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动物的羽毛中,含有大量氨基酸和蛋白质,如鸡毛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丝氨酸占14%,谷氨酸、甘氨酸、白氨酸、缬氨酸及精氨酸含量可达7%以上,异白氨酸、天冬氨酸、苏氨酸、苯基丙氨酸及丙氨酸含量为4~7%。动物羽毛中还含有粗蛋白,含量可达87%左右。从动物羽毛中提取氨基酸和蛋白质可广泛应用于饲料、化妆品、食品等行业。现介绍  相似文献   

2.
缫丝废水中含有蛋白质高,有机物质多、氨基酸丰富、溶解氧低(平均2.6毫克/升)、温度较高(平均40℃)、pH值也较高等特点,直接排放则污染农田、不利于鱼类生长.本成果利用大量蛋白质、氨基酸等有机物质,通过充氧和降温等处理技术使溶解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比分析了藻类EOM的类型和组成,探讨了藻类胞外氨基酸的释放规律.选取典型淡水藻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喙头舟形藻(Navicula rhynchocephala)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法(EEMs-PARAFAC)、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3种藻在生长稳定期EOM特征与胞外游离氨基酸、结合氨基酸的含量组成等差异.结果表明,藻类均可将无机氮转化为有机氮释放到水体中;3种藻EOM中总色氨酸与总酪氨酸荧光强度关系分别为铜绿微囊藻四尾栅藻喙头舟形藻、喙头舟形藻四尾栅藻铜绿微囊藻;藻胞外氨基酸中组氨酸、丙氨酸、甘氨酸及丝氨酸含量均较高,苏氨酸、精氨酸、酪氨酸含量均较低;3种藻c(DFAAs)/c(DCAAs)的比值均较低,释放的氨基酸多数以蛋白质和多肽的形式存在;铜绿微囊藻胞外有机物(EOM)中ρ(DON)、ρ(TDAAs)及氨基酸对水体中DON贡献量均为最高,分别为1.31mg/L、5.35mg/L、69.08%,因此蓝藻水华暴发可能会增加水体的氨基酸浓度,加重水体有机氮负荷.  相似文献   

4.
四种南京地产栽培野菜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4种传统野菜已在南京地区规模栽培利用。采用模糊识别法和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分别以鸡蛋蛋白质为标准蛋白 ,以WHO/FAO氨基酸参考模式为评价标准 ,对这4种野菜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了评价 ,并与6种常见蔬菜蛋白进行对照比较。结果表明 ,4种野菜蛋白质含量为2.3 %~5.0 % ,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齐全 ,其含量为77.73 %~89.36 % ,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量的36.72 %~42.04 % ,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含硫氨基酸 (Met +Cys)。其蛋白质营养价值分别优于同科的一些常见蔬菜。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 蛋白质以及作为蛋白质结构单元的氨基酸是所有生物的普通成份。恩格斯指出:“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氨基酸在生命系统中的重要性决定了它们在地球化学领域中的意义。它们在地质体中的产状、来源、以及在地质史中的演化,已成为有机地球化学、生物地球化学、地质古生物学,天体演化和生命起源等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七十年代以来,由于对地质体中氨基酸的光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污泥二次污染问题并增加蛋白质来源,利用中性蛋白酶催化水解污泥提取蛋白质,分析了pH、酶浓度、反应时间、温度、底物含固率等因素对酶催化作用的影响,并确定酶作用时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pH=7.4、酶加量4 000 U/g污泥、反应时间4 h、温度50℃、含固率4%的条件下,污泥蛋白质提取达到27.4%,氨基酸含量为373 mg/L,多肽含量为912 mg/L;利用蛋白酶作为污泥处理剂获取蛋白质、氨基酸和多肽,具有探索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1株异养硝化菌胞外聚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异养硝化菌(Acinetobacter sp.YY-5)在不同生长时期胞外聚合物(EPS)组成成分及其变化规律.利用热处理提取YY-5菌的EPS,分析该菌株在不同生长时期EPS组分,包括蛋白质、总糖、核酸和游离氨基酸等.并进一步把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分析其氨基酸的变化规律及其对蛋白质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株具有较高含量的EPS,且其在稳定期时EPS含量最高.在不同时期分泌的EPS组分均以蛋白质为主.EPS中各组分含量及其变化规律与该菌生长状态密切相关,在该菌株生长过程中,EPS中各组分的变化情况:蛋白质从14.599 mg.g-1增加到28.489 mg.g-1后减少为15.139 mg.g-1;总糖从6.757 mg.g-1增加到10.199 mg.g-1后减少为7.857 mg.g-1.核酸从1.56 mg.g-1一直增加到6.287 mg.g-1;游离氨基酸从3.713 mg.g-1增加到4.374 mg.g-1后减少为1.299 mg.g-1.蛋白质水解后,其中极性氨基酸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非极性氨基酸一直呈增加趋势;在生长过程中一直以带负电的氨基酸占优.  相似文献   

8.
食品废物的填埋、焚化等处置方式引起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也造成了能源的极大浪费。食品废物中蛋白质的提取和利用技术已成为解决当前食品废物的处置和未来蛋白质能源供应问题的关键。该文对近几年食品加工行业常用的蛋白质提取技术及其新进展作了总结;同时归纳了近几年食品废物中的蛋白质利用情况,包括食品废物生产单细胞蛋白、生物活性肽、昆虫蛋白、氨基酸和蛋白饲料等方面;最后,对餐厨垃圾以及食品废物中蛋白质提取技术的发展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谷类食物如大米、小麦、小米、玉米、高梁等是含碳水化合物最多的食物,平均达70%,是供给人体热能的最主要来源。但是这类食物的蛋白质含量相对较低,质量较差,蛋白质所含的必须氨基酸不完全,尤其是缺乏赖氨酸,营养价值较动物蛋白质低。在粮食中,大豆的蛋白质含量最高,约为...  相似文献   

10.
艾贝尔森(Abelson,P.H.1954)曾经指出,通过构成化石硬组织中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研究可以查明各种化石的不同时代。随后,黑尔和巴达等人进一步证实了在地质体中普遍存在着氨基酸;并对氨基酸的分离测定及其在地质年代学上的应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从而,确立了以氨基酸测定地质年龄方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春季中国南黄海与东海海水中溶解氨基酸的分布和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11年3月南黄海与东海部分海域为研究对象,对其中48个站位海水样品的总溶解氨基酸(THAA)、溶解结合氨基酸(DCAA)、溶解游离氨基酸(DFAA)的浓度分布和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表层海水中THAA的平均浓度为2.981.72 mol/L(1.27~8.54 mol/L),DCAA的平均浓度为2.761.63 mol/L(0.91~7.70 mol/L),DFAA的平均浓度为0.310.21 mol/L(0.11~1.14 mol/L)。溶解态氨基酸水平分布的趋势大致呈现出近岸高、远岸低的特点,其中,DCAA与THAA分布规律基本一致。溶解态氨基酸的垂直分布特点为次表层与海水底层出现了高值区。春季南黄海与东海表层海水中溶解氨基酸主要由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丝氨酸、甘氨酸及丙氨酸构成。表层海水中个体氨基酸间的相关性矩阵显示DFAA中有5对氨基酸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研究发现海水中溶解氨基酸与Chl a、DOC、DIN等环境因子均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南海北部表层海水中溶解氨基酸的分布与组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测定了2009年冬季南海北部表层海水中总水解氨基酸(THAA)、溶解游离氨基酸(DFAA)、溶解结合态氨基酸(DCAA)及叶绿素a、溶解有机碳(DOC)的浓度。调查海区THAA浓度的分布总体呈现近岸高、远岸低的特点,并且在陆坡处出现高值;DFAA浓度分布规律性则较差,但是在陆坡处也出现高值;DCAA周转速度较慢,是THAA浓度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R=0.9935,n=48,P<0.0001)。冬季南海北部表层海水THAA主要由甘氨酸、丝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和天门冬氨酸构成,它们占THAA的67.03%,DFAA、DCAA中的主要成分与THAA基本相同。个体氨基酸间的相关性矩阵分析显示THAA中有5对个体氨基酸间存在显著性正相关,DFAA、DCAA中分别有9对及6对个体氨基酸之间存在显著性正相关。溶解氨基酸与环境因子如叶绿素a和DOC之间均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饲料蛋白的开发,是发展饲料工业的重要课题。羽毛、蹄角壳是家禽家畜产品加工中的废弃物,但它实属一类特殊的蛋白质——角蛋白,其基础成分仍然是各种天然氨基酸,因其结构的特殊性,而不易被动物的胃蛋白酶所消化,长期以来未被开发利用,既造成蛋白质资源的浪费,又严重污染环境。国内外曾研究用酸法、碱法、高温高压法等水解角蛋白为氨基酸或可消化蛋白,但大多数的研究方法因成本、设备、效率等诸因素而未正式形成工业化生产。云南教育  相似文献   

14.
氨基酸遍及各处,而且氨基酸的L-对映体已经与生命的出现联系起来。近年来在蛋白质的成岩作用中,特别是将蛋白氨基酸的成岩外消旋化应用于地质年代学和地质温度计后,人们对氨基酸又有了新的兴趣。黑尔和艾贝尔森对氨基酸在这些方面应用开始研究,他们发现在一系列年代递增的化石贝壳中,D-氨基酸比例的增加是由于L-氨基酸  相似文献   

15.
利用废弃蛋白质制备氨基酸螯合微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复合氨基酸螯合微肥是一种高效、无公害环境友好的绿色肥料,开发前景广阔,综述了废弃蛋白质水解制备复合氨基酸螯合微肥的研究现状,展望了氨基酸螯合微肥研究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石化空气污染区树木叶片内的蛋白质、核酸、游离氨基酸及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含量较对照区有明显的变化,变化 幅度小的树木的抗污染能力强,变化幅度大的抗污能力弱。其中蛋白质、核酸含量表现出降低,游离氨基酸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含量升高。供试的几种绿化树木抗污能力由强至弱依次为云杉、旱垂柳、中东杨、白榆、丁香、白蜡槭。  相似文献   

17.
选取不同水情下鄱阳湖表层沉积物,研究由于江湖关系变化导致的水位变化对鄱阳湖沉积物氨基酸含量、分布与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鄱阳湖表层沉积物氨基酸含量在5.40~18.2μmol·g-1间波动,高值区域集中在"五河"入湖尾闾区和鄱阳湖入长江的湖口水域;2鄱阳湖北部湖区、"五河"入湖尾闾区、湖心区沉积物氨基酸组成相似,各氨基酸含量大小排列次序为:天冬氨酸谷氨酸丙氨酸丝氨酸赖氨酸精氨酸甘氨酸甲硫氨酸酪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缬氨酸组氨酸;3由于江湖关系变化导致的鄱阳湖枯水期提前和枯水位持续下降引起的沉积物出露时间延长和出露面积增加,致使不同高程沉积物氨基酸含量差异明显,3个湖区沉积物氨基酸含量均表现为枯水期丰水期;3个湖区不同高程沉积物氨基酸含量差异明显,其含量变化趋势为12~13 m高程沉积物11~12 m高程沉积物10~11 m高程沉积物,即高程越高,氨基酸含量越高;4出露时间延长引起沉积物氨基酸含量增加,其中增加最大的为酸性氨基酸.来年进入丰水期,大规模覆水可引起沉积物氨基酸等内源氮释放量增加,将对鄱阳湖水质产生一定影响,即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增加鄱阳湖富营养化风险.  相似文献   

18.
2006年每月在长江口徐六泾采集颗粒态样品,进行颗粒态氨基酸(PAA)、颗粒态有机碳(POC)、颗粒态氮(PN)和叶绿素(Chl-a)的分析测定,以了解长江口徐六泾颗粒态氨基酸的月季变化特征及来源。结果表明,总颗粒态氨基酸(TPAA)与总悬浮颗粒物(TSM)之间是正相关关系(r=0.780,p<0.005)。TPAA在1月份达到最高值3.14μmol/L,在10月份降至最低值1.11μmol/L。各种氨基酸占总颗粒态氨基酸的摩尔百分比及D型对映体的相对比例均无显著变化。其中,天冬氨酸(Asp)、甘氨酸(Gly)、丙氨酸(Ala)、谷氨酸(Glu)、苏氨酸(Thr)、缬氨酸(Val)、丝氨酸(Ser)和亮氨酸(Leu)为优势氨基酸。D型精氨酸(D-Arg)、D型天冬氨酸(D-Asp)、D型谷氨酸(D-Glu)、D型亮氨酸(D-leu)和D型丙氨酸(D-Ala)为主要的D型氨基酸,其主要来自细菌源。POC/Chl-a,TPAA/PN与降解系数(DI)的对比表明:长江口徐六泾颗粒态氨基酸主要来源于陆源输入和新鲜浮游植物,且受到2006特枯年的气候干旱和三峡蓄水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氢氧化钠和氯化钠对污泥蛋白质的增溶作用。在pH12.5用氢氧化钠处理可获得最大的蛋白质增溶作用(90%)。本文还研究了盐酸、木质磺酸钠、硫酸、乙酸和硫酸铵作为蛋白质沉淀剂的蛋白质提取作用。在所有沉淀剂中,硫酸铵(40%)的效果最大,具有最大的蛋白质回收率(91%)。本文着重分析了回收蛋白质的特性,即总蛋白质、水分、灰分和重金属四种参数。实验发现,蛋白质回收装置能去除原始污泥中的大多数金属,而且回收物含有能用作动物饲料添加剂的所有必需的氨基酸。  相似文献   

20.
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物质代谢三方面综述了二氧化硫对植物新陈代谢的影响;阐述了二氧化硫对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分析了二氧化硫引起植物光合作用变化的原因与途径;综述了二氧化硫对糖、蛋白质和氨基酸等物质代谢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