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2年11月的一个下午,我和杂志社的记者张沉来到坐落在百万庄的建设部大楼,在吴慧娟的办公室见到了这位副司长.一个月以前,在哈尔滨举办的一个建筑安全生产培训班上,我第一次认识吴司长,她在会上的发言给所有学员包括我都留下了深刻印象.我觉得她不仅是一名政府高级官员,有扎实的政治素养和专业知识,而且有丰富的感情世界.她谈起民工来很动感情,感染了听众.  相似文献   

2.
一天,我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一个女人沙哑着嗓子说要找我,我使劲回忆也想不起这个女人是谁。正在我迟疑时,她自报家门,说她是马三的老婆。我心里不由咯噔了一下,忙不迭地问找我有什么事。她说她儿子下半年就到了上学的年龄,求我帮忙给选择一个好的学校。我有点儿犯难,如今谁家都一个宝  相似文献   

3.
最美的风景     
<正>毕业后的第一个春节,家里来客人拜年,她是客人的女儿,正在读大学。也许是长辈们的话听着无趣,她静静地来到我的小屋,当时我正在看王朔的《永失我爱》。我给她介绍了小说的大致内容,然后和她一起探讨大学、社会、人生话题,聊得很投机,越聊越觉得她是一个好女孩儿。饭后,我恋恋不舍地看着她和她的家人起身。而在她的眼中,我也读出了一种依依不舍。  相似文献   

4.
聚会     
聚会晓征我没想到她会来,回城后的几次聚会她都没参加,大家知道,她不愿在这些老同学面前留下一个断臂残肢的形像。我们是在北京一所名牌中学读到高二后上山下乡的,返城后,她进厂当了工人。聚会选在一个偏僻的小歌舞厅举行,有30多人。她先认出了我,主动伸出手来。...  相似文献   

5.
暖冬的回忆     
<正>第一次来到这个城市,是在冬季里一个雪后的黄昏。那一年我18岁。当其他同年龄的女孩子还在暖洋洋的教室里看书或者做白日梦的时侯,我已经带着盛满孤独无助的行李走过好几个冬天了。一个星期之前,我被那家小旅馆的老板娘辞退了,原因是她无法容忍我在半夜值班的时候看书,尽管走廊里的灯是通宵亮着的。关系不错的一个女孩介绍我到这个城市来,并给了我她表姐的通讯地址,她说这个城市一定会收容我。这个城市也许是真的愿意收容我的,可是她收容我的方式末免太霸道了。下火车以后我才发现,我兜里的钱包不知什么时候被人偷走了,那里有我几个月打工攒下的全部积蓄,也有朋友写给我的通讯地址。我踩着满地积雪,  相似文献   

6.
安康时讯     
《现代职业安全》2006,(3):72-73
孩子是和谐社会最重要的角色之一,我当然要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向您介绍我的孩子。她属于我,也属于大家,属于这整个社会。她有世界上最纯洁、可爱的眼神,她眼中闪烁的光如此纯净,像是停驻在我心中两泓宁静的秋水。我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她无知无觉地占据着,却并不知道这能使我拥有多少充满着骄傲的痛,让我流下多少伴和着欢乐的泪。我想,如果这世界上有寒冷的风,我宁愿它吹蚀我的精神;如果这世界上有阴晦的雨,我宁愿它淋透我的灵魂——孩子啊孩子,只要在妈妈的呵  相似文献   

7.
自责     
我戴着“安全第一”的袖标在大冲车间里走着。作为一个安全员,我每天都要到各车间转一转,看是否有人违章作业。当我经过晓金开的那台大冲床时,她停下车,神秘地冲我招招手,我走了过去。 晓金是我们车间的才女,能歌善舞,还画一笔好画。她看我走近了,就用棉纱擦擦手,从衣袋里掏出张照片:“哎,你看看,怎么样?”她口气里流露出掩饰不住的夸耀和满意。照片上是个美发小伙子,两只眼睛明亮而深沉,有一种艺术家的气质。“挺帅的。”我称赞道。“什么时候认识的。”“认识一个多月了。他是美院教国画的老师。”说着,她把照片放回口袋里,又开动了冲床。…  相似文献   

8.
再见 刘小红     
马骎 《劳动保护》2008,(4):84-85
我是正月十五那天在老家的庙会上看到刘小红的,还有她身边那个面容酷似她丈夫刘小明的小男孩儿。那一刹那我非常犹豫,不知道该不该走上前去跟她打招呼。由着我的本意,我很想去问她些什么,特别是关于那个小男孩——我差不多可以确定他就是刘小明的儿子,虽然这是我第一次见到那个孩子。但我又觉得自己不能去,因为我知道,即使有5年的时光也不足以抚平一个人心中失去亲人的伤痛。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您们好!大学毕业那年,我喜欢上一个有着紫罗兰一般美丽眼睛的陕西女孩。她温柔、恬静,话语不多,总是默默地,像我这样年龄的男孩子都很喜欢她。工作之余,我总是想尽办法接近她,请她喝饮料,约她一起滑旱冰,坐在KTV包间角落里听她用淡淡的调子唱《勇气》。我的日记本里,整页整页全是关于她。一天晚上,我终于忍不住发短信向她表白:"我喜欢你,希望和你永远在一起!"过了很久,我才收到她的回复:"对不起!你很帅气,文章写得也很好,但我还是不能接受你的  相似文献   

10.
女儿失恋了。让她气愤的是他在与她相恋时还有另一个她。女儿对母亲说这是不道德的。她和朋友们从此不把他当作朋友,同在一校,视如路人。女儿:首先我想感谢你所有的朋友和同学,他们对你的爱护使我非常感动。这也是你作人成功的一个最好的证明。为此,我要祝贺你。女儿,以你的聪慧,让爱笑着结束本来不会成为问题。哪知半路遭了“缺德”的埋伏,损伤自然惨至。老实说,谁遇上都不会好受。对于“你到底有几个好妹妹”鄙视、唾弃、不齿、不屑都很容易,但我总觉得,这不是最漂亮的做法。爱情的忠贞是圣洁美好的。但是忠贞被政治。宗教和文…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     
《现代职业安全》2006,(3):71-71
孩子是和谐社会最重要的角色之一。我当然要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向您介绍我的孩子。她属于我,也属于大家,属于这整个社会。她有世界上最纯洁、可爱的眼神。她眼中闪烁的光如此纯净。像是停驻在我心中两泓宁静的秋水。我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她无知无觉地占据着,却并不知道这能使我拥有多少充满着骄傲的痛,让我流下多少伴和着欢乐的泪。  相似文献   

12.
陈妍是个每天都要骑摩托车的女孩。和陈妍相识,是在春季的一个傍晚。那天,我照常在岗亭外的安全岛上执勤,远远就看见一个骑摩托车的女孩,披肩的长发随着缓缓的车速轻轻地飘着。“又没戴头盔……”我心里嘀咕,上前示意她靠边停车。女孩儿见到我,一脸的困惑与茫然。我敬礼请她出示驾驶证和行驶证。女孩显然被我怔住了,愣愣地看着我。“头盔。驾驶  相似文献   

13.
账本里的爱     
蒋小珏是我邻居家的女孩儿,生得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很讨人喜欢。在她7岁那年,母亲突然患病,丢下她和父亲撒手人寰。半年后,蒋小珏用带着敌意的目光,看着一个女人领了一个和她年龄相仿的男孩儿进了她家的门。蒋小珏不想要后妈,她曾伏在父亲的怀中说过很多次。但父亲说:"珏儿听话,你还小,很多事情都不懂。  相似文献   

14.
无价之宝     
我躺在沙发上 ,透过窗子凝望着天空一朵朵白云的飘过。这时 ,窗沿边正有一个虫子在缓缓爬行 ,仿佛是爬在天穹。突然 ,“乓”的一声 ,我的思绪被彻底打断 ,原来是小侄儿摔碎了老岳奶的茶杯。老岳奶是妻生小孩后到城里来帮我们带小孩。我的父母去世得早 ,老岳母也丢不开乡下的家 ,本来我们打算找个保姆 ,老岳奶听后十分不高兴 ,问我们是不是钱多了无处用 ,说一个月花几百块钱还不如她来帮我们带。我们怕她年纪大折腾不起 ,但她坚持要自己带 ,我们便依了她。小侄儿现在读学前班 ,他是就学校放暑假到我家来玩。小侄儿看到眼前的景况 ,呆立在那儿…  相似文献   

15.
年前 ,友人从重庆綦江来电 ,让我也分享了一份她的喜悦 :新虹桥建成了。她在电话中说 :“还立碑于桥侧 ,戒今惕后。”并希望我能写点什么。我迫不及待地请她将碑文及新桥资料尽快抄寄于我。因远隔千里 ,在焦急等待的几天里 ,我多次忆起两年前的一些往事。虹桥是1999年1月4日傍晚垮的。1月5日晨 ,因要到重庆开会 ,我便比以往早起 ,并习惯地打开收音机 ,“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正在播出。虹桥垮塌的消息吸引了我的全部注意力 ,我仔细地听清了这则新闻的每一个细节。凭着对地理位置的熟悉 ,我知道垮桥现场距开会地点很近 ,而且这是一个…  相似文献   

16.
在我的抽屉里至今还珍藏着一支陈旧的红色英雄牌钢笔,它伴随着我度过了24个春秋。每当我看到它,脑海中就闪现出一个身影,她就是我的同班同学彭飒。虽然她已离开24年了,但在我脑中一直保留着那段抹不去的记忆。  相似文献   

17.
在一次意外的出游中,我跟明子抢救了一个倒在血泊中的小女孩,并把她及时送到了医院,女孩的生死一直牵扯着我们的心。但是,在女孩脱离了危险后,我们除了感叹命运对她的作弄外,还与她一起经历了一段至今令我难以忘怀的情感经历,回想起这一幕,仿若昨日发生的一般。  相似文献   

18.
我跳绳减肥     
为了减肥,我曾买过一条98元的减肥腹带,没什么效果。朋友在电视上看到健腹飞机、美国AB美腹健身器等广告向我推荐,我嫌这些健身器材搁在家里碍事绊脚的,还要花好多钱,而追求最优的性能与价格之比──尽量少花成本争取最大成果,几乎已经成了我的行为规则。于是想起我在三明的朋友,40多岁的她身材比二三十岁时更好,而且出差时,同行的男士全部病倒,只剩她一个好人。她的法宝就是坚持做操和跳绳。我想不应该白白地浪费我们的友谊,决定免费引进她的法宝。 打一开始跳绳我就注意了循序渐进,从300起,以后每天把前一天跳的数…  相似文献   

19.
韩国一名68岁的车姓老妪为获驾照参加了771次考试,但都未通过。据报道,车女士为考驾照已支付了约500万韩元的费用,而每次考试还要支出约6000韩元的相关费用。考官说,车女士的考试次数在当地创下了纪录。"她每次考试失败我都为她感到难过,当她通过考试的时候,我要做一个纪念牌送给她。"  相似文献   

20.
我们有一位朋友,是省电视台的资深女记者,有一日我们几家约好共进晚餐,这姐们答应得很爽快,还告诉说自己开车来不用我们接,我们当然正中下怀,然而过了时间我们坐在席上还是百等不见她的芳踪。于是电话三催四请。然而女记者依然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我就纳闷了,我问这个朋友:“你老婆怎么就这一小段路她一个钟头了还左开不到右开不到?”要知道,这位大记者虽然祖籍不是福州本地,却自小在福州生活到如今连闺女都念到大二了,她竟然还不认路?这真是奇了怪了。好不容易女记者施施然驾到,她还冲老公上了火:“我这边绕过来那边转过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