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油化工行业从原料、中间体到产品存在多种危害,防护不到位可能引起人体伤害。建立劳动系统可实现个体防护用品的计划、采购、发放、使用全过程管理,可以实现劳保费用预算和决算管理以及劳保信息的预警监控、统计汇总等一整套信息化管理,促使中国石化上、中、下游各企业个体防护用品信息管理规范、流程统一,更加有效的落实个体防护用品配备标准、合理制定采购和发放计划、控制费用核销、监督员工正确使用等环节,确保劳保用品落实到每一个基层单位,每一个班组,甚至每一名员工。同时强大信息汇总、预警监控、查询统计,为管理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对武汉市49家中小型木质家具制造企业进行职业卫生调查,并对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49家木质家具制造企业在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体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工作场所木粉尘、苯、甲苯、二甲苯浓度、噪声强度不合格率分别为46.0%,51.6%,9.2%,21.6%,35.1%。针对目前武汉市中小型木质家具制造企业职业病危害程度严重、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水平低等问题,从改善生产作业环境和提高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水平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对职业危害的识别和控制能力,采用跨国企业风险评估模式帮助我国中小企业改善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选用通用电气环境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的11个相关元素作为评估工具,对企业开展干预,并评估效果。结果表明,干预效果较好,工人接触有害物质的水平明显降低,个体防护用品使用率和正确使用率有较大提高,职业危害风险评估符合率有明显提高。应用风险评估模式干预的示范企业,职业卫生现状得到有效改善,为企业管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防护用品是企业保证职工安全和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工业企业除去定期的发放个人防护用品之外,在作业场所,配置合适的防护装置,是集体防护的重要手段。如个人防护用品有防护帽和防护鞋、防护眼镜和面罩、防噪声耳塞、耳罩、呼吸防护器、防护服装、防护手套和防护膏、膜等等,这些都是根据不同的作业性质及岗位而发放的,但是在很多企业存在着对防护用具不重视,不爱护,保养跟不上等现象。  相似文献   

5.
正在职业病预防中,政府和企业都重视源头控制,即采用工程或工艺控制等技术措施,减少职业危害因素的产生。但当技术措施不能消除生产中的危险或有害因素时,个体防护用品就成为抵御外来伤害、保证个体安全和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如何确保最后一道防线的安全有效性,关键是采购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防护用品。自2011年以来,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电气集团")在对下属131  相似文献   

6.
<正>防止职业危害的措施主要有技术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当不能采取技术措施或采取的技术措施不能完全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或达不到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时,最常见的防护措施是佩戴适合的个体防护用品,职工在作业过程中使用的个体防护用品则是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的最后一道防线。科学配置、合理维护个体防护用品,切实加强其使用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企业在个体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管理和培训等方面的理念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例如,员工在使用个体防护用品方面的意识比较淡薄,企业在个体防护用品的管理上还比较传统,没有在危险识别、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制定综合性安全健康方案,在选用、维护以及相关培训方面尚需进一步  相似文献   

8.
邱曼 《劳动保护》2007,(2):92-93
个体防护用品是保护从业人员身体健康、避免遭受职业危害的一种特殊的劳保用品,在无法将作业场所中有害物质的浓度降低到最高容许浓度以下或无法完全消除危害因素时,从业人员就必须使用合适的个体防护用品.  相似文献   

9.
某造纸企业100万吨白版纸项目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有:粉尘、毒物、噪声、高温。在试运行期间对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了有效的防护措施。通过现场调查、检测,结果显示,该建设项目的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个体防护用品、应急救援措施、职业卫生管理、辅助用室、职业健康检查等方面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该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可行、有效,防护措施到位。  相似文献   

10.
为识别某电子专用设备有限公司在建设项目试运行期间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其防护设施的有效性及职业卫生管理现状。通过对作业现场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分析职业卫生管理、职业健康监护资料进行综合评价。建设项目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个体防护用品、应急救援措施、辅助用室等方面符合标准、规范要求。该项目虽属于职业病危害较重的项目,但该项目职业病害控制措施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1.
加强个体防护即个人防护,是预防人身伤亡事故及防止职业危害的重要环节。因此,个体防护用品即劳动保护用品,就成为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保证安全与健康所必须的一种预防性装备。在生产中正确使用个体防护用品,是一项重要的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赵鹏 《安全》2014,(3):67-67
职业安全健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是北京市科委批准的第一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多年来,实验室紧紧围绕北京市和全国最突出的职业危害因素,特别是新兴职业危害方面,开展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检测检验、工程治理及个体防护用品开发研制等。  相似文献   

13.
职业卫生定性风险评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风险评价的原理,建立了较为完整的职业卫生定性风险评价方法,为企业进行职业卫生管理提供了充分的依据。此方法利用现场的各种信息对潜在的职业危害风险进行指数分级,在暴露评估过程中包含了危害来源,暴露途径和职业暴露的接受体这三个要素,使企业以此为依据来决定减轻职业危害的控制方法及优先顺序如化学品的替代、工程控制及个体防护用品。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职业病问题逐渐引起各方关注。9月8日,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职业健康司修订的《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草案)》经国务院法制办公开征求意见。草案规定,用人单位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不得发放钱物代替防护用品草案规定,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  相似文献   

15.
<正>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微企业的生存状态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浙江是中小微企业大省,小微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7.4%,是浙江经济的特色和活力所在,也是推动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截至2012年底,浙江省有各类市场主体350多万户,其中个体工商户255万户,企业90万家左右。小微企业在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4月29日国务院批转商业部、财政部、国家劳动总局、全国总工会《关于整顿劳动防护用品经营和发放管理的报告》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研究执行。 通知中指出:近几年来,劳动防护用品的经营和发放管理比较混乱,不少工矿企业自行扩大发放范围,任意提高发放标准,把发放防护用品当作福利待遇,浪费了国家资财,助长了不正之风,影响了职工的团结,不利于生产的顺利进行。劳动防护用品经营、发放、管理是一项政策性较强的工作,把这项工作搞好,对保证职工身体健康、支持生产、控制集团购买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各省、市、自治区要加强领导,并责…  相似文献   

17.
在8月3日召开的全国煤矿职业卫生工作座谈会上,国家煤监局事故处理司司长商登莹指出,要建立健全煤矿职业卫生监察组织机构,加大对煤矿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监察执法力度。商登莹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安全监察的重点要逐渐从控制伤亡事故为主转变到控制职工安全卫生为主。要建立健全专职煤矿职业卫生监察队伍,建立科学的检查程序;依法开展煤矿职业卫生监察工作,查处职业危害引发的事故,督促企业做好职业卫生工作;同时还要依托中介机构、事业单位建立煤矿职业卫生监察职称体系。企业要把职业卫生纳入对职工的岗前教育中,要规范作业场所职业病防护用品的发放和使用,制定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进行评价和监测,这也是煤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了特种个体防护用品(装备)生产制造许可及安全标志管理的发展阶段,分析了特种个体防护用品(装备)安全标志管理的重要作用,最后指出在目前安全标志使用中仍有欠缺,需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9.
李雷  杨波  周方  虞谦  李俊 《安全》2018,39(10)
本文通过对江苏省9个公路水运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个体防护用品配备及使用情况展开调研,分析了各施工现场作业工种、作业环境、职业性有害因素、个体防护用品配备和使用情况等内容,为制定公路水运工程施工个体防护用品配备和使用规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据《工人日报》6月6日报道,全国总工会近日印发通知,要求各级工会把服务和保障职工健康纳入工会工作的重要日程,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和夏季高温天气因素叠加给职工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督促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必要的个体防护用品和高温作业休息场所,按规定发放高温津贴等。高温津贴是个老话题,几乎年年讲年年议,但结果却年年岁岁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