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西北地区的实地调查,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居民生活用电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人均收入和家庭人口是影响西北地区居民生活用电的主要因素;家庭对大功率电器的拥有情况在较高的程度上影响着其生活用电的水平;从农村到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大城市,居民生活用电量存在明显的阶梯变化特征,其结论为研究中国居民生活用电特征及电力的开发利用水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孙昌华 《四川环境》1993,12(4):30-32
本文叙述了绵阳城区的环境质量现状。根据绵阳历史及发展,到2010年要建成为100万人口的大城市,提出未来的绵阳城区既是一个开放型、式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中心城市,又应是一个环境优美、整齐清洁、繁荣兴旺、高度文明的现代化城市。必须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建议采取包括环境规划、抓好环境建设及环境管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新市在日本本州岛的西北部,全市人口有48万,共用一个垃圾分类场。这个分类场除了时时关系本地市民的生活环境之外,每年还吸引着35000名来客,北自北海道,南自冲绳。它就是“新市资源再生中心”,别号“绿色广场”。通常,垃圾分类、处理设施都建在远离市区的地方,而这一座设施比较独特,正在市中心。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二战结束前后,一直是城市垃圾处理设施,不仅没有因为人口日益密集而迁出城区,反而在1994年又新建起现在这座分类场。开工前为说服附近居民,政府部fi多次在社区召开动员会,解释在此建场的必要性,说明将…  相似文献   

4.
基于全国7个省大规模的村和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本文系统深入地分析了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处理设施的采用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处理设施的建设还相当落后,集中于几种基础的或初级的设施;而且投资主体是农户,政府投入十分有限。描述性统计分析和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估计结果都表明,农户修建生活污水的分散处理设施受到卫生补贴政策、相关规章制度和项目工程的显著影响,另外,农户的人均纯收入越高,家庭规模越大,就越有可能修建生活污水的分散处理设施。在人口居住越密集、交通越发达的地区,农户修建生活污水分散处理设施的概率也越大。  相似文献   

5.
基于大数据时代发展背景,采用ArcGIS空间分析方法和地理探测器探测技术,利用POI数据分析上海城市功能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演化规律,探讨其驱动因素。结果发现:(1)上海城市功能区空间设施POI数量增加显著,中心城区集聚密度降低,郊区集聚密度增长迅速,但仍与中心城区存在显著差距,特别是生活休闲空间热点区功能设施不断增加。(2)城市功能空间呈现“圈层+组团”结构,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从以黄浦区人民广场组团的城市中心移至以徐汇区徐家汇组团的城市中心。(3)上海城市功能空间分布表现出“中心城区多核分布,郊区多次中心环绕”的结构特征。(4)上海市对郊区较大的投资力度和优惠政策,使郊区功能区空间设施集聚密度不断增强,“五大新城”成为上海市重点发展的国际对外窗口。(5)上海市功能区热点区域的形成和演化是以人地关系为基础,区位条件、历史因素、人口迁移、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政府政策等多种因素合力推动了热点区区域的形成和演化。  相似文献   

6.
一、项目概况纳米比亚位于非洲南部,拥有175万人口,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国家之一。首都温得和克市离海岸300km,海拔1660m,年降雨量360mm,年蒸发量3400mm,拥有人口24万,气候异常干旱。自1969年以来,温得和克市是世界上唯一将市政污水处理达到饮用水标准的城市,污水处理后回用到城市供水网络中。原循环水处理厂被现在的新Goreangab循环水处理厂(NGRP)所代替。为去除病原体,新厂设置了好几道处理工序,包括臭氧消毒、膜分离和氯消毒。新厂生产规模为每天21000m3水,工厂和一些相关设施正在建设中(2…  相似文献   

7.
亚太地区的人口虽然占世界总人口的1/2以上,但其经济活力仅占全世界的20%。当然,它仍有希望成为世界上最有生气的地区之一。然而该地区尚缺乏完善的环境卫生设施和有效的垃圾处理方法,影响着环境卫生学的质量。印度尼西亚是一个人口稠密而富有生气的国家。在过去的10年里,人们的生活标准已有了显著提高,垃圾的特性也相应地改变。随着垃圾的大量增加,其贮存方式也从露天堆积改为盛入易于装卸和处理的容器。高楼大厦、超级市场、机关、医院  相似文献   

8.
城区是城市的一部分,每个城市的环境管理都具体体现在区域性的管理上。它具有社会性强,群众性强,综合性强,区域性强的特点。当前城区环境状况基本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是密集型结构。城区是工业、科学、文化、人口高度集中的地方,加上建筑密集,给城区的小气候造成一定的影响。二是综合性结构。城区集中了人口、财  相似文献   

9.
毛吉平 《青海环境》2007,17(3):145-147
通过全面分析电解铝生产废水来源、生产废水水质以及各类混凝剂的特性,优选三种混凝剂进行混凝试验,确定适用混凝剂的种类以及投加量,对电解铝生产废水处理工程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一、地理概况澳门是位于中国南部,珠江三角洲河口的一个小城,由澳门半岛和仔、路环两个岛组成,大部分力平地或填海地,只有几个小山丘,最高点高度为170.6米。据1998年统计数据,澳门的总面积为23.60平方千米,居民约43乃,人口自然增长率为千分之7.2。近几年采,人口已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其中:1995年为千分之11.06,1996$为千分之9.76,1997年为千分之8.92)。澳门属亚热带气候,同时亦易清用气候的特性。1998年记录的最高气温为34.0℃,最低气温为5.7℃,年平均相对湿度81…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环保产业》1999,(6):46-48
由四川省广汉市三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开发、四川省环境保护局推荐的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工艺与利用技术适用于我国和发展中国家大、中、小城市各种混装垃圾的资源化处理、利用。主要技术内容为:  采用生态工程原理,把垃圾进行机械化处理,制成多元素有机复合肥,用于...  相似文献   

12.
武汉市黄陂区蔡店中心小学位于武汉市西北部山区,虽说这里距武汉中心城区仅70多公里,但学校教育资源匮乏,教学条件和学生生活配套设施简陋,校园环境卫生堪忧,学生上学偏远、求学艰辛。老师基本是靠一支粉笔一本书上课,学生常年都是坐在没有电灯和电扇的教室里读书学习。然而,该校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通过在寄宿制学校改建过程中进行生态校园建设的实践与探索,成为一所初具雏形的农村寄宿制生态学校。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成都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收集点设置、清运作业、环境卫生等方面开展市民满意度调查和意见建议收集,分析了收集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收集点的垃圾清运、设施管理、设置间距和设置形式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行政效率、资源条件、经济基础、城乡建设、城市文化建设5个方面选取15个影响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指标,构建形成城市高质量发展条件综合评价体系。随后,借助层次分析法完成合肥各县(市、区)发展条件的评价。结果表明:(1)与其他县(市)相比,合肥市中心城区在城镇发展条件上具有较强优势;(2)合肥各县(市)未能实现资源要素的有效整合,在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作用不够显著;(3)合肥市各县(市)发展条件不均衡,形成了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多镇集聚的空间分布格局。基于此,提出“十四五”时期合肥市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优化路径,包括发挥中心城区扩散功能、利用自身资源比较优势、实现区域空间均衡发展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巴中罐头食品厂为了使生产废水中的废油不致白白地排入污水沟。1988年,该厂工程技术人员对肉类罐头生产废水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废油回收实施方案,投资5000元,建成的废油回收设施于1989年元月正式投产。将回收的废油生产出工业用油产品,即称“化工油”,是生产肥皂的重要原  相似文献   

16.
阳离子染料废水处理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采用两级物化-电解-吸附工艺对高浓度阳离子染料生产废水进行预处理,再与低浓度生产废水、生活污水混合生化处理,总脱色率和CODcr去除率均可达到99.9%以上,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7.
江辉 《青海环境》2023,(2):82-85+104
为解决分散村落的农村污水处理问题,本文通过对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的地理位置、农村人口的居住情况进行了调查。参考分散型生活污水小型净化槽处理设备研发与工程示范的科技成果,论证在本区域农村污水处理的工艺上,采用小型净化槽+小型生态处理池的一体化设施处理产生的生活污水是可行的,该工艺系统运行平稳,处理费用较低,操作方便,对处理分散村落的农村生活污水问题具有实现价值。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德国柏林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和有关标准以及终端处理设施和一体化的管理体系,总结了柏林市垃圾分类的经验,解析了其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19.
料峭的寒风尚未撒尽,融融的春意已经涌动在公主岭市的街头。公主岭──这个只有100万人口,方圆4700平方公里的小城市,在1995年的环保工作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尤其是征收排污费工作,在吉林省所有的县级市中名列前茅·超额121%完成了省局下达的指标。在经济体制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公主岭市何以脱颖而出,一枝独秀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公主岭市环保局局长──李景林。记者:李局长,在计划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今天,许多企业由于不能适应转轨时的阵痛,纷纷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经济状况的不景气无疑给环境保护中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西北地区的实地调查,分析了居民家庭电力消费特征及城乡差异。结果表明,城乡居民因收入水平和生活方式的差异造成家庭电力消费特征与用电模式存在明显差异:城市家庭家用电器种类齐全、数量多,而农村家庭家用电器中单一、数量少;从农村到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大城市家庭用电量存在明显的阶梯变化特征;农村家庭用电需求层次相对较低,主要侧重于最基本的照明、炊事和看电视,而城镇家庭用电需求层次相对较高,尤其是对生活便捷性、清洁度和舒适性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