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目前我国河道管理的现状,在原有防洪影响评价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广义结构可靠性原理及多种相关学科理论,提出了跨河道桥工程防洪风险的评价理念,建立了跨河道桥工程防洪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管理体系,并结合工程实例验证了方法体系的适用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数理统计和波谱分析等方法,探讨了秦淮河流域洪水变化规律,并针对流域防洪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防洪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3.
4.
新兴中等工业城市的防洪问题:顺德市防洪预案编制事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顺德市编制防洪预案为例,阐明发展中的工业城市面临城市化、市场经济化新局势,所需理顺的一些关系,诸如:防洪保护对象、各部门的防洪职能、防洪队伍及物资的组织调度等等。 相似文献
5.
6.
7.
以呼和浩特市街道为例,采用熵权与GIS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城市绿色与安全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对33个街道进行韧性评价,其中2/3的街道韧性水平值低于平均值,并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在空间上韧性水平较低的街道在研究区西南集聚,高韧性街道从中心往外大致呈“高-低-高”分布格局,研究结果与城市用地扩建方向与时间、功能布局等实际情况比较吻合。最终从街道、市辖区和市级角度提出韧性提升对策建议,对绿色安全城市建设和防灾规划从“多城一策”向“一城一策”转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9.
江河防洪系统年超标洪水风险率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考虑最近一次历史洪水发生时间这一因素下,提出了防洪系统年洪水风险率模型.模型反映了年洪水风险率随距己发生洪水的间隔时间递增的规律.最后对这种规律对防洪标准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市化建设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但由于不平衡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城市安全的基础建设与目前高速发展的经济水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安全问题变得越发严峻,因而对城市安全进行评价研究显得十分重要。该文基于PSR层次分析模型,对城市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类,构建城市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结合BP神经网络进而建立基于PSR层次分析模型-BP神经网络的城市安全评价模型。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实践验证,可知该评价模型能够较为客观而准确地表达综合评价结果与各评价指标因素之间非线性关系,能够对城市安全状态进行客观而有效地评价。 相似文献
11.
嘉陵江流域地理环境特殊,洪水频发,且多发生在四川盆地段,对该段流域人民的生产生活构成很大威胁,了解嘉陵江流域洪水的规律和形成原因.并进一步探讨防洪措施,将有利于对流域的综合治理,减少洪灾损失。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城市防汛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分析江苏省城市防汛问题的基础上,设计了其防汛决策支持系统;根据江苏省城市洪涝灾情特点研建和选用了适宜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可以迅速、可靠和正确地模拟城市雨情、水情、灾情的发展过程和可能后果,为城市防汛决策提供多层次的信息服务和多种支持手段。 相似文献
13.
通过建立特定工程条件下洪涝淹没面积与水文特性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合理确定单位面积资产值和洪灾综合财产损失率,提出了防洪效益计算的一种简易可行的方法,并在里下河腹部地区进行了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4.
嘉陵江流域历史洪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据史载和前人的研究成果、按年代先后列出了嘉陵江流域的史发洪水,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该流域历史洪水的若干规律,并提出了笔者的几点看法,供相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5.
泾河流域1644-2003年洪涝灾害和洪水沉积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泾河流域1644-2003年洪涝灾害历史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对该时期泾河流域洪涝灾害等级、洪涝灾害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成因进行研究。同时结合泾河下游洪水沉积剖面,对该时期洪水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泾河流域1644-2003年发生洪涝灾害总计165次,平均每2.18年发生一次。主要以中度涝灾为主,其次为大涝灾,轻度涝灾和特大涝灾发生次数较少。1644-2003年,泾河流域的洪涝灾害总体呈现不断增加的特点,泾河流域洪涝灾害发生频次最高的是在1894-1953年,发生频次最低的是在1644-1723年。泾河流域发生的165次洪涝灾害中,上游发生的洪涝灾害最多,其次为下游,中游最少,上、中、下游同时发生的洪涝灾害为4级特大涝灾。不同阶段气候的冷暖干湿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泾河流域植被的破坏是泾河流域发生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1644-2003年的洪涝灾害在泾河下游形成了2.56 m厚的河漫滩洪水沉积剖面,该剖面沉积层主要由特大涝灾、部分大涝灾和中度涝灾形成,剖面记录的洪水频次比历史文献记录的洪水频次要明显少。 相似文献
16.
淮河流域致洪暴雨特征及预警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1950~2000年的个例分析,总结了淮河流域致洪暴雨的天气学特征和判别指标;根据区域降水量与王家坝站的水位分析,确定了淮河流域致洪暴雨的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的洪水淹没评估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在G IS技术支持下,对洪水淹没评估系统从洪水淹没计算与洪水淹没评估两方面进行研究,结合湖南冷水滩区洪水淹没评估系统实例,选择了正方形DEM模型,利用正方形格网分析方法进行了洪水淹没中连通性的分析。构建了洪水淹没评估模型,并对洪水淹没评估中的叠置分析提出具体解决思路。最后介绍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18.
2003年淮河洪水调度及灾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梅汛期,淮河流域发生了仅次于1954年的大洪水,本文概括了这次淮河汛情特点,总结了安徽各类防洪工程联合调度和科学防控的做法,就洪灾之后的治淮和防洪除涝问题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20.
太湖流域主要城市洪涝灾害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太湖流域有上海,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杭州,嘉兴,湖州八个大中城市,是我国产业最集中,工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该地区洪涝灾害频繁,这不仅制约了流域中各城市经济的发展,还严重威胁到该地区城市的生存平衡,本文根据生存风险评价原理,结合太湖流域的自然特点,提出成因分析法的指标模型。并通过分析太湖流域八个大中城市的汛期降雨量和地形地貌因子对洪涝灾害生态风险的影响度,得出各个城市洪涝灾害的生态风险度,最后还根据各城市风险度的大小及其主导因素的不同,提出了如何管理洪涝灾害生态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