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国火电行业SO2排污交易政策研究及框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美国推行排污交易的发展历程及经验,从总量控制与排污交易的基本内涵出发,阐述排污交易的基本特征.立足于中国当前火电行业SO2排放总量控制的进程,综合分析当前火电行业SO2排放总量的控制方法、边际治理成本差异、定量化管理条件以及社会认同程度可以得出,中国已具有对火电行业实行SO2排污交易的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中国火电行业实行SO2排污交易的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火电行业CO2排放特征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收集了2007年中国火电行业的燃料消耗数据,利用<2006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提供的CO2缺省排放因子,估算了中国火电行业的CO2排放量,分析了火电行业的CO2排放特征.结果表明,煤电机组发电的CO2排放量最高,占火电行业CO2排放总量的93.2%,燃气、燃油机组发电的CO2排放量仅占6.8%.煤电机组构成中,亚临界机组发电的CO2排放量最高,其次为超临界机组,两者的CO2排放量占火电机组发电CO2排放总量的28.4%;超高压、高温高压和中温中压机组发电的CO2排放量共计占21.6%.从区域分布来看,山东省、江苏省、内蒙古自治区、河南省、山西省、河北省、浙江省、广东省、辽宁省、安徽省的火电行业CO2排放量占中国火电行业CO2排放总量的66.00%,这与火电机组的区域分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电力行业SO2排放配额分配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江苏省电力行业SO2排放现状,提出利用排放绩效(GPS),并考虑现行环保政策和已定总量控制目标、火电机组容量、热电联产、两控区内外控制等因素分配电力行业SO2排放配额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不同规模火电机组排污负荷实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规模火电机组污染物排放实测,对各种规模机组的排污负荷进行了分析.实测结果显示,1 000 MW机组平均烟尘排放负荷为0.013 g/(kW·h),平均SO2排放负荷0.142 g/(kW·h),平均NOx排放负荷0.254 g/(kW·h),分别为130MW机组的5.58%、15.45%、9.12%.说明通过采取机组规模以大代小和技术改革后,火电机组单位发电量排放的烟尘、SO2、NOx显著下降.中国火电机组SO2排放水平可满足先进国家排放要求,而600MW及以下规模机组的NOx排放水平与先进国家存在差距,应对600MW及以下规模机组采取进一步脱硝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概述江苏省氮氧化物排放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目前火电行业烟气中氮氧化物的主要控制技术,最后对江苏省火电行业氮氧化物的污染控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浙江省火电行业入手,根据NO_x排放现状,结合环境保护管理政策、行业排放水平及应用状况综合分析,探索适合浙江省火电行业的NO_x排放绩效,为火电行业NO_x总量控制与初始排污权核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是中国重要的重工业能源基地,温室气体排放量位居中国前列,减排压力巨大。采用《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的修正性方法,测算并分析了近年来山西省能源消费的CO2排放情况,并以山西省CO2排放大户——火电行业为例,构建长期能源替代规划系统(LEAP)模型,研究了火电行业实施CO2减排的技术措施。结果表明:(1)2001—2011年,山西省CO2排放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态势,在中国占比较大;(2)能源消费构成不合理与产业结构不均衡是山西省CO2低排放缺陷正在快速加剧的主要原因;(3)火电行业短期内较有效的减排措施主要为提高管理水平以及传统火电机组改造扩容,从中长期看,则更多需要依靠技术进步。同时,针对山西省CO2排放特点提出了相关的应对措施与建议,以期为有关部门制定山西省低碳经济发展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焦化行业SO2排放现状及减排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钢铁工业的高速发展,高温炼焦已成为中国煤炭资源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与此同时焦化行业SO2排放污染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2007年,全国焦炭产量总计335.53 Mt,其中机械化焦炉产量达305.37 Mt,约占全国焦炭产量的91.01%,焦化行业SO2排放量达181.19 kt.在参考国家制定的焦化行业未来产业...  相似文献   

9.
面对日益严格的环境总量控制制度以及有限的环境容量资源,电力行业需要寻求高效的环境管理手段,以解决未来发展的环境约束.针对电力行业SO2排放现状,分析了电力行业建立SO2排污权有偿使用机制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与现有政策的兼容性,从中揭示了排污权有偿使用机制对电力行业健康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部门分析法预测基准能源情景(BES)、政策能源情景(PES)和强化政策能源情景(SPES)下中国大陆地区2015、2020年的能源消费需求,结合分部门、分燃料的SO2、NOX排放因子,以及污染控制措施加强导致的排放因子变化,建立2015、2020年SO2、NOX排放清单。结果表明,2015、2020年BES、PES、SPES下SO2、NOX排放量依次减小;在加强污染控制措施的背景下,2020年相比于2015年各情景的SO2、NOX排放量均下降;SO2、NOX排放量在经济部门的分布极不平衡,其中供电、工业部门对SO2、NOX排放量的贡献最大,两部门对SO2排放量的贡献率在80%以上,对NOX排放量的贡献率接近60%,是污染控制的关键部门。  相似文献   

11.
为科学指导广东省进一步开展大气污染综合防治,运用统计分析和空气质量模拟方法,分析广东省实现各城市PM_(2.5)浓度全面达标的污染物减排需求,尤其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结合各行业的污染物排放强度,识别广东省加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作需要关注的重点行业领域,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结果表明,仅依靠既定的末端治理和能源、交通结构调整措施无法实现2020年广东省各城市PM_(2.5)浓度全面达标的目标,产业结构调整在SO_2、NO_x、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减排中至少需发挥11%~19%的减排贡献作用,重点应针对区域内的非金属矿物制品、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造纸、纺织印染、化学纤维制造等行业进行调控,主动淘汰落后产能。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国中小型钢铁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确立了污染物排放削减潜力评估方法。采用污染物排放削减潜力的数学模型,计算当前生产水平下实施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后对SO2产生量和烟粉尘排放量的削减率,并预测中长期实施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后,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的削减潜力。结果表明,通过采取清洁生产措施和末端治理技术,中小型钢铁企业2020年在4种不同模式下,SO2产生量削减率分别为61.8%、66.4%、73.3%、84.7%;烟粉尘排放量削减率分别为37.9%、44.1%、53.4%、68.9%。通过污染物排放削减潜力的初步研究,不仅从宏观层次上说明了实施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技术的积极意义,而且计算出不同经济发展模式下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的削减量,为行业或区域污染物总量的指标分配和总量控制方案的制订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DEA模型的区域削减指标分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建立了区域削减指标分配模型,综合分析了2005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主要污染物COD和SO2排放绩效以及水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分析表明,我国COD、SO2的排放效率、水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比较低,节水节能减排的潜力很大.根据效率原则,得到了全国各地区节能节水减排的削减指标分配表.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10年来硝酸工业快速发展,但该行业的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情况却没有得到同步发展和应有的重视,对环境已造成了严重污染.现行综合排放标准已无法对硝酸工业污染起到控制作用.分析了硝酸工业污染排放情况和国内外相关的排放标准,针对中国实际情况提出了该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思路,严格控制硝酸工业NOx 和总氮排放,并建议利用国际清洁发展机制对温室气体N2O实施减排控制.  相似文献   

15.
SO2是产生酸雨的主要气体,其主要来源于工业燃煤锅炉.以沈阳一家电厂为例,该厂选用新型高效的喷淋泡沫脱硫除尘器对锅炉排放的SO2进行治理.进入喷淋泡沫塔前的SO2平均浓度为2780 mg/m3,经脱硫后出塔平均浓度为289.3 mg/m3,去除率为89.6%.结果表明,这种有别于传统湿法的新型高效的喷淋泡沫脱硫技术及装置具有脱硫效率高、装置占地少、运行稳定、沉淀物易于回收利用等特点,对锅炉排放的SO2进行治理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采用高斯点源模型对建陶生产造成的SO2地面浓度增量进行计算.利用比例下降模型计算建陶业的SO2允许排放总量,并根据企业的设备生产能力进行了总量分配,在方法上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计算结果表明,可有效降低所在地区的SO2地面浓度.  相似文献   

17.
利用相关文献及来自酸沉降网的中、日两国各观测站点的SO2监测资料,分析了近十年来中国SO2的污染现状、趋势及排放量对下风向日本各观测站点SO2浓度及硫沉降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文献分析可知,2001—2009中国的SO2年均质量浓度分布在40~50μg/m3,总体呈下降趋势;中国部分城市的SO2年均浓度与中国SO2排放量的相关性总体高于日本各观测站点的SO2年均浓度与中国SO2排放量的相关性,中国的SO2排放对日本各观测站点的SO2年均浓度影响总体较小;情景模拟分析发现,中国SO2排放量对日本各观测站点SO2年均浓度的贡献率在7.5%~44.0%,平均贡献率为22.6%;中国SO2排放量对日本各观测站点硫沉降的贡献率在8%~41%,平均贡献率为22.1%。  相似文献   

18.
转炉炼钢大气污染环境评价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转炉炼钢大气污染环境评价的关键问题,以某大型钢铁集团炼钢厂扩建项目为基础,分析了该类建设项目工艺流程和产污环节;确定了转炉炼钢的重点污染因子是粉尘、烟尘和SO2等.通过对转炉炼钢烟尘治理措施的有效性分析,得出了该扩建项目大气污染物粉尘、烟尘和SO2等能达标排放并满足总量控制指标,符合清洁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05—2012年OMI卫星遥感PBL SO2柱浓度数据分析了广西壮族自治区SO2污染的时空格局和变化特征,并结合燃煤火电厂SO2排放模型估算与工业经济增长数据,在时间、空间尺度上分析了自治区内不同区域的SO2污染对火电厂烟气脱硫政策的响应以及所呈现出的减排成效。结果表明,广西因火电厂脱硫政策驱动的SO2污染改善具有显著的空间异质性,自治区内高污染区的SO2浓度在2011—2012年出现了显著下降,而低污染区的SO2浓度则在8年中持续增长;排放模型估算结果显示,烟气脱硫驱动的火电厂SO2减排贡献将在2008年后持续下降,而遥感观测结果显示,广西全区SO2半年浓度均值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05—2012年浓度增加了8.6%、年均增长约0.9%;综合工业经济增长数据发现,近年来其他工业源的增量排放已给广西SO2减排带了新挑战,而这一变化仍未得到相关决策部门关注,存在明显缺陷的SO2统计排放量数据尚未得到修正。针对上述污染变化新特征,政府相关部门应引起足够重视,尽快更新完善污染源信息并启动针对其他污染源的限排措施,以确保环境持续改善。  相似文献   

20.
主要介绍了单塔双区高效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原理、流程及技术特点。结合某2×300MW热电厂采用该脱硫工艺的实际运行情况,分析了该工艺的技术参数、脱硫效率以及SO2排放浓度。结果表明,该工艺脱硫效率可达99%以上,出口SO2质量浓度能控制在50mg/m3以内,对于高含硫烟气或对脱硫效率要求特别高的项目是非常适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