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继轩 《劳动保护》1992,(11):38-39
液氯是一种毒性很强的腐蚀性气体,在化工、造纸、轻工、电子和医药卫生等领域有广泛的用途。用来盛装液氯的钢质焊接气瓶(简称钢瓶),目前一般有3种规格,即公称容积400、 800和1000升的钢瓶。 《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规定,液氯的充装系数为1.25,是按钢瓶容积,同时考虑在最高使用温度(60.℃)下液氯体积膨胀后,瓶内仍有5%的气相空间来确定的。 要确保液氯钢瓶的安全,必须从充装和检验环节控制两个要素──防止超装和腐蚀。 液氯钢瓶超量充装后,随着温度的升高,液氯的体积急剧膨胀,当液氮膨胀占满瓶内气相空间后(即满瓶),由于液氯的压缩率极小,而…  相似文献   

2.
温州电化厂发生 液氯钢瓶恶性爆炸事 故后,为了认真吸取 教训,防止类似事故 的发生,化工部通知 所属企业对液氯钢瓶 进行安全检查。国家 劳动总局也向各地劳 动局转发了这个通 知。 通知中要求: 一、各省、市、区化工局立即组织力量,按照国家劳动总局“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对所属企业的液氯钢瓶进行一次全面大检查。(1)凡是未经劳动部门正式批准而制造使用的液氯钢瓶,一律暂停使用。(2)现在使用的液氯钢瓶,必须在定期技术检验的有效期内,超期没有检验的钢瓶,一律不许再充装液氮。(3)全面检查液氮钢瓶的皮重,空瓶重量必须与铭牌一致,凡…  相似文献   

3.
液氯一般采用0.5吨或1吨的钢瓶包装。液氯钢瓶运到使用单位后,首先应检查钢瓶零部件是否完整,钢瓶内液氯是否超重,使用期限是否超过等等。 超期钢瓶和超重钢瓶不要使用。液氯钢瓶的储存和使用场所最高温度不得超过40℃,夏天要有遮阳措施,防止日光曝晒,并严禁接近一切明火和引火物。 液氯钢瓶的安全装置一般由液氯钢瓶、夹套汽化器、压力缓冲器、转子流量计、热水槽等组成(见附图)。它的作用是保证液氯逐渐汽化,稳定控制氯气的使用压力,从而做到安全用氯。 液氯汽化时要吸收热量。热量吸收的越多,汽化的速度就越快。根据这个原理,在液氯钢瓶…  相似文献   

4.
我们南京中转油港有8只液氯钢瓶,开启阀门锈死已3年了,始终无法处理,真象是8枚炸弹严重威胁着我们油港的安全。 我们从《劳动保护》1981年第2期《一个严把安全关的液氯包装组》文章中,得知南通农药厂液氯包装组能处理一些液氯钢瓶的疑难问题,于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写信给他们请求帮助。谁知没几天就收到他们热情洋溢的回信,表示愿尽力帮助。 经检查,要处理这8只液氮钢瓶确实比较棘手。但是,南通农药厂设备科、氯产品车间和液氮包装组的师傅们在生产繁忙的情况下,抽出时间研究处理方案,制造专用工具,终于为我们清除了这8枚“炸弹”,消除了事…  相似文献   

5.
去年9月,温州电化厂发生液氯钢瓶恶性爆炸事故后,南京化工厂领导对此事十分重视,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对本厂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发现了一些不安全因素。如液氯包装现场拥挤,操作规程不够完善,钢瓶管理没有专人负责,操作工人变化较大、安全知识比较缺乏,防毒面具、救护设备不全等。 为了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厂领导召集了安全、设备、供销、职工医院、生产车间等部门的有关人员研究,决定由各单位分工负责,限期解决以下问题:组织专业人员按国家劳动总局发布的《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对全厂所有的气瓶进行一次全面的质量检查;修改充实气瓶充装、运输…  相似文献   

6.
去年3月22日,山东省德州石油化工厂电解车间液氯工段发生了一起惨重的液氯钢瓶爆炸事故,当场炸死3人,重伤2人,液氯充装管道被炸毁,厂房遭到严重破坏。 事故的情况是这样的; 德州石油化工厂于1984年从天津购进160只旧钢瓶。厂方没有按照《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派专人对充装气体的钢瓶作严格检查,就把它们交给了三氯化铝车间。车间也只检查了钢瓶的外部情况,更换了嘴子及合金堵,然后就把这些钢瓶作为合格品于同年分四批报给安全科。安全科既不了解钢瓶的实际情况,也没有进行认真监督检查就签署意见,交销售科使用。在一次充装液氯前,操作工…  相似文献   

7.
同志,你不会忘记前年温州电化厂液氯钢瓶爆炸事故教训吧!液氯钢瓶是受压容器,从事液氯包装,钢瓶试庄和阀门维修工作真象是和老虎打交道,必须严把安全关才行。南通农药厂液氯包装小组的同志深明此理,并身体力行,11年没有出过事故,去年被评为南通市安全生产先进班组。 坚持“十不灌” 包装液氯前他们认真检查钢瓶,并严格做到“十不灌”:氯瓶钢印不明、钢瓶过期、钢瓶变形、钢瓶非绿色、钢瓶皮重超重、瓶内有响声、瓶阀开关不灵、瓶底发热、磅秤失灵、用户安全措施不落实都不灌。 有一次,有个用户发来的钢瓶倒灌了异物,小组的同志发现立即通知…  相似文献   

8.
2001年10月8日6时50分,贵州省某厂氯化分厂液氯蒸发站在换装液氯钢瓶时,发生氯气泄漏,造成厂区及周边居民部分人员和牲畜氧气中毒。现将中毒事故调查分析如下: 事故经过 2001年10月8日6时,某厂氯化分厂液氯蒸发站当班工人为通氯效果更好,准备换上3号、5号液氯钢瓶使用。6时50分左右,当班工人李某在1号系统操作,吴某  相似文献   

9.
在对大量涉及氯气氯化工艺的化工企业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众多化工安全专家的实践经验,提出液氯钢瓶称重装置、液氯气化装置、氯气缓冲装置、氯化反应装置和事故氯气吸收处理装置安全控制方案.液氯钢瓶称重装置对液氯钢瓶进行称重并设自动报警.液氯气化装置采用盘管式气化器,在蒸汽输入端设自动调节阀门,热水侧设温度显示报警装置等进...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各地陆续发生不少液氯钢瓶爆炸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很大损失。使用液氯钢瓶必须掌握安全知识,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防止发生事故。 一、液氯钢瓶设计的安全要求 现在使用的液氯钢瓶主要有两种,一种为1吨装的大瓶,一种是0.5吨装的小瓶。它们设计的压力为18公斤/厘米2,使用温度不超过60℃。每个钢瓶上有两个铜制外型阀(即瓶嘴),还有三个熔化温度为64-68℃的易熔合金塞。合金塞的作用在于当钢瓶因温度升高到64℃以上而出现超压时,它自行熔化并泄漏出氯气,从而降低瓶内压力,保护钢瓶不致爆炸。但是合金塞在低于64℃的条件下,对其他原…  相似文献   

11.
贵州兴义造纸厂漂打车间曾发生过一起氯气中毒的严重事故,中毒者93人,经抢救脱险。 该车间配氯工段用石灰乳吸收氯气。在石灰乳池旁经常露天存放着液氯钢瓶。事故发生那天,操作员将一只液氯钢瓶滚至操作台,准备更换已用完的另一只钢瓶。当用细铁丝清理阀门螺口污垢时,钢瓶安全阀底座处突然涌出一股针尖粗细的黄色液氯,经用湿毛巾、泥土堵塞,无效。10分钟后,氯气弥漫到邻近厂房,有80多人中毒。为了排除险情,必须将漏气的液氯钢瓶推入石灰乳池内,让石灰乳吸收氯气,由于没有防毒面具,不敢接近漏气氯瓶,只好组织了20多人戴上口罩(口罩内夹小苏打…  相似文献   

12.
1979年9月7日13时55分,浙江某电化厂液氯工段在充装氯时,一液氯钢瓶突然爆炸,大量液氯气化,巨大蘑菇状黄绿色气柱冲天而起,高达40余米。其间夹杂瓦砾、铜瓶碎片在空中横飞。一块重725公斤的钢瓶封头飞至85米外的居民院中,砸死一位老太太。另一块重1公斤的钢瓶碎片飞至830米外的地方。有两个液氯钢瓶各重1750公斤,被气浪冲至数十米外的荷花池内和盐仓内。几只液氯钢瓶被钢片击穿,液氯储槽也被击穿,全部厂房倒塌,当  相似文献   

13.
<正>液氯槽车充装是随着我国氯碱产业高速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液氯包装形式,它改变了利用液氯钢瓶进行充装和运输的传统方式,大大提高了液氯充装和运输效率,降低了企业成本,扩大了液氯销售地域半径。正因如此,液氯槽车充装成为众多氯碱企业首选的充装方式。由于目前仅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45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  相似文献   

14.
基于液氯气化过程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开发设计出-套液氯安全使用技术装置.避免了液态氯气直接进入氯化反应装置,保证氯气使用过程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法规、标准,防止和减少了液氯气化过程中液氯钢瓶超压、超温和爆炸的可能性,降低了液氯使用过程的危险性及事故率.  相似文献   

15.
周海东 《劳动保护》1997,(10):43-45
岳阳纸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一个大型造纸企业,年产文化用纸7.8万吨。有苇、木两条化学制浆生产线,分苇浆和木浆两个制浆车间。两车间共用一套通氯设施,年用氟量达8000余吨。供氯方式采用液氯钢瓶连接液氮气化器经稳压罐和输氯管线输入浆氯混合设备,最后进入氯化搭。整个工艺流程可参看图人液氯在该流程中需经过蒸汽加热气化。降压稳流、管道输送、氯水混合、浆氯混合、氯化反应等一系列工艺过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酿成路氯事故的发生,威胁人身安全。因此,改善操作运行条件,确保通氯设施安全运行,是我公司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6.
去年9月7日,浙江温州电化厂的氯气车间,发生了一起罕见的液氯钢瓶恶性爆炸事故,死伤和中毒的有几百人,经济损失近四十万元。 这次爆炸事故中接连有5支液氯钢瓶发生爆炸,设备管道遭受严重破坏。360平方米液氯包装厂房全部倒塌,冷冻厂房大部倒塌,附近厂房、办公楼及周围280多间民房都遭到程度不同的破坏。爆炸中心炸成一个1.8米深、直径6米的大坑。钢瓶碎片最远的飞离爆炸中心830多米,有一块72.5公斤重的碎片飞出100多米远,落在居民住宅,打死一位老太太。十余吨液氯外溢,并迅速扩散,几公里之内的居民都有不同程度的中毒,许多树木枯萎。初步分…  相似文献   

17.
国内各氯碱厂在盛装液氯时,往往遇到“死瓶”。所谓“死瓶”,就是液氯装进瓶后,因多种原因,无法打开瓶阀。“死瓶”给生产厂家和用户带来极不安全的隐患。有的厂将“死瓶”运往人烟稀少的地方,强行拧下瓶阀,让液氯自然外泄。这样做,不但污染环境,也很不安全。有的厂将“死瓶”闲搁数年,对它束手无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根据钢瓶的结构,摸索出上种按理“死瓶”的新方法。 根据液氯钢瓶瓶阀安装位置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对瓶阀安装在有凸台的钢瓶上的,就采用目前国内各氯碱厂常用的密封式强行拧开瓶阀的处理方法,这里不再详加介绍。对…  相似文献   

18.
万世波 《劳动保护》2006,(12):61-63
浙江温州电化厂是1952年建成投产的一家大型企业,主要生产烧碱、盐酸、液氯等。1979年初,被命名为“大庆式企业”。然而,1979年9月发生的一场事故,使这家“大庆式企业”遭受了灭顶之灾。事故经过1979年9月7日13时55分,温州电化厂液氯工段液氯钢瓶突然爆炸,瞬时间,大量的液氯汽化和化学反应生成物形成巨大的气柱冲天而起,形成了40多m的蘑菇云,其间夹杂着瓦砾、钢瓶及碎片在空中横飞,数千米之外都有震感。在爆炸中心,一只重达1735kg的液氯钢瓶,被气柱垂直掀起,飞越12m高的高压线,砸破盐仓库屋顶,坠落在距爆炸中心30m的盐仓库内;另一只重为1754…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液氯钢瓶 多因过量充装发生爆炸 事故,造成人员中毒和 农作物的死亡,应该引 起有关部门的注意。只 要加强管理,采取切实 有力的措施,这类事故 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北 京金属结构厂的同志, 以认真负责的态度,进 行了调查研究,做了一 些试验工作,这是好的。 文章中提出的防止过量 充装的措施,也是可行 的,希望有关单位针对 自己的情况,依靠群众, 狠抓一下液氯钢瓶的充 装检验等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0.
3月28日至4月13日,湖南省劳动局、商业局、卫生局在长沙举办了专用劳动防护用品业务训练班。参加训练班的有省工业主管部门和厂矿企业安技部门、商业系统、卫生系统和聘请的教师;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商业系统也派人参加,共190人。 为办好这次业务训练班,商业部派代表作了具体指导,全国专用劳动防护用品技术协作组专门作了研究。主办单位聘请了冶金部武汉冶金技术安全研究所、总字621部队、天津市劳动保护橡胶厂、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湖南劳动卫生所的同志担任讲课任务。学习中,还请了长沙建湘瓷厂、琏邵矿务局的工人师傅作了隔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