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Super-SBM模型测算中国2000—2017年省际能源效率,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能源利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3E)系统综合评价体系,采用变异系数法、三元系统耦合协调模型与灰色GM(1,1)预测模型分析中国3E系统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布局及动态演变趋势。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能源效率整体呈先降后升趋势,2000—2014年由0.564降至0.422,2014—2017年由0.422升至0.440,呈东部、中部、西部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2)研究期内中国3E系统耦合协调度由0.483升至0.672,三大区域差异明显,呈由东部沿海地区向周边省份发展的时空规律;(3)预测结果表明2018—2022年各省3E系统耦合协调度均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2.
从能源生产和消费弹性系数出发介绍近20年来中国能源的消费状况,并且根据统计数字,作出了关于能源消费总量与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及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工业固体废物的曲线关系图.为了能定量地说明上述变量之间的关系,引入灰色关联分析,计算出能源消费与工业环境污染之间的灰色关联度以及灰色关联矩阵.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得出结论:能源消费与工业环境污染具有显著关联,要降低工业环境的污染,就要减少传统能源的使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以及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通过定量计算为政府提倡大力使用清洁能源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6年版碳排放计算指南中的计算公式和碳排放系数缺省值计算了天津市2000-2008年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然后对人均GDP、人口和能源强度与碳排放量作相关性分析,运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法对天津市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进行分解分析,最后探讨了其主要影响因素的...  相似文献   

4.
基于经济投入产出生命周期评价(EIO-LCA)模型构建了2007年广东省部门能源消费CO2排放矩阵,从生产及最终需求的角度分析了不同部门能源消费CO2排放的分布特点.结果表明,不论是从部门的生产视角,还是从最终需求视角看,广东省能源消费CO2排放都集中于第二产业,其中CO2直接排放量集中于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而CO2隐含排放量最大部门为建筑业;从部门生产的CO2排放分析看,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是单位产值CO2直接排放量(简称CO2直接排放强度)最高的部门,直接排放强度达4.98 t/万元;从部门最终需求的CO2排放分析看,该省能源消费CO2排放主要是由省外的需求引起,占排放总量的64.79%;不同最终需求对各部门的CO2隐含排放量的贡献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建筑业的CO2隐含排放主要由省内资本形成引起;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这些部门的CO2隐含排放主要由省外需求引起;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属第三产业部门的CO2隐含排放则主要由省内消费需求引起.对于不同的部门,应当针对其CO2隐含排放的特点,制定相关的CO2减排策略.  相似文献   

5.
尚梅  王蓉蓉  胡振 《环境污染与防治》2022,44(4):529-534,551
基于2003—2017年中国不同省域碳排放统计数据,分析中国碳排放时空演进规律,利用中介作用及调节作用检验法,甄别不同能源消费碳排放驱动因素的作用机理并探究省域异质性.结果表明:(1)空间维度上看,中国人均碳排放分布态势呈东部低、中西部高的特征,东部地区人均碳排放变化幅度总体较小,西部地区增速最快.全国人均碳排放呈较为...  相似文献   

6.
杜冰冰  侯慧敏  侯琼  徐鹤  张墨  陈瑛 《环境工程学报》2023,17(12):3832-3842
我国铅蓄电池每年的报废量十分庞大,其不正规回收利用给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近年来,国家为规范废铅蓄电池的回收利用已出台多项政策,但行业内部仍存在许多问题。基于调研说明了废铅蓄电池回收利用的现状,阐述了回收利用过程中的电池流向和保障机制。基于废铅蓄电池回收利用过程各利益相关方复杂的博弈关系引入演化博弈模型,从模型构建、求解和结果可视化几方面说明演化博弈的流程。通过梳理废铅蓄电池回收利用过程中各利益相关方的矛盾冲突,针对正规回收、生产者延伸责任落实、正规再生利用等方面构建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最后,结合模型分析提出相应建议,包括强化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出台经济激励政策、建立规范的回收体系、合理规划布局再生铅企业、打击违法行为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