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志  张基伟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12):1089-1092
耕地资源安全是保障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又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借用生物学的承载力分析方法,设定耕地资源安全测度指标,建立了耕地资源安全测度模型,对郑州市1996—2005年10年来耕地资源安全进行了测算,并分析了耕地资源的时空特征。  相似文献   

2.
珍惜土地,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由于人口增加,耕地减少,我国人均占有耕地的数量不断下降。据统计,全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从1949年的0.18ha,下降到1995年的0.08ha,特别是近10年,我国耕地呈大幅度减少的趋势。因此,国家土地管理局提出保护耕地的重要举措,即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要实现耕地资源总量的动态平衡,就必须弄清楚影响耕地资源总量减少的主要原因。1耕地资源总量减少的原因根据分析,我国耕地资源总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①由于经济利益的引诱,农民种粮积极性降低,将耕地变为非耕地,耕地面积减少。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3.
《新疆环境保护》2013,(Z1):33-36
耕地资源是土地资源中的精华,是我国农业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耕地保有量是我国国民生存所必需的基本条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耕地减少与人口增长矛盾日益突出,自然、人为因素对耕地保护冲击力度持续增加,耕地质量堪忧,粮食安全、耕地保护面临严峻挑战。因此,重视耕地质量建设,依靠科技,实现耕地科学管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将是我国政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耕地资源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粮食安全。对我国而言,经济飞速增长,人地矛盾十分突出,每寸土地都显得弥足珍贵。在收集我国1997-2005年耕地面积变化的资料,并作相关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得出我国耕地资源呈现不断减少的趋势,其中生态退耕和非农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是其变化的主要原因。耕地资源的减少引起了粮食总产量和单产量的变化,而耕地复种指数也是影响耕地产量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的内在关系,并提出适合我国的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粮食安全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土地是宝贵而有限的自然资源,是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等各种活动的必需场所,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我国山地多、平原少,尚有相当一部分干旱地区,实际耕地面积少。人口多、耕地少是我国基本国情之一;因此,必须十分珍惜耕地资源,充分发挥有限耕地的潜力。同时应根据我国山地多的特点,经济合理地利用全部土地资源,大力发展林、牧业,逐步提高林牧业在  相似文献   

6.
我国划定土地资源红线是为了实现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而设定的土地资源总量和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控制目标,土地资源红线的内涵包括土地资源总量控制和土地环境质量维护。我国划定土地资源红线的价值在于为土地资源利用设置限值,维持土地生态价值。构建完备的土地资源红线制度体系,主要包括土地资源规划制度、土地分类管理制度、耕地利用制度和耕地资源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7.
我国粮食产量逐年增长,但伴随形成的水土资源消耗和耕地环境负荷令人担忧。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的耕地资源环境效应基本情况,总体结论是化肥、农药、地膜等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所带来的环境负荷日趋严重。同时,对休耕模式和粮食主功能区调整这两项国家战略政策的资源消耗与环境效应进行了重点分析,建议逐步扩大在水资源超采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退化区等典型区域的休耕面积,积极谨慎地评估主功能区调整形成的潜在资源消耗缓解与环境效益提升作用。提出:改变以牺牲耕地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粮食持续增长、建立以资源环境效应评估为平衡点的粮食供需模式的时机已成熟,粮食生产的耕地资源环境效应,应纳入国家粮食战略安全保障整体计划中。  相似文献   

8.
耕地资源数量与质量动态变化是农区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特别是随着农业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各种不定因素导致耕地数量不断减少,保护和利用好耕地资源显得尤为重要。以地处黄河下游的德州市为背景,分析了其耕地资源现状特点、耕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找出区域耕地资源态势演变的驱动因素,并对耕地资源供需趋势和保证程度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9.
一、搞好农业资源动态监测的必要性农业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它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经济技术两部分。这些资源在空问分布上存在差异,在时间上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特别是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农村的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不但农业经济结构经常发生明显变化,而且农业自然资源年际间的变化也较大。近几年我国耕地减少很快,1981~1987年全国耕地共减少了3900万亩,特别是1986年全国减少了2300万亩,而且可供开垦的后备耕地资源已十分有限。据报道,我国可供开垦的耕地面积不足世界的1%。此外,由于粮食生产利益偏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全国粮食播种  相似文献   

10.
耕地资源适宜性是耕地各性状对农作物生理需求的满足程度,决定着耕地质量高低和生产潜力的大小。耕地资源适宜性的定量分析,是农业区划和土地资源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有利于因地制宜安排作物布局和调整作物种植结构,有利于科学地利用地力、提高土地产出率。广安县人均耕地仅0.76亩,人地矛盾突出,耕地资源有限,分析耕地对作物的适宜性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耕地利用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当前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耕地数量减少、耕地质量下降、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不合理、土地资源未能得到有效配置等问题,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耕地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2.
交通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先行官,为了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的经济形势,改变长期落后的交通状况,公路建设需要超前发展。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贫乏,在发展公路建设的同时,必须尽可能节约土地,保护耕地资源。本文着重介绍了在高等级公路建设中,保护耕地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耕地资源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震  贺振  贺俊平  张卫星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12):1110-1111,1120
分析了河南省近30年的耕地资源利用现状以及耕地的数量变化,并对目前耕地利用中面临的制约因素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工业化、人口快速增长和生态环境恶化是制约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因素。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许宗宪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12):1090-1091,1101
耕地的数量是粮食生产的基本保障,耕地资源是中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基于1990—2005年的统计资料,阐述了安徽省耕地资源时序变化的特点,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影响安徽省耕地变化的21个因子进行了分析,分析了耕地演变的机制,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为制定耕地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桂西北喀斯特区域是我国西部主要生态脆弱区之一。该区人地矛盾突出,耕地后备资源分布不均,局部水土流失和土壤贫瘠化加剧,农田被挤占和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对区域的耕地安全造成了很大威胁。为实现桂西北喀斯特区域耕地安全,其主要对策是:控制人口增长,实施适度异地移民安置;严格控制非农建设用地;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开发丘陵区缓坡荒草地和建立耕地动态监测与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耕地资源的动态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耕地资源问题已成为制约广东省农业以至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分析该省耕地资源数量、质量变化特征及各地区耕地资源的流失、净增减情况,得出耕地资源动态变化特征,并简要地阐述了产生这些变化的机制和原因,最后提出了保护耕地资源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7.
耕地是我国宝贵的资源,耕地的集约利用是保障我国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河南省周口市为研究对象,从投入强度、利用效益、耕作状态、持续状况等方面构建耕地集约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与变异系数法对评价指标进行客观组合与赋权,通过突变级数模型定量分析了2000—2013年周口市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并深入探讨了周口市耕地集约利用的障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周口市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耕地利用效益、耕作状态、持续状况等方面与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趋势一致,但耕地投入强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影响周口市的耕地集约利用的主要障碍因素是平衡指数、地均农药、地均劳力、地均产值、劳均产值等。因此,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扶植力度,加快现代化农业的建设步伐,提高农业的抗灾能力和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8.
耕地资源是国土资源的精化所在,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否,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四川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本文立足于四川耕地现状,全面分析了四川耕地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开发利用前景,从战略高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耕地资源总量虽在近几年相对增加,但总体仍呈下降趋势,且人均耕地面积下降速度更快,耕地资源状况不容乐观。目前全省各地市耕地总量变化的动态平衡程度不一,德州市是耕地资源动态平衡相对最好的地市,其次为青岛、枣庄和泰安市,莱芜市耕地资源动态平衡状况较差。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的计算结果表明,经济活动、社会人口和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等因素为影响山东省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预测了山东省人口承载力和2010年粮食短缺情况。  相似文献   

20.
耕地是重要的生产资料,保护和合理利用耕地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从分析湛江市耕地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入手,提出了湛江市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