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三峡库区复合农业生态系统及其建设途径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长江三峡库区主要的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类型及其特点。应用生态学原理和间套作技术,在三峡地区建立了“小麦-玉米-红薯、小麦-蔬菜、柑桔-小麦、稻田复合系统”等多种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旱地采用“小麦-蔬菜”方式比传统的“小麦-玉米-红薯”方式提高经济效益40% ̄47%,“中稻鸭鱼”模式的水稻产量达到了9540kg/hm^2,比对照提高12.5%。中稻-鱼、中稻-鸭鱼、中稻  相似文献   

2.
南京地区农业耗水量估算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结合南京地区的农业生产状况,采用Penman-Montieth法计算参考作物的潜在蒸散,建立了本地区农业耗水的物理模型,计算了南京地区历年的农业用水量,并根据实际资料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能够反映农业用水的实际情况。在分析该地区历年农业用水量变化及其用水现状的基础上,对影响农业用水量的因素和该地区的农业用水效率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南京地区农业用水量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耕地面积和各类作物播种面积的变化,同时也受当年气候状况的影响。南京地区多年的农业用水效率计算结果表明,该地区的灌溉水利用率较低。最后对该地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结合南京地区的农业生产状况 ,采用Penman -Montieth法计算参考作物的潜在蒸散 ,建立了本地区农业耗水的物理模型 ,计算了南京地区历年的农业用水量 ,并根据实际资料对模型进行了检验 ,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 ,能够反映农业用水的实际情况。在分析该地区历年农业用水量变化及其用水现状的基础上 ,对影响农业用水量的因素和该地区的农业用水效率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南京地区农业用水量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耕地面积和各类作物播种面积的变化 ,同时也受当年气候状况的影响。南京地区多年的农业用水效率计算结果表明 ,该地区的灌溉水利用率较低。最后对该地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客观,准确地评价地区农业资源,对于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从系统论观点出发,将地区农业资源分成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在能够较好地反映系统结构特征,不同样点差异及满足易于收集,便于数量表示和定量处理等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选择了若干评价指标。利用综合指数法,区位商法等评价方法,对南京地区的主要2资源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资源优势度分析法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新时期南京城郊结合部拓展的特征与机制。南京城郊结合部拓展的特征表现为以下方面:在经济发展上,城郊结合部发展速度高于远郊县,但低于城区;在人口城市化上,是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在土地利用上,城郊结合部粗放发展。就拓展机制而言,认为当前南京城郊结合部的拓展主要是由城市向郊区分散发展的新战略、巨型工程的建设和行政区划调整等力量的驱动。目前,快速发展的南京城郊结合部也面临很多问题,诸如用地粗放、城中村问题、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对生态和开敞空间的侵占等。认为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两个方面--城乡双轨体制造成的政策缺位和郊区政府的企业化行为。最后,对优化南京城郊结合部的发展提出若干建议。这些建议包括创新制度,消除城乡壁垒;有机疏散,有效控制城市蔓延;引导城郊结合部房地产和大学城的发展;加强外来人口管理,采用激活的方式改造城中村。  相似文献   

6.
农业保险与可持续农业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保险的发展,对保障农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推动农业可持续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文章首先分析了可持续农业与农业保险的内在联系,指出农业保险可以为可持续农业发展保驾护航。接着分析了我国当前农业保险和可持续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将这些问题归结为来自行为主体,即政府、农民、商业企业三方面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发展我国农业保险,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典型脆弱生态区的稳定性与可持续农业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利用分形理论对脆弱生态区的稳定性进行了定量分析 ,并据此指出了脆弱生态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最后以内蒙古翁牛特旗为例 ,提出了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的地理分布特点,决定了它在我国农业生态上举足轻重的地位。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加大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对改善该区生态环境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农牧交错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提出了该区生态环境建设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各地推动发展循环农业,本着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积极探索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洁净化、产业链条生态化的农业发展之路,循环农业发展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亮点。当前,资源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瓶颈问题。有资料显示:我国灌溉水的利用率仅为45%左右;我国每年产生的6亿t作物秸秆、  相似文献   

10.
南京地区农业资源的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客观、准确地评价地区农业资源,对于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系统论观点出发,将地区农业资源分成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在能够较好地反映系统结构特征、不同样点差异及满足易于收集、便于数量表示和定量处理等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选择了若干评价指标。利用综合指数法、区位商法等评价方法,对南京地区的主要农业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与社会资源)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资源优势度分析法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南部小区的农业资源具有整体优势,南部和中部的资源利用较为合理,北部小区则具有较为丰富的后备资源。最后,根据各地资源要素的不同组合,简要给出了较适宜的开发途径,为该地农业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结构类型区评价: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南京市郊区土地利用结构类型区划分指标的模糊聚类分析,将南京城郊划分为8个类型区,并比较分析了各个类型区的土地利用特征及集约经营程度,土地利用效益,最后指出:为了优化配置郊区土地资源,南京市郊区土地利用必须采取因地制宜,综合利用,集约经营,增加投入,保护耕地,持续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试验示范区的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源相对短缺、环境污染、农业生态环境总体形势较为严峻和人口不断增加等是制约我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子。为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与农村持续发展的道路,“八五”期间,结合不同地区的生态类型和经济特征,在全国29个地、县进行了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建设。本文介绍了试验示范区建设的内容及特点。  相似文献   

13.
我国清洁生产法律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我国实行清洁生产存在着特殊障碍和困难,为全面实行清洁生产,应进行清洁生产专门立法,明确规定清洁生产的目标、管理体制、主要制度措施,清洁生产制度主要包括清洁生产的概念和适用范围,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责,企业的权利和义务,公众参与,清洁生产规划,清洁生产信息支持,清洁生产技术创新、交流,清洁生产审计和报告,清洁产品生命周期评估和环境标志,清洁生产资金、财政援助和税收支持,清洁生产领域的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论述了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与乡镇企业发展形势,提出依靠科学技术发展乡镇企业,推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促进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设想。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水资源循环经济发展与创新体系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循环经济是针对持续经济增长对资源和环境压力而提出的一种发展理念、经济制度和技术范式相结合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以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当前我国面临严重的水资源危机,循环经济是实现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措施,是我国水资源新战略的理想选择。水资源循环经济力图使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既符合水循环自然规律,又遵循社会经济规律,实现水循环与经济循环的和谐统一。水资源循环经济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我国发展水资源循环经济虽然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但必须改革现有机制和体制,建立长效机制,构建水资源制度、技术和观念创新的体系。  相似文献   

16.
没有发展方式的转变,我们为环境改善所作的一切努力将成为徒劳!发展方式的转变为什么在中国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无序竞争、产能过剩、高耗资源、损害环境的现象有增无减?发展方式的转变,这对于中国是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敞开大门,招商引资,引入了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许多要素,我们也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的口号是“保增长、保就业、保民生、保稳定”,我们别无选择。其实还有一个视角去观察“中国模式”,即三组动力叠加的发展模式:千万个企业靠内在冲动和外在强制推动这个国家的发展,这是大多数国家共同的特征。我们会清晰地发现,政治文明、文化文明建设是最不需要消耗多大物质财富的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沿海规模最大的经济区 ,上海市、江苏沿江的南京、镇江、扬州、泰州、苏州、无锡、常州、南通等八市、浙江省的嘉兴、湖州、杭州、宁波、绍兴、舟山等六市都属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范围 ,土地总面积 996 87.5km2 ,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1%。 1998年全区人口 74 4 5 .6 9万人 ,GDP总量 12 70 1.39亿元。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发达 ,人口分布最密集 ,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阐明了长江三角洲开发区建设和发展的基本特征。指出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 ,开发区建设数量最多 ,类型最齐全的地区 ,它拥有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农业现代化园区、旅游度假区和保税区等多种类型。经过多年来的开发建设 ,长江三角洲开发区投资的基础设施环境和社会软环境都很好 ,在招商引资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开发区已经成为了其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 ,新的制造业基地 ,高科技发展基地 ,外商投资和跨国公司的集聚地。通过对上海、江苏、浙江各种类型开发区的外商投资规模、产业经济结构、城市建设功能和外向型经济格局的比较 ,揭示了长江三角洲开发区建设和发展的区域差异。明确了上海开发区建设在长江三角洲的龙头地位 ,分析了浙江省开发区建设落后于江苏省的主要原因 ,总结出了愈靠近  相似文献   

18.
南京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进程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提出南京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的六大指标体系,即道路交通快捷化、公用设施优质化、邮电通讯信息化、住宅设施舒适化、排水防洪标准化、城市环境生态化并提出相应的临界值。选择其中十项具有典型意义的指标,建立灰色系统预测模型,预测南京城市基础设现代化建设进程可分三个阶段:1999-2013年为基本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阶段;2014-2020年为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中级阶段;2021-2030年为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高级阶段。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应从增强城市经济实力、提升中心城市功能、优化城市基础设施结构、调整城市空间形态结构、拓宽融资渠道、构建市场主导型的融资结构、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采取对策。  相似文献   

19.
南京市循环经济体系建设规划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南京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全国平均,约有9年的发展差距。居民社会文化素质高、大中型企业多、科技教育力量雄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等是南京市循环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匮乏的矿产资源则是南京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石化、电子信息、汽车、钢铁、电力等是南京市循环工业发展的重点行业,拉长产业链,减量化生产是循环工业及其生态园区建设的重点;大力发展绿色餐饮,合理布局物流业是循环服务业的主要建设方向;建立绿色社会消费体系,实施垃圾的分类收集和处理,加强废旧物资的回收管理是循环社会建设的关键;降低化肥农药的施用量,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及继续加强循环型农业示范区建设是循环农业发展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