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引言 瑞典水管理研究计划(VASTRA)第二阶段的工作重点在于分析水体富养化问题以及瑞典水资源有效、可持续管理的可行性及不足之处.本项目由瑞典环境战略研究基金会(MISTRA)资助.本研究围绕以下三个方向进行:  相似文献   

2.
1995~1997年间对挪威、瑞典和芬兰的3821个湖泊的鱼类种群状况做了评估.采用分层随机抽样从芬诺斯堪的亚(芬兰、挪威、瑞典、丹麦的总称)所有面积≥0.04km2的126482个湖泊中选择调查湖泊.分析了湖泊的水化学,湖内鱼类状况则从邮件调查问卷中获得.鱼类种群损失发生最为频繁的地区在挪威南部酸化最严重的地区,而在芬诺斯堪的亚东部最少.根据调查问卷,鳟(Salmotrutta)、拟鲤(Rutilus rutilus)、北极红点鲑(Salvelinus alpinus)和鲈鱼(Percafluviatilis)鱼群损失的数量估计超过10000条.这些品种的鱼群潜在地受低碱性湖水影响的数量超过11000条.大约有3300个湖泊显示出总磷高于25μg/L,品种以鲤科鱼为主,这在芬诺斯堪的亚东部、芬兰西南最为明显.这次调查并未显示出鱼类品种由于富营养化而灭绝.1/3的湖泊人工放养了至少一个新的鱼类品种,最常放养的品种有鳟、白鲑(Coregonus lavaretus s.1.)、北极红点鲑、虹鳟(Oncorhynchusmykiss)、梭鲈(Stizostedion lucioperca)、茴鱼(Thymallus thymallus)、狗鱼(Esox lucius)、欧鳊(Abramis brama)、丁 (Tinca tinca)和欧 (Phoxinus phoxinus).在芬诺斯堪的亚湖泊,这些品种的人工放养量估计超过52000群.因此,北欧湖泊现有鱼类品种的数量最近受放养的影响超过了因环境变化如酸化等而损失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过去十年中,几例放牧引起植被退化的事件曝光已经使瑞典官方认为一些山区有过度放牧现象以及驯鹿养殖在生态学上可能并非是可持续的.我们从时间和管理角度对这些例子进行研究,进而评价放牧对瑞典山区夏季草场的影响程度.有关驯鹿种群长期动态的数据表明,上个世纪驯鹿的数量在225000头左右波动,没有变化的趋势.根据达拉纳(Dalarna)的郎格夫贾莱特(Langfjallet)和海里耶达(Harjedalen)的米塔克勒盆(Mitaklappen)的数据,对放牧影响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我们将这些数据与近几十年养殖在生态学上似乎不可持续的挪威芬马克地区以及芬兰北部的情况进行了比较,我们的结论是大规模的驯鹿过度放牧在瑞典山区不明显.但在封闭和围栏养殖时,可见过度放牧和践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瑞典维纳恩、韦特恩、梅拉伦和哈马伦四大湖泊中上层鱼类种群生物学的研究得出,适宜区域里鱼苗在生长季节尽早孵化,并在冬季到来之前达到一定的体长,对鱼苗的成活是至关重要的.一般认为,这不仅是为了适应春季浮游动植物的生长,同时也是为了避免被捕食.相对于秋季产卵的欧白鲑(Coregonus albula)来说,通过对春季产卵的胡瓜鱼(Osmerus eperlanus)和梭鲈(Stizostedion lucioperca)的研究,我们更容易得出上述的结论.冰融之后欧白鲑苗的迅速孵化对鱼类的种群生长较为有利.在贫营养性、掠食性鱼类很少的湖泊中,冰融化之后水温的快速回升对种群的补充较为有利,而在富营养性的湖泊中,由于存在被捕食的压力,情况就大不一样了.研究结果表明秋季产卵群体较难适应全球变暖的趋势,不同年份鱼类在年种群生长强度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可用生活史来予以解释.  相似文献   

5.
植物、动物、微生物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成千上万,广有分布。二百多年前,瑞典博物学家林耐经过长期研究,发表了《自然系统》和《植物种志》两本著述,对地球上的生命种群进行了科学的分类。可惜时过230多年,我们仍然没有来得及弄清地球上到底存在多少物种。人们初步估计有1000—3000万  相似文献   

6.
浮游植物是水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其对水环境变化敏感而常被用于指示水环境状态,但其对环境的响应受分类方法的影响.为了解洞庭湖浮游植物种群(门、属)和功能群(FG)两种分类法对环境的驱动响应特征和适用性,于2019年3~12月分水期对该湖共进行了4次采样,比较分析了浮游植物种群和功能群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并对比了TLI指数、 Shannon-Wiener指数、Q指数等评价方法在洞庭湖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洞庭湖共检出浮游植物6门61属,可划分为23个功能群和9个优势功能群,功能群演替趋势为P/MP/D(3月)■月)■月)■(12月).层次分割结果表明,洞庭湖浮游植物的种群分布与变化受环境因子的驱动大于空间驱动;影响浮游植物种群和功能群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水温(WT)、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氧(DO)、电导率(Cond)、水位(WL)和总磷(TP),环境因子对两者的独立解释性排序相差不大.RDA分析表明,浮游植物功能群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要优于浮游植物种群.综合对比分析发现,利用Q指数进行水质评价在洞庭湖水体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在瑞典最大的三个湖泊中人们研究了影响冰河时代残余体片脚类动物Monoporeis affinis的长期(1982-000年)种群密度的因素.在所有的三个湖泊中,Monoporeia数量都有较大的波动,在维纳恩和拉伦湖中还出现了明显的密度峰值.在维纳恩湖中,片脚类动物的显示出在一年期间内它和春季最大硅藻的生物体积有非常重要的关系.韦特恩湖中硅藻生物体积和Monoporeia密度间没有这种关系可能是由于此湖泊较深及其营养浓度比较低.在富营养的梅拉伦湖中.夏季氧不足(<4mgO2/L)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调节因素.均温层的温度显示在1989~1994年间深湖水存在一个明显的温暖周期.维纳和韦特恩湖均温层温度和总的太阳照射有关.然而和北大西洋波动冬天指数有关的既不是均温层水温也不是硅藻的生物体积.我们推测温度和接近湖底的氧气浓度的变化通过作用于种群的补充幼体成功率(繁殖)和幼体(年轻的)存活率来对种群密度起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瑞典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我国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瑞典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法律背景 瑞典作为欧盟国家,SEA(战略环境评价)立法基本是在<欧洲联盟第2001/42/EC号指令>(EuropeanUnion Directive 2001/42/EC)和<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战略环境评价议定书>(UNECE议定书)的框架下建立的.同时瑞典立法的传统就是倾向于建立大的法律框架,也就是说,瑞典立法并不是特别详细,而是由法律指南和其在专业性实践中的执行情况来详细说明,确保法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技术研究了太湖蓝藻水华期间不同湖区水体和底泥中产毒微囊藻与总微囊藻种群丰度.结果表明,湖区间产毒微囊藻种群和总微囊藻种群丰度明显不同:在水体中,竺山湾(N5)和梅梁湾(N2)产毒微囊藻和总微囊藻种群丰度高于贡湖湾(N4)和湖心(S4...  相似文献   

10.
种群内部及之间遗传变异的分布模式称为物种的遗传种群结构.为避免遗传资源的损耗,可持续管理应当以对这一结构的认识为基础.在确定渔业管理的生物单位的情况时,我们讨论遗传种群结构的关键方面,提出了三种基本结构类型:独特种群、连续变化种群和无变异种群.结构类型决定遗传可持续管理中单位是如何被识别的.我们也将回顾目前瑞典波罗的海开采利用鱼类基因种群结构情况,并且得出结论:遗传信息对大多数物种而言是不足的.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特别是考虑到几类商业性开采的鱼类种群正在衰退,有一些出现补充问题.对于6个物种,即大西洋鲱、大西洋鲑、河鳟、欧洲鳗鲡、大菱鲆、白斑狗鱼,目前有丰富的遗传资料至少可以为遗传结构生物的可持续利用和单位提供基本的信息.当前的管理实践并没有充分考虑这些信息.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一种红树植物和沉积物样品中多氯联苯的提取、分离以及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以植物和沉积物中PCB47和PCB155为研究对象,利用超声波进行提取、硫酸和硅胶柱进行净化和分离,以毛细管GC- ECD和内标法对PCBs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植物中PCB47和PCB155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0.47%和84.25%,方法检测限为0.0109×10~(-9) 和0.0112×10~(-9);沉积物样品中PCB47和PCB155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3.27%和86.68%,方法检测限为0.0140×10~(-9)和0.0114×10~(-9);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3.60%.本方法可满足植物和沉积物样品中PCBs定量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国水域沉积物中多氯联苯污染的空间分布、污染程度、污染来源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对沉积物中多氯联苯的污染进行了初步的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部分地区多氯联苯污染较严重,东北的松花江、大连湾、河北保定地区、中部的鸭儿湖、南部的珠江流域和台湾地区沉积物中有较高的多氯联苯平均浓度,其余地区沉积物中多氯联苯的污染水平相对较低.多氯联苯污染较严重的地区多为一些港口、工农业发达的区域、发生过泄漏的多氯联苯退役设备封存点和多氯联苯设备非法拆卸的地区,污染特征表现为点源污染的形式.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研究表明,多氯联苯污染的空间分布与当地水文地质地貌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历史及管理等因素相关.水流交换畅通、水体流量大、沉积物含沙质较多、适当的管理等会减轻多氯联苯污染;人口密集、工业发达、有历史或当前排污、航运繁忙等会导致多氯联苯污染加重.  相似文献   

13.
从污染土样中分离出一株多氯联苯(PCBs)降解菌,利用细菌通用引物扩增降解菌的16S rDNA,得到~1 500 bp的片段。经纯化,测序后在Genbank上进行同源性比较分析及系统发育树构建,初步鉴定该菌株为Pseudomonas sp,并用其对PCB77进行降解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在培养2 d后达到对数生长期,当培养温度为30℃、培养基pH值为7.0、微生物接种量为109cfu/mL、PCB77初始浓度为1.0 mg/L时,微生物对PCB77的降解率为58.63%。微生物对PCB77降解的最适条件为:培养基pH值为7.0、微生物接种量为2×109cfu/mL、外加蔗糖浓度为2.0 g/L、PCB77初始浓度为0.5 mg/L。  相似文献   

14.
多氯联苯(PCBs)各同族体的毒性与氯原子取代位置有关,PCBs环境毒性的评价主要取决于类二PCBs的分析。本文采用多段硅胶柱与碱性氧化铝柱对样品前处理,GC/MS方法测定了2种国产商品PCBs中的类二PCB成分.并与国外某些PCBs商品进行了比较。PCBs焚烧炉烟灰样品中类二PCB的测定结果表明,焚烧炉排放烟灰中PCBs含量和毒性分别降低了2—5万倍。  相似文献   

15.
一株多氯联苯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降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长期受有机污染的土壤中驯化、分离出1株高效多氯联苯降解菌,经生理生化和16S r DNA测序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用其对PCB77进行降解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能够以PCB77为唯一碳源生长,在培养温度为30℃、p H值7.5、PCB77浓度1.0 mg·L-1、接菌量2 m L(OD600=1.0)、摇床转速150 r·min-1的培养条件下,7 d后PCB77的降解率为49.6%;菌株在外加相同浓度联苯和邻苯二甲酸时,降解效率分别提高到58.5%和53.8%,而加入苯甲酸时,降解率为40.8%;外加重金属Cr6+和Pb2+对菌株降解PCB77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当重金属浓度较低时抑制作用不显著,而浓度较高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Cr6+对菌株降解能力的抑制强于Pb2+.  相似文献   

16.
针对长寿命、高可靠电子产品加速因子的确定极为困难以及需要获取大量的可靠性试验数据的难题,在合理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板级电子产品的加速因子预计方法,推导了综合预计模型。该方法基于平均失效率的概念,采用由底层数据向上层结构综合的思想,利用产品各组成单元的加速因子和平均失效率以及综合加速因子预计模型,将各单元信息进行了综合,得到了板级电子产品的等效加速因子。所预计的加速因子既可为产品的加速试验条件的制定提供参考,也可为小子样产品的可靠性与寿命评估增加信息量。最后,采用该方法对某通讯设备上的印制电路板温度影响下的加速因子进行了预计,得到了合理的结果,证明了该方法是正确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板级电子产品加速因子预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长寿命、高可靠电子产品加速因子的确定极为困难以及需要获取大量的可靠性试验数据的难题,在合理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板级电子产品的加速因子预计方法,推导了综合预计模型。该方法基于平均失效率的概念,采用由底层数据向上层结构综合的思想,利用产品各组成单元的加速因子和平均失效率以及综合加速因子预计模型,将各单元信息进行了综合,得到了板级电子产品的等效加速因子。所预计的加速因子既可为产品的加速试验条件的制定提供参考,也可为小子样产品的可靠性与寿命评估增加信息量。最后,采用该方法对某通讯设备上的印制电路板温度影响下的加速因子进行了预计,得到了合理的结果,证明了该方法是正确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了目前处理废PCB应用比较广泛的物理和化学类资源化处理技术,介绍了各种处理技术的工艺流程,并指出了各种资源化处理技术的优势和存在的缺点。  相似文献   

19.
国产变压器油中多氯联苯及其异构体分布特征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我国变压器油样品中84种PCB的异构体并计算其毒性当量值(TEQ).结果表明,国产变压器油所含PCBs主要是以三氯联苯为主,其含量高达63%,其次是四氯和二氯代联苯,分别占24%和9%,其含氯量约为42.9%,与美国产Aroclor1242(氯含量约为40%~42%)的含氯量极为相似.国产PCBs中,共平面PCBs含量仅占测定总量的1.6%,其中以CB-77的含量最高,对TEQ的贡献最大,占6种PCBs的72%,其次是CB-105和毒性最强的CB-126,分别占15%和8%;国产PCBs的TEQ值仅相当于美国产Aroclor1242的15%.  相似文献   

20.
The concentration of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s) in the urban air of Dalian, China was monitored from November 2009 to October 2010 with active high-volume sampler and semipermeable membrane device (SPMD) passive sampler. The concentration of PCBs (particle + gas) ( ∑ PCBs) ranged from 18.6 to 91.0 pg/m 3 , with an average of 50.9 pg/m 3 , and the most abundant dioxin-like PCB (DL-PCBs) was PCB118. The WHO-TEQ values of DL-PCBs were 3.6-22.1 fg/m3 , with an average of 8.5 fg/m 3 , and PCB126 was the maximum contributor to ∑ TEQ. There was a much larger amount of PCBs in the gas phase than in the particulate phase. The dominant PCB components were lower and middle molecular weight PCBs. With increasing chlorination level,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PCB congeners in the air decreased. The gas-particulate partitioning of PCBs was different for the four seasons. The gas- particulate partitioning coefficients (logK p ) vs. subcooled liquid vapor pressures (logP L 0 ) of PCBs had reasonable correlations for different sampling sites and seasons. The absorption mechanism contributed more to the gas-particulate partitioning process than adsorption.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meteorological parameters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PCBs was conducted using SPSS packages. The ambient temperature and atmospheric pressure were important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PCBs in the air.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he congeners of PCBs and the dominant contributors to DL-PCBs and TEQ in active samples and SPMDs passive samples were similar. SPMD mainly sequestrated gas phase PCB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