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徐天敏是广西华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铜坑矿碎矿车间主任.今年五十有余,他凭着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人生信条。在安全生产这一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和矿山有缘,他的根深深地扎在矿山的沃土中,伴随着偏僻的矿山走过了辉煌的三十年,使一个100多人的小车间四次成为全国榜上有名的单位,2005年荣获“自治区劳动模范”、2006年荣获“自治区国资委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2.
“事故追忆” “有一次,我开机到15点45分看到中班班车已到,因急于下班差点按错开关……”,广西华锡集团铜坑矿碎矿车间班组员工畅所欲青,纷纷针对亲身经历和班组工作中出现的未遂和异常进行“事故追忆”,拉开了该车间“安全大家谈”序幕。  相似文献   

3.
当前安全生产工作中最集中、最普遍、最突出和最致命问题仍是“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严不起来”和“落不下去”既表现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又表现为一个问题的“因”和“果”。“严不起来”是“落实不下去”的“因”“落实不下去”是“严不起来”的“果”。由于“严不起来”,安全生产工作各项部署、决策、目标、计划、任务、措施、责任常常悬空、放空、甚至落空;由于“严不起来”,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不落实、难落实、假落实现象难以遏制、难以消除、难以根治;由于“严不起来”,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4.
车间开展“6S”工作,在整理更衣柜时,小苏翻出了一顶破旧的安全帽,帽带、帽圈早已损坏,不能使用。他出门时,把它丢进了车间门口的垃圾桶。在他无意回头瞬间,一位女劳务工从垃圾桶里拿出了那顶安全帽放进了自己的袋子里。  相似文献   

5.
老严     
"老严您来啦!""老严您上班去!"工友们只要见到老严都会热情地和他打招呼。工友所喊的老严其实不姓严,姓陈名国庆。上世纪六十年代,陈国庆初中毕业后就到大山煤矿当了一名矿工。进矿后,他先在采煤队当采煤工,后因工作需要,调到掘进队,又成为一名掘进工,因有初中文化底子,加之业余时间钻研一些电学知识,于是成了大山矿小有名气的全才。平日,他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矿领导决定将其调到安全科工作,成为一名安监员。  相似文献   

6.
小王:咱车间安全员老孙这一年工作真没少做,你为啥几次三番地不同意选他当先进工作者呢? 小刘:选他?上月我们经发生一次未遂事故,本来小事一桩,你着他那个劲儿,又是找原因,又是教育,还逼着我们搞什么防范措施。 小王:处理事故应该“三不放过嘛.” 小刘,所以我也给他来个“三不放过”,在小组、工段和车间都扭了他的反对票。也来个“三不放过”@郑焕瑶  相似文献   

7.
我们班在厂党委和车间党支部的领导下,坚持以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统帅安全工作,坚持“三老”“四严”的作风,自开工生产十七年来,生产增加五倍,年年超额完成生产计划,没有发生过一次大小火灾和各种人身设备事故。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安全工作不单是一项业务性工作,而是一项事关路线的政治工作。我们橡胶溶液共分两道工序,一是橡胶溶液制备,供给三、四、十一车间混合原料用;二是酒精回收,就是将生产车间使用的纯度不高和供应科购来的纯度不合格的酒精进行回收,提高纯度发给车间使用。汽油和酒精都是易燃危险物,而且通常用量很大…  相似文献   

8.
细读《劳动保护》1981年12期所刊太原钢铁公司经理商钧写的《在安全工作上多下功夫》一文,颇有感触。 看一个企业的领导干部是否重视安全生产,不能看他的口头号召或原则指示,而应看他的实际行动。商钧同志可说是个真正重视安全生产的企业领导干部,他一旦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就立即见诸行动,从自己做起。他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在安全基础工作上下功夫,扎扎实实地建立了“领导干部安全讲话”、“安全专职人员安全日记”和“班组安全活动卡片”三项制度。有了这“约法三章”,就从制度上保证了安全工作的落实。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9.
我矿汽运车间担负着东露天采场场内矿岩运输任务,是矿安全管理重点单位。多年来我们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通过抓安全环境治理,增强事故预控预防能力,将车间初步建设成了一个干净整洁的安全环境卫生区。1 注重全员安环意识的提高 安全环境治理是一项综合治理,早在1986年我们就开始了这项工作。这是因为使用汽车这一特殊的生产工具所决定的。汽车生产和检修不仅需要良好的设备,而且还需要与之相匹配的作业环境和技术素质较高的操作人员。从加工、检修、使用等一系列环节都不允许出现质次、技劣、环境条件不好的因  相似文献   

10.
湖北轴承厂保持架车间,主要从事冲压、剪切作业。车间主任周运本过去只抓生产任务,不抓安全,人们称他“生产任务主任”。现在,他变了,既抓生产任务又抓安全,车间职工都亲昵地称他是“安全生产主任”了。 去年,周运本车间的产量确实月月超产,但是事故也在厂内创了“第一”。年底,举办车间干部培训班,厂里总结安全生产工作、周运本挨了批评,使他从超额完成产量指标的自我陶醉中惊醒过来。回车间后,立即开班组长会,提出落实安全生产目标的措施,研究制定了安全生产奖惩考核办法和冲压作业的安全守则,并且随时进行检查监督。 思想变了,行动也来了…  相似文献   

11.
施惠财 《安防科技》2004,(10):31-33
当前安全生产工作中最集中、最突出的问题仍是“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严不起来”和“落实不下去”既表现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又表现为一个问题的“因”和“果”。由于“严不起来”.安全生产工作各项部署、决策、目标、任务、措施、责任常常悬空、放空、甚至落空;由于“严不起来”。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不落实、难落实、假落实现象难以遏制、难以消除、难以根治。  相似文献   

12.
“管得严”轶事二则(报告文学)高艳彬吉林火电第二工程公司建二工地主任叫关得闫。据说这个名字是他关姓的爸爸,为了纪念得到他闫姓的妈妈,而在他初到人世之时赋予他的。他有一个与名字谐音的外号──“管得严”。对此他如是说:关得闫就是“管理严”。要管就得严,只...  相似文献   

13.
这里说的“捡烟头”局长,就是湖北通山县轻工业局副局长伍尤福。他为什么要捡烟头呢? 原来,伍尤福是负责本系统防火安全工作的。“捡烟头”也是他抓防火安全工作的措施之一。有一次,他到家具厂去检查工作,看到木工车间地下有不少烟头,他心里一动,就弯腰把那些烟头一个个都捡了起来。又找到支部书记和厂长一块儿到木工车间开了个“烟头”现场会。他拿着这堆烟头对工人们说:“大家不要小看了这一个个小烟头,它可能造成重大火灾呢!我们系统每年发生的火灾有不少是因乱扔烟头引起的。所以,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千万不要在车间抽烟。只有人人严格要…  相似文献   

14.
我厂有炼钢、锻轧、拔制、极细丝、维修等五个主要车间,80%都是高温和有害气体作业。多年来,防暑降温工作主要依靠风机、天然冰和自来水等老办法,效果不显著,风机对工人还容易引起职业病。特别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试制成功极细丝后,由于漆包细丝生产要求严,防尘要求高,车间安装了双层玻璃,室内温度高达38—39℃,严重影响生产和工人的身体健康。因此,每到夏季生产中,防暑降温工作就成为全厂的一个“老大难”问题。 一九七O年夏季,全厂职工在贯彻落实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指示中,有个老工人发现使用地道冷风可以降…  相似文献   

15.
立足实际,积极探索,突出重点,大胆创新,是车河选矿厂党建工作的一个亮点。 创新党建包括:一车间党支部开展的“党员讲师团“活动、维修加工车间党支部进行党员积分管理对标活动、三车间党支部开设的“党员网络学习课题”、  相似文献   

16.
我1961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70年代初到丹徒县谏壁白云石矿工作。十几年来,我根据矿山的具体条件,结合实际,在改善劳动条件,搞好安全生产方面做了一点工作,我想这是一名工程技术人员应尽的职责。 为保护工人健康治理粉尘 我矿白云石子车间破碎、提升、输送、筛分设备陈旧简陋,工艺也比较落后,几乎每台设备都喷粉日友,加以厂房又低矮狭小,无排风除尘设备,因而生产时车间里粉尘飞扬,操作工人就象“石灰人”一样。每当我进入车间,看到工人在粉雾中艰难地工作,内心总是感到极大的不安。关心工人的安全健康是党对我们工程技术人员的要求。我是一个…  相似文献   

17.
山东金仓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仓上分矿,注重推进全员化安全战略,着重走好安全教育培训“四招棋”,实现了安全管理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第一招:法制教育,“要我安全”为了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分矿以矿部《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为指导,通过安全法制培训,让员工了解安全法律知识、责任事故的治安处罚和行政处罚,以及违反安全法律应承担的民事和刑事责任。车间每半年组织一次全体员工参加的相关法律法规学习,认识到自己在生产中享有的安全健康权利和义务,提高了责任意识,从而在工作中主动做到知法守法,严格遵章操作。同时,车间与各基层队队长、班组长签订安全生产承包合同并实行风险抵押金制度,进一步明确了管  相似文献   

18.
胡会卿是抚顺市总工会劳动保护部副部长。在工作中,他坚持原则,替工人说话,被广大职工称为“维护工人利益的好部长”。 一次在调查中,他发现抚顺西入天矿梭煤坑没按“三同时”要求安装除尘设备,煤尘浓度超过国家规定标准400倍以上,严重危害着工人的健康。该矿曾向矿务局提出改进建议,却迟迟得不到解决。胡会卿知道后,先后十多次到该矿调查了解,与劳动部门多次向矿务局提意见,终于使问题得到了解决。 1982年7月,抚顺章党水泥厂烧成车间发生了一名青年女工被绞刀绞死的重大事故。事故发生后,车间及厂领导把责任推到死者身上,说是由于死者违章…  相似文献   

19.
牡丹江桦林橡胶厂一车间炭黑粉尘危害是个老大难问题。前些年虽然不断改进抽尘设备,但车间粉尘浓度仍未达到国家标准,每天约有600公斤粉尘排放到大气中,飘落在厂区附近,危害职工和居民健康。这件事使车间老主任韩明山放心不下,寝食不安。 1977年3月,厂里又组织了“三结合”攻关队,在一车间开展了治理炭黑粉尘的群众性会战。韩明山主动请战。厂领导考虑到他已年近六十,又患心脏病,不宜再在第一线战斗,想调他到机关工作。可韩明山表示:不改变车间黑脏面貌,死不瞑目。他家离厂只有几百米远,却一个多月不回家,整天和革新组同志们一起干。四月间,…  相似文献   

20.
守护者     
杨竹青是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九江石化公司催化车间安全员,自1978年参加工作以来,他从催化车间一名普通的操作员到班长再到安全员,为生产装置安全稳定运行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被同事们称为“装置安全的守护者”。2008年,杨竹青被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授予年度“中国石化百名安全卫士”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