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自然遗迹保护与自然遗迹类保护区的建设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我国自然遗迹类保护区数量少,代表性参差不齐,不适应丰富多样的自然遗迹保护的要求。依靠自然遗迹类保护区、非自然遗迹类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等几种形式,使200多处有代表性的自然遗迹得到保护,但几者之间有重迭交叉,总的覆盖面也不完全。应加强全国自然遗迹保护的统一规划与协调,既探索综合保护的路子,也要补建一批自然遗迹类保护区,完善多元化保护的格局。 相似文献
2.
自然遗迹类保护区有关分类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然遗迹具有历史性、多样性和多层次性、作为研究对象的多学科属性以及由此派生的成因多解性等特点。探讨自然遗迹类保护区的有关分类问题:①古人类化石及活动遗迹兼为“地质遗迹”和“古文物”的双重属性,导致自然保护区与文物保护单位之间的交叉,按溯及既往原则提出供比较选择的处理方案;②自然遗迹类保护区在以生物多样性为中心的自然保护区分类中的地位,强调古、今生物的历史渊源关系和地质遗迹的宏观背景意义;③自然遗迹的“生命周期”现象对于自然遗迹类保护区分类和管理的意义。对续建古生物遗迹类型保护区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3.
扎龙保护区鹤类基本状况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扎龙保护区15年的调查数据得出丹顶鹤、白枕鹤数量稳步增加,白鹤、白头鹤数量波动较大、灰鹤、堂良鹤数量较少,沙丘鹤是2003年首次发现的新鹤种的结论,并依据扎龙保护区生境提出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4.
李荣敖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1988,(4)
自然保护即指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使其免遭破坏。自然保护的目的是为了给当代和后代人建立最适的生活、工作和生产条件,以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繁荣进步。一、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自然资源的破坏,已是我国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1. 植被破坏 相似文献
5.
6.
济南市水源保护区划分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济南市水源保护区划分及保护对策济南市环境保护科研所孙玉琳,高焰,王悦江,张怀成,侯继梅水是生命之源,最初的生命形式孕育于水,人也是从海洋进化而来。原始人傍水而居,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都是在大河的两岸。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由于人们认识的局限,接受大... 相似文献
7.
乌恰县饮用水源地保护区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分析了乌恰县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现状,对乌恰县集中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进行划分。为确保乌恰县饮用水安全,提出了饮用水源地的环境保护对策,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边界设立明确的地理界标和明显的警示标志,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环境管理,解决了乌恰县水源长期以来保护区界不清、管理依据不足的状况,为乌恰县饮用水安全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耕地保护的经济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以我国耕地紧缺的实际为背景,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了耕地保护对提高农业投资效率和保障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性,并构建了与耕地紧缺相适应的耕地保护国民经济评价方法。提出了我国耕地保护的对策体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