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某单位一液化天然气罐车罐体发生泄漏,检查发现罐体后封头外壳局部脆裂。文中通过宏观检查、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无损检测、气密性试验等技术手段进行分析,提出外壳局部脆裂是由于液位计气相管接管与管座接头连接焊缝处断裂,导致低温液化天然气泄漏所致,而接管断裂是在双向弯曲应力作用下产生疲劳裂纹并扩展所致。最后,提出了事故的有效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木屑阴燃经历常温、低温氧化蓄热、加速升温直至燃烧等三个阶段.低温氧化阶段时间最长,也是木屑发生阴燃的必要条件.木屑低温氧化需消耗氧气,而木屑低温耗氧量及耗氧浓度可直观反应其阴燃特性.为了研究木屑低温耗氧特性,建立了木屑低温氧化耗氧浓度测试装置,研究了不同种类及粒径木屑试样低温耗氧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通入木屑罐体后氧气浓度逐渐降低,木屑耗氧量逐渐增加;利峰木屑耗氧量存在阶梯跃升的趋势,而联华木屑该趋势不明显;联华木屑随粒径减小耗氧浓度显著增加,而利峰木屑随粒径减小耗氧浓度反而降低,但降低程度不明显.研究结果为现场灭火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3.
针对一起液化天然气(LNG)公交车维修中发生的车载缓冲罐爆炸事故进行调查,从罐体材质、断口特征、介质特性及人为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技术分析。调查认为:疑似供气管路或换热器出现故障,导致低温LNG汽化不完全,气态管路及缓冲罐出现LNG积液,并形成严重冰冻。使用常温水进行常规除冰处理,导致LNG积液在封闭空间内发生快速相变反应,气体急剧膨胀造成局部压力突跃,超过罐体所能承受的极限压力,最终造成缓冲罐爆破失效。  相似文献   

4.
氩气窒息事故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11月8日,酒泉钢铁公司供气厂6000m^3/h制氧二车间氩气充填站,发生了因高压氩管道泄漏,大量氩气顺采暖地沟窜入氩气收发室,造成两人窒息死亡事故。经我厂事故现场调查、分析、取证后得出结论,此事故为充填用高压氩气管道损坏造成瞬间穿透,使氩气外泄所致。  相似文献   

5.
液态氧是把在零下 184℃呈液态的氧气盛放在一个封闭罐内。这个罐为双层绝热容器,它借助增压排管使管内液氧气化,用压力调节阀控制气氧返回液氧罐的上腔,并保持一定压力。当打开取液阀时,液氧罐上腔气氧压迫液氧从取液阀流出,液氧在蒸发器中被气化,供给使用。使用的氧气压力依靠调节减压阀得到(如图所示)。 液氧用于气焊,在我厂深受工人欢迎。液氧用于气焊的好处是: 1.压力低,使用安全。 一般氧气瓶内氧气压力为150公斤力/厘米2,属高压容器,贮存、搬运和使用都有一定的危险性。液氧罐贮存压力为16公斤力/厘米2,罐上装有安全阀,当罐内压力异…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化工反应罐压力异常升高导致爆炸事故的影响因素,通过事故树安全分析法,找出影响因素并进行结构重要度排序,其中,温度监控未及时反馈、搅拌效果差和罐体未清洗干净位于前三;基于事故树安全分析结果,对化工反应罐的结构进行改进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把温度计镶嵌在罐体内壁底部,用导线与温度显示器连接,温度显示器固定在夹套侧壁上,便于进行温度实时监控;安装清洗装置在罐体上盖对使用后的罐体进行冲洗,便于提高清洗效率;改善搅拌装置对罐体内部物料的搅拌效果,便于物料的高效反应并及时散热,减少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山东省某化工有限公司苯胺厂的工人在废硫酸罐顶部焊接管线时发生的一起废硫酸罐爆炸事故。通过对事故发生经过及现场情况的调查分析,找出了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由于废硫酸罐耐酸瓷瓦破损,废硫酸渗漏与罐体接触反应产生的氢气,与由苯-稀硫酸萃取分离器串入废硫酸罐的苯或硝基苯蒸气及罐内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到因违章操作产生的明火、高温发生爆炸。通过对这次事故的详细描述、分析,在吸取事故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为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宋明大  赵亚凡 《安全》2002,23(2):18-19
0 前言 氧作为一种重要的天然化工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氧是人们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而为我们日常所接触,它无毒无味,在氧气储罐的定期检验中,氧所引起的安全问题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从而留下安全隐患,引发安全事故.下面就以一次氧气储罐开罐定检过程中发生的事故为例,阐述氧气储罐检验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对大量涉及氯气氯化工艺的化工企业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众多化工安全专家的实践经验,提出液氯钢瓶称重装置、液氯气化装置、氯气缓冲装置、氯化反应装置和事故氯气吸收处理装置安全控制方案.液氯钢瓶称重装置对液氯钢瓶进行称重并设自动报警.液氯气化装置采用盘管式气化器,在蒸汽输入端设自动调节阀门,热水侧设温度显示报警装置等进...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氩气等惰性气体使用场所窒息风险评估方法不足的问题,同时提高建筑通风换气有效性,减少特殊建筑缺氧窒息事故的发生。建立理想气体稀释模型,以氮氩气在空气中的总体积分数为直接指标,研究通风条件下氩气散发导致的氧气浓度变化过程,推导出在氩气泄漏或通风换气单独作用下氮氩气总体积分数与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维持氧气浓度的需用风量计算公式。最后在实例中应用,评估某实验室通风换气的有效性,给出实际需用风量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氧气盈亏模型的建立,为缺氧环境的风险分析提供理论依据,相关公式简单易用,对建筑通风量的准确计算与有效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三、氧气贮运的安全技术 (一)氧气贮器的安全技术氧气贮器一般分低压、中压两种,低压贮器包括胶囊、可变容积湿式贮气柜和缓冲罐。中压贮器有球形罐和筒形罐。这里着重介绍中压氧气贮罐,特别是球罐的安全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2.
压力容器的失效往往造成严重的后果,危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由于铁素体材料在低温下有明显的韧脆转变现象,因此长期以来各国标准对于有低温工况的铁素体制压力容器,在设计和运行中都格外注意发生脆断的可能。欧美等发达国家,拥有较为完善的工业基础和大量的工程实践经验,因此其相关的防脆断的设计方法,也较我国相关标准完善和先进。  相似文献   

13.
以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ACS为工具,研究了10万m3外浮顶储油罐在处于低液位发生沉顶事故后,油面挥发生成的油气爆炸后在罐区产生的超压、高温及火焰发展状况。研究证明,罐内油气首次爆炸产生的高温并不能对其他罐体造成显著的破坏,但是对罐周平台温度影响较大;由于大型储罐特殊的高径比,爆炸产生的超压较小,不足以形成破坏;首次爆炸产生的火球广度基本在事故罐体直径范围以内,不能对罐外其他罐体形成直接接触。罐区火灾爆炸破坏的主要原因应为多米诺效应产生的池火、泄漏所产生的流淌火、浓烟等次生灾害。  相似文献   

14.
2012年5月9日,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新疆分公司飞机维修基地,有2名作业人员因氩气泄漏中毒窒息,另有8人由于没有采取科学的防护措施,在施救过程中相继中毒窒息,造成6人死亡、4人重伤.这起乌鲁木齐市"5 9"氩气泄漏中毒事故,因盲目施救进一步导致事故扩大,而被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通报. "5·9"氩气泄漏中毒是一起典型的职业性单纯窒息性气体中毒事故.可导致单纯窒息性气体中毒的有氩、氖等惰性气体,以及氮气、甲烷、乙烷、丙烷、二氧化碳等气体.这类气体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本身没有毒性或者毒性很低,或属于惰性气体,但若在作业场所的空气中大量存在,可使空气中氧气含量明显降低,导致作业人员机体缺氧.正常情况下,空气中氧气含量约为20.96%,若氧气含量小于16%,即可造成呼吸困难;氧气含量小于10%,则可引起昏迷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氢氩混合气(5%∶95%)在空气中爆炸时所对应氢、氧极限含量,按照爆炸性测试标准EN 1839—2017,测试氢氩混合气在与空气的总混合气体中不同占比时的可爆性。研究结果表明:氢氩混合气(5%∶95%)在总混合气体中体积分数为76.018%~86.029%时,总混和气体具有爆炸危险性,与之对应能够发生爆炸的最低氢气体积分数为3.8%,最低氧气体积分数为2.93%,不具有爆炸性的最高氧含量为2.72%,该值较ISO 10156—2017《气体和气体混合物-气瓶阀口选择用潜在燃烧性和氧化能力的测定》中规定的极限氧含量低,研究结果可为氢氩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爆炸事故预防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1982年3月16日,某矿山工程公司用吊罐掘进天井时,发生一起断绳坠罐事故,一人死亡、一人重伤。一、事故经过 3月16日小夜班,岩工冯某、陈某及运搬工、装岩工等到达人行材料天井(3×2米)底部1715中段。冯、陈检查了吊罐及各联接部件以后,便往1775中段发信号,通知绞车司机提罐。吊罐上升约20米时,发现吊  相似文献   

17.
环氧乙烷生产装置的安全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合运用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事故树分析以及事件树分析对环氧乙烷生产装置进行安全评价,定量地得出装置的危险程度,定性地分析了各危险因素的大小以及系统中各元件的故障率对事故发生概率的影响程度,并提出了改进措施.结果表明,该装置的危险程度很大,必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氧气的浓度,从而降低危险性等级,保证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8.
某石化公司脱硫装置低分气分液罐在湿硫化氢环境中运行,检修时发现罐体外表面出现严重的鼓泡现象。本文利用气体取样装置测定鼓泡内气体为氢气,并通过宏观检查、金相组织分析、扫描电镜分析和能谱分析等测试方法对低分气分液罐氢鼓泡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长条形Mn S夹杂物是导致罐体表面产生氢鼓泡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氢鼓泡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去年12月3日,浙江省嘉兴海宁市发生污水罐体坍塌事故。当天17时19分许,海宁市许村镇荡湾工业园区内,海宁市龙洲印染有限责任公司1号污水罐体发生坍塌,直径24米、高30米、容积约1.3万立方米的圆柱形污水罐砸中相邻两家纺织企业的部分车间,在造成部分厂房楼板倒塌的同时,罐体内大量污水瞬时向厂房内倾泄,导致厂区内正在作业的工人被倾泄的污水冲散,部分工人因厂区内屯放的布匹坍倒受压。  相似文献   

20.
对世界各国低温防脆断设计理念进行了对比,重点介绍了ASME VIII-1、2和EN 13445中防脆断设计的理论背景,提出我国低温压力容器设计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