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水样中的毒死蜱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自制了毒死蜱多克隆抗体,考察了离子强度和甲醇含量对抗原抗体竞争反应的影响,对反应体系进行了优化,最终建立了水样中毒死蜱的残留检测ELISA方法。结果表明,毒死蜱对抗体竞争性结合的I50为76.8μg/L,方法检出限为5.2μg/L。河水样品经简单前处理后分别采用ELISA和GC测定,用ELISA方法测得水样中毒死蜱的添加回收率为93.40%~102.1%,C.V为4.04%~5.18%,在水样中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8μg/L,检测灵敏度远高于GC,符合农药残留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李文举  周黔兰  徐海丽  陈琨  吴红 《环保科技》2014,20(5):58-60,64
建立了适用于水中痕量乙酸乙酯吹扫捕集GC-MS选择离子监测(SIS)模式的下测定方法,并对吹扫方法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吹扫时间为10 min时,吹扫捕集效率最高。水中痕量乙酸乙酯经吹扫捕集水/土自动进样器到捕集阱中,解吸后经气相色谱柱分离,在质谱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该方法测定乙酸乙酯的检出限为0.1μg/L,线性范围0.25~40μg/L,其相关系数r2=0.999 2,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87.7%~103.3%,RSD为1.1%~5.8%。此方法能够快速、高效地分析水中的痕量乙酸乙酯。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水中草甘膦的柱后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方法:水样直接进样,经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后草甘膦被衍生成强荧光物质,用荧光检测器检测。结果:草甘膦在0.25~1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9,检测限0.15 mg/L,加标回收率92.0%~104%,RSD为1.48%~4.38%。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适用于饮用水和地表水中草甘膦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2种有机杀虫剂对中华绒螯蟹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地表水农药水质基准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的现状,以半静态急性毒性测定方法研究两种杀虫剂(毒死蜱、硫丹)对中华绒螯蟹扣蟹急性毒性,旨为开展本土水生生物和有机磷农药品种筛选研究提供理论和科学数据支持,为下一步开展毒性评价终点的深入研究和完成重点有机磷农药品种水生态基准的制定工作提供参考。利用TSK方法得到毒死蜱和硫丹对中华绒螯蟹扣蟹24 h和48 h的LC50值和95%的置信区间以及根据Reed-Muench法计算安全浓度:毒死蜱对扣蟹的24 h、48 h的LC50值及置信区间分别为0.7 mg/L,(0.51~0.95)mg/L、0.34 mg/L,(0.26~0.44)mg/L,安全浓度为0.024 1 mg/L;硫丹对扣蟹的24 h、48 h的LC50值及置信区间分别为1.66 mg/L,(1.14~2.43)mg/L、0.9 mg/L,(0.58~1.41)mg/L,安全浓度为0.079 4 mg/L。对照大型甲壳类急性毒性实验的毒性分级标准,毒死蜱和硫丹对中华绒螯蟹属于剧毒物质。  相似文献   

5.
对中国目前在水稻上登记的所有毒死蜱单剂进行梳理统计,利用Top-Rice模型对不同剂型毒死蜱产品及其代谢物进行水生态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截止2019年5月,我国在水稻上所登记的毒死蜱单剂共292种,分为6种剂型.乳油占比最大,为82.5%,其次为水乳剂,占12.0%,可湿性粉剂、微乳剂、微囊悬浮剂、颗粒剂分别占0.3%、4.1%、0.7%、0.3%.基于风险评估保守性原则,归纳出适用模型分析的不同剂型毒死蜱产品的施用方法模式,对其在水稻田使用进行暴露分析.结果显示6种不同剂型毒死蜱在不同场景、不同季节的水稻上施用后,其母体预测环境浓度(PEC)范围0.7~1628.6μg/L,其代谢物的PEC范围为0.7~1705.9μg/L.风险表征结果显示,在现有登记施用条件下,对初级急性风险而言,毒死蜱产品对鱼类、无脊椎动物风险组(RQ > 1)分别占总模拟组的76.0%、90.6%;对于初级慢性风险而言,毒死蜱对初级生产者的风险组占总模拟组的72.9%,而高级分析评估结果显示毒死蜱产品对鱼类、无脊椎动物及水生中宇宙组RQ值均大于1,对水生生态系统存在风险.综合以上结果,目前在我国水稻上登记的毒死蜱产品使用后对水生生态系统的风险不容忽视.需注意的是,为综合分析所有登记毒死蜱产品剂型的可能风险,本研究针对其施药方法模式的分析偏保守,且所用模型未考虑到毒死蜱在土壤表面光解等影响因素,使得评价结果具有一定保守性.  相似文献   

6.
建立水中13种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PBDEs)固相(solid-phase extraction,SPE)萃取-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水样经弗罗里硅土(Florisil)固相萃取柱富集后,用2 mL正己烷和5 mL正己烷:二氯甲烷(V∶V=8∶2)进行洗脱,采用HP-5(30 m×320μm×0.25μm)毛细管柱分离,气相色谱仪(GC-uECD)检测。结果表明,在0.05、0.25、0.5μg/L3个添加水平中,13种PBDEs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在67.9%~121.5%的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为2.5%~12.3%。其中BDE-209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67.9%~71.9%,相对标准偏差为5.2%~8.0%。BDE-209的方法检出限是1.2 ng/L;其余12种PBDEs的方法检出限是0.11~0.5 ng/L。该方法准确度较高;稳定性和回收率良好;可测定多组分PBDEs,满足环境样品中PBDEs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替代传统手工法,建立了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中的丁基黄原酸的方法,与传统的分光光度法相比,这两种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操作简便、不污染环境。紫外分光光度法检出限为0.005 mg/L、测定上限为12.00 mg/L。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水样过滤后就可直接测定,检出限为0.2μg/L,在0.5 g/L~50 g/L范围内线性良好,准确度高,加标回收率为90.1%~97.0%,精密度好,相对标准偏差为2.3%~3.4%,适用于水中丁基黄原酸的快速监测。  相似文献   

8.
锰过氧化物酶(MnP)对农药毒死蜱降解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泛使用的有机磷杀虫剂毒死蜱为研究对象,利用白腐菌P.sordida YK-624菌株所产锰过氧化物酶(MnP)对其进行生物降解的初步研究。首先比较确定了MnP降解毒死蜱所需要的降解体系,即对于毒死蜱的降解,需要在有机酸(丙二酸)存在的缓冲体系中进行,此体系不需要表面活性剂Tween 80,但必须含有Mn2+和葡萄糖氧化酶氧化葡萄糖产生的H2O2。随后对主要影响因素的试验结果表明,MnP降解毒死蜱较好的条件是在pH 4.5的丙二酸缓冲体系中含7.5 mmol/L MnSO4、2.5 mmol/L葡萄糖以及40 U葡萄糖氧化酶,温度30℃。此时,400 U/L的MnP可将30 mg/L的毒死蜱经3 d时间降解77.51%。同时,利用GC-MS对毒死蜱酶降解后的产物进行了初步分析,得到1种可能的酶解产物O,O,O’,O’-四乙基二硫代焦磷酸酯,不同于水解和细菌降解途径,值得进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采用电解氧化和Fenton技术耦合的电解催化氧化法对毒死蜱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该法对毒死蜱废水的处理效果和出水的生化性能。结果表明:采用H2O2溶液用量逐步增加的方式,经过420 min电解催化氧化反应,废水CODCr仅由初始的7 920 mg/L降至5 880 mg/L,反映出毒死蜱废水的难降解特性。电解氧化单独处理毒死蜱废水时,在初始20 min内CODCr迅速下降,削减量为1 892 mg/L,随后CODCr变化不大;反应至80 min时,随着Fenton氧化反应的加入,废水CODCr开始逐步下降,有机物得到进一步降解。结合电解催化氧化出水的可生物降解CODCr(BCODCr)和废水处理要求(生化出水预期CODCr为500~600 mg/L,满足DB 33/923—2014《生物制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限值),将其分别稀释3和4倍后进行好氧生化试验,反应动力学常数分别为383.4和298.3 min -1,该好氧生化反应过程可能更多受浓度控制而非毒性抑制。电解催化氧化出水稀释3倍后进行21 d水解酸化-好氧连续流试验,出水CODCr为512~673 mg/L,去除率基本保持在60%以上;出水TP浓度后期稳定在20~30 mg/L,去除率在45%左右;出水NH3-N浓度为2.8~5.3 mg/L,去除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0.
利用改性凹凸棒土为载体固定植物酯酶,对影响固定化效果的因素和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植物酯酶的优化条件为:戊二醛浓度为8%,交联时间1 h,固定温度40℃,加酶量20 m L/g凹凸棒土,p H值7.0,固定化时间5 h,固定化酶的酶活回收率约45%。比较固定化酶与游离酶的酶学性质,固定化酶和游离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0℃和35℃,最适p H值分别为7.5和7,表观米氏常数Km分别为37.3 mmol/L和12.4 mmol/L,固定化酶与底物的亲合力下降,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p H稳定性及贮存稳定性都较游离酶有了一定的提高。固定化酯酶对毒死蜱的抑制程度与毒死蜱的浓度对数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对毒死蜱的检测下限为11μg/L。  相似文献   

11.
张敬东 《环境工程》2002,20(1):62-63
采用单通道流动注射 -新试铜灵荧光熄灭法测定水环境中重金属离子Cu(Ⅱ )。在新试铜灵的浓度为 2 5×10 - 5mol L ,激发波长为 2 81nm ,发射波长为 419nm下 ,Cu(Ⅱ )浓度为 0 12 5~ 5mg L范围内 ,荧光强度与Cu(Ⅱ )浓度呈线性关系 ,检出限 0 0 76mg L ,进样速率 90次 min ,对 3mg L的Cu(Ⅱ ) 10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0 32 %~ 2 97% ,河水和矿井水中加标回收率为 95 %~ 10 5 %。该方法选择性好 ,适合于水环境大批量样品中微量铜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药行业的水污染排放管理长期以来缺乏对特征污染物的控制要求,特征污染物产生、处理和排放的数据基础也非常薄弱.鉴于农药活性成分对作用对象极其敏感但又具有高选择性的特点,可以立足于对敏感作用对象以外的水生生物加以充分保护的思路,建立基于非靶向物种保护的农药水环境急性基准,作为我国现阶段农药排放限值的推导基础.基于对几十种农药活性成分毒性数据的分析,将物种毒性数据敏感度变化最显著的位序点(累积概率在5%~30%之间)作为“靶向物种”与“非靶向物种”累积概率的分割点,提出保护非靶向物种目标的水质基准计算方法,并以毒死蜱为例,应用物种敏感度分布曲线法对特征污染物毒死蜱水质基准值进行示例推导.筛选出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和植物等9门39科59种共109个急性毒性数据,经计算得出,毒死蜱对我国水生生物的HCt(靶向物种的危害浓度)为4.35 μg/L,基于HCt得到的毒死蜱排放限值为20 μg/L,与美国农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指南与排放标准中毒死蜱对现源的日最大排放限值(经换算为8 μg/L)较为接近.研究显示,基于非靶向物种保护的农药水环境基准方法推导的排放限值与发达国家排放控制要求接近,通过有效的污染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具有可达性.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在氨 (4mol L) 氯化铵 (1 2mol L) 无水亚硫酸钠 (2 % ) 亚硝酸钠 (0 2mol L)底液条件下,银氨络合物在- 0 0 5V处产生一灵敏的吸附催化波,银线性范围为 0 5~ 2 0 μg mL,检出限为 0 2 5 μg mL。本研究还作了催化波性质初探、干扰试验,并成功地应用于水质分析  相似文献   

14.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阿特拉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建立了水中阿特拉津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SPE-HPLC),并对流动相配比、流速、DAD检测波长和SPE小柱的选择等条件进行了研究,获得了最佳色谱条件:以WatersOASISTMC18SPE柱富集水中阿特拉津,乙酸乙酯作为洗脱剂,以配比为甲醇:水=4∶1的混合溶剂作流动相,流速为0.4mL/min,在222nm波长下以DAD为检测器进行分析。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0~2.00mg/L,方法检测限为1.0μg/L,自来水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4%。所建立的方法适用于测定水中的阿特拉津。  相似文献   

15.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快速分析水中硝基苯类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建立了固相萃取-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水中硝基苯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详尽地叙述了水样预处理过程.对固相萃取,水样预处理和色谱分离条件做了试验并予以优化.采用ODS-C18固相萃取柱将样品浓缩富集后,以DB-17色谱柱(30 m×0.32 mm×0.25 μm)为分离柱,以ECD和FID检测.方法检出限在0.12~90 μg/...  相似文献   

16.
徐冬梅  柯薇  王彦华 《中国环境科学》2018,38(11):4348-4353
重金属及农药残留在水环境中被频繁检测出,其复合污染对环境生物的联合毒性有别于单因子的生物效应.以淡水绿藻为受试生物,比较分析了有机磷农药毒死蜱(Chlorpyrifos)和重金属铜的单一及复合暴露对蛋白核小球藻急性毒性、细胞通透性及抗氧化应激的影响.铜、毒死蜱72小时单一暴露对小球藻的EC50分别为0.68和12.71μmol/L,藻细胞叶绿素含量随污染物浓度的增大而降低,细胞通透性随污染物浓度的增大而增强,藻细胞活性氧和抗氧化酶被显著诱导.利用相加指数法(Additive Index,AI)确定铜、毒死蜱联合暴露对小球藻急性毒性的联合作用类型为拮抗作用,这与小球藻ROS产生量及抗氧化酶等指标的显著性水平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7.
低污染低成本COD快速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探讨了一种无银快速测定废水COD的方法。该方法用CuSO4-MnSO4复合催化剂代替国标法中的Ag2SO4,采用H2SO4-H3PO4代替H2SO4,得到测定COD的最佳条件为:K2Cr2O7浓度为0.25 mol/L,催化剂CuSO4-MnSO4的配比为2:1,CuSO4和MnSO4总量为0.06 g,混酸比H2SO4:H3PO4为6:1,消解温度为160℃,消解时间为12 min。将实验得到的COD值与国标法COD测定结果相比较,准确度和精密度无显著性差异。此方法取样量少,消解速率快,操作简单省时,扩展了COD的测定范围,降低了污染,适用于大批量复杂水样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微波加热快速测定环境水样中的CODMn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高向阳  管棣  胡运良  郑君领 《环境科学》1992,13(1):79-82,36
利用微波加热技术,在密闭容器内压力消解,用高锰酸钾法快速测定了西流湖水、黄河水等环境水样和标准水样(CW82,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的COD_(Mn),并与经典方法进行了对照测定,结果令人满意。本法十几分钟内可消解十几个样品,Cl_-离子含量高达1000mg/L时亦不产生干扰,COD_(Mn)的检测下限为0.26mg/L,上限为15.0mg/L,室内测定的RSD<4%,多次加标回收率在97.0~105.6%之间,标准水样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为0.3%。适用于轻度污染水体COD_(Mn)的批量分析。  相似文献   

19.
Chlorpyrifos is one of the most extensively used insecticides in China. The distribution and residues of chlorpyrifos in a paddy environment were characterized under field and laboratory conditions. The half-lives of chlorpyrifos in the two conditions were 0.9–3.8 days (field) and 2.8–10.3 days (laboratory), respectively. The initial distribution of chlorpyrifos followed the increasing order of water < straw < soil, and soil was characterized as the major absorber. The ultimate residues in rice grain were below the maximum residue limit (MRL) with a harvest interval of 14 days. The chronic exposure for chlorpyrifos was rather low compared to the acceptable daily intake (ADI = 0.01 mg/kg bw) due to rice consumption. The chronic exposure risk from chlorpyrifos in rice grain was 5.90% and 1.30% ADI from field and laboratory results respectively. Concerning the acute dietary exposure, intake estimated for the highest chlorpyrifos level did not exceed the acute reference dose (ARfD = 0.1 mg/kg bw). The estimated short-term intakes (ESTIs) were 0.78% and 0.25% of the ARfD for chlorpyrifo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use of chlorpyrifos in rice paddies was fairly safe for consumption of rice grain by consum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