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促进养殖户积极参与粪污治理,基于意愿转化行为视角,利用吉林、辽宁2省25县的生猪规模养殖户调研数据,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分组(无意愿无行为、有意愿无行为、有意愿有行为),运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从“有无意愿”“有无行为”“意愿转化行为”三个维度综合分析生猪规模养殖粪污治理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养殖户的粪污治理意愿与治理行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意愿与行为的不一致比率达26.8%。影响养殖户粪污治理意愿转化行为的因素主要与养殖规模、粪污消纳地面积、养殖净收益、周边群众舆论、粪污处理技术、粪污处理经济条件、粪污处理相关培训、政府补贴和政府监管等相关性较大,并且对意愿向行为转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养殖年限成为养殖户粪污治理意愿转化行为的阻碍因素。  相似文献   

2.
基于肉鸭养殖户的调查数据,通过Tobit模型从经济学视角分析环境规制、声誉诉求对肉鸭养殖户亲环境行为绩效的影响,在分析养殖户行为绩效组间差异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环境规制、声誉诉求对养殖户行为绩效的非线性关系及通过养殖户行为间接影响养殖户行为绩效的作用路径.结果显示:环境规制与声誉诉求显著影响养殖户粪污资源化处理行为绩效,且环境规制中引导型规制的作用最强,养殖户对个人社会关系的声誉诉求更能促进养殖户行为绩效;环境规制、声誉诉求对养殖户行为绩效的影响存在年龄差异和教育程度差异,而且当家庭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环境规制和声誉诉求对养殖户行为绩效的作用开始显现;环境规制和声誉诉求通过交互效应影响养殖户行为绩效的同时,通过影响养殖户行为间接影响养殖户行为绩效.为了促进乡村振兴的实施,应在考虑目标群体异质性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制定适度环境规制政策,在提升政策有效实施的过程中加强养殖污染治理的技术培训,通过强化声誉效用提升养殖户认知、促进养殖户实施粪污资源化处理,进而优化肉鸭养殖的资源配置,实现肉鸭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磊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39(12):119-121
生猪养殖粪污是农村面源污染来源之一,冀东某县是河北省养猪大县,养殖产生的粪污主要采用能源生态处理方式进行处理与利用,在养殖粪污的现有利用方式中,存在土壤中重金属积累风险、粪便中病菌抗生素风险、生猪散养的环境风险.针对冀东某县生猪养殖粪污处理利用存在的环境风险,对规模化养殖场采用粪便堆肥发酵制有机肥工艺进行处理利用;散养型粪污,依托规模化养殖场进行处理利用;政府依据种养结合的原则,制定养殖规划,确定养殖规模,建立制度化管理,保护农村环境.  相似文献   

4.
规模化生猪养殖粪便处理与成本收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河南省不同规模生猪养殖户(企业)的典型案例调研,提炼了不同养殖规模下,生猪粪便处理的主要模式,分规模估算了污染系数和排污量占比,并对比分析了不同养殖规模粪便处理的成本收益现状.研究发现:不同养殖规模在粪便处理方式的选择上存在较大差异,成本收益和监管力度是决定养殖户采取不同粪便处理方式的关键因素;我国生猪养殖污染排放的压力较为严重,污染治理设备投资资金压力大、缺乏配套的种植用地消化畜禽粪便、粪便循环利用的经济效益较低、有机肥市场监管不完善等问题是制约养殖户减少粪便污染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促进生猪粪便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排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养殖户污染防治意愿是采取畜禽养殖污染物处理方式的基础。明确滨海地区养殖户污染防治意愿的关键因素,辨析污染防治意愿形成机理,对制定有效政策有着重要意义。以盐城市为例,基于121份调查问卷,运用结构方程分析养殖户污染防治意愿的形成机制与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个体特征、社会影响及感知、养殖户健康风险感知对于污染防治意愿有直接正向影响;(2)个体特征对养殖户环境风险感知、健康风险感知有正向影响,与社会影响及感知有共变关系,并通过这些因素间接影响养殖户污染防治意愿;(3)养殖户健康风险感知是影响滨海地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意愿最主要的因素,借助路径:养殖对于人体健康影响的感知→健康风险感知→养殖户污染防治意愿可以有效提高区域养殖污染防治。  相似文献   

6.
海岛养殖户台风灾害适应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产养殖是保障粮食安全、提升适应力需要关注的关键部门之一。农户层面的灾害适应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对增强养殖户灾害适应能力,确保养殖户生计安全、海岛可持续发展和渔村振兴具有重要价值。基于海岛水产养殖户调查数据对养殖户灾害全过程适应性行为进行研究,并运用Multivariate 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适应性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较多地采用无悔反应和低悔战术,很少采用预先应对策略、更容易的早期策略以及未来获益策略使得大多数养殖户适应行为的成效不太显著。(2)同一因素对养殖户选择的多种适应策略有正负不同方向的显著影响,不同适应策略之间也存在着显著的互补和替代效应。(3)年龄、家庭劳动力、5年遭灾次数是养殖户适应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投入、健康状况、灾害感知强度、收入、教育程度、社会资本都对养殖户采取的适应行为有显著影响。(4)海岛地区养殖户灾害适应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方向具有特殊性。研究识别了海岛养殖户台风灾害适应行为的关键影响因子和薄弱环节,结论可为政府和养殖户灾害适应策略的优化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分析框架,采用山东省五莲、东平和垦利等三县(区)的379份农户调查问卷数据,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Heckman二阶段模型和比较分析法,探究农户规模经营意愿与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与差异,为推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提供决策参考。结果表明:(1)案例区被调查农户对土地政策的认知程度普遍较低,且认知水平与结构均存在地域差异。(2)个体特征、资源禀赋和区位因素对规模经营意愿产生显著影响,而政策认知和社会保障因素的影响却不显著;所选四类因素均表现出了对规模经营行为的影响,其中影响力度较大且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因素主要是"是否参加农业保险"和"新型经营主体认知程度"。(3)27.70%的受访农户存在规模经营意愿与行为不一致的情形,山区与平原农户规模经营的影响机制表现出一定差异,影响农户意愿与行为的因素也有较大不同。(4)建议深入了解农民的政策认知水平与结构、有针对性地加强宣传教育,因地制宜构建信息平台、降低农地流转交易成本,构建面向小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土地+服务"的二元规模化。  相似文献   

8.
利用山东省东营市的586份问卷调查数据,运用计划行为理论、社会行动理论和治理理论分析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意愿与行为间的差异及其障碍因素,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社区情境因素欠缺及居民体验差、推动措施力度偏低、心理认同不足和自身异质性特征是垃圾分类从意愿到行为转变的主要障碍;社区情境因素、情境体验及推动措施既直接对垃圾分类意愿与行为的差异程度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并通过心理认同感的中介作用对缩小其差异程度产生间接影响;各因素对意愿和行为差异程度的作用机理表现出一定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差异。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完善社区设施、活动与组织建设,增强垃圾分类措施的针对性及加快制度和管理体系建设是推动意愿到行为转变的跨越路径。  相似文献   

9.
龚已迅  杨丹 《自然资源学报》2021,36(11):2966-2979
气候变化给当前中国农业生产转型带来严峻挑战,从效率视角分析农户适应气候变化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养殖户气候适应性行为与养殖业生产效率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基于中国五省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与选择纠偏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Selectivity-corrected Stochastic Production Frontier model)相结合的实证思路,分析养殖户气候适应性行为对养殖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1)养殖户气候适应性行为能够提高养殖业生产效率,纠正可观测因素与不可观测因素造成的选择性偏差后,适应组养殖户平均养殖业生产效率为0.618,未适应组养殖户的平均养殖业生产效率为0.551。(2)若未考虑选择性偏差,养殖户适应性行为对养殖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将会错估。研究成果可为推进政府制定农户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与推动农业生产转型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0.
随着快速城市化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长三角区域欠发达地区乡村耕地资源利用呈现新特征,从主体角度开展该区域耕地资源利用研究对乡村治理以及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以江苏盐城和南通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以及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农户耕地资源利用行为意向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苏北沿海地区不同耕地规模农户的耕地利用行为意向存在显著性差异。农户耕地资源利用行为意愿主要直接受到农户户主个人及家庭特征和耕地资源禀赋特征两个因素影响,政策认知以及技术与资金使用对其产生间接影响且程度较弱。苏北沿海地区乡村治理过程中亟需进一步开展农户分类管理与引导,促进耕地适度规模化经营,加强农户技能与政策培训,探索农业服务新模式,促进耕地资源精准管理、农业高质量发展以及乡村振兴等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11.
吕晓  臧涛  张全景 《自然资源学报》2020,35(5):1147-1159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分析框架,采用山东省五莲、东平和垦利等三县(区)的379份农户调查问卷数据,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Heckman二阶段模型和比较分析法,探究农户规模经营意愿与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与差异,为推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提供决策参考。结果表明:(1)案例区被调查农户对土地政策的认知程度普遍较低,且认知水平与结构均存在地域差异。(2)个体特征、资源禀赋和区位因素对规模经营意愿产生显著影响,而政策认知和社会保障因素的影响却不显著;所选四类因素均表现出了对规模经营行为的影响,其中影响力度较大且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因素主要是“是否参加农业保险”和“新型经营主体认知程度”。(3)27.70%的受访农户存在规模经营意愿与行为不一致的情形,山区与平原农户规模经营的影响机制表现出一定差异,影响农户意愿与行为的因素也有较大不同。(4)建议深入了解农民的政策认知水平与结构、有针对性地加强宣传教育,因地制宜构建信息平台、降低农地流转交易成本,构建面向小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土地+服务”的二元规模化。  相似文献   

12.
利用调研数据,采用DEA和分位数回归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蛋鸡粪便处理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养殖户蛋鸡粪便处理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分别为0.537、0.835和0.643,说明目前养殖户蛋鸡粪便的处理效率偏低;蛋鸡粪便的机械清理以及沼气利用、出售有利于粪便处理效率保持较高水平,技术效率值均超过了0.540,应该予以提倡;户主受教育程度、养殖收入、养殖规模、标准化示范场、污染认知以及外部发展环境中的环保监察、粪便处理政策和经济作物有利于粪便处理效率的提高,而在传统养殖向现代养殖的过程中,劳动力数量不利于粪便处理效率提升。此外,蛋鸡粪便处理效率并未呈现出显著的地区差异。基于结论,提出了提高粪便处理水平以及实现蛋鸡养殖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城市规模的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行为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文从城市规模的内涵出发,分析不同城市规模的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行为差异。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城市用地规模扩张效应、城市人口集聚效应、城市产业规模及其结构调整效应3个理论假说,以解释不同城市规模的地方政府土地财政行为差异;并通过243个地级市11 a的面板数据进行模型实证分析,检验并证实了3个理论假说。研究发现,不同规模的城市的土地财政行为背后有着不同的驱动力:1)中小城市的城市用地规模扩张对土地财政有明显的驱动;2)所有规模级别的城市的人口集聚效应对土地财政都有显著的影响,且呈现出“U”型特征;3)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的第二产业规模对土地财政驱动方向不同,特大城市、中小城市第三产业规模对土地财政有正向驱动。因此,针对不同规模城市的土地财政问题及其治理,应该从土地政策、人口与户籍政策以及产业政策等方面给出差别化的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14.
以蛋鸡为例,利用我国5个鸡蛋主产省份蛋鸡规模养殖户的调研数据,从蛋鸡粪便处理的角度采用Super-SBM模型和分位数回归相结合的方法实证分析了蛋鸡规模养殖环境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蛋鸡规模养殖环境效率低于技术效率,且环境效率存在区域差异;养殖过程中仍然存在投入冗余和期望产出不足、非期望产出过剩的现象;机械化、高频率清粪有利于蛋鸡规模养殖环境效率保持在较高水平,而粪便利用方式对蛋鸡养殖环境效率并没有持续的显著影响;我国所推行的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有利于提升蛋鸡养殖环境效率.  相似文献   

15.
畜禽废弃物处理对规模养殖环境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宁  秦富 《中国环境科学》2015,35(6):1901-1910
以蛋鸡为例,利用我国5个鸡蛋主产省份蛋鸡规模养殖户的调研数据,从蛋鸡粪便处理的角度采用Super-SBM模型和分位数回归相结合的方法实证分析了蛋鸡规模养殖环境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蛋鸡规模养殖环境效率低于技术效率,且环境效率存在区域差异;养殖过程中仍然存在投入冗余和期望产出不足、非期望产出过剩的现象;机械化、高频率清粪有利于蛋鸡规模养殖环境效率保持在较高水平,而粪便利用方式对蛋鸡养殖环境效率并没有持续的显著影响;我国所推行的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有利于提升蛋鸡养殖环境效率.  相似文献   

16.
旅游景区厕所粪污生态化处理技术是解决旅游景区环境污染、改善游客游览体验及防治疾病传播的重要基础,但受旅游景区地理位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及游客的环保意识等条件的影响,国内各旅游景区粪尿收集及生态化处理水平有较大的差异.本文针对当前旅游景区厕所粪污的收集和处理问题,综述了旅游景区厕所粪污收集转运方式与处理技术,分析了技术特点、工程应用效果及技术选择应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以雾霾为标志不断恶化的大气污染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导致部分居民因空气污染而萌生迁出所在城市的意愿。基于自行设计的关于保定市城市居民生态环境态度、雾霾认知和雾霾治理信心和迁出意愿等内容的调查问卷,研究了城市居民关于生态环境态度、雾霾认知和雾霾治理信心对因雾霾而萌生迁出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居民的年龄对迁出意愿有显著性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态环境态度和雾霾防护行为对迁出意愿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城市居民的雾霾治理信心对迁出意愿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城市居民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雾霾基本认知、雾霾成因认知、雾霾危害认知和雾霾治理措施接受程度对迁出意愿没有显著性影响。在城市形象建设及雾霾治理的过程中,政府应加大雾霾治理政策的宣传力度,增强民众的雾霾治理信心,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气候异常给我国粮食生产带来的影响成为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大范围持续性干旱成为农业生产的最严重威胁,特别是近年来南方稻区季节性干旱问题日趋严重,已严重危害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因此,如何适应季节性干旱已成为当前全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的微观决策主体,其适应季节性干旱行为选择如何,其影响因素有哪些?此问题的解决是实现科学减灾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论文利用南方稻区江西省41个县755份农户调查样本数据,从理论与实证上分析了季节性干旱农户适应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统计结果表明:面对季节性干旱时,68.6%的农户会采取相应的适应行为,并且补种(苗)、改种其他作物、调整播种和收获日期是农户最优先考虑采用的适应措施,而资金和劳力是农户采取适应行为措施最主要的限制因素。利用Probit回归模型、Poisson回归模型和Tobit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季节性干旱农户适应行为措施选择、采用规模和采用强度的影响因素,计量结果表明:社区资本、干旱发生频率、防灾信息的可获性等因素对农户适应行为采用意愿、规模和强度有正向影响,而所在村距最近公路远近和所处的地形特征对农户适应行为采用意愿、规模和强度有负向影响。因此,需要进一步丰富社区资本、加强农户防灾信息可获性以及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以促进农户采纳适应措施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作为潜在的生态旅游者群体,大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态度及其行为倾向对于旅游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文章以南京林业大学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以配额抽样法探讨大学生旅游者学科专业、性别因素对环境意识的影响,了解环境心理与行为特征,并与国内生态旅游景区旅游者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旅游者表现出较好的环境态度和倾向,行为意愿上显示出"绿色"的特征,同时专业课程学习以及实践经历能够增强环境认知和情感,对旅游环境与生态知识的渴求和认知程度对整体环境意识水平有较大影响,然而大学生旅游者的环境意识多来源于理论,存在着知行脱节,环境行为滞后于环境情感、意志。应将旅游环境教育与各学科教学结合起来,开展培养环境责任和环保能力的旅游实践活动,加强大学校园环境及文化建设,积极培育大学生旅游环境意识及管理旅游环境行为。  相似文献   

20.
以2014年云南省畜禽养殖数据为基础,分析计算云南省畜禽污染物排放量,并对各地区、各类畜禽污染分布现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表明,云南省进入了分散养殖向规模养殖的过渡阶段,呈现出规模养殖为主分散养殖为辅的特点,且规模化养殖污染排放量巨大。形成以曲靖、昆明、大理、红河为污染排放重点区域,以生猪和肉牛为重点污染类型,生猪和奶牛污染区域集中化程度最高的云南省规模化养殖污染特点。鉴于云南省规模化养殖污染整体特点,开拓云南特色养殖污染防治道路的基本条件已具备,通过污染集中治理的方式推进全省畜禽污染的治理工作必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