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排污权交易制度是当前国际社会实现污染控制的一项主要制度,在我国还存在市场参与度不高、交易范围过窄等问题,亟需将排污权交易与资产证券化相结合。排污权交易资产证券化的实施则需要立法从排污权资产的确定、交易风险的防范和外部监管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2.
中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实践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制度是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建立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完善环境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引入排污权交易制度以来,这项制度已在全国20多个省市试点推广,积累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本文探讨了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理论基础,梳理和分析了我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实践探索,并提出了完善我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构建排污交易市场的制度和政策环境逐步完善,排污权交易试点也正在由点到面稳步推开,但是推进排污权交易制度建设仍需大力重视开展试点,加快在一些关键问题上进行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4.
作为当今世界备受关注的环境经济政策之一,排污权交易在中国已于1991年由国家环境保护局进行了实施大气污染交易政策的试点.但至今总体看来,中国的排污权交易从制度到实施及相关的政策法律都是相当滞后的.中国排污权交易的立法,应从排污权交易的法律制度入手,分析当前中国实施排污权交易的现状及问题,围绕建立中国排污权交易的立法问题展开,在此基础上尽快确立排污权及总量控制制度.并且通过立法确立排污权交易的原则、主客体、排污权交易的程序、监管机制及交易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5.
排污权交易制度作为一种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控制污染的有效措施,对于实现“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关于总量控制战略目标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内涵,并根据四川省经济发展水平和排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四川省开展排污权交易的必要性,分析了四川省开展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可行性,并讨论了四川省在开展排污权交易时必须处理好的几大问题,以期为四川省开展排污权交易制度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自2009年率先在我国西部启动了排污权交易试点以来,重庆市排污权交易在制度设计、机构建设、定价模式、排污权储备管理、排污权监管机制等方面形成鲜明特点,也取得了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框架体系初步建立,排污权交易二级市场规范建立等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7.
探索了推行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内在机制,我国试行排污权交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讨论了我国推行排污权交易的弊端,提出了促进我国排污权交易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8.
排污权交易制度是现代产权制度中,为了保护环境而诞生的新型制度,然而,该制度在我国的推行过程中面临一些困难。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对于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研究进展和实践情况,总结出我国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存在市场规模较小、初始排污权分配和定价不完善、相关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最后提出应用总量减排原则、建立初始排放权分配与定价制度、健全排污权相关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探索了推行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内在机制,我国试行排污权交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讨论了我国推行排污权交易的弊端,提出了促进我国排污权交易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0.
排污权交易制度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相对于传统方法,它具有以最低成本实现最优目标的优势。在经济相对发达、排污强度较大的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尝试通过经济手段控制污染排放,意义显著。与此同时,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当前推行排污权交易还面临若干法律问题,必须有相应的完善措施。从某种意义上讲,在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实施排污权交易,就是将排污权交易纳入有关法规,为排污权交易提供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1.
探索和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实现稀缺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提高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对于内蒙古自治区建立长效减排机制、改善环境质量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本文在借鉴国内外排污权和碳交易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内蒙古自治区排污权交易制度设计和实践特点,提出进一步完善和活跃内蒙古自治区排污权交易市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房琪  李绍萍 《环境科学》2023,44(5):2983-2994
当前,在中国奋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不仅给碳排放量相对较高的工业企业带来较大环境治理压力,同时也给其在经济增长方面带来较大冲击.对其随着碳交易政策的提出,是否能够产生"减碳促经"效果展开深入研究.基于2005~2019年30个省市数据,通过双重差分等方法和多重中介效应模型对碳交易政策与工业碳生产率的影响效果和作用路径展开深入分析.结果表明,碳交易政策能够明显提升工业碳生产率水平;同时该种作用效果会随着试点区域的不同存在明显差异;该政策能够产生显著的环境规制、结构优化、技术和能源结构优化效应.建议通过加速完善环境规制层面法律制度、加快构建环保产业发展新体系、加强绿色技术创新研发力度和加速优化能源结构方面促进中国工业经济向低碳化发展转型.  相似文献   

13.
运用市场机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欧盟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其减排承诺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德国排放交易制度建立的背景和法律保障、德国排放交易管理机构的职能、温室气体排放交易的实施程序和额度分配、以及交易的质量保证等方面,详细介绍和分析德国温室气体排放交易管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其对我国温室气体排放交易管理的启示,并结合我国污染物普查及总量控制等经验,从法制建设、总量控制、交易管理、机构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欧盟航空碳税对中国的影响及应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始终备受争议的航空碳税计划终于在欧盟内外的双重压力之下面临流产,但是建立全球碳排放交易体系终究是大势所趋,中国在这一问题上应该有前瞻性.由于欧盟航空碳税同环保高度相关,本文通过资料调研及数据收集,对欧盟此举的主要原因和对中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从保护航空业竞争力、介入全球碳排放交易体系设计和我国环保工作实际出发提出了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前,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作为各地环保工作体制、机制创新的热点,是利用经济手段促进环境保护的有益尝试。本文从指标来源、指标使用期限、与污染减排的关系、技术支撑以及指标交易后续监管五个方面分析了排污权交易指标关联要素,得出交易指标与国家政策、污染减排以及环境监管密切相关的结论,从完善国家政策、强化与污染减排衔接和突出指标后续监管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排污权交易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文章探讨了苏州高新区大运河段氨氮环境容量合理分配方法.在确定分配原则、识别影响氨氮容量分配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容量分配的指标体系,并通过改进的AHP法确定、各因素权重,运用该体系确定各企业分配比例,最后通过优化方法获得出京杭运河水环境容量最佳分配方案.该方案较为全面合理地反映了公平、...  相似文献   

17.
以《清洁空气法》为例简析美国环境管理体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美国<清洁空气法>(CAA)为例,从立法与行政的角度分析美国环境管理体系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美国在空气保护方面所采取的排污交易、排污许可证、分类管理、技术标准等具体管理手段上的应用与创新.最后,总结了美国环境管理的特点,分析了其发展动向,并结合中国实际做了简要对比,以期为中国下一步的环境管理,特别是空气环境管理改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排污权交易制度在中国的推行建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排污权交易制度是一种有效控制污染、改善环境的环境经济政策.在很多国家的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阶段,中国排污权交易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但仍然存在配套制度缺失、法律政策滞后、市场机制不健全、初始分配方法不明确等问题。结合国外的实践经验和中国的特点.在中国推进排污权交易需要在加快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加快培育排污交易市场、加快制定促进排污权交易的激励政策、加快研究初始排污权的分配方法等方面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