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在法国的里昂,至今仍完好地保留着12—16世纪建筑的古街巷区,区内有250栋“保护建筑”,如12世纪的大教堂以及大量的住宅、商铺等古建筑构成了古老街区的历史风貌。19世纪以后建设的建筑,在风格上也与古建筑十分协调,从而使整体风貌古色古香。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名胜古迹中有许多建筑,如寺庙、佛塔、亭台等被地震破坏的为数不少。但其中也不乏经历多次强烈地震而巍然挺立、完好无损的,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抗震的奇迹。 广西合浦县山口镇有座古建筑,名叫四排楼,它就是在《中国古代名胜大全》中专列的“人士阁”。每到盛夏,天气闷热,人士阁内凉风习习,冷意扑面。这与它紧邻大海,以及特殊的建筑结构有关系。全阁由前后两亭组成。中间无天井,下部全由圆柱支撑。楼为两层,主要  相似文献   

3.
古建筑雷击风险评估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陶彪  张华明  杨世刚 《灾害学》2009,24(4):77-80
通过对古建筑防雷现状的调查研究,提出古建筑物的重要性、年预计雷击次数、自身结构、内部环境变化、雷击史是评估古建筑雷击风险的主要项目,并确定了各个项目的风险系数。根据风险系数给出了古建筑物雷电防护等级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4.
《民防苑》2003,(6)
我国古建筑绝大多数以木材为主要材料,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形式,多采用松、柏、杉、楠等,其耐火等级低。古建筑中的各种木材构件,具有特别良好的燃烧和传播火焰的条件。古建筑起火后,犹如架满了干柴的炉膛,而屋顶严实紧密,在发生火灾时,屋顶内部的烟热不易散发,温度容易积聚,迅速导致“轰燃”。古建筑的梁、柱、椽等构件,表面积大,木材的裂缝和拼接的缝隙多,再加  相似文献   

5.
金磊 《灾害学》1997,12(4):59-64
通过对国内外城市环境设计及古建筑保护问题的分析,归纳了一些可供借鉴的防灾设计手法,并将古建筑保护问题拓展到倍受关注的城市减灾规划中。探讨了当今城市系统减灾规划中的若干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凹型砖木结构古建筑火灾蔓延特性,以某典型凹型古建筑为研究对象,利用 Pyrosim 软件进行物理模型搭建,研究不同火源位置对火灾蔓延规律的影响,以及在该过程中温度、能见度变化规律和 CO、CO2浓度动态分布情况等。结果表明:不同火源位置对火蔓延特性影响较大,若引火源位于凹型古建筑西南角,相较西北、正北方向两个工况,热释放速率可高达 240 MW/s,应选择在该处设置多个感温探测器及自动喷淋系统用于火灾防范;若引火源位于建筑西南角,相较其他工况室内温度可达最高值 1 000 ℃,CO、CO2浓度亦均达最值,且在垂直高度 1.67 m 处能见度下降速率达到峰值,人员需在 2 min 内全部疏散。该研究对于凹型砖木结构古建筑火灾防控、防灭火装置的合理排布及灾后人员高效、安全疏散具有重大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古建筑木构架抗震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护古建筑,采用低周反复加载试验方法,以故宫太和殿某开间梁柱尺寸为原型,制作了3组1:8的缩尺比例的4梁4柱模型,考虑榫卯节点形式为燕尾榫,进行了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了古建筑木构架的抗震性能,获得了构架的P-Δ曲线,分析了构架的骨架曲线、耗能能力、刚度退化及变形能力,归纳了构架恢复力拟合曲线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古建筑木构架的P-Δ滞回曲线为Z形,具有明显的捏拢特性;随着构架侧移增大,其侧移刚度降低,耗能能力趋于稳定;另一方面,构架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8.
巴黎,这座古老又现代的城市,汇集了欧洲众多古建筑和艺术珍品,同样它也是现代文化艺术的时尚之都.卢浮宫、奥赛艺术馆、凡尔赛宫、协和广场、巴士底广场、荣军院、凯旋门、巴黎公社墙、巴黎圣母院、蓬皮杜现代艺术中心、圣心教堂、蒙玛特高地、左岸咖啡馆、埃菲尔铁塔、塞纳河畔……无论是历史名胜古迹,还是现代艺术中心,都吸引了全世界的游客和艺术爱好者来此朝圣.海明威说:“如果你有幸在年轻时到过巴黎,那么以后不管你到哪里去,它都会跟着你一生一世.巴黎就是一场流动的盛宴.”  相似文献   

9.
藏族建筑有宫殿、寺庙、民居、佛塔等各种形式,在中国建筑和世界建筑之林中有着鲜明的风格和杰出的成就,其代表作布达拉宫还被作为藏族建筑艺术的代表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  相似文献   

10.
作为母性文化的重要内容,民居建筑是一个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集合体。中国古人素来讲究应天之时运,承地气之养,主张人与自然的沟通融合,黄山古民居正是这一文化精神的典型代表。 黄山地处长江以南,坐落于安徽省的南部,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