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满足人民群众对日益增长的电梯安全及舒适性要求,目前电梯物联网在我国许多城市得到应用。本文指出电梯物联网建设与一般项目不同之处在于意义重大、规模巨大、组织结构复杂,分析了电梯物联网建设中如何进行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指出电梯物联网建设,需要巨项目的管理和思维方法,并从建设方和参与方的选择、工作计划的制定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随着电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电梯物联网的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介绍了电梯物联网的国内背景,对电梯物联网在故障预警方面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重点阐述。最后对故障预警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并指出未来工作的重点应集中在推进电梯物联网标准化建设和对电梯运行的数据挖掘方向。  相似文献   

3.
利用物联网技术,能够对电梯参数、故障响应做出统计分析,让电梯"会上网"。本文介绍了北京市电梯物联网基本情况,研究了电梯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的方法,采用了基于规则、频度、异常值检测和相关性等几种方法分析电梯物联网数据,指出了当前影响电梯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4.
物联网近年来成为信息化发展的一大趋势,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其中电梯物联网近几年发展迅猛,已经成为电梯技术的热点与方向。文章从物联网技术出发,研究物联网传输层和传感层在电梯行业系统中的使用,开发设计了一套电梯物联网监控系统,并用数据分析了电梯物联网应用取得的价值,对于提高电梯系统质量,保证电梯运行安全,减小事故发生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满足人民群众对日益增长的电梯安全及舒适性要求,目前电梯物联网在我国许多城市得到应用,电梯物联网信息系统的安全响应技术不容忽视。本文讨论了电梯物联网系统信息安全响应,研究了电梯物联网系统信息安全事件的识别、分类和响应,指出构建长效的电梯监管机制离不开信息化,而信息化的安全不容忽视,构建制度化标准化的信息安全响应体系更是刻不容缓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为应对电梯快速增长和故障频发现状的需要,全国多地开始开展城市电梯物联网监控平台建设。目前电梯物联网还处于试点阶段,尚未形成业内标准,在终端数据传输层面,主要采用GPRS、3G网络以及自组网协议传输。窄带物联网(NB-IoT)的出现为电梯物联网数据的传输提供了新的渠道,其优越的性能、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可扩展性将为电梯物联网的大规模推广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7.
张瑛 《劳动保护》2012,(11):88-90
杭州市电梯应急救援指挥体系,通过电梯安全物联网,采用电梯运行安全参数和音视频远程传输技术,对电梯运行进行实时监控,并将实时监测到的数据用作电梯制造、维保单位对电梯实施保养修理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叙述了当前电梯维保市场现状,并就推动电梯维保质量提升提出了合理建议,即加强电梯维保市场监督管理、建立电梯维保指导价格、推广电梯"保险+服务"模式、推广物联网检查维护和现场保养相结合的按需维保模式,以期为加强电梯维保监管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针对电梯安全事故救援问题,研究提出了电梯安全应急救援处置服务平台技术架构。该平台综合利用物联网、网格、GIS、智能终端等技术,基于.Net开发框架体系、B/S架构,实现电梯及应急救援网格化管理、电梯故障实时监测报警、电梯应急救援指挥调度等平台关键功能。目前该平台已在济南市建设运行,依托平台实现了三级应急救援响应。通过实际应用效果来看,平台的技术与功能架构具有较强的可复用性,有利于整体技术方案的快速推广。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用户电梯安全技术档案普遍不全的现状,笔者从法规层面的不足、监督环节的缺失和施工单位恶意不交等多方面剖析其原因,提出完善法规、编制交接目录和加强有效监管等措施,并根据电梯用户类型提出按静态权益类和动态管理类划分归档范围的新思路,在倡导电子文件备案和归档、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等方面提出了独特的意见,供决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当前我国电梯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与现状,借鉴各行业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提出了一套电梯安全监管的非技术性举措,并基于当前工业应用研究热点的物联网技术,重点提出了电梯智能数据采集与报警和应急救援平台两大电梯安全保障系统,做到电梯事故的及时预防与自动处置,从技术上解决电梯安全问题,以期对我国电梯安全监管的进步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电梯智能化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在物联网电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电梯智能化就是让电梯越来越智慧,创造更美好的乘梯服务,进而构成智慧城市的一部分,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狭义上的电梯智能化聚焦于智慧监测终端;而广义上的电梯智能化服务更多地关注智能化解决方法、智能化感知手段、智能化处理手段以及更重要的智能化场景应用。电梯智能化的发展需要解决3个问题:电梯安全持续服务、电梯智能化智慧服务、智能化服务模式。电梯智能化应用场景的主要内容包括智能电梯管理、电梯智能化检验、电梯智能化维护保养、电梯智能化救援、电梯智能化风险评估。电梯智能化关键支撑技术包括电梯智能化终端、GIS定位、多平台协同、多元信息融合与网络安全技术的电梯智能化采集技术、智能化评价、智慧分析模型、智慧决策技术等。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我国电梯法规标准建设情况以及事前、事中、事后等多环节保障及应急体系等方面介绍了电梯传统监管模式,揭示了传统监管中存在的不足。通过政策指导和鼓励,推广电梯物联网平台建设,利用"互联网+服务"、"保险+服务"等多种技术手段和检验、检测市场改革措施,实行创新监管,提升当前形势下电梯安全监管水平。  相似文献   

14.
电梯的曳引机安全性能对于电梯的整体安全性至关重要,近年来对于空载条件下的曳引机安全性能的检验检测更是一个研究热点。本文提出了一套基于空载条件下独立的制动能力和曳引能力数字化检测与评价方法,并在一定条件下实现了平衡系数的估算。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独立的空载电梯制动力和曳引力检测设备。同期在天津市范围内实现了百台级规模的"物联网+"电梯预警的应用示范,进一步验证了空载电梯曳引机安全性能检测的方法,通过比对试验,验证了该方法及相关设备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为从安全信息视角分析电梯全生命周期过程中事故致因因素,并在实践中提升电梯安全管理水平,基于PAR事故致因模型开展电梯安全信息管理研究。以安全信息为主线,安全感知-安全分析-安全应答(PAR)安全行为链为关键点,建立电梯PAR安全信息流管理模型。基于电梯PAR安全信息流管理模型的逻辑架构建立电梯信息综合监管服务体系,将模型的信息服务形式具体化。并运用电梯PAR安全信息流管理模型对典型电梯事故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电梯PAR安全信息流管理模型能够全面分析各层级失误模式,提升各主体协同治理能力。电梯信息综合监管服务体系可打破电梯领域信息“孤岛”现状,对智慧电梯建设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当前电梯管理模式存在的电梯市场信息不对称、公共救援产品缺失故障率高、电梯安全监管难度大、电梯后期管理信息共享不畅等问题进行分析,在"互联网+"背景下,使用大数据的技术和思维,并就完善基于大数据的电梯安全监管模式提出了合理建议,以期为创新电梯安全监管模式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建筑设计与管理缺陷,对电梯安装质量和乘运安全有较大影响。一旦出现建筑设计与管理缺陷,轻则电梯检验不合格,重则引发安全事故。本文通过对建筑设计与管理常见缺陷对电梯的负面影响进行分析,从政府规划建设管理、电梯使用管理、电梯检验三个层面就消除建筑设计缺陷、加强应急救援通道的管理与检验方面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以期在源头上消除电梯安全隐患,预防和减少电梯事故,保障人民群众乘梯安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电梯行业发展迅速,但电梯安全事故频发.导致电梯安全事故的原因中,人为失误占很大比重.因此,研究电梯检验过程中的人因失误及管理对策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理论模型,对可能的人因失误的关键要素进行提取并按相对重要性进行排序,确定了影响人因失误的重要因素.结合近6年南京市电梯检验人因失误的统计数据,应用灰色关联度理论对操作因子进行关联分析,并由此提出了减少电梯检验过程中人因失误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现阶段城市消防安全管理中物联网技术运用问题研究,探索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构建社会消防安全管理的物联网系统模式,阐述物联网技术在社会消防安全管理中的基本应用原理,并探究社会消防安全管理中物联网技术应用构建与设计,提出物联网技术运用中应注意事项,该应用研究具有一定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据中国特种设备行业协会近年统计,出现人身伤亡的电梯事故中,60%以上与电梯作业人员的维修保养和检验等行为相关联,因此,为做好电梯的安全管理工作,必须重点关注电梯作业人员的维修保养和检验作业区域的管理。本文结合实践经验,聚焦曳引电梯、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维修保养和检验作业区域的安全问题,列举了其风险因素,并叙述了其评价和防范风险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