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海洋产业结构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海洋产业的偏离—份额分析角度对我国海洋12个产业部门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到以下结论:1较突出的产业资源利用矛盾阻碍了海洋经济发展速度;2"本位主义"发展理念导致区内重复建设、产业结构同构的问题较突出;3海洋产业处在一个高位增长的黄金发展期,为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海洋经济亟须寻找和孕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2.
海洋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新动力.从上海海洋产业发展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海洋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在此基础之上,以空间为载体、产业为核心探讨了上海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对策.空间上是从立足未来有望在长江口形成亚三角洲体系的历史性新契机,提出上海海产业发展空间战略构想.即以长江口及口门内外为“一核”,以临港新城和崇明岛为“两翼”,以滨江临海经济带为“一带”,产业上以第二、三产业为突破口,未来形成发展五大海洋支柱产业和四大海洋先导产业的海洋产业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开发、海洋可持续发展、海洋产业发展已成为国内外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辽宁省作为我国的海洋大省,海洋经济与海洋产业发展极具潜力。鉴于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产业分析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采用灰色模型对辽宁省海洋经济与各海洋产业之间的关联度进行比较,旨在发现目前辽宁省各海洋产业当中对本省海洋总值贡献率最为突出的产业,对辽宁省海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总体产业结构和海洋产业结构的发展演进呈现出不同的规律性.运用三轴图法对比分析1992-2009总体产业和海洋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及我国总体产业和海洋产业的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探讨促进总体产业结构和海洋产业结构演进的主导因素,为产业政策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辽宁省海洋经济的发展现状,从研究辽宁省海洋产业结构的角度出发,利用多元相关分析方法,重点分析了辽宁省海洋各产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在辽宁省海洋产业中,海洋渔业、造船业、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推动了地区经济的增长,而海洋油气业和海盐业对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利用2005—2010年中国海洋统计数据,采用双尺度对比、产业结构变动系数等方法解析浙江海洋产业结构与沿海10省份差异和省内市域分异特征。发现浙江海洋产业特征为:①规模与质量明显落后于辽、鲁、沪,结构变动速度落后于辽、鲁、沪、琼。②宁波占全省海洋经济总量的50%,但海洋产业对地方贡献率却远低于舟山的68%。③甬、台、舟、嘉4市海洋产业结构呈二三一型。④省际与省内市际分析显示浙江海洋经济与港口规模存在较高正相关关系。提出海洋产业优化发展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7.
能否实现海洋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既取决于海洋产业结构的合理性,还取决于海洋经济系统内部之间的协调性。从静态和动态角度,对大连市海洋产业结构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大连市海洋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问题,提出了处理海洋开发中的关系,促进及优化产业结构,实施科技兴海战略等相关对策,阐明实现海洋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8.
海洋产业的发展对于山东省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山东省海洋发展的现状,分析了海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了山东省海洋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最后提出了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对于指导山东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环渤海地区海洋资源丰富,地区经济的发展壮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概述了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的发展现状,应用区域空间差异的定量分析方法与模型(标准方差、加权变差系数、集中化指数、最小方差法等)分析了环渤海四海市主要海洋产业的空间集聚与扩散程度,总结出它们发展海洋经济的民同,提出了促进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秦皇岛市海洋经济快速发展,已初步形成多种产业和相对完整的海洋经济体系。然而也面临着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海洋科技发展水平较低等问题,这都制约了秦皇岛市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秦皇岛市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优化海洋经济产业结构、实施科技兴海战略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海洋产业结构变动是影响海洋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以辽宁省为例,运用多部门经济模型和基于统计角度的GDP产业结构贡献度测算方法,分析了1997—2007年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并进行了偏离—份额分析,揭示了海洋产业结构变动对海洋经济增长的影响,提出了对策,为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发展蓝色经济是指发展依赖于海洋或与海洋相关的环境友好型产业和经济,中国作为海洋大国,蓝色经济将在今后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比重.欧盟作为成功开展海洋空间规划的区域性组织,对海洋开发管理和协作具有丰富的经验.欧盟及其成员国通过创设海洋空间规划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和实施规则体系,在制度设计和政策执行上较为明确和灵活,在...  相似文献   

13.
张诗雨 《绿叶》2012,(4):29-34
中国海洋产业在快速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国际因素的影响,海洋自然灾害海洋权益冲突海洋市场波动等诸多方面的风险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危及海洋产业安全;随着中国参与全球海洋管理与合作的力度不断深化,海洋产业安全形势有望逐步改善,但加快产业结构优化提升海洋开发实力完善海洋产业管理体系仍然是海洋产业应对国际风险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作为中国的海洋资源大省,在国内率先提出"海上辽宁"战略。阐述了辽宁省海洋经济的现状,以动态的分辨系数为基础,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辽宁省的海洋产业特点进行了分析,进而针对辽宁省海洋产业结构应如何调整等问题提出了积极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环渤海地区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环渤海地区为研究区域,以2001—2005年该地区的海洋水产、海洋油气、海盐、海洋化工、海洋生物医药、电力海水、造船、海洋工程建筑、海洋交通运输、海洋旅游和其他海洋产业等11个产业部门产值为指标,通过结构多样化指数、偏离份额分析和区位熵指数对环渤海地区海洋产业结构的综合化、产业结构的结构效益、产业的比较优势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6.
郑州市的发展对河南省构建"中原经济区"战略,促进中原崛起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探讨了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内涵,分析了郑州市生态化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构建了郑州市生态产业模型,并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人口问题、环境保护和生态城市规划等方面为郑州市的生态化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逄静  潘静 《环境教育》2013,(Z1):107-109
青岛市同安路小学开展海洋环境科技教育已近十个年头,随着一茬茬新生的进入和毕业生的走出,期间无数心血和汗水的付出,换来的是一种全新的环境意识和理念。"21世纪是海洋世纪",这是2001年联合国的正式文件中首次提出的。我国虽然算得上是海洋大国,但远远不是蓝色经济强国。近十几年来,随着我国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逐年增大,科学利用和开发海洋资源,大力倡导发展蓝色海洋经济已被党中央和国务院给予高度重视,先后做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和重大举措。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实施海洋开发"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发展海  相似文献   

18.
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不仅能够推动海洋产业优化升级,促进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可以提高海洋公益事业的服务水平,因此对广东省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选择与培育进行研究意义重大.依据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技术要求、市场需求规模、产业集群化程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标准,构建了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政府推动、龙头企业带动、名牌企业嫁接和集群化产业园等培育模式,同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性措施.  相似文献   

19.
素有"中国东海明珠"之称的浙江和台湾两地,拥有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旺盛的市场需求和较好的海洋旅游发展基础,逐渐成长为中国海洋旅游的国际目的地。梳理国内外对浙江、台湾两地海洋旅游资源、海洋旅游产品等方面研究发现:1浙江、台湾两地海洋自然旅游资源大同小异,但海洋人文旅游资源差异很大;2台湾在开发海洋旅游产品时更注重对海洋生态的保护,倡导永续生态文化旅游模式;3两地的海洋旅游开发正热,但都未深入开发,多停留在"观光"阶段。分析了浙江、台湾两地海洋旅游合作优势、现状与困境,探讨浙江、台湾两地开展海洋旅游合作新路径与政策机制创新,提出浙、台两地海洋旅游发展的优化合作环境建议。  相似文献   

20.
海洋经济是辽宁经济新的增长点,在经济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例,是各地区经济竞争的重要领域.海洋产业是决定沿海城市和地区发展前途与命运的朝阳产业.辽宁省所处的独特区位条件决定了有条件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确定主导产业能促进经济更快更好发展,采用灰色关联法、皮尔模型和波士顿矩阵法确定产业产值占经济总产值的比重与速度,进一步确定该地区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