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清淤底泥、芦苇秸秆以及藻类物质是水源地水库生态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三类废弃物,对其进行高效资源化处理处置是水库实现生态循环的重要保证,对提升水库水质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综述了清淤底泥在农田、林地、园林绿化等方面进行土地利用和制作建筑材料、填方材料等方面进行建材利用的资源化技术现状,总结了芦苇秸秆在农业、养殖业、能源、工业原料等方向进行资源化利用以及打捞蓝藻在厌氧消化、有用物质提取、饲料应用、好氧堆肥等资源化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而分析了上述资源化技术在水源地水库废弃物资源化过程中应用的适用性,指出土地利用是清淤底泥资源化利用的最佳方式,好氧堆肥是芦苇秸秆和蓝藻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处置的主流技术;最后针对水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出了展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受污染的河道底泥对周围水环境具有严重的危害性,文章立足于河道底泥的处置方式与资源化利用,调研并分析其当前在原位处理和异位处理的技术方法与进展,为河道底泥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分析总结现阶段河道底泥资源化利用的方式和现状,对塑造安全健康的河流水环境具有显著意义,拓展其在建材领域的资源化利用,更是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典范。目前各种利用方式均有一定的优势却又各自存在局限性,故展望其发展方向,以期为资源化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河湖环保疏浚处理工程会产生大量的疏浚底泥,底泥中含有氮磷营养盐、重金属、有机物等多种环境污染物,若不予以合理的处理处置,将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系统介绍了河湖疏浚底泥的化学组成特征,综述了河湖疏浚底泥调理、脱水、固化、稳定化、异位修复等常规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总结了现有的河湖疏浚底泥资源化利用途径,并针对污染河湖疏浚底泥处理处置技术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生态风险评估、新型处理技术发展和绿色资源化利用产业、质量基准和技术规范构建等方面展望了河湖疏浚底泥处理的后续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污染底泥的处理处置是河道治理的重要内容,然而传统填埋处置方式不利于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文章详细总结了珠三角地区河涌底泥的营养成分、矿物组分、污染情况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各因素对底泥处理处置方案的影响,研究发现底泥污染程度及污染物毒性限制了其作为土地利用的途径;对污染程度较重的底泥,需采用严格的修复技术措施处理后,方能进行工程化应用;矿物组分决定了底泥是否适用于建材生产。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常见底泥处理处置技术的优缺点及其在珠三角区域的适用性与市场前景,并对珠三角底泥资源化应用途径和方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胜利油田郝现联合站油罐底泥的污染物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价油田输油罐清罐底泥的污染情况,选取胜利油田郝现联合站清罐底泥进行污染物分析,检测结果的现状评价结论是:郝现联合站的油罐底泥不属于危险固体废弃物,对土壤的污染因子主要是石油类;浸出液对水环境的污染因子为石油类、COD、BOD、挥发酚;无机盐类会加剧周边土壤的盐碱化。  相似文献   

6.
疏浚底泥的资源化利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各种各样的疏浚工程产生的疏浚底泥量日益增加,以往的底泥堆放,吹填和抛海等常规处置方式对环境造成了潜在的不利影响.因而,疏浚底泥资源化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本文总结了疏浚底泥资源化的途径,对土地利用、制造填方材料和建筑材料等资源化利用进行了讨论,并对疏浚底泥的资源化利用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城区河道底泥修复技术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区河道底泥的修复技术一直是河道治理的难点,本文对两种修复技术的原理和技术要点作了详细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和比较了二者的优缺点。目前主要分为物理修复和生物-生态修复,物理疏浚方法效果明显,但工程量大,投人大;生物-生态修复具有投入低,处理量大,但速度慢,而且不易达标。综合考虑经费投人和处理效果,本文认为底泥修复应发展疏浚和生物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底泥的资源化再利用。  相似文献   

8.
受污染底泥的资源化利用,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但其利用过程中的风险和影响不容忽视。其风险和影响主要在于重金属、有毒有害物质及营养盐的扩散对水体、土壤及动植物等的影响。在进行有效的评估和预处理后,底泥的资源化利用基本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9.
污染底泥是水体最主要的内源,存在污染物二次释放的风险,而环保疏浚可以有效地清除污染底泥、降低内源污染负荷及其释放风险,因此近年来该技术在水环境治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环保疏浚的主要目的是有效清除河流、湖泊(水库)水体污染底泥中累积的污染物,并对浚后污泥进行安全处理处置,为污染河流、湖泊(水库)水质改善与生态修复发挥工程作用.作为湖泊、河流水污染综合治理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环保疏浚是生态环境工程技术之一,也是湖泊河流水污染治理的重要手段;但底泥疏浚同时也存在疏浚效果不理想、可能造成原位扰动与异地污染、改变水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等生态风险.研究显示,未来环保疏浚的主要发展方向应包括:① 基于调查评估基础上的污染底泥分区、分类环保疏浚及处理处置研究;② 污染底泥环保疏浚与区域生态修复一体化设计研究;③ 污染底泥环保疏浚-浚后干化-处理处置-资源化集成技术研究;④ 污染底泥环保疏浚、处理和资源化全过程监管评估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0.
炼化企业原油罐、成品油罐及污油罐定期清理过程,会产生大量罐底油泥。罐底油泥含油量大,处理成本高,环境危害严重,是炼化行业关注的重点。有效回收油分和降低处理成本是近几年罐底油泥处理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介绍了以调质-分离、化学法和生物法为主的罐底油泥处理技术及各技术对罐底油泥的处理现状,总结了3种处理方法存在的优缺点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影响活性污泥沉降因素及设计沉淀池应注意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理论和实验,对影响活性污泥沉降的多方面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设计沉淀池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实验通过运行连续搅拌反应器(CSTR),对城市初级污泥的两步嗜热厌氧消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步嗜热厌氧工艺相比,两步嗜热厌氧工艺运行稳定,具有更高的有机物降解率、病原体的杀灭率,多产出的甲烷气体不仅可以弥补由于预处理而额外消耗的能量,而且还有净能量剩余。  相似文献   

13.
SBR工艺设计经验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SBR工艺中,反应池容积、反应时间以及需氧量的计算方法和设计经验。同时,在研读和对比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探讨了SBR工艺发生污泥膨胀的可能性和原因,介绍了控制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
壳聚糖絮凝剂在活性污泥调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研究了自制的壳聚糖絮凝剂在活性污泥调理中的应用,通过污泥比阻、上清液剩余浊度、泥饼含水率及沉降性能等的测定,重点分析了活性污泥脱水的pH范围、絮凝剂投量和壳聚糖分子量及其脱乙酰度对调理效果的影响,并与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和聚合氯化铝(PAC)作了比较,在此基础上还进行了双絮凝剂两段法处理污泥的初步探索。研究发现,壳聚糖作为活性污泥调理剂,投量(干污泥质量百分比)在0.8%~1.2%,pH值在5~8时即有较好的调理效果,与PAM效果基本相当,接近于8%~16%的PAC;壳聚糖相对分子量在30×10~4左右,脱乙酰度在70%左右时有较好的调理效果;双絮凝剂两段法处理污泥,在同等用量时效果好于单絮凝剂一段法。  相似文献   

15.
污水污泥制油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污水污泥传统处理方法存在一定的不足和弊端,污泥制油技术不断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对污泥制油技术的发展进行综述,特别就工艺操作条件、催化剂的使用等方面介绍了污泥低温热解技术,并对污泥制油技术提出几点展望。  相似文献   

16.
三种典型的污泥发电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污泥发电是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污泥合理开发利用的技术措施之一,是污泥实行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的良好方法,本文介绍了3种典型的污泥发电工艺:污泥焚烧发电;污泥厌氧消化产生沼气、通过燃气轮机组发电;污泥厌氧消化产生沼气、进而通过改质制造氢气,经燃料电池发电。对污泥合理利用的规范化、科学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活性污泥膨胀上浮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污泥膨胀是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中的一个难题,尤其在处理高负荷的石化污水中。分析了引起污泥膨胀、上浮的主要原因,对引起污泥上浮的因素进行探讨,提出控制污泥膨胀、上浮的几种对策。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自来水厂、净化厂及两厂混合后的泥水的研究,来分析两厂泥水的匹配性。实验表明:自来水厂泥水排入净化厂与其泥水一起处理,能够促进净化厂泥水的浓缩,降低浓缩后污泥的比阻,而且在一定范围内能够降低污泥的最终体积,达到减量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17年广西14个地级市的46座城市污水处理厂统计数据,分析了污泥产生特性和污泥处置方式。结果表明:广西城市污水处理厂2017年污泥产生总量为8.20万t/a(绝干),处置方式以直接填埋、堆肥土地利用和水泥窑协同处置为主,直接填埋量、堆肥土地利用量、水泥窑协同处置量分别占比26.98%、37.68%和35.34%;广西主要城市污水处理厂2017年平均污泥产率为4.18 t/万m 3(污泥含水率80%),污泥产率普遍偏低。针对污泥处置带来的二次污染问题,建议加强污泥处置后的跟踪评价并做好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和植物生长需要的其他微量元素,可以被人们生产所利用。但是其中含有一些重金属、有害有机物和病原体微生物,堆放时不仅占用很大厂区面积而且会散发出臭气等特点使得污泥不可以不经过处理直接被利用,因此人们对污泥的处理和处置技术研究也越来越重视,经过处理处置后的污泥可以实现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