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燃煤电厂污染物排放实施超低排放是中国燃煤电站绿色火电的大方向,煤电进入超低排放阶段,实施超低排放标准对电厂的污染物治理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为了在环境影响评价中落实超低排放可行措施,使SO2和NOx 达到超低排放标准,本文根据山西省低热值燃煤电厂实际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遇到超低排放工艺技术路线的问题,针对煤粉锅炉燃用高灰分、高硫分、热值低的煤质情况,介绍了大气污染物脱硫和脱硝的超净排放工艺方案,指出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双循环技术;锅炉低氮燃烧技术+SCR脱硝工艺技术(3+1层),可以满足山西省超低排放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2.
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技术重大进展回顾及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回顾了氮氧化物控制、烟尘控制、二氧化硫控制等燃煤电厂超低排放重大技术突破,并分析了技术的应用效果。经过近两年大批工程示范和检测评估发现,超低排放技术节能减排效果显著,不仅能够实现优质煤条件下大气污染物的超低排放,以及高灰、高硫等劣质煤条件下污染物的超低排放,并且能够达到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工业锅炉不同于电站锅炉,其规模小、负荷波动较大,且大多燃用未经洗选加工的原煤,故燃煤工业锅炉的污染物治理不能简单沿用当前电站锅炉的治理模式。基于燃煤工业锅炉污染物排放和治理现状,结合国家和地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企业发展方向,从工艺技术路线、关键技术装备、智能监控等方面进行研究,因地制宜进行污染物的协同治理和高效脱除并实现超低排放。  相似文献   

4.
燃煤电站排放烟气量大、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低,实现超低排放对大气污染物控制系统的设计有较高要求。通过燃煤电站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与控制技术分析,确定燃煤电站超低排放控制技术范围,通过烟尘、SO_2、NO_x的超低排放控制技术间的关联性分析,绘制技术图谱,提出一种燃煤电站超低排放技术方案设计方法,并针对某机组进行案例分析,为燃煤电站超低排放控制技术设计与评价提供了一种方法和图谱参考。  相似文献   

5.
该文重点介绍了电凝聚技术、旋转电极式电除尘技术和低低温电除尘技术,并结合工程实测,分析了3种电除尘技术的梯级提效能力及耦合提效特性,3项技术集成,可有效解决常规电除尘器存在的细颗粒荷电不充分、振打引起二次扬尘和高比电阻粉尘引起反电晕的技术瓶颈,可在较低能耗水平条件下实现烟尘超低排放。与电袋复合及袋式除尘技术相比,3项技术集成,不论是从技术上,还是从经济性上都体现出一定的优越性,且运行时间越长,优势越明显。首次通过3项技术的有效集成,配合精细化气流均布技术,实现燃用高灰劣质煤机组的电除尘器出口烟尘浓度<5 mg/m~3。表明在当前超低排放的要求下,电除尘技术依然是燃煤电厂烟尘治理的主流技术,且在实现高灰劣质煤超低排放时,电除尘技术具有明显的技术和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6.
燃煤电厂实施烟气超低排放后,使得污染物排放得到控制,排放浓度大幅下降。本文将依照现有理论,重点剖析超低排放基本技术,探讨技术路线。提出燃煤电厂落实超低排放工作后,可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从而实现污染减排和环境质量改善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为达到政府对新疆地区燃煤电厂提出的超低排放的要求,目前新疆各大发电集团都在对现役机组现有的环保设施进行优化改造。目前我国二氧化硫执行的排放标准是不超过200 mg/m~3(100 mg/m3新建),而超低排放的要求是不超过35 mg/m~3,降幅达到了87.5%(65%),对于疆内电厂目前的脱硫设施存在较大的压力。以新疆地区燃煤电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全疆13家燃煤电厂脱硫系统的超低排放改造技术进行调查和分析,并重点介绍目前疆内几种主流的脱硫系统超低排放改造的方式、原理,并提出改造以后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希望能够为后续燃煤电厂脱硫系统的超低排放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达到政府对新疆地区燃煤电厂提出的超低排放的要求,目前新疆各大发电集团都在对现役机组现有的环保设施进行优化改造。目前我国二氧化硫执行的排放标准是不超过200 mg/m~3(100 mg/m3新建),而超低排放的要求是不超过35 mg/m~3,降幅达到了87.5%(65%),对于疆内电厂目前的脱硫设施存在较大的压力。以新疆地区燃煤电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全疆13家燃煤电厂脱硫系统的超低排放改造技术进行调查和分析,并重点介绍目前疆内几种主流的脱硫系统超低排放改造的方式、原理,并提出改造以后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希望能够为后续燃煤电厂脱硫系统的超低排放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超低排放的政策标准及主流技术进行了介绍。结合目前已实现超低排放的电站锅炉采用的技术方案,对我国电站锅炉超低排放技术路线进行了划分、介绍与分析,指出了超低排放技术路线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对比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工艺和传统燃煤电厂烟气治理工艺的差异,并针对广州市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技术特点,提出了超低排放技术中脱硝、脱硫和除尘过程应关注的关键控制参数,为企业进行日常运行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陈飞  雷晓强  李雷  马萍  赵建平 《环境工程》2019,37(2):104-108
目前新疆地区的燃煤电厂都在对现役机组进行超低排放改造,我国氮氧化物超低排放的标准要求不超过50 mg/m~3。以燃煤电厂的脱硝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全疆13家燃煤电厂脱硝系统的超低排放改造技术进行调查和分析,重点介绍目前疆内几种主流的脱硝系统超低排放改造的方式和原理,并提出脱硝系统改造后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希望能够为后续燃煤电厂脱硝系统的超低排放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我国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排放现状,指出燃煤电厂减排SO2管理措施不到位,经济政策不落实,国产化脱硫技术尚不成熟是目前我国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排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燃用低硫煤或洗选煤,采用煤炭清洁燃烧技术,建设烟气脱硫装置是解决我国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排放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对汞的脱除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燃煤烟气中汞污染的控制是目前重要的环保课题之一,燃煤电厂利用现有的脱硝、脱硫、除尘设备去除汞,文章分析燃煤电厂烟气净化设备超低排放改造后汞的排放水平,说明现有废气处理设施超低排放改造,既能有效降低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也有利于汞的去除,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后汞的排放浓度远低于现行0.03 mg/m3的限值;通过分析燃煤电厂现有烟气净化设备对汞的协同去除效果和脱除汞的原理,提出了未来燃煤烟气汞污染控制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世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NOx排放各项法规的相继出台,对NOx污染控制将越发引起各方面的重视。本文介绍了我国燃煤电厂NOx污染排放现状和我国NOx控制法规,以及燃煤锅炉脱除NOx控制技术的应用现状。根据我国现有能源的实际情况和燃煤电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结合国家烟气脱硝技术发展,对燃煤电厂NOx排放的控制路线及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超低排放燃煤电站三氧化硫的迁移和排放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毅  韩立鹏 《环境科学学报》2019,39(11):3702-3708
采用美国环保署(USEPA)method 8推荐的方法,对典型超低排放燃煤电站满负荷工况下的燃煤、烟气、飞灰、渣进行三氧化硫监测.实验结果表明:燃煤电站超低排放环保设备对三氧化硫的总脱除率为71.86%,大气三氧化硫排放浓度为1.5 mg·m~(-3)(气体体积为标准大气压下的体积,下同).选择性脱硝催化剂(SCR)前烟气中三氧化硫生成量为二氧化硫的0.46%,在SCR催化剂SO_2/SO_3的转化率为0.58%,空气预热器内气态三氧化硫浓度显著降低.低温电除尘(LLT-ESP)内三氧化硫与飞灰结合得到脱除,LLT-ESP细灰中三氧化硫含量为粗灰的1.38倍.湿法脱硫系统(WFGD)对三氧化硫的脱除率为48.45%.超低排放燃煤电站大气三氧化硫排放因子EF_煤、EF_电分别为17.13 mg·kg~(-1)、4.41 mg·kW~(-1)·h~(-1).估算2018年我国燃煤电站三氧化硫大气排放总量约为3.99万t·a~(-1).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空气污染与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关系密切.燃煤电厂是中国煤炭消费量最大且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最大的部门,因此,也必然成为污染物排放控制的主要对象.针对最近公布的电厂超低排放政策,本文采用成本有效性评估方法对燃煤电厂污染物减排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面进行超低排放改造以实现污染物减排的成本高昂,其中,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的脱硫、脱硝、除尘的单位减排成本分别为:4.46万元/t,2.35万元/t,0.43万元/t.现有燃煤电厂实施超低排放的行业成本较高;鉴于其他燃煤部门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排放标准宽松,现阶段是否首先针对燃煤电厂全面实施超低排放改造需要更为全面的环境经济评估.基于本文的分析,以度电成本为衡量指标将会误导超低排放改造的减排路径选择.研究结论表明:燃煤电厂行业最低成本超低排放改造,应从规模较小、煤质水平较差的机组开始.  相似文献   

17.
正燃煤锅炉烟气治理的路在何方?如何更好地推动燃煤锅炉烟气超低排放技术革新?2018年1月8日,广东省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技术研讨会在广州南沙开发区万顷沙镇互太工业城举行,来自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行业企业的专家齐聚一堂、出谋划策,共同探索新时期燃煤锅炉烟气超低排放的技术方向。  相似文献   

18.
超低排放典型燃烧源颗粒物及水溶性离子排放水平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以自行开发建立的超低排放高湿废气中总颗粒物(total particulate matter,TPM)的直接冷凝采样系统及监测方法,应用于3台北京市超低排放典型燃烧源烟气中颗粒物的排放监测.分析和评估超低排放典型燃烧源排气中颗粒物及其水溶性离子的排放水平与组成特征,探究可过滤颗粒物(filterable particulate matter,FPM)和可凝聚颗粒物(condensable particulate matter,CPM)及其水溶性离子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北京市超低排放燃煤锅炉FPM基准氧含量排放浓度介于1.04~1.11mg·m-3之间,TPM基准氧含量排放浓度介于3.82~8.69mg·m-3之间,均满足国家超低排放颗粒物限值要求(10mg·m-3),燃煤电厂TPM排放浓度超过了北京市颗粒物排放标准限值要求(5 mg·m-3).燃煤供暖锅炉CPM及其总水溶性离子排放水平分别为3.05mg·m-3和1.30mg·m-3,显著低于燃煤电厂,与燃煤电厂的负荷和烟温较高有关;燃煤电厂锅炉CPM及其总水溶性离子排放浓度分别是燃煤供暖锅炉的2.2~2.4倍和1.7~2.2倍.燃气电厂TPM及其总水溶性离子排放水平分别为1.99mg·m-3和1.44mg·m-3,均明显低于燃煤锅炉.CPM是燃烧源排气中颗粒物的主要形式,在超低排放锅炉烟气中CPM对TPM的质量贡献显著增加,并随烟温的升高而增加,燃煤锅炉为72.6%~88.1%,燃气电厂为93.1%,且水溶性离子总量的66.1%~94.2%存在于CPM中.排气烟温显著影响颗粒物及其水溶性离子的赋存形态、脱除效率与排放水平.SO42-是燃煤锅炉颗粒物的主要特征离子,排放浓度介于0.98~1.18mg·m-3,占水溶性离子排放总量的27.7%~49.6%,来源于烟气脱硫;F-是燃煤电厂颗粒物中又一主要特征离子,排放浓度介于1.91~2.32mg·m-3,占水溶性离子排放总量的54.4%~56.1%,可能与燃料煤含氟量高有关;NH4+是燃气电厂颗粒物的主要特征离子,排放浓度为0.92mg·m-3,占水溶性离子排放总量的64.2%,来源于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脱硝过程中的NH3逃逸,其排放浓度显著高于燃煤锅炉,可能与燃气电厂缺少其它净化设施的协同去除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烟气中氮氧化物超低排放,某热电厂燃煤锅炉采用低氮燃烧运行方式。通过试验研究,对SCR脱硝技术进行分析与总结,找出超低排放改造脱硝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的优缺点,为热电厂燃煤锅炉优化运行提供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20.
津企广角     
<正>2015年天津市中心城区燃煤供热锅炉全部淘汰2015年,天津市将淘汰中心城区所有燃煤供热锅炉,同时全部淘汰黄标车,力争提前实现PM2.5年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25%的目标。据介绍,2015年清新空气继续把改燃、关停作为燃煤污染控制首要任务,预计将完成90座工业锅炉煤改燃、全部淘汰中心城区燃煤供热锅炉,关停陈塘庄发电厂,并推广清洁燃煤技术,6家燃煤电厂将达到燃气排放标准。中心城区将把采暖锅炉全部改成使用天然气,还有一部分工业锅炉、电厂锅炉也将治理,通过煤炭的清洁利用改燃并网,在煤炭污染方面争取2015年比2014年有更明显的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