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中国南方红壤区马尾松、桉树、蜜柚三种不同经济林地,测试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全氮、碱性氮、全磷、速效磷、C/N比值、土壤酶活性等参数,综合分析不同经济林地土壤理化指标和酶活性的特征差异。结果表明,马尾松林地的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含量和C/N比值明显高于桉树和蜜柚林地,而全氮、碱性氮、全磷和速效磷等含量在三个林地之间的差异则没有规律。这说明马尾松林地土壤有持续的新有机质补充,而桉树和蜜柚林地土壤有机质存量在逐渐消耗,滞留在土壤中的复合肥又显著改变了林地土壤的氮磷含量比例;桉树和蜜柚林地土壤酶活性明显低于基本处于无常规人工管理的马尾松林地,说明高强度的人工土地开发已显著影响了桉树和蜜柚林地的土壤肥力及土壤微生物总活性。  相似文献   

2.
焦作煤矿区浅层地下水污染成因及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焦作煤矿区的浅层地下水污染动态,分析了焦作市的地下水污染状况,找出了地下水污染的四条途径,讨论了浅层孔隙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矿坑排水形成水位降落漏斗、污水灌溉及河渠渗流等,研究了地下水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和规律。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永定山口钼矿区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永定山口钼矿区圈出工业矿体4个,产于闪长玢岩体内,受东西向断裂控制.主要蚀变类型为磁铁矿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硅化、绢云母化、钾化等.金属矿以辉钼矿、磁铁矿、黄铁矿为主.矿床地质特征与斑岩型钼矿类似,为斑岩型钼矿.结合山口钼矿的成矿特征,提出区内钼矿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4.
李艳华 《云南环境科学》2006,25(Z1):103-105
对云南省主要河流、湖泊、水库等地表水的水化学特征及其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简要分析了基本成因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德钦县泥石流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钦县由于其特殊的地质环境,泥石流活动频繁,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发展。本文主要论述了德钦县泥石流的特征以及从地貌、地质构造、气候、水文、植被、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等方面阐述了泥石流的成因,以便人们了解泥石流的形成机理,从而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生态恢复红壤区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生态恢复红壤区林地和耕作农地的现场实验,以土壤微生物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测试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呼吸强度、土壤酶活性等参数,综合探讨生态恢复红壤区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生态恢复时间分别为34、26、15、10年的4个林地的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等不同养分含量和C/N比值明显高于2个农地,且生态恢复时间越长,土壤养分含量越高,C/N值越大;综合土壤微生物(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土壤呼吸强度、土壤酶(蛋白酶、脲酶、过氧化氢酶)等多个衡量土壤微生物活性的重要指标,生态恢复林地的土壤微生物活性均明显高于农地,且生态恢复时间越长,土壤微生物活性越强。不同生态恢复时间的林地之间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差异并不显著,表明在南方红壤区较为适宜的水热条件,较短时间即可重建并恢复土壤生态系统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7.
根据 1991年~ 2 0 0 0年福州市城区地下水的水质监测 ,对该区域的地下水中污染物特征及成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通过近30年雾霾天气分析发现,咸阳市雾霾天气气候特征是:雾霾天气主要发生在秋冬及初春,其中秋冬季最多;南部明显多于北部,年平均北部5天~10天,南部20天左右,咸阳、兴平最多,达25天~30天;重度灰霾主要出现在11月—次年2月,重度灰霾天气与平均最长无降水日数(干旱时间)呈正相关,与月降水量、降水日数呈负相关;近10年来,咸阳南部地区秋冬季雾霾天数显著增加,强度增强。咸阳市雾霾天气成因:(1)特殊的地理环境;(2)气象条件;(3)近年来工业化、城市化加快,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增加。结论:减少或减轻雾霾天气的根本途径应从改善环境气象条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着手。建议:(1)气候可行性论证应融入城市规划布局工作。(2)加强监测预报和科普宣传。(3)重视人工增雨(雪)在消减雾霾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9.
通过1988-1999年连续12a监测,得出满洲里市地下水水质的变化特征。满洲里市的地下水了作氟化物超标外,其水质状况较好。受文地质条件及地表补给等因素的影响。水体中污染物含量在丰水期高于枯水期,且出现波状起伏的年际变化。同时,不同深度的含水层污染物的变化差异较大。总的来说,深层水的水质较浅层水的水质好。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电磁测深和野外地质调查,从物质基础、构造作用和外营力作用等方面阐述江西宁都丹霞地貌景观的地质特征,探讨丹霞地貌主要的成景地层和形成模式,并与东南部邻近地区典型丹霞地貌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宁都地区丹霞地貌的成景地层主要是晚白垩世河口组和塘边组,地壳抬升使红层暴露于地表,在流水侵蚀、崩塌等地质作用下,塑造了如今的丹霞美景。与东南部邻近地区典型丹霞地貌对比,发现受地理条件和丹霞地貌发育演化阶段控制,宁都丹霞地貌与东南部邻近地区典型丹霞地貌既具有共同性,也具有其独特性。新生代以来,该区整体缓慢抬升,白垩纪燕山运动—喜马拉雅运动期间,受NE—NNE向断裂带活动影响,发育切割红层的多级断裂和节理。宁都地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降雨量丰富,在赣江及其支流共同作用下,不同的岩性组合经差异风化剥蚀形成赤壁丹霞和红层丘陵地貌景观。这对进一步开发和保护地学旅游资源,支撑赣州脱贫攻坚工作,以及对比研究中国东南部地区丹霞地貌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南方红壤地区水稻土的肥力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系统分析土壤肥力结构的基础上,运用模糊隶属函数及主成分分析的原理和方法生成了反映水稻土肥力状况的综合肥力指数(IFI),以此对江西省临川县43个水稻土种(属)的肥力状况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划分了水稻土的肥力等级,并考察了不同肥力级别水稻土各肥力指标的状况。  相似文献   

12.
中国红黄壤地区作物生产的气候生态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黄璜 《自然资源学报》1996,11(4):340-346
以30a的气象资料和8种作物生长发育特性为基础,运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原理分析中国红黄壤地区作物生长的气候生态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春播作物全生育期温、光、降水适应性隶属度分别呈低、高、低,低、一般、高,高、一般、低的形式;夏播作物分别呈低、高、低,高、一般、低,低、低、低的形式;秋播作物分别呈一般、高、低、高,高、低、低,低、较高、一般的形式。提出了优化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红三叶牧草作为一个优良牧草品种,在川东高海拔山区表现尤为突出。本文就红三叶、红三叶─鸭茅和红三叶─黑麦草三个人工群落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生物量观测,比较了三个群落的总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特点,分析了各群落生物量在不同部位的分配情况,垂直空间上的配置,以及各器官在垂直空间上的配置和各个群落的茎、叶、花、立枯在垂直空间上所构成的分布带谱,通过以上分析发现,红三叶─黑麦草群落的总生物量最高,为46.47kg/ha,其中地上部分为24.57kg/ha,而红三叶─鸭茅群落的地下部分最为发达,地下生物量达24.74kg/ha。根据群落生产结构,发现以红三叶为主的人工群落,其生产结构为不规则塔型分布,在离地面20─40cm处,生物量有一个高峰,并且红三叶─黑麦草群落的地上、地下生物量在垂直空间上分布较为均匀,其生产结构较为合理。通过各器官垂直空间分布分析,发现茎主要分布在40cm以下,叶量最大是在40cm左右,生殖器官最大量在50cm附近,并且根据群落的茎:叶:花(穗):立枯垂直分布带谱可以发现,各个器官在不同层次中所处的地位,而且根据此带谱可以掌握草地的刈割时间和刈割高度。  相似文献   

14.
红三叶牧草作为一个优良牧草品种,在川东高海拔山区表现尤为突出。本文就红三叶、红三叶─鸭茅和红三叶─黑麦草三个人工群落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生物量观测,比较了三个群落的总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特点,分析了各群落生物量在不同部位的分配情况,垂直空间上的配置,以及各器官在垂直空间上的配置和各个群落的茎、叶、花、立枯在垂直空间上所构成的分布带谱,通过以上分析发现,红三叶─黑麦草群落的总生物量最高,为46.47kg/ha,其中地上部分为24.57kg/ha,而红三叶─鸭茅群落的地下部分最为发达,地下生物量达24.74kg/ha。根据群落生产结构,发现以红三叶为主的人工群落,其生产结构为不规则塔型分布,在离地面20─40cm处,生物量有一个高峰,并且红三叶─黑麦草群落的地上、地下生物量在垂直空间上分布较为均匀,其生产结构较为合理。通过各器官垂直空间分布分析,发现茎主要分布在40cm以下,叶量最大是在40cm左右,生殖器官最大量在50cm附近,并且根据群落的茎:叶:花(穗):立枯垂直分布带谱可以发现,各个器官在不同层次中所处的地位,而且根据此带谱可以掌握草地的刈割时间和刈割高度。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08年5月4-20日东莞市探空观测资料,分析该地区夏季大气边界层内的风场、温度场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各规定层高度主导风向为WNW,其风向频率值大于15%;2)风速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3)接地逆温大约在20:00左右生成,02:00以后逐渐消失,从06:00到17:00没有观测到接地逆温,一天中接地逆温大约维持12 h左右;4)混合层高度在清晨厚度较薄,午后混合层厚度较厚,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调查了米脂县土壤侵蚀现状和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对目前由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和耕作方式而造成人为加速侵蚀的问题作了分析,并认为土壤侵蚀是制约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农业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构成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基本地貌组合单元是小流域,它几乎包括了该区域的所有土地类型、地貌要素以及土壤侵蚀类型。因此以小流域为侵蚀系统的研究边界,分别对峁边线以上的面蚀、细沟侵蚀区和峁边线以下的沟蚀、重力侵蚀区进行土壤侵蚀的遥感定量分析,建立相应的侵蚀定量模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为土壤侵蚀动态监测、水土保持和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决策服务的土壤侵蚀信息系统的设计思想。该系统以小流域为基本设计单元,侵蚀定量模型为专业接口,重点考虑了系统的地学分析和专业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应用功能。  相似文献   

17.
川中丘陵区荒坡利用方式对水土流失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川中丘陵区荒坡面积占据一定比重,防治水土流失,合理利用荒坡水土资源,对发展本区经济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网点观测来探求合理利用方式,为荒坡开发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东部平原矿区三种复垦方式复田土壤理化性状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东部平原矿区,煤矸石充填复垦、粉煤灰充填复垦和泥浆泵复垦等三种土地复垦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对比、分析了三种复垦方式对土壤的理化性状及耕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不同复垦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耕作效果产生明显的差异;②泥浆泵复垦地力恢复周期长,而煤矸石复垦、粉煤灰复垦地力恢复周期相对较短;③泥浆泵复垦土壤耕性较差,但无污染风险;煤矸石、粉煤灰复垦土壤耕性较好,但存在一定污染风险。结论: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煤矸石、粉煤灰充填复垦方式更适合在我国东部平原矿区应用;但需对复垦方式进行一定改良。  相似文献   

19.
甘肃河西保护地水热资源及其在栽培中的再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试验,用气候学原理,对保护地内水热资源的再利用作了系统分析,定量得出再利用资源值后,将其结果应用到瓜菜生产中,得出当地瓜菜生产的适播期和部分热量指标,为保护地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甘肃河西保护地水热资源及其在栽培中的再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用气候学原理,对保护地内水热资源的再利用作了系统分析,定量得出再利用资源值后,将其结果应用到瓜菜生产中,得出当地瓜菜生产的适播期和部分热量指标,为保护地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