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去,小型爆破常用覆药爆破、钻孔无间隔装药爆破、空气隔层偶合装药爆破、空气环隙不偶合装药爆破等方法。 据文献报道,采用空气间隔装药的方法可使炸药消耗量下降10%~30%,破碎效果和破碎后碎块的位移程度有明显的改善。空气隔层装药有利于降低药耗,同时,在一  相似文献   

2.
深孔爆破孔底充填缓冲吸能材料减震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影响爆破震波各种主要因素的分析,针对深孔爆破采用孔底装填吸能缓冲材料,来削减炸药爆炸在孔底的冲击压力和吸收部分能量,从而达到降低爆破震动对周边建(构)物影响的目的。并进行现场爆破试验,对爆破震动波进行测试,同时对减震爆破装药和非减震的常规爆破装药进行比较,获得的测试数据证明,采用孔底装填吸能缓冲材料其减震率达到3.23%~35.19%。  相似文献   

3.
前车之鉴     
变质炸药的危害及销毁方法1999年12月17日,江西宜春地区安全检查组在丰城市尚庄镇上峰煤矿发现炸药库存放的一箱炸药,药卷已硬化得和木头一样。据保管员介绍:炸药是在丰城尚庄民用爆破物品安全管理站购进的。购买炸药时,每10箱好炸药硬性搭配一箱硬化的炸药,当时买了30箱,搭配了3箱。已在井下爆破中搭配使用了2箱,因爆破效果不好,再也无人领用,故将剩余这箱变质炸药搁放在此,也不知如何处理。硬化、受潮变质的炸药,除爆破效果不好外,在爆炸中还会产生大量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等有毒气体,发生不完全爆炸,造成瞎炮或残爆事故。…  相似文献   

4.
吴翠香 《安防科技》2004,(12):38-38
1.引言 爆破作业是煤矿生产的一个重要工序,炸药也是采煤所必需的物品之一。但是炸药爆炸释放爆炸能的同时也产生一些有毒气体,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使操作者中毒,危害操作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长期以来,如何避免中毒事故一直是安全生产的一大难题,因为这些有毒气体的产生和中毒事故的发生是炸药的质量、爆破条件、操作方法综合作业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铜坑锡矿在开采细脉带硫化矿火区爆破中,曾发生610公斤炸药自爆事故,幸亏工作人员在装填炮孔后已撤离爆破区,无人员伤亡。该细脉带一、二、三分段的中深炮孔已钻毕。原爆破设计用装药器装粉状硝铵炸药。为避免重蹈覆辙,并保证装填质量和爆破效果,我们试验研究成长药袋机械装药方法,经应用确保了爆破安全,取得了良好的  相似文献   

6.
基于ANN耦合遗传算法的爆破方案选择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预防露天矿爆破引起的事故,基于安全和经济方面的考虑,对露天矿爆破方案进行优化选择,提出将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与遗传算法(GA)相耦合,从而进行爆破方案优化。研究露天矿爆破可能引起的2种主要危害形式:超爆和飞石,进而确定超爆深度和飞石距离为爆破方案的被优化目标参数。另一方面,炮眼深、间距、装药深度、阻塞深度、单位炸药消耗量和钻孔率对超爆深度和飞石距离的影响是复杂的、非线性的,因而将其作为爆破方案的影响参数。分别用影响参数和目标参数作为ANN的输入值和输出值加以训练,训练后的ANN数据作为GA的适应度函数进行方案优化。结果表明:可找到符合工程实例数据的爆破方案集合,借助Pareto图,可得到相关参数的值最小(超瀑深度为0.6999m,飞石距离为27.3386m)的最优爆破方案。  相似文献   

7.
至今国外露天矿进行二次破碎仍以落锤和爆破方法(外部装药和炮眼装药)为主。但打眼爆破方法存在劳动量大、费用高,影响采掘作业,产生粉尘等许多重大缺点。因此,许多国家在提高矿物破碎质量和采用大型运输设备的同时,都有考虑应用新的非爆破法进行二次破碎的趋向。按破碎能划分二次破碎,有机械的(其中包括爆破的)、电物理的、热能的和热力的四种方法。当前井下二次破碎广泛应用爆破法、碎石锤和破碎机。露天矿除使用这些方法外,还采用火力破碎装置、落锤、水楔和其他装置。图1是现有二次破碎方法及其在采矿工艺中合理应用的范围。  相似文献   

8.
我矿“七米沟”工程系采用非电起爆系统爆破,拒爆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工程进度,而且威胁安全生产。为此,我们对露天深孔非电起爆系统爆破中的拒爆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预防措施,对杜绝拒爆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 1.拒爆原因露天深孔非电起爆系统爆破中,造成拒爆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乳胶或乳化炸药密度较小,装药下沉缓慢,若装药后立即填塞,因装填物(如岩渣、岩粉等)比炸药重而造成孔内药柱不连续,一且炸药之间隔填塞物的长度大于炸药在水中的殉爆距离,就会产生拒爆。  相似文献   

9.
随着露天大区微差爆破规模的不断扩大,采用混药车混合炸药直接向炮孔中装入浆状或乳化炸药的装药方法也日益增加。目前,混药车混合的乳化炸药,出口处药温达72~76℃,因此对起爆器材的耐高温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预装药的持续时间有的长达7~15昼夜。然而,按GB6722~86《爆破安全规程》的规定,在高温矿井爆破,孔底温度为60~80℃时,炸药应用沥青牛皮纸包装完好,不得与孔壁接触,向孔内装药至起爆时间不应超过1小时。据测定,用混药车直接装填的乳化炸药,药温高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10.
装药器属于爆破用移动式输送炸药的设备,本文着重对目前常用的带搅拌器装置的装药器设计、制造、使用与管理提出一点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关于硫化矿爆破,冶金工业部颁布的《冶金矿山爆破和炸药生产安全暂行规程》(以下简称《规程》)第7,条规定:“高硫矿爆破时,炮孔内粉尘要吹净;禁止将硝铵类炸药的药粉与硫化矿直接接触;并禁止用高硫矿粉作填塞物。严防在装药时碰坏药包。高温矿爆破时,孔底温度超过50℃,必须采取防止自爆的措施。”但有些硫化矿山由于对高硫矿爆破时炸药发生自爆的可能性及其危害认识不足,无视这一重要规定,因  相似文献   

12.
10 装药与填塞10.1 炸药的搬运 《规程》规定: (1)用人力往药室搬运炸药时,每人每次搬运量不得超过一箱(袋),搬运工人行进中,应保持1m以上的间距,上下坡时应保持5m间距。 (2)往药室运送炸药时,不准与雷管同时混合运送。 (3)对起爆体、起爆药包或已经接好的起爆雷管,只准爆破员携带运送。 炸药的搬运应参照GB6722《爆破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执行。要特别提出的是,起爆体、起爆药包或已经接好的起爆雷管,只准爆破员携带运送。因为起爆体一般是将优质炸药、雷管或导爆索等起爆材料,装在特制的起爆箱内组成。起爆体感度较高,稍有不慎,将会造成早爆或拒爆事故,因此只准训练有素的爆破员携带运送。  相似文献   

13.
随着露天矿的不断延深,爆破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越来越大。为了控制爆破地震对边坡稳定的影响,近几年我矿采用预裂爆破、缓冲爆破等控制爆破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特别是使用武钢矿山研究所近期研制出来的武—201型水胶炸药,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因为在炮烟中含有CO、NO、NO_2等有害气体,所以爆破后必须对工作面进行充分的通风,并确认巷道中有害气体的含量达到允许浓度以下时,才能开始作业。排出炮烟所必需的通风量应根据炮烟生成量、有毒气体浓度、允许浓度以及避炮时间而定。一、炮烟 (一)炮烟中有毒气体量爆破后所生成的有毒气体量,因炸药的种类、装药量、起爆方法、岩石性质及其周围条件的不同而异。见表1。表2是各种配  相似文献   

15.
针对低透气性松软煤层瓦斯难以抽采的现实问题,进行了松软煤层水介质不耦合装药预裂爆破增透的研究。理论上,分析了水不耦合装药爆破在孔壁上形成的初始冲击波压力,并结合断裂力学计算得出煤体中形成的粉碎区和裂隙区范围。同时,利用ANSYS/LS-DYNA三维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水和空气不耦合装药的松软煤体爆破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不耦合爆破后,松软煤体中形成的裂纹数量以及裂隙区范围明显较优,采集到的应力曲线,水不耦合装药爆破后形成的压、拉应力峰值分别是空气不耦合装药爆破的3.71倍和2.58倍;水不耦合装药爆破改善了爆破效果,应用于低透气性松软煤层的预裂爆破增透中,能够有效提高煤层的透气性,抑制瓦斯动力灾害事故。  相似文献   

16.
针对低透气性松软煤层瓦斯难以抽采的现实问题,进行了松软煤层水介质不耦合装药预裂爆破增透的研究。理论上,分析了水不耦合装药爆破在孔壁上形成的初始冲击波压力,并结合断裂力学计算得出煤体中形成的粉碎区和裂隙区范围。同时,利用ANSYS/LS-DYNA三维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水和空气不耦合装药的松软煤体爆破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不耦合爆破后,松软煤体中形成的裂纹数量以及裂隙区范围明显较优,采集到的应力曲线,水不耦合装药爆破后形成的压、拉应力峰值分别是空气不耦合装药爆破的3.71倍和2.58倍;水不耦合装药爆破改善了爆破效果,应用于低透气性松软煤层的预裂爆破增透中,能够有效提高煤层的透气性,抑制瓦斯动力灾害事故。  相似文献   

17.
1992年6月9日,本钢南芬露天铁矿在爆破施工过程中发生一起雷击引起的早爆事故。这次爆破施工的爆破量为15万m~3,采用多孔粒状铵油炸药,电雷管微差起爆,总药量为124t。6月7日开始预装药,6月8日装药完毕,6月9日上午开始联母线,当时为阴天,中午开始下小雨,此时母线已联完,到下午2时许,忽然天空出现一个闪电炸雷,随即  相似文献   

18.
李红杰 《安全》1999,20(1):11-13
0 引言 硐室爆破(又称大爆破)是将大量炸药装入硐室或巷道中进行爆破的方法.它具有一次爆破力量大、施工工期短、成本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等优点,在矿山、铁路、交通、水电、建工等部门土石方集中的开控工程中应用广泛.我国是进行硐室爆破最多的国家之一,万吨级炸药的爆破已有2次,千吨级的10余次,百吨级的达100余次[1].百吨炸药量以下的爆破次数就更多了.由于硐室爆破一次装填起爆的炸药量很大,所以施工中的危险胜也很大,特别是装填作业这一环节,要完成大批量炸药的搬运与装填,实现起爆装置与炸药的结合,一旦出现差错,将会形成意外爆炸及爆破失控等事故,对爆破作业人员及爆区周围居民、建筑等将会造成极大危害.  相似文献   

19.
李昕哲 《安全》2003,24(6):25-25
雷管是起爆材料之一。雷管在金属管壳(或硬纸管壳)中压入少量的起爆药或是起爆药与猛炸药的装药,由简单的开始冲能转为爆轰,继而引起炸药爆炸的器材。由于用途不同雷管可分为炮弹雷管和爆破雷管。用于工程爆破雷管又分为火雷管和电雷管。 雷管内装的起爆药大多是雷汞又称雷酸汞,因含有不稳定性雷酸根基团,又是重金属盐类,它极  相似文献   

20.
井下爆破工程,使用什么作为堵塞材料能够起到爆破效率高、降尘和降低有毒气体浓度大的效果呢?我们江西九一五大队坑探二分队近年来在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单机任务连年增多的情况下,使用了水炮泥代替粘土炮泥,经4000个数据的测定,实现了预想的要求。据统计,粘土炮泥和水炮泥比较,爆破效率各为81%和82%,弹药消耗各为16.16和14.6公斤/米,粉尘浓度各为1.270和1.192毫克/米3,粉尘浓度样品合格率各为89%和100%。 炸药在炮眼里爆炸过程,实质上是炸药在炮眼里发生瞬间化学反应的过程。在爆破冲击波和爆破碎石冲击作用下,水炮泥水袋破碎,水被冲击成雾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