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环境正义研究在美国最早兴起,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黑人因为垃圾倾倒问题提出抗争,引发美国社会公众与学者的声援,进而提出了环境正义这个新的伦理概念.随后,美国一大批环境哲学家围绕环境问题的解决,创建了各种环境正义理论.  相似文献   

2.
建立环境素质评估指标体系提高公众环境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素质的内涵 环境素质( Environmental Literacy)的概念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1968年美国学者Charles E.Roth提出了"环境素质"这一个概念,并认为通过加强环境教育,培育具有环境素质的公民,是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困境的基础.197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美国环境质量委员会的年度报告中,以"环境素质"为题,阐述了环境素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如果从1969年的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算起,美国的环境立法已经走过了24年的历史.在美国的立法史上,这24年可以毫不夸张地被称作环境法大发展的24年.经过24年的立法,今天美国已经建立了一个庞大的联邦环境法规体系.这个法规体系可以粗略地分为两个层次,其上层是独特的《1969年国家环境政策法》,其下层包含污染控制法规系列和资源保护法规系列.一、体系上层:《1969年国家环境政策法》《1969年国家环境政策法》(以下简称《环境政策法》)在美国的联邦环境法规体系中占据最高的和非常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4.
在美国的保险市场上,大多数商业财产和责任保险单都将污染风险列为除外责任.为了满足市场对污染风险保障的需要,美国保险市场开发了各种环境保险.最早的产品是1977年出台的环境损害责任保险( EIL),也称作污染责任保险.此后,美国的环境保险市市场得到迅猛发展,而各种环境立法的推进和完善是其主要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5.
鞠静  陈南 《环境》2008,(5):92-93
美国的历史至今不过二百多年的时间,而美国环境法的发展就经历了一百多年.1970年,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签署了<1969年国家环境政策法>,标志着美国环境法开始走向成熟,逐步建立起科学系统的环境法律体系,使美国成为当今世界环境法体系最健全、最有效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6.
印度的环境公益诉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是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原则的重要体现.从国际视角来看,美国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规定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国家.继美国之后,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建立起本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印度便是其中之一.目前,印度的绝大多数环境诉讼都属于公益诉讼,通过公益诉讼不断地求助于法院解决重大的环境纠纷已经成为印度环境法学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7.
1996年4月9日美国国务卿沃伦·克里斯托弗在斯坦福大学发表了关于美国环境外交的讲话,题为《美国外交与21世纪全球环境挑战》.在克林顿总统和戈尔副总统的领导下,美国政府从一开始就认识到,推进在全球的利益的能力同如何处理地球的自然资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美国政府决心把环境问题放在重要的地位:放在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要部分.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对美国区域环境管理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美国联邦环保局和区域环境管理办公室以及美国环保管理体制形成的制度原因,并分析了美国区域环境管理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清洁空气法》为例简析美国环境管理体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美国<清洁空气法>(CAA)为例,从立法与行政的角度分析美国环境管理体系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美国在空气保护方面所采取的排污交易、排污许可证、分类管理、技术标准等具体管理手段上的应用与创新.最后,总结了美国环境管理的特点,分析了其发展动向,并结合中国实际做了简要对比,以期为中国下一步的环境管理,特别是空气环境管理改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美国东部时间11月4日,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以压倒性优势击败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当选美国第44届总统.随之,美国新政府的环境政策也逐渐引起世人关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环境与人口、经济和科技之间的相依关系出发,探讨了诸因素相互关联的内在协同机理,简析了IPAT模型的建构与应用.嗣后,利用IPAT模型解析了中国近15年来人口、经济和科技发展对环境影响的贡献差异;指出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展和落后技术支持下的传统生产方式是加剧环境恶化的元凶,且技术转型期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进而提出了中国未来环境与人口、经济和科技协同演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环境与人口、经济和科技之间的相依关系出发,探讨了诸因素相互关联的内在协同机理,简析了IPAT模型的建构与应用。嗣后,利用IPAT模型解析了中国近15年来人口、经济和科技发展对环境影响的贡献差异;指出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展和落后技术支持下的传统生产方式是加剧环境恶化的元凶,且技术转型期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进而提出了中国未来环境与人口、经济和科技协同演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黄河断流对三角洲附近海域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根据多年调查监测数据研究成果,以及经济和社会统计资料,论述了黄河断流的历史与现状,定性定量地评价了黄河断流对三角洲附近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缓解和预警对策。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从目前我国西部大开发中所面临的各种约束条件出发,以青海省西宁市至湟源县一级公路工程为例,简要阐述了西部大开发中高等级公路在路线设计,施工过程中保护好沿线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初步讨论了在西部大开发中如何协调高等级公路建设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北极是一处遥远的冰封之地,更无法想象,它与中国、与我们的生活有怎样密切的关联.然而,不经意间,伴随着全球变暖,北极已实实在在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北极对于全球的气候变化有着重大的影响,在不久的将来即将开通的北极航道将成为人类最主要的航道,北极所蕴含的巨大资源一朝得以开发,至少会延缓人类数十年甚或上百年能源枯竭的危机.正因为北极所蕴含巨大潜在权益,所以近年来各国对刊极事务所投入的精力和资本日益增加,争夺日趋激烈.  相似文献   

17.
执行力对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至关重要,关乎其执政地位的巩固。中国目前是党领导一切。要认识到政党政府在宏观调控、微观参与、经济发展配套设施提供方面对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作用,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提升政府执行力,使政党政府通过宏观调控、微观参与行为在经济领域达到更好的效果。本文在分析我党在执行力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我党执行力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徐州市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建成后,为保证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和各项自动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在日常工作中所采取的质量保证与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9.
汪永晨 《环境》2006,(2):68-69
2005年10月,湖北襄樊绿色汉江会长运建立打来电话,告诉我唐白河清了。  相似文献   

20.
执行力对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至关重要,关乎其执政地位的巩固。中国目前是党领导一切。要认识到政党政府在宏观调控、微观参与、经济发展配套设施提供方面对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作用,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提升政府执行力,使政党政府通过宏观调控、微观参与行为在经济领域达到更好的效果。本文在分析我党在执行力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我党执行力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