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国内外废纸造纸废水零排放工艺研究及运行实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惠中  焦涛  黄娟 《环境科技》2009,22(1):49-51
废纸造纸废水零排放可以大量降低新鲜水用量,避免废水排放和节约废水处理成本,但是采用全封闭存在系统腐蚀、会产生有气味化合物、增加腐浆生成、降低留着率、生成沉淀、引起运行故障、降低产品质量等风险。在此以国内外废纸造纸企业废水零排放运行实例,研究其工艺特点及水质参数,为废纸造纸企业提供稳定和经济的废水零排放技术,最终实现节能、减排、增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节约用水和防治环境污染是造纸工业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造纸废水的封闭循环和零排放技术成为废纸类造纸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以废纸为原料的制浆造纸可望通过采取改进设计,采用合理的工艺和设备,改善和加强管理,加大综合利用等措施,率先实现循环回用废水零排放.本文选取国内外几例实践技术,作一简单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废纸造纸废水零排放技术比较及绩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研江苏省废纸造纸企业,选取了三种典型的废纸造纸废水零排放技术,剖析了相应的工艺特点及优缺点,并对其进行绩效评估。比较得出“废纸造纸污水污泥双零排放技术”将污水、污泥加工处理后回用到造纸流程中,实现污水污泥双零排放,且该技术适用于生产高档瓦楞纸,较其他二者更具有优越性,从而为废纸造纸企业提供废水零排放技术参考,最终实现节能、减排、增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水体污染一个重要来源就是造纸废水,本文在分析造纸废水的几种处理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造纸废水处理工艺发展趋势,提出应该从污水资源化战略、实施清洁生产等方面进行造纸废水的污染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5.
废纸再生造纸正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造纸方法。随之而起在全国各地兴建了许多废纸再生纸厂。废纸再生废水也因此成了一种新的污染源。废纸再生废水怎么处理?有些人沿用造纸白水处理方法,有些人则干脆当作造纸中段水处理。但要么处理投资很大,要么运行费用很高,再要么就是操作管理很费劲……,处理效果还往往不佳。真是费钱又费力,事倍而功半。同济大学环境工程学院作为中国气浮净水技术的开拓者和造纸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的先驱者,在国内率先研究成功了造纸废水气浮处理技术,之后20多年来,在造纸废水处理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该领…  相似文献   

6.
板纸造纸废水“零排放”技术是在水资源大量消耗、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出现的,这一技术体现了清洁生产的思想。文章中就国际和国内的造纸废水零排放情况做了简单介绍,在目前的情况下,已经有成功地实现了造纸废水零排放的先例,明确了能够实现“零排放”的条件。结合淄博市相关造纸企业的“零排放”技术实施情况,对这一技术实施推广中发现的问题及可采取的措施做了初步探讨,以使这一清洁生产技术得到更好地推广。总之,推广这一技术,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废纸再生造纸正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造纸方法。随之而起在全国各地兴建了许多废纸再生纸厂。废纸再生废水也因此成了一种新的污染源。废纸再生废水怎么处理?有些人沿用造纸白水处理方法,有些人则干脆当作造纸中段水处理。但要么处理投资很大,要么运行费用很高,再要么就是操作管理很费劲......,处理效果还往往不佳。真是费钱又费力,事倍而功半。同济大学环境工程学院作为中国气浮净水技术的开拓者和造纸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的先驱者,在国内率先研究成功了造纸废水气浮处理技术,之后20多年来,在造纸废水处理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该领…  相似文献   

8.
《环境科技》2006,19(6):45-45
日前,由江苏林业大学研发的“动态平衡短流程循环同州废水零排放”技术在常熟市富士莱包装材料厂试运行成功,并通过国家造纸专家的现场鉴定。其主要工艺为:所有废水不经处理直接循环使用,在整个造纸过程中只添加一次清水,并通过控制,使清水使用量等于机器本身干燥部的蒸发量和制浆分离杂质中带出水量,真正实现废水“零排放”。专家认为,该技术是对制浆造纸清洁生产的一种观念更新和技术更新,推广应用后将使废纸制浆造纸工业基本实现清洁生产,改变该行业污染大户的整体形象。经试运行,富士莱包装材料厂每吨纸耗水量从50t下降到少于1t,生产污水实现零排放,纸机生产能力从每月1300t提高到1800t,同时省下大量污水处理费用。以该厂2万t包装纸板的年生产能力计算,实施“零排放”技术后每年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超600万元。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宇华造纸厂废纸制浆生产工艺,设计了造纸废水回用技术路线,选择混凝沉淀-CASS-电渗析工艺,实现造纸废水闭路循环及废水的零排放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10.
废纸造纸废水处理工程的设计与运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针对废纸造纸生产中废水产生量大,SS、COD浓度较高的问题,将废纸造纸废水处理工程实践中的污水作为对象,研究一套废纸造纸废水回收利用的污水处理方法,减少再生纸造纸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实验结果和工程实践证明:利用混凝沉淀—活性污泥相结合工艺处理废纸造纸废水,达到一部分经物理处理后回收利用,一部分经生化处理后达标排放。采用该工艺处理效果好,SS去除率达99.7%、COD去除率达98.4%,且运行稳定,成本和一次性投资均较低,其排放废水水质满足《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1)中的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11.
造纸工业废水治理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造纸业大多以草类、再生纸为原料生产纸品,造纸废水的污染日益严重,造纸废水的处理已经提上日程.本文针对废水中主要污染物的不同,对其处理方法、治理技术、工艺分别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国内外再生造纸废水处理工艺的归纳与总结,结合再生造纸的工艺特点,提出再生造纸废水低成本治理工艺。采用锅炉烟气处理脱墨黑夜,漂白废水用于废水脱色,采用絮凝沉淀、过滤等物化+生化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处理综合废水。实现废水多级回用,循环水使用率达80%~90%,少量废水达标排放,投资和运行费用可节省近50%。  相似文献   

13.
废纸造纸废水有机污染物的降解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采用同时厌氧-好氧反应器处理广东某造纸厂废纸造纸废水,平均出水浓度COD为89.70mg/L,VFA为0.89mg/L,达到了GB3544-2001《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同时选用GC-MS联用仪对废纸造纸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测定,共测得有机污染物89种,其中8种有机污染物被列入美国EPA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在进水的50种有机物中,32种有机物被完全去除。通过分析有机污染物在各工艺段的分布情况,揭示其在厌氧-好氧生物处理过程中的降解与转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废纸造纸废水特征污染物筛选及其迁移转化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原子吸收光谱等手段对废纸造纸废水中的有机物和ρ(Ca2+)进行了分析,筛选出特征污染物,并研究了其在各工序段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结果表明:废纸造纸废水成分复杂,筛选出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丁羟甲苯、木素和Ca2+ 5种特征污染物.4种有机特征污染物反映的ρ(CODCr)之和对各工艺单元出水总ρ(CODCr)的贡献率逐渐升高,由初沉池的7.1%升至二沉池的33.6%.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丁羟甲苯和Ca2+主要通过IC塔的厌氧过程去除,A/O系统在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和木素的去除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造纸废水的高回用率导致Ca2+积累,易造成IC塔颗粒污泥泥沙化,严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采用微滤+混凝沉淀处理废纸造纸废水的研究和工程实例。试验结果和工程实践证明,该工艺SS去除率达90%以上,COD去除率达85%以上,处理出水水质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GB3544-2001),且具有设备简单、运行稳定、操作方便、成本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IC-A/O-Fenton氧化处理废纸造纸废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废纸再生造纸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分子量差异较大,用单一的处理单元不能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本实验采用IC-NO-Fenton氧化工艺来处理该废水,中试实验运行结果表明,此工艺能够有效地处理废纸再生造纸废水,COD、SS的去除率均达到99%,色度的去除率达到95%,其他各项指标也能达到新的国家排放标准GB3544-20...  相似文献   

17.
膜生物反应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展望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膜生物反应器是将膜分离技术与生物上结合而开发的新型系统,该文就膜生物反应器的特征、研究现状、不同形式反应器的技术参数与处理效果等。进行了综述、由于膜生物反应器具有明显的优点,故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膜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和范围不断拓宽,有的已进入污水处理实用阶段,建议今后在开发适合于分离的特种膜方面,在组件形式,操作条件,清洗方式等对膜通量的影响方面,以及生物作用与膜分离工艺的相互  相似文献   

18.
Leather processing employs copious amounts of water. This leads to the generation of enormous amounts of liquid effluent. The high effluent volume requires huge investments for effluent treatment plants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d specification for the discharge of liquid effluents to various water bodies. Increasingly therefore, water use minimization in leather processing assumes greater significance due to increased treatment costs. End-of-pipe treatment methods alone do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and hence, in-plant control measures are gaining importance. The new era of cleaner technology has begun in leather processing. Pre-tanning and tanning operations contribute about 57% of the water consumption in leather processing and the washings about 35%. The proper adoption of integrated cleaner technologies provides a viable solution to the conservation of water in leather processing.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for water use minimization through recycling and optimization in leather processing. The integrated approach provides considerable reduction in the use of process wat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