83%以上;产水的pH约为6.8,COD和TDS几乎为0,完全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的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