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荷卿 《环境》1999,(8):29-29
形象是外貌形态和精神世界的综合概念。每个人、每个企业、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形象。城市的形象也是由外貌形态和精神内涵的综合概念所组成的。城市的外貌形象是指物质形态的工程建设,包括城市建筑物、公园绿地、文化景观、道路交通、居住环境、市容卫生等等,是硬件。精神形象是指城市里的社会活动,包括市民行为及文明礼貌、社区文明、环保意识和道德规范等等,是软件。每个城市的形象因环境、条件不同而各具其特征,各自都有城市的代表性形象。  相似文献   

2.
石羊河流域水坝建设生态经济影响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客观评价水坝建设对区域生态、经济的影响问题,对于完善我国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和促进水坝与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根据水坝对干旱内陆河流域生态、经济影响的特点,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对石羊河流域水坝修建初(20世纪60—70年代)和水坝运行40年后(2000—2010年)生态、经济状况进行对比评估.结果表明:1植被和水资源指数在水坝建设生态影响评价指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生物丰富度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和地表水空间分布在指标层各评价因子中占据最高权重.2流域水坝建设使得区域社会经济指数有较大提高,而自然规律、生物资源和人居环境则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反映出水坝建设对区域生态经济的促进是建立在不断消耗自然资源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经济增长是以区域的生态环境逐步恶化为前提的,缺少生态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3.
4.
5.
农业生态工程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农业,吸收传统有益的生产方式和结构模式,引入先进科学技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耕地,优化结构,利用生物多样性互利互补,以最低的资源消耗和能耗形成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实现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农业经济、农业发展与环境相统一.可持续发展农业依靠完善的农业生态工程作为基础.1 农业生态工程的地位和作用农业生态工程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相对独立、对持续发展农业起着特殊功能和保护作用的工程,对可持续发展农业具有不可低估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集了漫湾库区和大朝山库区25个采样断面的沉积物样品.每个库区均从上游到下游分为河流区、过渡区和湖泊区,研究了沉积物中As、Cd、Cr、Cu、Mn、Ni、Pb、Zn元素的含量和赋存形态差异,利用次生相与原生相分布比值法(RSP)分析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水平.结果表明,各库区从上游到下游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元素和碳氮元素均呈现出增加的趋势,而沉积物的中值粒径呈现出减小的趋势.漫湾库区的As、Cd、Zn元素平均含量均高于大朝山库区;大朝山库区的Cr、Mn、Ni、Pb元素平均含量均高于漫湾库区.在重金属赋存形态中,Cd和Mn元素以可交换态和残渣态为主;Cu、Pb以有机质态和残渣态为主;其余重金属元素均以残渣态为主.沉积物中的可交换态在有机碳的络合作用下转化成有机质态.在水坝建设的影响下沉积物中细颗粒和有机质含量明显上升,重金属在细颗粒物和有机质的共同作用下蓄积于坝前的沉积物中.PSR分析结果表明,在水坝运行影响下,各库区湖泊区和过渡区的污染水平均高于河流区.其中,Cd元素所有地区处于重度污染水平;Mn和Pb大部分区域处于中度污染水平;Cu元素大部分区域处于轻度污染水平;其余元素基本无污染.  相似文献   

7.
铁路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提出了铁路建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论证了铁路工程建设、环境与地质灾害三者的相互关系,阐述了在铁路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树立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对拜泉县生态农业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拜泉县生态农业建设的具体经验,介绍了生态建设的具体做法,总结了生态农业建设取得的成就,对县域生态农业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科罗拉多河是世界上一条河中大坝最多的河。大河从美国北方的高山森林中流出,经过美国的7个州,再经墨西哥两个州后入海。这里曾是美洲狮子统治的领地。过去两百年来人们用大坝改造了河流,创造了自己的幸福和财富。在很久的时间里,很少有人意识到科罗拉多河伟大的另一  相似文献   

10.
中国自然灾害、减灾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本文依据国家减灾委减灾办所收集到的有关我国自然灾害的资料,以及国家基金委"中国自然灾害区域规律"研究所收集到的资料,分析了中国自然灾害的基本状况、危险性程度以及中国可持续发展与减灾建设。结论是中国可持续发展必须对减轻自然灾害给予高度重视,把减灾作为国家的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11.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交通建设尤其是公路建设项目的环境问题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公路建设中环境保护工作,是实现公路建设与经济、社会及环境的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就道路交通建设中的环境保护与环境监测工作做以论述,并就公路环境保护工作提出展望,以期早日实现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现代绿色环保交通。  相似文献   

12.
人类传统的社会发展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而自然生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生态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阐述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生态城市生态经济功能还调律,与资源和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13.
持续农业的新发展--生态农村的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分析了现今农村影响农业持续发展的因素 ,提高建立高产优质高效生产体系以及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技术措施和优化物质循环转化环节等三项生态村建设的必备条件与对策。阐述了全村总体型和家庭生态型二种建设模式的基本原理与设计原则 ,并详细介绍了城郊型生态村 ,山区型生态村 ,庭院型生态村模式。  相似文献   

14.
略论我国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法律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蕾 《云南环境科学》1998,17(3):20-21,37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就是保护环境,主要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然而不可持续发展的传统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因此必须以法律为武器,增强全民的环境法律意识,创造一个有利的生态资源环境。  相似文献   

15.
云南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进程中会产生污染严重、生态遭到破坏和环境质量差等问题。云南在城市化进程中应采取实施可持续发展等措施,加强对现存城市的整治和新设城市的保护,确立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和方面并努力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16.
环境保护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阐明增加环境投入,加大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会阻碍经济发展,相反会刺激经济妄动和拉动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表现主要在对市场的牵动,对结构的优化,对就业的吸纳,对可持续发展的推动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中国持续发展的经济法律制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明远  李长城 《环境科学》1995,(2):78-82,55
指出经济手段在中国持续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实质在于实现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落实“污染者负担”原则;持续发展的经济手段主要有征收环境费制度、环境税收制度、财政刺激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环境损害责任保险制度等;详细探讨了环境费与环境税的概念、性质、作用、现状、完善或实施以及二者的关系;分析了财政补贴、排污权交易等在中国待续发展中的运用问题;最后强调应完善有关环境立法,从而实现强化经济手段和环境管理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18.
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国际上可持续发展新的战略取向,并且正通过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国际合作与贸易方式的转型,以及管理、政策、技术的组合与创新形成新的发展和竞争格局。中国由于长期高速增长和巨大的社会经济规模,不仅使其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异常复杂,而且其问题与全球性问题的结构具有一致性。经过过去20年的努力,中国在处理环境与发展关系上取得了很大成绩,同时也面临各种新的挑战。未来5-10年,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应以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为主线,通过阶段目标和长期目标、效率和总量、计划与市场、制度与技术、国内与国际相结合,寻找系统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可持续城市建设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和福利的内涵,给出了可持续城市的一种定义,建立了可持续福利的一种定量表述模型,分析了中国可持续城市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提出了中国可持续城市建设的途径:开展可持续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强化可持续城市建设的方法论研究、健全可持续城市的制度建设、完善可持续城市的管理体制、构建可持续城市建设的绩效评价体系、建立有效的可持续城市运行机制等.  相似文献   

20.
城市生态化建设与城市化进程中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进程带来了环境的恶化,城市生态化建设是城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文章从城市生态化建设的提出谈起,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化建设的内涵,并结合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及现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化建设的战略对策,树立科学的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加强政策引导,健全生态城市发展的有效机制,完善生态城市应用研究的技术、资金保障体系,加强公共教育及文化建设,普及生态文化。面向新世纪,城市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道路、建设生态城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