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淮南矿区水体沉积物中金属污染及环境现状评价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以淮南矿区为例,评价长期采矿活动(尤其是煤矸石堆积)造成的矿区水体中金属污染. 从不同开采历史的矿井区中选择4个代表性采煤沉陷水体,系统采集表层沉积物样品. 使用美国POEMS(Ⅱ)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全谱直读光谱仪和原子荧光光谱仪对沉积物中主要有害金属元素(Cd,Cr,Cu,Pb,Zn,As,Hg)的含量进行分析,用加拿大沉积物标样(LKSD-1)控制分析质量. 采用沉积物质量标准、地积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系数法对金属元素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沉积物已显现采矿活动的金属污染贡献,且具有累积性;开采历史及煤矸石风化时间越长,矿井区水体沉积物的金属污染程度越重. 各金属元素污染程度均在中等以下,生态危害程度均为轻微级(Cd>Hg>Cu>As>Pb>Cr>Zn). 说明在该典型低硫煤采矿区,近百年的采矿活动尚未导致矿区水体严重的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3.
乐安河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现状评价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通过2003年对乐安河沿线12个采样点的沉积物重金属含量检测,采用污染综合指数法(P)、地积累指数法(Igeo)以及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RI)分别评价其污染水平,结果表明,乐安河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严重,根据Igeo,污染水平上游段Cu>Pb>Zn,中游段三者相当,下游段Pb>Zn>Cu,根据RI把乐安河沿线分为源头低生态风险型,上游单一金属高生态风险突出型,中下游多金属高生态风险综合型三种,三种评价方法反应的总体趋势一致,但也有不同之处,应用过程中宜将三种方法相结合综合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4.
5.
梁子湖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集了梁子湖柱状沉积物,分析了Cd、Sn、As、Cu、V、Zn、Ni、Cr、Co、TI、Pb和Mo 12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及空间分布,并对其污染源进行解析,最后对重金属的生态风险作出评价.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东部湖区存在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其中,Cd的平均含量达到0.80 mg·kg~(-1),是湖北省土壤背景值的4.66倍;Sn和As平均含量分别为6.35 mg·kg~(-1)和35 mg·kg~(-1),已经超过湖北省土壤背景值近2倍;在垂直分布上,Cd和Zn在0~20 cm深度上富集现象明显,平均含量分别为0.67 mg·kg~(-1)和116 mg·kg~(-1).富集系数EF值表明,Cd、Sn、As主要来自人为污染.单一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Eri值范围在3~140之间,以Cd污染最严重,Eri平均值为140,表现为较重生态风险,其他11种元素均为低等生态风险水平.综合生态风险指数RI值显示,梁子湖整体处于中度污染水平,其中,东部湖区风险程度最大.梁子湖作为武汉市备用水源地,沉积物重金属Cd、Sn、As含量过高将威胁湖水质量,危及水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6.
为了掌握东江流域广东段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水平,研究了35个沉积物样品中13种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利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评价了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Cu、Zn、Mn、V、Cd已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Pb、Cr、Ba、Hg、Co、Ni、Se、Tl基本无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Cu、Zn、Mn、Cd已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Pb、V、Cr、Ba、Hg、Co、Ni、Se、Tl基本无污染。除V外,其余重金属污染程度评价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广西近岸海域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根据 2 0 0 0年的监测资料 ,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广西近岸海域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 ,广西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Cu、Pb、Cd、Cr、As和Hg的地积累指数均小于 0 ,属清洁级 ;其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均小于 95 ,潜在生态危害轻微。但江河入海口附近海区重金属污染较严重 ,其潜在生态危害也较大 ;As为评价区域的主要污染因子 ,其中南流江口和大风江口表层沉积物中As分别为偏中等污染和轻度污染 ,南流江口As的潜在生态危害达中等危害水平 相似文献
8.
滇池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95~2011年滇池表层沉积物中As、Pb、Cd、Cr、Cu、Zn和Hg等7种重金属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7种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均明显高于云南省土壤背景值,10个沉积物采样点S1~S10均已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其中,草海的污染程度高于外海;相关性和主成份分析结果显示,滇池沉积物中As、Hg、Pb、Cd、Cu、Zn可能具有相同的污染来源。采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1995~2011年滇池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草海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Igeo年均值在0.41~4.44之间,按污染等级划分,除Cr属"轻度"外,其它重金属元素均处于"中度"到"偏重度"污染;同期外海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Igeo年均值在0.41~2.59之间,Cd和Pb分别属于"中度"和"偏中度"污染,其它5种金属属于"轻度"污染,草海沉积物重金属的污染程度高于外海。草海7种重金属元素的RI均值为861.3,潜在生态危害达到了"严重"程度,各金属的生态危害程度顺序为Cd > Hg > As > Cu > Pb > Zn > Cr,Cd和Hg是主要的重金属生态危害因子;同期外海RI均值为236.4,达到"中等"生态危害程度,各金属的生态危害程度顺序为Cd > Hg > Pb > As > Cu > Cr > Zn,Cd是主要的重金属生态危害污染物。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8个小海高位池养殖区的采样点沉积物中7个典型重金属污染物的含量,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定量确定养殖池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程度。结果表明,沉积物中主要的重金属污染因子是Cu、Pb,污染指数分别为1.14和1.08;其重金属影响因子的顺序为CuPbCdHgZnCrAs,属于轻度污染;主要潜在生态风险因子为Cd,各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大小顺序为CdHgCuPbAsCrZ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平均值为41.12,属于低潜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0.
济南地表水浅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2002~2008年济南市地表水体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重金属元素分析,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了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砷、镉和总铬含量随时间呈增加趋势;铜和铅呈趋于稳定的趋势;富集系数大小顺序为CdCrAsPbCu,就平均污染程度而言,所有被测重金属元素富集系数均超过背景值。重金属平均污染程度为中等生态危害。R I顺序为:小清河徒骇河卧虎山水库大明湖黄河锦绣川水库。说明流域内工业和生活污染源的输入是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来源。对强生态危害的小清河Cd污染应引起高度重视,避免污染进一步加剧。 相似文献
11.
12.
《中国环境科学》2017,(6)
采集了胶州湾潮间带29个表层沉积物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分析了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Cu、Pb、Zn、Cr、Cd、As的含量,讨论了其分布特征、主要来源及污染程度.结果表明:Cu、Pb、Zn、Cr、Cd和As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8.8、55.2、107.4、69.9、0.44、9.2mg/kg;污染指数(CF)依次为CdPbZnAsCuCr,研究区东北部的污染较为严重;污染负荷指数(PLI)反映出72.4%的站位存在污染,区域污染负荷指数(PL_(Izone))表明潮间带总体污染程度为中等污染;潜在生态危害指数(Eri)依次为CdPbCuAsZnCr.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显示51.7%的站位属于低生态危害,24.1%的站位属于中等生态危害,17.2%的站位属于较高生态危害,7.0%的站位属于很高生态危害,其中Cd是首要的潜在生态风险因子.交通、农业和工业污染是研究区重金属的主要来源,建议加强对污染物来源的控制,同时对污染严重区域(特别是东北部)进行人工调控. 相似文献
13.
14.
滨海湿地位于陆地和海洋交错处的关键带,对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调控作用。为了解环渤海湿地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及潜在生态风险,文章选取环渤海11个主要芦苇湿地表层(0~20 cm)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对其中Pb、Cr、Ni、Cu、Zn、Cd6种重金属的含量进行分析,并采用多种方法对重金属潜在来源和生态风险进行解析和评价。结果表明,环渤海芦苇湿地沉积物中Pb、Cr、Ni、Cu、Zn、Cd 6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7.92±5.81)、(50.29±20.50)、(31.53±9.71)、(25.37±4.29)、(80.13±15.11)、(0.92±0.54) mg/kg,其中,辽河三角洲湿地Pb、Cd含量最高,黄河三角洲湿地Cu、Ni、Cr含量最高,七里海湿地Zn含量最高。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和单因子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的结果都表明Cd在环渤海湿地污染较严重,其他重金属污染程度较低。同时,辽河三角洲湿地和黄河三角洲湿地由于存在油田采油活动和湿地水产养殖,并且沉积物p H相对较低,是引起该地区重金属污染水平明显高于渤海湾滨海湿地的原因。因此,环渤海芦苇湿地,... 相似文献
15.
对窟野河上游煤矿区和中下游非煤矿区的河流表层沉积物重金属As、Cu、Pb、Zn、Cd、Cr、Co和Mn含量污染特征进行了分析比较,并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其污染程度。结果表明:重金属含量均高于陕北地区土壤背景值,煤矿区和非煤矿区重金属含量有一定的差异性,其中Cr-Cu、Cr-Cd、Mn-Cu-Zn、Co-Pb、As-Cd和As-Pb元素间有一定的同源性。煤矿区和非煤矿区均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全水域处在强的潜在生态危害级别,Cd的影响占主导地位,后期应重点监控治理。 相似文献
16.
鄱阳湖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现状评价 总被引:83,自引:7,他引:83
为了解丰、枯水期鄱阳湖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以及各污染物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在对鄱阳湖污染现状详细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鄱阳湖底泥中的重金属污染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分析,并与单因子指数评价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鄱阳湖底泥已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从总体的污染程度分析,各污染物的污染程度大小排列次序为:Cu>Pb>Zn>Cd,这与单因子指数法评价结果一致;各污染物对鄱阳湖生态风险构成危害的影响程度排列次序为:Cd>Pb>Zn>Cu;污染的地区和时间差异大,各采样点污染程度排序为:鄱阳饶河>鄱阳湖龙口>鄱阳湖南矶山>星子冬枯山>星子渔民村,且枯水期普遍大于丰水期. 相似文献
17.
本文测定了雷州半岛近海43个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Hg、Cu、Zn、Cd、Pb和Cr)和类金属元素(As)的含量,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重金属的污染风险等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站位中Hg、Cu、Zn、Cd、Pb、Cr和As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037×10?6、15.62×10?6、66.33×10?6、0.13×10?6、26.71×10?6、59.54×10?6和11.20×10?6,均超过南海北部陆架区沉积物背景值;研究区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平均值为130,属于低生态风险,但雷州半岛东侧鉴江入海口海域和西侧流沙湾近海海域达到中等生态风险程度,Hg是主要的污染因子;与前人2010年结果比较,雷州半岛近海沉积物中Cu、Zn、Cd、Pb、Cr、As含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反映了人类活动对该海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滏阳河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针对海河流域重金属污染严重问题,选择海河南系滏阳河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表层沉积物中6种重金属元素(Cr、Ni、Cu、Zn、Cd和Pb)含量空间分布特征,采用富集系数(EF)和相关性探讨其来源,并利用地积累指数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重金属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滏阳河表层沉积物存在重金属污染问题,Cr、Ni、Cu、Zn、Cd和Pb平均含量分别高达142 mg·kg-1、38.2 mg·kg-1、96.2 mg·kg-1、573 mg·kg-1、0.730mg·kg-1和89.2 mg·kg-1,各元素分别超标河北省环境背景值的1.1倍、0.2倍、3.4倍、6.3倍、7.1倍和3.1倍;沉积物中Ni无重金属富集,其它元素在整个河段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富集,且Cu、Zn、Cd、Pb 4种重金属元素受人为排放源影响较大.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处于强风险等级,Cd污染达到重风险等级,其它元素处于低风险等级.滏阳河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主要存在于城市近郊河段以及受污染支流汇入河段. 相似文献
19.
20.
桃江河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赣江上游桃江河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45个平水期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Cr、Cu、Zn、As、Cd、Pb和W 7种元素含量,查明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特征,结合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方法探讨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来源,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沉积物中重金属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桃江河沉积物中Cu、Zn、As、Cd、Pb和W的平均含量均超过赣州市土壤环境背景值;主成分提取的两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58.22%,结合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u、Zn、As、Cd、Pb、W主要来源于矿业活动和城市生活排放等人为活动的影响,Cr主要来源于自然源的影响;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桃江河沉积物Cd为主要污染元素,表现为偏重污染程度,Cu呈偏中污染程度,Zn、As和W这3种元素则表现为轻度污染程度,而Cr和Pb则无污染;潜在生态指数评价结果表明,Cr、Cu、Zn、As、Pb、W均属于低生态风险等级;Cd为严重生态风险等级.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为53.60~7379.35,其中低级、中度、重度生态风险的样点分别占13.33%、17.78%、17.78%,而严重生态风险的样点占51.11%,中度生态风险及以上的点位占据85%以上,可见桃江河沉积物中重金属存在极为严重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