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天津是煤烟型污染的城市,大气颗粒物污染全年超标.由于颗粒物来源的多样性,不同粒径颗粒物的化学组成也存在较大差异.据报道,对人体有害的痕量元素及有机污染物大都集中在粒径较小的颗粒物上.因此,研究细粒径大气颗粒物(<10μm)的化学组成及其污染来源,以期有的放矢、科学地进行防治,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沈俊秀  肖珊  余琦  马蔚纯  陈立民 《环境化学》2011,30(6):1206-1207
道路环境是城市中颗粒物污染的典型微环境,同时又是人群受大气颗粒物污染暴露的典型微环境.日复一日的通勤出行使居民不可避免地要受到道路环境中颗粒物污染的影响.我国道路环境的颗粒物浓度水平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要高得多,尤其在交通干线附近的颗粒物水平更为惊人.因此道路环境的颗粒物污染对人群暴露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天津地区沙尘天气与沙尘污染程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天津地区沙尘天气过程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污染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在分析我国沙尘发生频源区域分布、输送途径基础上,分析了天津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地处沙尘暴多发区下游,空气中颗粒物的污染特征,概述了沙尘天气对空气质量影响程度的年、季、月及日污染时空变化分布特征。建立了沙尘天气颗粒物与有效水平能见度乘幂指数相关方程,为沙尘污染程度的诊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黄石城区夏季大气PM_(10)/PM_(2.5)中元素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随着对大气颗粒物研究的深入,人们认识到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具有很大危害,颗粒物粒径越小,对人体健康危害越大.黄石市是长江中下游典型的资源性工矿城市,大气污染比较严重.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黄石大气颗粒物以及颗粒物中化学元素污染特征的分析,为黄石市大气污染治理及探讨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国大气颗粒物中金属元素环境地球化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方凤满 《生态环境》2010,19(4):979-984
大气颗粒物金属污染已成为目前大气污染的研究热点之一。文章梳理、分析归纳了中国近年来大气颗粒中金属元素的环境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目前研究较多的是Fe、Ca、Mg、Si等地壳元素和Cu、Pb、Cd、Zn、Hg等污染元素;大气颗粒物中对人体有害的Cu、Pb、Cd、As、Zn等污染较严重,而Cr、Mn、Co、Ni等污染较轻。大气颗粒物中金属含量随时间分布变化显著,总体上呈现冬季〉秋季〉春季〉夏季的特点,空间分布上一般北方燃煤城市大于南方一般城市;城市内部一般工业区〉交通区〉居民区〉郊区;金属元素在细粒径颗粒(〈2μm)中高,粗颗粒(〉2μm)中低,尤其以污染元素明显。污染元素与地壳元素的垂直分布规律差异较大。大气颗粒物中金属元素的富集程度与元素种类、区域类型、季节变化、粒径大小等有关。最后,提出应加强大气颗粒物中金属元素空间分布差异、时间分布的尺度及差异性研究;同时加强超细颗粒物的研究,以便建立大气颗粒物金属元素与人类健康关系的风险模型。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沈阳市大气中PM2.5及其水溶性离子的污染特征、季节差异和来源情况,使用URG-9000D在线监测系统对沈阳市2019年大气颗粒物进行连续的采样分析,并利用正交矩阵因子分析法(PMF)进行污染物的来源解析.结果 表明,2019年沈阳市秋冬季节PM2.5质量浓度变化受相对湿度影响较大,冬季PM2.5平均质量浓度达到85.76 μg·m-3,细粒子污染较为严重.沈阳市大气PM2.5中SNA(SO42-、NO3和NH4+)所占比重表现为春季最高秋季最低;夏季SO42-和NH4+浓度较高,而NO3-浓度较低.SO42-在夏季呈单峰型日变化,与NO3-变化趋势相反.春夏秋三季NH4+与SO42-、NO3-主要结合为(NH4)2SO4和NH4NO3,冬季NH4+主要以(NH4)2SO4和NH4HSO4的形式存在.沈阳市存在较强的SO2和NOx二次转化现象,且各季节中SO2的转化率均高于NO2.PMF源解析结果表明,二次源对沈阳市大气污染贡献最大,夏秋季生物质燃烧和冬季燃煤源贡献同样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7.
大气颗粒物暴露与健康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气颗粒物一直是影响我国大多数城市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且呈现出与欧美不同的煤烟、机动车尾气以及开放源复合型污染并存的高浓度污染态势,已有研究发现颗粒物的短期或长期暴露均会对人体产生不良的健康效应。本文从环境科学、暴露科学、环境流行病学和环境毒理学研究等方面系统综述了大气颗粒物健康效应研究的方法和进展,可为我国的大气颗粒物健康效应研究与大气颗粒物环境质量标准的修订提供方法学参考和经验借鉴。目前我国PM10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细颗粒物(PM2.5)的污染也已引起关注,建议在不同区域开展空气污染健康效应的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8.
根据西南地区城郊区和偏远地区1989年春秋季大气颗粒物中元素的浓度和地面土中元素的丰度探讨了颗粒物中元素的人为来源贡献率及地面土的元素污染情况。结果表明:硫在该地区的贡献率都在98%以上,其它元素随地区和季节的不同而各有差异。地面土基本上未受人为污染。根据大气颗粒物中14种元素的浓度及其可溶性元素的百分数,用差别因子比较了雨水与颗粒物中相应元素的关系,对雨水中元素可能的来源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采用航空遥感技术和实地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沈阳市烟囱数量、高度、密度以及高、中、低架烟囱的分布状况和特点,同时与大气污染监测结果对照分析了沈阳市煤烟型大气污染的规律及特点,研究了沈阳市烟囱分布对大气污染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沈阳市燃煤污染的防治途径。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遂宁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城区空气颗粒物组成及浓度变化,系统分析了遂宁市雾霾天气的污染状况及成因,并横向比较了四川省内各城市的空气质量.研究结果表明,细颗粒物(PM2.5)是遂宁市环境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2012年遂宁市大气中PM2.5浓度值为35—119μg·m-3,平均值为68μg·m-3.2013年1—4月,PM2.5浓度值为21—120μg·m-3,达标率不到50%.尤其在2013年3月,PM2.5/PM10由62.0%—87.2%降低为45.3%.由此判断遂宁市环境空气质量主要受细颗粒物类型、气象条件以及大气污染物长距离迁移等因素影响,其中细颗粒物的最主要来源为机动车尾气排放,并提出了细颗粒物污染防治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重金属污染加重及多样化的背景下,入侵植物对本地植物种子萌发和生长的生态毒理效应可能发生改变甚至增强。因此,本文探究了Cu和Cd单污染及其复合污染下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叶水提液对其本地近缘种莴苣种子萌发和生长的生态毒理效应。结果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叶水提液处理及3种重金属污染类型和加拿大一枝黄花叶水提液复合处理均显著降低莴苣种子发芽指数,表明重金属和加拿大一枝黄花叶水提液均对莴苣的种子萌发和生长产生明显生态毒理效应。Cu和Cd复合污染下加拿大一枝黄花叶水提液对莴苣幼苗株高产生的生态毒理效应显著大于在Cu和Cd单污染下的生态毒理效应,而在Cu和Cd复合污染下加拿大一枝黄花叶水提液对莴苣幼苗发芽速度指数产生的生态毒理效应也大于在Cu和Cd单污染下的生态毒理效应(未达到显著水平)。这表明在Cu和Cd复合污染下加拿大一枝黄花叶水提液对莴苣种子萌发产生的生态毒理效应大于在Cu和Cd单污染下的生态毒理效应,即Cu和Cd复合污染可能对加拿大一枝黄花对本地植物种子萌发和生长产生的生态毒理效应具有一定的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12.
哈尔滨市表土重金属地球化学基线的确定及污染程度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汤洁  天琴  李海毅  陈初雨  李娜 《生态环境》2010,19(10):2408-2413
在实地采样测试的基础上,分别运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污染负荷指数法对哈尔滨市表土103个样品中的Hg、Cd、Pb、As元素的单因子污染程度和多元素综合污染状态进行了评价,并在ArcGIS平台下对区域污染程度进行空间可视化。地质累积指数法表明:哈尔滨市Hg、Cd、Pb和As的污染等级主要为1级和2级;各目标元素均有一定比例的3级污染等级,以Hg最为明显,其中Hg和Cd出现了4、5级污染,所占比例不大;污染负荷指数法的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点污染负荷指数(IPL)以Ⅰ级为主,呈中度污染,区域污染负荷指数(IPLzone)值为1.478,污染程度属于Ⅰ级。  相似文献   

13.
污染生态学的研究前沿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污染生态学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对该领域的最新研究前沿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归纳。与此同时 ,从生态学发展战略的角度 ,对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阐述。认为污染生态过程是污染生态学研究的中心议题 ,污染生态修复与污染生态工程是污染生态学应用研究的重点。通过研究 ,将会推动污染生态化学和污染生态毒理学等学科新的生长点和新的分支学科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浅议恶臭污染的健康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臭兼有感官污染和有害气体污染的两重性。开展恶臭健康风险评价研究对恶臭基准/标准的制定、污染控制和风险管理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简述了恶臭污染的特殊性和健康危害,分析了恶臭污染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最后就如何开展恶臭健康风险研究提出4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田非点源氮污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6  
谢红梅  朱波 《生态环境》2003,12(3):349-352
论述农田生态系统中氮素非点源污染的特征、排放途径和污染方式,两种重要氮素形态(NH4^4-N、NO3^- -N)在土水界面的扩散过程及迁移机理,农田非点源氮迁移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由农田氮素造成的非点源污染的污染负荷定量计算方法及评价指标,并指出国内外污染负荷定量模型的优缺点和发展趋势;提出了农田非点源氮污染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6.
菲和镉复合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的生态毒理效应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以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作为生态毒理指标,通过模拟试验,比较分析多环芳烃菲和重金属镉单一与复合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的生态毒理效应.结果表明,菲和镉复合污染对土壤蔗糖酶、脲酶和脱氢酶均具有协同抑制作用;而对磷酸酶和微生物的数量具有拮抗抑制作用.菲和镉复合污染及菲单一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的活性抑制率从大到小依次为:放线菌>真菌>细菌;镉单一污染则为:真菌>细菌>放线菌.  相似文献   

17.
大气污染对悬铃木叶绿素及抗氧化酶系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气污染会影响悬铃木叶片内叶绿素含量以及活性氧清除系统,致使植物体内叶绿素含量降低,抗氧化酶系统活性上升,并使植物体内丙二醛积累增加。交通污染对植物的影响程度与工业污染相当,应引起重视。绿化可减少空气污染,提高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8.
城市饮用水地表水源非点源污染研究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城市水源污染,不仅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成为危害和威胁人民健康的严重社会问题在原污染得到初步控制的情况下,非点源污染已经成为水源地的重要污染源。文章在讨论水源地非点源污染来源的基础上,分析了水源地非点源污染的危害,提出了非点源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土壤污染的动物评价方法需要改进与创新.论文从土壤动物功能群的生物学特性、生活习性及其在土壤养分循环中的作用等方面,综述了土壤动物在土壤污染评价中的应用;介绍了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土壤动物评价指标和使用方法,包括种群特征、群落结构和生态区域模型;联系土壤污染状况和趋势,阐述了土壤动物对污染胁迫的耐受性及其对现行土壤污染评价方法的影响,并在可塑型适应和组成型适应上探讨了土壤动物耐受性产生的遗传学机理与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20.
采用根袋盆栽试验研究了锌、镉单一及复合污染对重金属蓄集植物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生长、养分吸收及锌、镉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锌、镉单一及复合污染对黑麦草生物量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锌、镉单一及复合污染均明显降低了黑麦草植株N、P、K含量,以锌、镉复合污染对植株养分吸收的抑制作用最大.锌、镉污染共存下,黑麦草对锌、镉的吸收为协同效应.黑麦草吸收的锌、镉主要集中在地上部,以锌、镉复合污染植株对锌、镉的蓄集量最大,其地上部锌、镉含量分别达到3108.72、73.97 mg·k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