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活污水处理,使污水能够在厌氧消化后充分利用,设计了一种气动UASB反应器,以城市生活污水为基质对其进行气动实验研究。设计依据为:气动力使污泥悬浮,增加选择压,有利于传质且不像水动力循环那样降低反应器内浓度。实验条件:室温为15~21℃,进水温度为11~19℃,进水pH为7.5~8.5。实验启动期历时51 d,反应器内产生颗粒污泥,出水COD去除率达到60%以上,启动成功。  相似文献   

2.
3.
UASB反应器常温下处理生活污水的二次启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处理啤酒废水的颗粒污泥直接启动在常温下处理低浓度生活污水的UASB反应器,探讨其可行性,并研究污泥负荷,COD容积负荷,水力负荷及温度等参数对反应器启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无砾石管式地下渗滤系统存在的易堵塞,大气复氧率低和通量低等问题,采取了优选植物、改进渗滤管结构和布水方式等措施。在前期小试的基础上,研究了大管径和小管径在处理生活污水时的效果。结果表明,采用大管径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系统的复氧效率,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优于小管径,其COD、TP、NH4+-N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7.07%、84.97%、45.6%和52.67%。对氨氮和总氮的去除机理的分析表明,由硝化/反硝化实现生物脱氮是地下渗滤系统去除总氮的主要途径,氨氮的去除率大小反映了硝化反应的强度,改善水力负荷和土壤环境以促进硝化作用是使该系统提高氨氮和总氮去除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针对污水水质特点,对企业生活污水处理站进行改、扩建工程。将原二级生物处理工艺改为一级强化处理工艺;一沉池改为强化沉淀池;接触氧化池改为调节池。采用新工艺后经试运用出水可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6.
以淇县人民医院污水处理站实际生产工艺流程为研究对象,全面考察了污水处理采用预处理+格栅+调节池+缺氧好氧工艺+絮凝沉淀+过滤+二氧化氯消毒工艺,污泥处理采用污泥浓缩+压滤脱水工艺的工作性能.同时系统介绍了各个处理单元的功能和设计要点,为工艺推广应用提供直接的设计依据.在此基础上,对医院污水收集、污水处理工艺选择、污水处理设施选择以及处理设施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探讨.  相似文献   

7.
王阳 《环境保护科学》2001,27(2):9-10,25
介绍了新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工艺 ,影响装置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煤矿生活污水的水质特性,提出了用活性污泥法和新型组合式一元化净水器相结合处理煤矿生活污水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9.
以低碳氮比的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采用SBR反应器,通过减少好氧阶段的搅拌时间快速启动短程硝化脱氮过程,对典型运行周期内氮去除规律进行研究,并从微生物角度进一步验证了短程硝化脱氮工艺的实现。结果表明:减少50%好氧搅拌时间后,亚硝酸盐积累率(NAR)由36.05%增加到54.06%,好氧阶段停止搅拌后,NAR被提高到90.17%,并且以此状态持续稳定运行;典型运行周期内SBR具有良好的NH4+-N去除效果和较高的NAR,实测NH4+-N去除率达89.46%,出水NAR达89.13%;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PCR)检测表明,经过140 d的种群优化,污泥中氨氧化菌(AOB)和亚硝酸盐氧化菌(NOB)含量分别占总菌数的70.3%和2.1%,从分子生物学角度验证了短程硝化工艺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常温下HABR反应器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快速启动方法,并研究了COD容积负荷、水力负荷、水质和水温等对启动的影响。采用经厌氧驯化培养后的浓缩污泥作为接种污泥,用曝气沉砂池出水启动HABR反应器。结果表明:采用HABR反应器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具有启动快、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采用塔式曝气活性污泥法进行了啤酒废水的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塔式曝气活性污泥法可有效处理啤酒废水。对进水COD平均浓度1052mg/L的啤酒废水,在水力停留时间为6.4h的情况下,出水COD去除率即可达91.98%,同时此工艺还能减少污泥排放量。整个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相似文献   

12.
硝化棉废水处理系统优化运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混凝+两段活性污泥法对硝化棉废水处理工程运行效果的分析,研究了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利用不同的运行方式所产生的运行效果,寻求系统的优化运行方法。结果表明:当水温在18℃以上时,只采用两段生化(低氧-好氧)处理即可使出水COD、BOD5、SS等指标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8978-1996)二级标准,仅出水色度稍高;而当水温T<18℃时,经过两段生化处理后废水COD在300mg/L以上,需要启动物化处理单元,在生化处理前或后增加一级混凝沉淀处理,处理出水均可达到二级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3.
"罐中罐"技术在炼油废水处理中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具有复合功能的水力旋液型均质、除油、沉淀、调节罐(WS-Ⅱ型、简称“罐中罐”)技术和设备的开发和工业应用的情况,通过生产实践和现场标定,显现了该设备具有较高的除油能力和缓冲调节能力。其可靠的收油、排泥设施使得运行稳定。基本上解决了现存污水调节罐的问题。设计思想独特新颖,操作简便可靠,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张杰  王玉颖  李冬  曹思雨  李帅 《环境科学》2020,41(2):856-866
为启动生活污水AGS工艺,实验以间歇进水-间歇曝气方式运行,降低硝氮浓度,减轻对PAO的抑制,利用除磷中产生的磷酸盐沉淀和正电微粒促进颗粒化实现.接种污水厂污泥于SBR反应器R1、R2、R3和R4中,在总厌氧时间为30、60、90和120 min时,研究厌氧时间对生活污水AGS系统的影响.实验表明,R1、R2、R3和R4历时56、48、39和35 d启动成功;运行105 d,平均粒径达750、764、791和650μm.运行期间,R1和R2在43 d和47 d除磷恶化,延长厌氧时间至90 min后恢复;R3处理效果良好; R4在63~77 d颗粒解体,处理效果下降,DPAO富集程度降低.运行后期,R1、R2、R3和R4出水水质均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结果表明,长厌氧时间运行能实现快速颗粒化,但长期运行时颗粒易解体.较长的厌氧时间能减轻硝氮对PAO释磷的抑制,有助于富集DPAO,能获得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  相似文献   

15.
生态土壤深度处理系统启动周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室内模拟试验装置,在2种实际工程用土和2种水力负荷条件下,考察了生态土壤深度处理系统对生活污水主要污染指标的去除效果及其各自的启动周期;同时对整个系统的启动周期的判断以及同类生态工艺的启动周期的判断方法做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生态土壤深度处理系统的TP,CODCr和氨氮的去除启动周期分别为15~20,23~34和32~37d,系统的启动周期为37d左右。该系统属于非均匀混合型、多生态层次的生态处理工艺,其反应机理包括物理化学吸附作用、微生物生化作用和生态效应3类。启动周期完成的判断原则为:物理化学吸附作用是生化过程的结束;微生物生化作用是达到相应出水标准后稳定1周;高等植物的生态效应可以忽略,微生物生态系建立和稳定后的生态效应则视出水稳定达标情况而定,出水水质波动但达标的情况,即认为完成;反之,则达标稳定1周即认为完成。   相似文献   

16.
我国污泥生物干化过程中含氮气体(NH_3、N_2O、NO)排放的数据十分缺乏,尤其是NO,因其化学性质极其活泼,在以往的研究中甚少涉及.本研究以东北某大型污泥生物干化厂的连续流强制通风槽式污泥生物干化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试验,考察不同通风策略下干化效率以及含氮气体、温室气体的排放特征.结果表明,当污泥初始含水率约50%时,采用前期供氧为主、中期温度控制为主、后期以除湿和散热为目的的通风策略,可以明显加快污泥干化速率(试验组在第11 d时的含水率为36.6%,对照组为42%),提升干化效果(最终含水率试验组为33.6%,对照组为37.6%),减少氨气累积排放量5%(试验组氨气累积排放为208 mg·m~(-3),对照组为219.8 mg·m~(-3));同时降低温室气体累积排放当量[试验组每吨干物料的温室气体排放当量(eCO_2)为3.61 kg·t~(-1),对照组为3.73 kg·t~(-1)].但NO累积排放量试验组比对照组高出15.9%(试验组为1.9g·m~(-2),对照组为1.6 g·m~(-2)).  相似文献   

17.
UBF反应器处理低浓度生活污水的启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滤池反应器在常温下(25±1℃)处理低浓度生活污水进行了启动试验研究。反应器经过约60d的启动后,在水力停留时间(HTR)为4.17h、进水容积负荷为3.08kgCOD/m·3d时,其COD去除率稳定在90%左右,产气率为0.135m3/m·3d,出水pH值与挥发性脂肪酸(VFA)总量分别在6.65~6.96与8.4~13.3mg/L之间波动,整个系统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18.
CANON颗粒污泥工艺的启动与负荷提高策略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为缩短工程应用中CANON颗粒污泥工艺的启动时间及提高总氮去除负荷,利用SBR反应器,研究了CANON颗粒污泥工艺启动规律与负荷提高策略.试验过程中,温度控制在30℃±1℃,pH 7~8,根据反应器内污泥形态及脱氮效果,调整沉淀时间及曝气量.结果表明,反应器运行55 d后,实现了絮体和颗粒污泥共生系统向颗粒污泥系统的转变;117 d时,总氮去除负荷达到0.32 kg·(m~3·d)~(-1),并能稳定维持,CANON颗粒污泥工艺启动成功.通过采取不断提高曝气量的方式,运行77 d后,总氮去除负荷能平均维持在1.35 kg·(m~3·d)~(-1),实现了工艺负荷的提高.试验中发现总氮去除负荷和DO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以简单地通过观察DO浓度掌握脱氮效能,维持工艺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9.
为了满足太湖地区农村污水处理占地面积小、除磷脱氮效率高、管理简单、运行和建设费用低的要求,研发了厌氧-跌水充氧接触氧化-人工湿地的组合工艺,并进行了工程试验研究.重点研究了跌水充氧接触氧化的设计及运行参数;接触氧化池内采取弹性填料与组合填料以1:1的比例混合装填,平面布置密度为45根/m2时,可使微生物量与跌水充氧能力之间达到平衡;相邻两池间经济有效的跌水高度为0.5 m;竖缝间距5 cm的挡板对水流的分散效果较好,有利于提高充氧效果;水力停留时间越小充氧效果越好,但由此带来的污染物负荷升高又会使污染物去除效果下降,故水力停留时间宜取2.4 h左右.  相似文献   

20.
李冬  刘志诚  徐贵达  李帅  张杰 《环境科学》2019,40(12):5438-5445
本实验在室温(20℃±3℃)下用2组反应器R1和R~2接种厌氧氨氧化污泥,分别采用间歇恒定曝气和间歇梯度曝气方式启动SNAD工艺,研究了两种不同间歇曝气方式对SNAD工艺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启动过程中,R~2在各阶段恢复稳定所需的时间更短,SNAD的实际启动速度更快;启动成功后R1和R~2的特征值Δρ(TN)/Δρ(NO_3--N)分别达到6. 46和10. 34,R~2的NOB抑制效果更好;通过周期监测,发现R~2的周期DO波动稳定,R1的周期DO整体逐渐提高、周期末达到0. 5 mg·L~(-1)以上,分析认为R~2中稳定的低DO环境促进了NOB抑制;启动成功后R1和R~2反应器内PN/PS值分别达到2. 745和2. 823,颗粒粒径分别达到365. 8μm和402. 1μm,R~2的颗粒稳定性和沉降性更强,粒径增长更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