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豪 《环保科技》2014,(2):44-48
印染废水是一种水质水量变化大、有机物含量高、可生化性差、COD高、色度高的难降解废水。介绍了各种印染废水处理的方法:物理化学法、化学法及生物技术法,分析了各类技术方法的机制、处理效果及其优缺点。根据印染废水的水质特点,通过对不同处理方法进行组合,辅以微生物高效强化技术,是今后印染废水处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印染废水组分复杂,常舍有多种染料,色度深,毒性强,难降解,pH波动大,而且浓度高,废水量大,是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首先介绍了印染废水的组成及特征,然后将处理印染废水的方法分为物化处理法(吸附法、过滤法)、化学处理法(絮凝沉淀法、电解法、化学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和生化法加以介绍。并评述了各种处理方法的适用条件及处理效果,总结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提出开发不同处理方法的有效组合和研究高效、经济、节能的印染废水处理反应器将是印染废水处理工艺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正> 印染污水的微生物生化处理,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处理印染污水的过程中,我们研究了活性污泥中的主要微生物种群,探讨了它们生长繁殖的营养条件以及生化效果。经研究,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产碱菌属(Alca-Ligenes)、芽胞杆菌属(Bacillus)、无色细菌属(Achromobaster)、弧菌属(Vibrio)、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和微球菌属(Microccus)是活性污泥中的主要微生物种群。优势种的混合菌比单一优势种处理印染污水的效果BOD_5去除率  相似文献   

4.
纺织印染废水质变化大,色度高,采用A/O工艺处理此类废水,各项污染物的去除率高,有较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处理效果稳定,并具有处理系统污泥“零”排放及处理费用较低等优点。本文对A/O工艺中水解(酸化)系统的微生物生态及其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纺织印染废水水质变化大、色度高,采用A/O工艺处理此类废水,各项污染物的去除率高,有较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处理效果稳定,并具有处理系统污泥的“零”排放及处理费用较低等特点。本文对A/O工艺中水解(酸化)系统的微生物生态及其在印染废本处理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根据印染废水的来源及性质,论述了生化法,物化法及其深度处理废水的原理,对不同方法处理印染废水的适用性进行分析,探讨,提供合理地印染废水处理工艺的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印染废水一直是废水治理的难点和重点。近些年来随着各种化纤织物的不断发展,印染技术在也随之提升。但是由于PTA浆料、各种助剂等难以溶解的有机物进入印染废水,增加了废水的处理难度,导致原有的生物处理系统的工作效率低,达不到理想的处理效果。本文将以印染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和回用技术的现状为基本点,对技术的革新进行实践探究。  相似文献   

8.
印染废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污染源,它的处理是国内外研究的难题,本文主要探讨了印染废水中的污染物及其性质,并通过比较各种混凝剂的脱色效果和COD去除效果,对混凝法处理印染废水的结果进行讨论与分析。  相似文献   

9.
用无机载体固定脱色混合菌处理印染废水的模拟试验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正> 随着印染工业的发展,印染废水排放量增大,废水中染料、浆料和化学助剂等使废水的成份复杂,色度深,水质不稳定,COD高。这些生物难降解的化合物在环境中造成污染。近年来,人们借助微生物对染料进行降解及处理废水,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国内外已分离到能降解染料的菌株有十几个属,几十种,其中以假单胞菌属的菌最多。这些菌多数对偶氮染料起降解作用。也有人分离到对染料脱色的酵母菌。沈如玉等分离到一混合脱色菌株ZE—1,投加到丝绸印染废水生化处理系统中起到良好的效果,韩树琴等利用蜡状芽孢杆菌固定化细胞降解酸性红B的研究。本实验室筛选出能对90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应用生物流化床技术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现状,详述了厌氧/好氧流化床以及各种组合工艺对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探讨了流化床填料对于系统处理运行的影响,并指出了今后生物流化床在处理难降解印染废水中应重点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连续运行3个榨季表明采用资源化治理技术"三废",废水和废气达标排放,将原来的污染物全部转化为微生物肥.‘‘资源化治理糖厂污染是一项具有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技术.  相似文献   

12.
水和废水中的悬浮物(SS)即总不可滤残渣,是水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环境监测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对水和废水中悬浮物的各种影响因素,以及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以便得到更精准的数据。  相似文献   

13.
底泥中多环芳烃的微生物降解与原位修复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体底泥是多环芳烃(PAHs)重要的环境载体之一,PAHs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各种水体,经过复杂的过程沉积富集于水体底泥中。PAHs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有多种途径,其中微生物降解是去除环境中PAHs的最主要途径。PAHs可以作为微生物的唯一碳源或通过共代谢而被降解。影响微生物降解PAHs的因素有:PAHs的生物可利用性、温度、pH值、供氧条件、营养条件以及其它的环境因素。受PAHs污染底泥的微生物原位修复技术通过导入高效微生物,提供电子受体、营养盐和表面活性剂等来降解底泥中的PAHs。该技术被认为是去除底泥中PAHs污染物的重要手段,但还存在着多方面的缺点而使其应用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需要从高分子量的PAHs的降解机理、生物降解过程中基因调控机制、环境因子与微生物降解PAHs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受PAHs污染底泥的微生物原位修复过程的监测、风险评估和效果评估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海岛地区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概述了普陀海岛渔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现状及对附近河道、水环境造成的影响,通过分析当前海岛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的利弊和条件、常用的渔农村生活污水就地处理技术以及归纳总结普陀区已投入使用就地处理技术。进一步阐述海岛渔农村生活污水就地处理应当结合海岛特殊地理、土地使用、经济水平和农村居民生活习惯。以及处理技术角度,提出了海岛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用厌氧氨氧化(ANAMMOX)去除高含氮废水除氮工艺,结果发现,在不同进水氨浓度的条件下,氨的平均去除效率可达70%左右,也得到了进水氨浓度与氨去除率呈负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净化废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污染物治理技术。由于其具有微生物密度高、微生物流失量少、产物易分离以及耐毒性强等优点,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治理。阐述了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治理NH3、H2S、SO2、VOCs等废气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探讨了编制小城镇环境规划的理论基础、指标体系、主要内容、城镇环境专题规划及其技术方法,重点对空气污染防治规划、水环境专题规划、噪声污染控制规划和城镇固体废物处理及处置专题规划作了具体分析,论证了正确处理城镇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改善城镇环境质量,促进城镇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政府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主要探讨了编制小城镇环境规划的理论基础、指标体系、主要内容、城镇环境专题规划及其技术方法,重点对空气污染防治规划、水环境专题规划、噪声污染控制规划和城镇固体废物处理及处置专题规划作了具体分析,论证了正确处理城镇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改善城镇环境质量,促进城镇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政府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煤气是一种清洁的燃料。然而,在煤气化生产过程中也产生了大量废水。生物降解目前是煤气化废水治疗的主要方法。由于煤气废水对微生物有较强的毒性和抑制性,生物学的技术提高是特别必需的。采用厌氧-好氧工艺,接种焦化厂厌氧池和好氧池成熟污泥,经驯化,通过对废水COD去除率的测定,结果显示,厌氧降解实际废水试验中,9天后COD去除率能达到72%以上;好氧降解水解出水试验中,7天后COD去除率能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20.
絮凝沉淀和人工湿地技术在河流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新河是浑河抚顺城市段的一级支流,水质超过国家地表水V类标准,外观上发黑、发臭,己蜕化成为城市排污沟。其水质状况直接影响浑河水环境功能,继而影响辽河流域的总体水质。针对海新河污染特点,采用絮凝沉淀和人工湿地技术对海新河进行工程治理,建设一座占地1.1万平方米日处理能力6万吨的一级污水处理厂和一块占地4.95万平方米的人工湿地,工程实施后海新河水质达到地表水IV类水体标准,并达到中水回水标准,具有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