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室内环境中甲醛和苯系物的测定,对绥中县部分室内空气的污染情况及控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污染物中,甲醛污染最重,苯和甲苯其次,二甲苯最轻。不同房间类型中,阁楼污染相对最重,书房和卧室其次,大厅相对最轻。提出了室内空气污染主要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部分装修居室不同通风时间、不同位置进行甲醛和苯系物的实际测定,基本掌握居室室内空气主要污染物及其污染程度,提出了装修房间室内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新装修住宅甲醛苯系物污染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甲醛、苯系物在室内装修的各种人造板材、油漆涂料中大量普遍存在 ,使得室内空气发生甲醛、苯系物污染。通过长时间监测新装修住宅内甲醛、苯系物的浓度变化 ,研究了装璜污染水平与季节、通风状况和装修材料的相关关系 ,得到结论 :甲醛在 1 0 0d之后对人体还有一定危害 ,而苯系物在 1 5~ 60d可挥发完全。并提出新装修住宅装璜污染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装修房屋室内空气的污染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28  
调查了装修后的住宅和办公室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同时对室外空气进行了调查.共检出20多种挥发性有机物.装修后室内甲醛和苯及其他苯系物含量明显高于室外.装修后室内空气甲醛质量浓度为0.1~2.4 mg/m3,在装修后短期内甲醛质量浓度更高,有时达到13.4 mg/m3;苯质量浓度为0.03~0.17 mg/m3.装修一年内甲醛、苯和苯乙烯普遍超标.卤代烃含量一般是数个μg/m3,与室外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苯系物指苯及苯的同系物,室内空气中的苯系物主要包括苯、甲苯和二甲苯。本文介绍了室内空气中苯系物的来源以及对人体的危害作用,讨论了目前室内苯系物的治理措施,为苯系物的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苯系物指苯及苯的同系物,室内空气中的苯系物主要包括苯、甲苯和二甲苯。本文介绍了室内空气中苯系物的来源以及对人体的危害作用,讨论了目前室内苯系物的治理措施,为苯系物的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佳未斯市室内空气污染现状,时监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佳木斯市室内空气污染严重,主要污染因子为TVOC、甲醛、苯系物,其中TVOC超标比例最大.针对室内空气污染现状,提出了具体防范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典型代表的200户居民和50处办公室的室内空气检测后发现宁波市的室内空气污染不可忽视,其中甲醛超标率分别为60.3%和36.0%,TVOC超标率分别为33.8%和19.0%,苯系物超标率为5.0%左右.同时分析了室内空气污染的原因并提出了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利用小型烟雾箱对6种市售蚊香和5种佛香燃烧过程进行采样研究,定量分析释放的5种苯系物(苯、甲苯、乙苯、对/间二甲苯、邻二甲苯),利用单室质量平衡模型分别计算排放系数.结果表明,蚊香和佛香的不同品牌之间苯系物的排放系数相差较大,蚊香中5种苯系物的平均排放因子分别是77,101,94,250,94μg/g,佛香中5种苯系物的平均排放因子依次是732,598,2084,2349,221μg/g.蚊香与佛香燃烧释放物中含量最高的苯系物均是间/对二甲苯,分别占总含量的41%、39%.取测得的最大排放速率,采用室内空气质量模型模拟一般条件下蚊香和佛香燃烧释放苯系物对室内空气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燃烧蚊香造成室内苯、甲苯和乙苯的最大模拟浓度分别是31,45,86μg/m3,燃烧佛香造成室内苯、甲苯和乙苯的最大模拟浓度为65,66,187μg/m3.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某家具城室内空气污染水平与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传佳  李申屾  张彭义  王娟 《环境科学》2010,31(12):2860-2865
为了解家具城室内空气污染状况,于2009年夏采样测定了北京市某家具城多个展区空气中苯系物(苯、甲苯、二甲苯)、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甲醛等羰基化合物的浓度.家具城室内空气中甲醛、苯、甲苯、二甲苯和TVOC的总体浓度(均值±标准差)分别为:(0.37±0.08)、(0.04±0.03)、(0.19±0.16)、(0.47±0.57)和(2.76±2.18)mg/m3;甲醛、二甲苯、TVOC的室内浓度分别为室外浓度的22、46和34倍.甲醛、二甲苯、TVOC的平均浓度均超过《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所规定的标准值,甲醛、TVOC最高浓度分别是标准值的5.1倍和14.8倍.家具城内羰基化合物总浓度为(689.3±94.8)μg/m3,超过室外浓度5倍,其中甲醛和乙醛的浓度最高,二者浓度之和占羰基化合物总浓度的75%以上;丙酮、4碳羰基化合物(异丁烯醛、甲乙酮、正丁醛)和己醛的浓度也较高.总之,家具城存在严重的室内空气污染.  相似文献   

11.
利用全自动比表面积与孔隙分析仪和光学接触角测量仪,分别对炭黑和柴油机排气颗粒的比表面积与孔隙以及接触角等表面特征参数进行了测量,并对炭黑和柴油机排气颗粒的分形维数和表面张力进行了计算,对比分析了炭黑和柴油机排气颗粒的吸附能力,探讨了柴油机排气颗粒表面特征参数与吸附能力之间的关系.通过检测与分析,炭黑和柴油机排气颗粒的比表面积分别为78.003和65.408m2/g,平均孔径分别为13.845和14.483nm,分形维数分别为2.5885和2.5515,在0.985s时刻的表面张力分别为51.1和56.6mJ/m2,结果表明炭黑与柴油机排气颗粒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分形维数和表面张力均相似.炭黑和柴油机排气颗粒均表现了极强的亲油性,轻微亲水性.柴油机排气颗粒亲水性略强,表面更为光滑,吸附能力略低于炭黑.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目前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REA)还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区域少,且其环境评价介入时间晚;理论体系尚未建立;应用研究不足;公众参与力度不够;专业人才不足。提出了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科研力度、加大投资、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强化公众参与力度、加大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针对论思想政治工作与生态环境功能的探讨问题,文章介绍了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对生态环境的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和思想政治教育与对生态环境的价值,对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探讨了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环境的转化功能,对于这些功能的转化,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环境的转化与生态环境的激励功能,为职业技术学院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奠定了有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用车排气检测面对车主,服务政府,它直接关乎着车主的切身利益和政府行政管理的公正性与有效性。机动车排气检测工作质控环节较多、不具备留样性与可比性、且具有检测工作难以重现等特点,从人、机、料、法、环、样品等各个方面分析影响在用车排气检测准确性与可靠性因素,重点从检测参数录入、设备检查与校准、车辆操控、检测流程控制、检测数据分析等几个关键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质控措施与手段,能有效保证检测工作的可靠与有效。  相似文献   

15.
蔡红  王晓宇  韩辉 《中国环境科学》2020,40(11):4883-4892
为了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保障蔬菜品质安全,利用产脲酶筛选培养基从重金属污染生菜根际土壤中筛选产脲酶细菌.通过溶液吸附和土壤静置培养试验研究功能菌株对Cd和Pb的固定钝化机制;利用水培试验研究功能菌株对不同品种蔬菜生长及吸收Cd和Pb的影响.结果显示,从生菜根际土壤中共分离到10株产脲酶细菌,其中菌株Microbacterium foliorum CH6和Bacillus thuringiensis N3的产脲酶能力(分别为62.6,59.6mS/(cm·min))和吸附钝化Cd和Pb (84.6%~91.3%)的能力最高.扫描电镜-能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和X衍射分析表明,菌株CH6和N3能够通过细胞壁吸附和诱导重金属成矿反应,降低溶液中的Cd和Pb含量.土壤静置试验表明,与不接种菌株对照相比,菌株CH6和N3均能降低土壤中可交态Cd和Pb (46.3%~66.7%)的含量,增加碳酸盐结合态及残渣态Cd和Pb (40%~95.4%)的含量.砂培试验表明,菌株CH6和N3均能显著降低生菜、上海青和空心菜可食用部分中Cd (39.2%~81.4%)和Pb (27.4%~82.3%)的含量.产脲酶细菌CH6和N3能够矿化土壤中的Cd和Pb,降低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含量,阻控生菜、上海青和空心菜对Cd和Pb的吸收.  相似文献   

16.
产脲酶细菌矿化修复Cd和Pb污染土壤效应和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红  王晓宇  韩辉 《中国环境科学》2021,40(11):4883-4892
为了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保障蔬菜品质安全,利用产脲酶筛选培养基从重金属污染生菜根际土壤中筛选产脲酶细菌.通过溶液吸附和土壤静置培养试验研究功能菌株对Cd和Pb的固定钝化机制;利用水培试验研究功能菌株对不同品种蔬菜生长及吸收Cd和Pb的影响.结果显示,从生菜根际土壤中共分离到10株产脲酶细菌,其中菌株Microbacterium foliorum CH6和Bacillus thuringiensis N3的产脲酶能力(分别为62.6,59.6mS/(cm·min))和吸附钝化Cd和Pb (84.6%~91.3%)的能力最高.扫描电镜-能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和X衍射分析表明,菌株CH6和N3能够通过细胞壁吸附和诱导重金属成矿反应,降低溶液中的Cd和Pb含量.土壤静置试验表明,与不接种菌株对照相比,菌株CH6和N3均能降低土壤中可交态Cd和Pb (46.3%~66.7%)的含量,增加碳酸盐结合态及残渣态Cd和Pb (40%~95.4%)的含量.砂培试验表明,菌株CH6和N3均能显著降低生菜、上海青和空心菜可食用部分中Cd (39.2%~81.4%)和Pb (27.4%~82.3%)的含量.产脲酶细菌CH6和N3能够矿化土壤中的Cd和Pb,降低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含量,阻控生菜、上海青和空心菜对Cd和Pb的吸收.  相似文献   

17.
水生植物对农田排水沟渠中氮、磷的截留效应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为有效阻控农田土壤流失氮、磷通过沟渠进入水体,通过动态模拟实验研究对比不同排水沟渠对农田流失氮、磷的截留作用,同时通过静态模拟实验重点探讨了水生植物对氮、磷在水-沉积物-水生植物这一微观系统中的截留机理.结果表明:沟渠中的水生植物茭白和菖蒲对氮、磷的截留和转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水生植物的存在可以加速氮、磷界面交换和传递,从而使上覆水中氮、磷含量快速减少;沉积物间隙水中氮、磷含量的变化受界面交换、沉积物吸附、微生物转化及植物吸收等各方面因素影响,水生植物调整并加强氮、磷的各种转化,植物的存在使得间隙水中氨氮及磷酸盐含量降低并呈现规律变化.   相似文献   

18.
Agriculture and Agri-Food Canada is developing eco-efficiency indicators (EEIs) in an effort to build a framework for a sustainable production system for the Canadian food and beverage industry (FBI).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ationale and the framework of the project currently under development addressing the following environmental issues: energy use, emission of greenhouse gases, water use and wastewater generation, organic residues, and packaging residues. Proposed EEIs are intensity indicators and recycling ratios, and include environmental pressure modulators. They will be developed based on collected data and estimated impact levels, and reported by FBI sub-sector,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establishment size. Objectives and methodologies are outlined. Problems on getting quality and reliable data on selected environmental issues are emphasized. The methodology will be published in 2005 and first results are due by 2008. Benchmarking and linkage to specific processing operations and management practices will help regulators and industries in promoting and implementing cleaner production initiatives and will lead to operational cost savings, product innovation, and enhanced competitiveness.  相似文献   

19.
滇池沿岸台地水土、氮磷流失特征与控制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分析了滇池沿岸台地的水土流失和氮、磷流失的特征、形态、迁移规律。针对滇池台地区地形及土地利用破碎、类型复杂、功能混乱等特点,提出源头削减、域内因地因类制宣控制、分项模块治理。采取生物工程措施与辅助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形成一套完整的台地水土和氯磷流失控制集成技术。  相似文献   

20.
二噁英类化合物是斯德哥尔摩公约中的首批持久性环境污染物之一,对人类社会有巨大的危害性。对二噁英类化合物进行监控和防治一直是各国环境政策研究的重点任务,二噁英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也是国内外科学家门研究的热点。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近年关于二噁英类化合物文献及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制定的二噁英类化合物检测标准,归纳总结了近年来二噁英类化合物的化学检测法和生物分析方法的前处理技术和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比较了不同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为建立灵敏度更高、实用性更强的检测方法提供依据。为我国开展二噁英类化合物的研究和制定相关标准提供参考,以进一步完善监控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