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火灾逃生技能中有一个“三秒钟呼吸冥想法”,就是让被困火灾者进行深呼吸,使头脑尽量清醒,然后仔细审视身处环境,尝试以平时掌握的逃生技巧脱离险境。车辆行驶中的“三秒钟法则”则是告诫驾驶员与前车保持“三秒钟”以上的行驶距离,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大庆石化公司也有一个“三秒钟”法则,即倡导员工在所有操作前沉三秒钟,把进行的操作程序再想一遍,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员工的违章操作,给员工上了一道安全锁。安全工作不能容忍一丝一毫的疏忽和侥幸。尤其是当你仅凭经验和感觉,不假思索就进行动火一类的操作时,很可能意味着危险系数已急剧…  相似文献   

2.
<正>冬季是火灾高发期,中铁建设集团市政分公司将所有在施项目重新进行了梳理,重点布控,并划分出重点防控区段,确保打好2014年度冬季施工消防保卫战。该公司要求各项目部秉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方针,以提高消防安全意识,普及火灾逃生常识,增强自防自救能力为重点,部分项目部还聘请了外部单位的消防专家,对员工进行了消防安全知识讲解,比如火灾发生初期原理的说明,火灾扑救和逃生技能的讲解。此外,项目部广  相似文献   

3.
环球要刊     
<正>美国Occupational HealthSafety 2015年第10期企业消防指南美国消防部门向民众强调,公司员工不要救3类火灾:火势超过桌子大小的火灾、冒黑烟的火灾和火焰燃至天花板的火灾。但雇主应给企业配备灭火器以应对某些可救火灾。灭火器距员工的距离要根据灭火器种类进行确定。雇主要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使其掌握灭火和逃生的基本原则,比如灭火要靠近门口站立、逃生时不要使用电梯等。此外,雇主还应建立完整的应急预案,预案中要包含火情上报方法、逃生步骤、紧急逃生路线指示图和员工疏散前进行现场指挥的人员等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4.
李冉 《安全》2014,35(9):60-61
1安全锤的工作原理 汽车安全锤,也叫救生锤,是封闭舱室里的辅助逃生工具。当汽车等封闭舱室突发火灾或落入水中等紧急情况时,取出工具并砸碎玻璃窗门以顺利逃生。锤身材质有塑料、木、钢等,锤头均为金属头。安全锤是汽车逃生法宝之一,在紧急情况下,分秒钟的争取就能极大的减轻伤亡损失。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火灾发生后,火势的蔓延情况及影响人员逃生的几个时间段,指出只有必须安全疏散时间小于可用安全疏散时间,人员才能安全逃生.并应用这一理论对河南焦作"天堂"影视厅发生特大火灾的原因、过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该从这次火灾中吸取的教训.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写字楼、酒店、商贸中心等公共建筑一幢幢拔地而起.但与此同时,高层建筑的安全问题也日益暴露,比如近年来时有发生的由于高层建筑火灾而导致的重大特大伤亡事故.面对高楼火灾,人们不禁会问:"究竟哪种消防设施能够让我们实现快速安全的逃生?"因此,如何提高火灾逃生的有效性和成功率,减少高层火灾发生时的伤亡率,已经成为一个消防安全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基于Pathfinder和FDS的火场下人员疏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人员行为对疏散的影响,以上海静安区失火大楼为背景,运用试用版灾难逃生软件Pathfinder,对人员行为进行模拟.实验得到了人员在不同行为模式下逃生时所用的时间和楼梯间内拥挤情况,并探究家庭成员的行为对逃生的影响.利用Pathfinder进行SFPE模式和指导模式模拟以确定哪种模式中的行为属于安全的疏散行为.以《建筑防火规范》规定的允许疏散时间为标准计算出规定时间内的疏散的人数,从而确定处于危险状态下的人员数量和时间.建立了一个简化的高层建筑模型,采用FDS模拟软件对高层建筑火灾进行了火灾模拟,得出了烟气蔓延速度、温度、CO浓度以及能见度的变化规律,为高层建筑火灾烟气的有效控制、人员疏散、火灾扑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从公众聚集场所的火灾特点和以往事故教训可以看出,公众聚集场所发生火灾易造成人员群死群伤的惨剧,且火灾中多数死亡人员是因不懂疏散逃生知识,选择了错误逃生方法或者错过逃生时机而造成的.因此,掌握公众聚集场所正确的疏散逃生方法以提高自救能力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9.
视野     
《安防科技》2013,(7):8-9
铜川校车将安装"1秒钟逃生器"手一拍,车窗玻璃就碎了。不是玻璃不结实,而是安装了一种新的安全逃生设备。6月15日,铜川市试验了一种叫做"1秒钟逃生器"的装置。该安全逃生器由粘贴的塑料膜和核心部件安全旋钮两部分组成,只需2.0kg的力即可用它击碎车窗,使老人、妇女、儿童也能在紧急情况下安全破窗逃生,解决了传统安全锤反复击打、破窗效果不佳的缺陷,也不易被盗。铜川交通运输局将  相似文献   

10.
速读     
《安防科技》2013,(12):8-9
渭南科普教育馆投用2013年11月9日,渭南公安消防支队举行了以"认识火灾、学会逃生"为主题的"119消防宣传月"活动。当天,市消防科普教育馆正式开馆。在消防宣传展牌区,讲解人员结合近期全国典型火灾案例,就提高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组织人员疏散逃生、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进行了详细讲解。在消防装备器材展区,各种破拆、救生、通讯、防护等消防装备吸引了  相似文献   

11.
速读     
《安防科技》2013,(11):8-9
百万师生疏散逃生9月份以来,陕西省各地消防部门联合教育部门开展了以"畅通生命通道,增强自救技能"为主题的生命通道体验系列主题活动。消防部门针对校园火灾规律特点,重点抓好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学生公寓、教工宿舍、教学楼、实验室等重点场所的消防安全,提升师生火灾报警、火场自救逃生以及校园安保人员初期火灾处置、组织引导人员疏散等方面的能力。"生命通道"体验活动,使广大师生熟悉疏散逃生路线、指示标志、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掌握基本的自防自救技能,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紧急避险的能力,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的目标。(吴永胜颜明君)  相似文献   

12.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火灾便是威胁人类的一大祸患.而且火灾的发生和发展又是使人难以预测的.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二千多人被火灾夺去生命,有四千多人在火灾中被烧伤.其中,有的是瞬间发生的爆燃、爆炸事故,人们来不及逃生;而大多数则是因为没能掌握同火魔作斗争的方法,逃生无路,眼睁睁被火烧死烧伤,或是被迫跳楼摔死摔伤,成了火魔的受害者和死不瞑目的冤魂.一些人,缺乏消防安全意识和消防常识,发生火灾时惊慌失措,有的冒险跳楼,非死即伤.  相似文献   

13.
正主持人,你好:请问员工聚集场所存在哪些火灾较大危险因素,易发生的事故类型有哪些?如何预防?易安网友易安网友,你好:员工聚集场所存在的较大危险因素和易发生的事故类型有:员工聚集在生产区域或危险场所,当发生火灾和其他伤害,或发生紧急情况时无法逃生。主要防范措施有:  相似文献   

14.
在突发的火灾中,如果逃生通道被火焰、浓烟封锁,被困人员该如何逃生呢?4月13日,在泉州市安溪县安办组织600余人开展的这场"第三逃生通道"配备和现场演练观摩活动中,"逃生者"就利用逃生窗口和缓降器示范了"逃生"的一幕. 活动现场,在装有缓降器的窗口,参与演练的"逃生者"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将安全带套入适当位置,并拉紧滑动扣,做好准备下降工作随后,"逃生者"紧握安全带,而向墙壁,从窗口上匀速缓慢下降.落地后,"逃生者"松开滑动扣,取出安全带,确认安全状态后离开现场.  相似文献   

15.
1原路脱险 这是人们最常见的火灾逃生行为模式.因为大多数建筑物内部的平面布置、道路出口一般不为人们所熟悉,一旦发生火灾时,人们总是习惯沿着进来的出入口和楼道进行逃生,当发现此路被封死时,才被迫去寻找其他出入口.殊不知,此时已失去最佳逃生时间.因此,当我们进入一个新的大楼或宾馆时,一定要对周围的环境和出入口进行必要的了解与熟悉.多想万一,以备不测.  相似文献   

16.
今年以来,各地连续发生了多起森林火灾,遭遇森林火灾如何逃生,真的值得我们关注. 在森林火灾中对人身造成的伤害主要来自高温、浓烟和一氧化碳.因此,一旦发现自己身处森林着火区域,应当使用沾湿的毛巾遮住口鼻,附近有水的话最好把身上的衣服浸湿.然后要判明火势大小,火苗燃烧方向,逆风逃生,切勿顺风逃生;在森林中遭遇火灾一定要密切关注风向的变化,这不仅决定大火的蔓延方向,也决定了你逃生方向的正确与否.当烟尘袭来时,用湿毛巾或衣服捂住口鼻迅速躲避.  相似文献   

17.
贾水库  王晨 《安全》2015,36(z1)
结合高层学生公寓"人员过于集中、火灾负荷大、火灾蔓延速度快、易产生大量烟雾和毒气、人员不易疏散"等特点,总结高层学生公寓的危害性,从学生公寓消防疏散逃生演练检验内容、学生公寓疏散逃生预案制订等方面阐释做好高层学生公寓消防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理解高层学生公寓疏散逃生演练的必要性与火灾疏散逃生的科学性,对高层学生公寓防火工作和组织学生科学疏散逃生演练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1原路脱险这是人们最常见的火灾逃生行为模式.因为大多数建筑物内部的平面布置、道路出口一般不为人们所熟悉,一旦发生火灾时,人们总是习惯沿着进来的出人口和楼道进行逃生,当发现此路被封死时,才被迫去寻找其他出入口。殊不知,此时已失去最佳逃生时间。因此,当我们进入一个新的大楼或  相似文献   

19.
三、火场逃生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报警、逃生与抢险的关系,是值得探索的现实问题.火场逃生的原则可用16个字说明:确保安全、迅速撤离、顾全大局、救助结合."确保安全、迅速撤离"是指被火灾围困的人要抓住有利时机,就近利用一切可用的工具、物品,想方设法迅速离开危险区,不要因为抢救贵重物品而贻误逃生良机,如果逃生通道封死,在无任何安全措施的情况下,不要采取过急行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相似文献   

20.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火灾便是威胁人类的一大祸患。而且火灾的发生和发展又是使人难以预测的。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二千多人被火灾夺去生命,有四千多人在火灾中被烧伤。其中,有的是瞬间发生的爆燃、爆炸事故,人们来不及逃生;而大多数则是因为没能掌握同火魔作斗争的方法,逃生无路,眼睁睁被火烧死烧伤,或是被迫跳楼摔死摔伤,成了火魔的受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