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压力管道腐蚀减薄对工业生产造成重大安全隐患,而传统的无损检测方法不能有效地对带覆盖层的工业管道进行在线检测,本文从对脉冲涡流检测技术的最新发展综述出发,通过分析几种传统无损检测技术和几种无损检测新技术的特点,确定采用脉冲涡流检测技术对一批带保温层蒸汽管道进行腐蚀检测,在腐蚀位置再利用电磁超声检测和其他无损检测方法进行缺陷验证,从而可以准确检测出带保温层蒸汽管道的腐蚀情况。  相似文献   

2.
由于承压类设备输送物质的特殊性,接头部位非常容易出现松动。针对传统的接头检测方法受场地影响存在劳动强度大、检测效率低、结果可信度较低,非常容易引起泄漏或爆炸等问题,本文通过对传统的接头检测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无损检测技术的承压设备接头检测方案,对多种无损检测技术进行了介绍,对硬件模块进行了设计,经现场应用表明本次设计方案检测新技术检测效率高、效果好、系统误判率≤0.30%,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作为新型的电磁无损检测技术,交流电磁场检测技术具有非接触、无需标定、无需打磨被检工件表面等特点。根据该项检测技术的原理建立焊缝检测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开发基于该项技术的检测系统,并应用于压力容器的焊缝检测。通过其他检测手段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交流电磁场检测技术在压力容器焊缝检测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对起重机械常规无损检测技术和声发射技术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声发射技术在起重机械无损检测中的研究现状和几个关键问题。最后,对起重机械声发射检测技术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本文比较了集输管道现有内检测方法的优缺点,介绍了管道漏磁检测设备的检测原理及基本结构。针对集输管道难以检测的问题,通过分析集输管道特点对漏磁检测设备进行适应性改造,并应用于实际工程。通过对检测数据的判读、检测结果的分析以及现场开挖验证效果,说明了漏磁内检测技术在集输管道检测中应用效果良好,实用可靠,为其在集输管道领域的推广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针对国内外弹体装药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论述了几种主要装药检测方法.结合装药生产线对X射线检测技术与开合弹检测方法的联合运用进行了讨论.并阐述了实时成象系统和三维自动检测装置。分析结果表明:开合弹检测法应逐渐由射线检测法代替,数字图象处理技术和电子直线加速器的应用使射线检测系统可以对弹体装药进行高质量的自动检测。  相似文献   

7.
弹体装药检测技术综合评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国内外弹体装药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论述了几种主要装药检测方法,结合装药生产线对X射线检测技术与开合弹检测方法的联合运用进行了讨论,并阐述了实时成象系统和三维自动检测装置。分析结果表明:开合弹检测法应逐渐由射线检测法代替,数字图象处理技术和电子直线加速器的应用使射线检测系统可以对弹体装药进行高质量的自动检测。  相似文献   

8.
传统漏磁检测技术属于强磁检测法,检测前需对被测件进行均匀饱和磁化,这类强磁无损检测技术对揭示宏观几何型缺陷较为有效,但无法发现材料与结构的早期损伤。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基于弱磁检测的金属磁记忆法可以实现对材料及结构性能退化的旱期诊断。本文对金属磁记忆检测的原理、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与分析,并指出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斜拉桥成桥安全检测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对现场测试结果及理论分析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湘潭湘江三大桥进行总体安全评价,保证桥梁长期稳定运营。理论和实践表明,将安全评价方法、桥梁检测技术与现行桥梁规范结合起来,将桥梁现场静动力荷载试验与理论分析结合起来,以桥梁规范所要求的各类力学标准和性能标准作为安全评价的力学指标和性能指标,对大跨径斜拉桥进行成桥安全检测及安全评价是可行的,而且是必须的,也是我国的桥梁检测技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超声波和漏磁检测技术的检测原理和使用这两种技术的优点和缺点。基于对成品油管道进行超声波和漏磁检测,得到了管壁金属损失点的尺寸和分布情况。为更好地对比分析两种检测方法,提出了对两种检测方法所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的方法,以确定在超声波检测出的缺陷在漏磁检测中是否也被检出。结果表明:此对比分析方法是可行的,为判断两种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和今后对金属损失点进行修补提供了数据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采用有限元方法针对基于超声导波的风电螺栓在役检测技术进行分析。首先介绍了螺栓检测的技术研究难点、热点、超声导波检测以及相控阵延时聚焦的理论基础,然后使用COMSOL有限元分析软件以及MATLAB仿真程序对超声导波螺栓检测技术进行建模,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超声导波检测风电螺栓技术的实现过程与方法。在仿真过程中,笔者通过改变缺陷深度,研究其对于超声导波检测信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缺陷在较浅深度时,检测结果误差较小,缺陷信号之后会形成明显的二次波、三次波信号。(2)缺陷位于中部位置时,缺陷测量结果误差增大,位于缺陷之前的台阶反射信号波幅降低,二次、三次波不明显。且缺陷波附近可看到有较明显的多个小波峰信号。(3)由于波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干涉叠加次数增加,波的模式越来越复杂。所以随着缺陷距离探头越远,检测结果误差越大。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当前使用的汽车尾气检测法(怠速法、双怠速法、ASM法、IM240/IM 195、VMAS法)的检测原理,重点介绍了ASM法和VMAS法的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分析了各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以寻求适合于当前汽车尾气检测的最优检测方法.简述了国内外汽车尾气检测技术(CAN总线技术、虚拟仪器技术、脉内光谱检测技术、光腔衰荡光谱技术、模糊补偿技术等)的最新研究.最后提出了尾气检测法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客运索道钢丝绳安全检测技术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各种无损检测方法的特点及局限性分析,探讨客运索道钢丝绳安全检测技术和适宜的在线检测方法。经过对各种检测方法进行分析比较,认为磁性检测是客运索道钢丝绳安全无损检测的一种实用检测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分析探讨了超高压水晶釜周向横波超声波检测主要技术要点,对超声波检测工艺进行理论和试验分析,总结出一套现场应用工艺方法、参数、缺陷评定等,并应用于超高压水晶釜检验实际中。  相似文献   

15.
目前,检测生 产现场有害物质的方法很多.一般可分为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两大类。这些检测方法中,大部分需要采样后在实验室进行。然而,当分析结束时,现场的情况往往已有改变。而且,分析步骤繁琐、费用较高。 那么,有无在现场迅速测定有害物质的方法呢?最常用的是直读比色分析技术。 这是在传统化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从七十年代以来,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采用这种技术,可以在现场迅速测定的有害物质达200余种,包括气体、液体中的离子、气溶胶和水、土壤中的溶液存物等,灵敏度可达PPb级。 直读比色分析技术应用的原理,主要是利用事先…  相似文献   

16.
本文依据我国电梯检验检测机构的情况对型式试验机构技术能力、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机构技术能力、电梯检测机构技术能力的人员、设备、环境、方法、样品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对电梯检验检测机构的认可要求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汇总了电梯检验检测机构的申请认可注意事项和近3年的现场评审常见不符合项,最后针对不同检验检测技术能力机构的认可申请进行了适宜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了将磁记忆技术用于裂纹缺陷的检测领域,应用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裂纹的深度、埋深、宽度以及扫描角度对平板中裂纹磁记忆检测的影响。针对45号钢板建立深度和宽度2个影响参量与磁记忆信号之间的量化关系。沿焊缝长度方向和垂直焊缝长度方向对焊接裂纹进行磁记忆检测,研究焊接裂纹的检测方法和信号特征。提出根据局部波形呈现正弦波形态判别缺陷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用磁记忆检测技术能够对裂纹进行定位,并根据波形信号特征量对裂纹深度、宽度进行量化评价。  相似文献   

18.
杨文涛  黄武 《安全》2015,36(10):37-39
本文从产品特点、安装和管理等角度分析了在用可燃气体报警器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其进行检测的方法与技术要求,阐明了重视在用可燃气体报警器检测对产品质量提升、企业内部管理及政府监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粉尘是导致职业病的重要因素,治理粉尘,是劳动卫生工作的重要方面。科学地进行劳动卫生监测,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检测技术。为此,本刊从本期起连载《粉尘检测技术》,供参考。它包括粉尘的危害,粉尘浓度、粒度的基本概念,呼吸性粉尘的检测,粉尘浓度检测技术,粉尘粒度检测技术,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检测技术,纤维粉尘检测技术,测尘附属设备,工业局部排气系统的检测,生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评价共十章。  相似文献   

20.
变形检测是储罐检测中一项重要工作。传统的检验手段发展至今暴露出诸多弊端,检验过程高风险、流程复杂。某些储罐的规格大,周边环境复杂使得检测工作难度尤为突出。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引用到储罐检测工作中,运用先进的三维检测技术,优化检测流程可降低检测过程的工作量。通过对某石油储备公司大型储罐现场检测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一种新的储罐三维激光变形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