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薛文珑  金志扬 《环境工程》2015,33(2):153-155,167
以海南省1993—2012年能源消费总量、人口、国民生产总值和工业比重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协整理论建立它们之间的关系,并预测不同经济增长情景下2015—2020年海南省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消费结构。在此基础上,借助相关方法预测碳排放量,最后根据海南的实际情况提出减排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3月30日,《BP世界能源展望(2017年版)》(以下简称"《展望》")中文版在京发布。《展望》指出,2015至2035年,全球能源需求预期增长30%左右,年均增长1.3%,明显低于全球GDP年均3.4%的预期增长速度,这反映出能效的提升将抵消能源的增长。《展望》预测,到2035年中国将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26%,占全球净增长量的35%。随着中国能源结构的持续演变,中国的能源强度在2035年前将下降45%,年降幅为3%。  相似文献   

3.
将能源结构指标Es引入到IGT模型中,并用模糊矩阵对Es进行计算,同时,采用马尔可夫模型对湖南省能源结构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到2020年,湖南省煤、石油、天然气、水电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为:54.75%:10.75%:2.75%:26.24%;在此能源结构的基础上,用基于能源结构的IGT模型对湖南省CO2排放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2020年湖南省CO2排放量为48 787.23万吨,是2010年的1.51倍,但其单位GDP的CO2排放量仅为1.19吨/万元,比2010年下降41.6%;2020年因能源结构优化而减排的CO2量为7 049.79万吨,占当年CO2排放总量的14.45%。此外,当湖南省单位GDP年均节能率达到7.8%左右时,其CO2排放量将维持2010年的水平不变,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和CO2排放量的脱钩。  相似文献   

4.
根据联合国政府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6年版碳排放指南中的计算公式和碳排放系数缺省值,计算了安徽省2000年-2009年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情况。结果表明:安徽省能源消费由2000年的4878.82万t标准煤增长到2009年的8895.90万t标准煤,平均年增长率为6.9%,其中第二产业部门能源消费量均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9%以上;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由2000年的4107.48万t增长到2009年的8536.12万t,其中在各种能源消费碳排放量中原煤的碳排放量最大,占总碳排放量的77%82%;碳排放强度总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低于全国平均碳排放强度,但高于全球和美国;碳排放的因素分析得出碳排放量与人口、人均GDP、能源强度呈现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应春豹 《环境》2002,(12):38-38
60年后煤将退出能源舞台由于石油资源行将枯竭,煤在世界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也将会逐渐增大。据1983年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12届世界能源会议估计,公元2000年,煤和石油在世界能源中各占28%左右;而到2020年时,石油占的比例将下降到25%,煤则上升到34%,再次成为世界能源的主要支柱。称为第一次能源革命的第三阶段,也就是第二次能源革命的前夜。据专家估计,全球约有煤10万亿吨(标准煤,下同)的地质储量,已探明的储量约3万亿吨,其中有开采经济价值的约6600亿吨。到2020年,世界煤耗量将达66-85亿吨;而  相似文献   

6.
能源 1978年至1996年,能源需求每年以平均5%的自然速度增长。然而,由于爆炸性的经济增长和不断上升的能源强度,自2001年至2007年,能源需求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1%。在过去五年中,中国的能源消耗量超过了之前20年的总和。根据国际能源机构预测,到2030年,中国的能源需求将占全球需求量的22%,超过欧洲、俄罗斯和日本的总和,并且很可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耗国。  相似文献   

7.
陈喜阳  周程  王田 《环境科学》2023,44(10):5464-5477
准确预测能源消费及碳排放量对于科学有序落实我国"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有重要现实意义.提出了一种融合位置扰动和模拟退火的改进粒子群算法(IPSO)优化基于两层"分解-集成"策略的预测方法:首先利用趋势分解(TD)将原始能源消费时序分解成趋势项和非趋势项,继而使用经验模态分解(EMD)将非趋势项分解成若干本征模态函数(IMFs)和一个残差项,然后对上述趋势项、IMFs和残差项分别建模预测,利用IPSO优化多元线性回归模型(MLR)预测趋势项,采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预测非趋势项的本征模态函数IMFs和残差子序列,最后通过相加集成求取最终能源消费预测值.实证分析表明,基于TD-EMD两层"分解-集成"策略的IPSO-MLR-LSTM模型融合了TD、EMD、IPSO和LSTM的优点,更全面地捕捉了趋势项和非趋势项演化规律,提升了预测性能,将其应用于能源消费领域是可行且有效的.最后,预测了在不同能源消费结构、经济增长、人口数量、能源效率和人均生活能源消费水平情景下的我国2021~2035年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量,并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沿黄九省份是我国风电光伏重点布局区域,科学预测光伏组件的报废量有利于合理布局再生和处置能力,对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和黄河高水平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为支撑沿黄九省份报废光伏组件回收和处置能力合理建设和布局,研究采用灰色模型,结合文献收集获得的区域性服役寿命特征,对“双碳”战略背景下2023-2040年沿黄九省份的光伏组件装机量、废物流及其省域分布与时间演化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沿黄九省份光伏组件装机容量2021-2040年呈增长趋势,2030年、2040年新增装机容量在2023年基础上分别增长了5.2倍、18.9倍,但年均增速由前期(2023-2030年)的28.12%降至后期(2031-2040年)的10.65%.(2)常规退役模式下,报废重量呈爆发式增长,其平均增长倍数为6.7,早期退役模式下增速更快,2030年和2040年报废重量分别是常规退役模式的2.32倍和1.91倍.(3)因装机量、服役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省份之间区域差异呈现显著变化,2030年报废重量排名前三的省份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和青海省,2040年报废重量排名前三的省份变为青海省、甘肃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占...  相似文献   

9.
<正>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小觑。2015年发布的《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显示,全国烟粉尘排放的70%,二氧化硫排放的85%,氮氧化物排放的67%都源于以煤为主的化石能源燃烧。在我国煤炭消费中,发电用煤占到约一半。按照发展规划,我国将力争到2020年,使电煤占煤炭消费比重提高到60%以上。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大幅降低发电煤耗和污染排放,是我国提高煤电清洁高效利  相似文献   

10.
应春豹 《环境》2004,(10):57
60年后煤将退出能源舞台。由于石油资源行将枯竭,煤在世界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也将会逐渐增大。据1983年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12届世界能源会议估计,公元2000年,煤和石油在世界能源中各占28%左右;而到2020年时,石油占的比例将下降到25%,煤则上升到34%,再次成为世界能源的主要支柱。称为第一次能源革命的第三阶段,也就是第二次能源革命的前夜。  相似文献   

11.
根据IPCC碳排放计算指南核算东莞市2005年-2011年期间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并进行现状分析和采用对数平均权重分解法(LMDI)因素分解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碳排放总量以5.8%速度增长,而碳排放强度以5.8%速度递减;煤是碳排放主源,但所占比重逐年下降;工业碳排放量比重最大,但是增速减慢;交通业、服务业和居民生活碳排放量及所占比重逐年增加;经济规模的扩大是拉动东莞市人均碳排放的决定因素,累计效应远高于能源效率和能源结构对碳减排影响.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用于发电的煤炭所占的比重明显增大,煤炭作为石油的第一个替代能源已成定局。从我国能源结构的特点来看,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仍将以煤为发电的主要燃料,这必然加剧环境污染的程度;煤炭生产中产生的煤歼石和发电过程中产生的粉煤灰占用越来越多的土地,成为影响和破坏环境的主要因素。据专家预测,到2000年全世界的燃煤火电厂粉煤灰和渣排放量将达到10亿吨。我国是粉煤灰排放大国之一,到时我国的排放量将达1.6亿吨。建国以来全国贮灰场占地已近40万亩,到2000年时累计堆放量将超过60余万亩土地。近年来…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从日前召开的全市地热资源管理工作会议上获悉按照"十二五"地热资源规划,到2015年,全市地热资源年开采量将控制在4500万立方米,相当于节约标准煤36.7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87.60万吨。地热资源年回灌量达2760万立方米,地热供暖利用系统尾水回灌率将达70%。作为清洁能源,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将有效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粉尘煤灰渣排放,为早日建成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国际化生态宜居城市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根据江苏省2005年-2012年交通运输业的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利用GM(1,1)模型预测了2013年-2025年的碳排放,并结合江苏省省情设定了两种碳减排情景.研究表明:2005年-2012年江苏省交通运输业碳排放量一直呈增长趋势;2006 年-2009年碳排放强度一直上升,而2009年-2012年则呈下降趋势.GM(1,1)模型预测结果显示2013年-2025年江苏省交通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一直处于上升的状态.而情景分析得出基准情景和低碳情景下的2015年和2025年交通运输业碳排放量都将会大幅减少.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人口、经济的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源是经济增长最基本的驱动力,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能源需求持续增长的现状下,分析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十分必要的。利用EMD方法分别对1953~2006年间我国人均耗能值及万元GDP能耗值进行多时间尺度分析,并构建动力学模型,分别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两方面进行预测。结果表明: ①我国人均耗能值以13.5年准周期波动为主;万元GDP能耗值以4.7年准周期波动为主。②无论是基于人口的预测,还是基于经济发展的预测,到2017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约33×108t标煤。即便我国人口增长控制得当,经济增长按年7%的增长率预测,能源供需之间仍是不平衡的。我国未来的能源安全保障前景不容乐观。为了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必须“开源”,加快发展核电,另一方面“节流”,即大力实施节能减排,才能缓解能源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16.
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趋势预测和碳排放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合理、科学地对能源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提出了能源结构的双组份模型。由统计检验估计法,对模型中的能源生产与消费的相关系数进行了预测估计。依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年数据,对我国2014年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的预测结果分别为24.26×108t标准煤及27.15×108t标准煤。利用预测的能源消费总量、结构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式——即单位能耗碳排放系数的表达式,预测中国2012年的碳排放量为21.87×108t标准煤,且有上升趋势,并提出了相关的能源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为减少对进口能源的依赖,布什政府计划在今后15年内增加40%国内天然气产量,其中10%可能来自煤床甲烷。据预测,今后20年内,美国电力的主要能源将仍然是煤和天然气,以天然气占的比例增长最快。可更新能源发电比例仍然不高,而核电所占比例将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18.
2000年 8月 21日,英国政府颁布了海上油气设施退役指导书,正式宣布英国将执行 Ospar国际环境会议的重要决定,这在欧洲尚属首次。英业界对政府文告表示欢迎,认为文告将规范、简化并加速海洋油气设施的退役进程。   英国能源部部长海伦·丽达说:“海洋油气设施在完成任务后的退役是不可避免的;退役必须按照英国内有关法律法规和英国对国际的承诺来进行。这次颁布的指导书对管理海洋设施退役过程是一个重要步骤。海洋油气业者要上报退役实施计划,以备审批。大部分海洋结构退役后将回陆地分解或移地再使用,将为英国和石油天然气工业…  相似文献   

19.
数字能源     
<正>我国能源生产总量七十年增长157.8倍七十年来,我国能源生产实现跨越式发展,基础性保障作用持续增强。70年来能源生产总量增长157.8倍,我国已成为世界能源生产第一大国。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能源生产能力不足、水平不高。1949年,能源生产总量仅为0.2亿吨标准煤。经过7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生产逐步由弱到强,生产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一跃成为世界能源生产第一大国,基本形成了煤、油、气、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生产体系,充分发挥了坚实有力的基础性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欢  杨珊  陈建宏  周海林 《环境工程》2018,36(2):152-157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建立STIRPAT多变量非线性模型定量研究了湖南省6个角度11个指标对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将缓冲算子理论与灰色预测分析相结合,在构建灰色Verhulst模型的同时,采用幂平均弱化缓冲算子对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原始数据作优化修正处理并预测未来5年碳排放量。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对碳排放关联程度最高、能源结构因素边际贡献率最大,弹性系数为-0.2055,经过幂平均弱化缓冲算子处理的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通过定性分析湖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变化特征,定量计算碳排放驱动因素的边际贡献度,结合其发展趋势和预测结果,可为湖南省节能减排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