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气专家们正在寻求导致全球变暖的“温室效应”的起因及其影响。现在,已是认真检讨这种全球变暖将如何影响我们未来生活的时候了。首先,让我们看看下面一些事例: -1987年,(南极洲)一座2倍于罗德岛的巨大冰山崩裂溅入大海。 -1988年8月,在非洲西海岸外海刚刚孕育形成的“吉尔伯特”飓风,时速已超过200英里。它的高峰,是迄今西半球所遭遇最具破坏力的一次飓风。 -1988年夏季,袭击美国许多城市的热浪打破了有史以来所有的高温纪录。该年8月1日,以“火炉”著称的弗尼斯克里克和加利福尼亚名符其实地创下了新的  相似文献   

2.
漫谈“温室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各种危害人类生存和健康的事件越来越频繁,越来越严重。但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人类对环境问题也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关注。这其中,大气中二氧化碳等室温气体含量正在上升,而导致地球变暖所引发的所谓“温室效应”(Green house effect)这一环境问题,也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试就这方面的一些问题,作一简介。 我们知道,地球周围有一层大气,称大气圈,厚约10,000公里。大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其组成包括恒定的、可变的、不变的三种组分。恒定的组分系指大气中含有…  相似文献   

3.
4.
80年代以来,一场以酸雨、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三大环境问题为中心议题的新环境浪潮,正在席卷全球。其中,尤以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世界上众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的科学界、政治界、企业界、商业界、金融界,工人、农民、职员,老人、妇女、儿童,乃至全球的公民,都在密切地注示着事态的发展。并为阻止这种趋势的恶化而联合起来。人类在探索、在研究、在思考。一、全球气候愈来愈变得反复无常气候,直接关系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当今,对全球气候变化,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  相似文献   

5.
<正> 早在1962年,苏联气候学家和气候学家第一次发表了一种看法,认为人类社会,特别是在20世纪后半期,大量燃烧各种燃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众所周知,二氧化碳阻止来自太阳和地球深处的热从地球表面释放到太空中,这会引起正像在玻璃温室里看到的那种效应.由于这种温室效应,地面大气平均温度将会逐渐升高.起初,苏联许多学者对这种新思想都表示怀疑,认为这一过程只会有轻微影响,不会造成地球上的灾难.因为,大气中过量的  相似文献   

6.
自产业革命以来,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由于世界上煤和石油的耗量剧增,使大气层中的CO_2含量明显增加,这就会影响地面辐射收支和热量得失,从而使气候发生变化。已有资料表明,从1958年到1980年,大气中CO_2浓度从315ppm增加到338ppm。如果人类社会保持过去一世纪来矿物燃料消耗的增长率,到下世纪中期,大气中CO_2浓度就可能增加到600 ppm以上。因此,有关CO_2浓度变化而影响气候变化的研究,成为引人注目的气候变化理论和实际问题之一。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  相似文献   

7.
地球的气候始终处在极为脆弱的各种自然力的平衡之下,使它从来就是那样多变。近些年来,在这些自然力之外,又加进一种新的力,即人类活动而造成的力。如果人类继续以煤、石油和天然气等作为主要能源,那么,就可能出现地球气候变暖,从而引起大气环流和海洋环流的相应变化,并造成全球降水的重新分配和海平面升高等一系列严重后果。这对生态、粮食生产、水资源、能源、健康和疾病、人口定居等诸多方面,将产生重大影响。从人类的切身利益出发,主要有2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9.
10.
“地球变暖”与“新冰河期迫近”林业部华东森林资源监测中心徐德成,迟登斌越来越多的气象学家已共认:温室效应─—地球变暖,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生态危机。然而,有些科学家却提出了与此完全相反的观点─—新冰河期迫近。尽管围绕温室效应的争议仍在继续,但由此而导...  相似文献   

11.
12.
一、地质时代和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为了对未来气候变化的人为因素有所认识,需要了解它和自然因素造成的气候变化的差别,需要了解现在的气候在漫长的变迁过程中处在什么阶段。地球大约诞生于距今45~55亿年之前。在如此漫长的地质历史中,气候一直是冷暖交替的。根据10亿年来尚可推测的古生物、古地质地理等资料,震旦纪以来,全球曾发生过3次大冰期:震旦纪大冰期(约6亿年前);石炭—二迭纪大冰期(约2~3亿年前);第四纪大冰期(200万年前起直到今天)。大冰期之间为较温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太阳每秒钟向地球输送1.74×10~(17)焦耳的能量。按理论计算,地表吸收太阳辐射和放出红外辐射后的平衡黑体温度仅为-18℃。幸而地球周围包围着一层厚厚的大气,大气中的H_2O和CO_2等气体对地表红外辐射有相当程度的吸收,使大气变暖。同时,大气也有红外辐射, 其中向下的一部分为地表所吸收,从而使地表的净向上辐射大为减少,地表的平均温度可达到17℃左右。大气的这种使地表温度升高,保持地球有较高温度的热平衡过程,与玻璃温室的作用有相似之处,故被称为“温室效应”。正是这种效应,保证了地球的温度环境。  相似文献   

14.
15.
气候变化与增强的温室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川体积和高山树线高度的变化及全新世期间树木年轮宽度的变化清楚的表明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亚季平均温度处于变动之中,温暖时期温度比现在高2℃,寒冷时期温度差不多与前几个世纪最冷的几十年温度相同,叠加在这些持续了100-200年的长期变化上面的是温度的短期波动,根据冰川,高山树线变化和树木年代学得到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气候年表与从格陵兰岛中部冰芯研究显示的气候变化关系非常好,因此可以认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气候年表描述了一个大区域的典型情况,已对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纪录与太阳辐射变化资料进行了比较,这些资料是用树木年轮中得到的^14C异常值估计的,气候的较大变化与太阳辐照变化的相关说明了太阳对气候的驱动力,这意味着迄今为止没有证据表明人类对气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介绍了现今在国际上引起关注的温室效应问题,文中分析了引起温室效应的原因及其对社会、瓣影响,同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19.
温室效应与城市热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热岛的形成,有多种因素。本文着重从CO_2和水汽这两种温室气体在城区所产生的温室效应,来分析其在城市热岛形成中的作用,并以若干城市特别是上海城市热岛的实况,予以论证。一大气中CO_2对太阳辐射无重要吸收作用,但对地面长波辐射却有相当强的吸收能力。图1是CO_2和水汽的红外吸收光谱。图中连续曲线代表温度与300K绝对黑体的发射光谱中的能量分布。它可以近似地代表地面长波辐射(实测地面平均温度为286~288K)概况。横坐标示波长,纵坐标示强度。某一波长的吸收强度,与位  相似文献   

20.
吴继星 《环境》1994,(11):10-11
如何缓解地球温室效应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全世界的科学家们无不为之冥思苦想,其中不乏优秀之作。例如,广泛开展植树造林运动;驱散大气中的硫磺微粒;在极地海洋增施营养肥以促进浮游生物的生长,大量吸收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在不同地区上空释放高达几十亿个铝气球以反射太阳光;减少石油的使用量等。直到不久前,许多科学家才醒悟过来,发现许多策略或为“马后炮”,或非根治之法。于是,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