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针对目前我国河道管理的现状,在原有防洪影响评价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广义结构可靠性原理及多种相关学科理论,提出了跨河道桥工程防洪风险的评价理念,建立了跨河道桥工程防洪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管理体系,并结合工程实例验证了方法体系的适用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数理统计和波谱分析等方法,探讨了秦淮河流域洪水变化规律,并针对流域防洪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防洪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目前河道管理现状,在防洪影响评价基础上,综合运用广义结构可靠性原理及模糊数学等多种相关学科理论,提出了跨河桥梁工程的防洪风险评价理念,对桥梁在防洪风险中的模糊随机性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进行了理论模型计算,并结合工程实例验证了方法的适用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新兴中等工业城市的防洪问题:顺德市防洪预案编制事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海亮 《灾害学》1998,13(1):78-82
以顺德市编制防洪预案为例,阐明发展中的工业城市面临城市化、市场经济化新局势,所需理顺的一些关系,诸如:防洪保护对象、各部门的防洪职能、防洪队伍及物资的组织调度等等。  相似文献   

5.
防洪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了防洪减灾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了评价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意见对防洪减灾能力进行了评价方法研究,最后以淮河流域中游为例,对该区域的防洪减灾能力进行了评价,这里虽以防治洪涝灾害的能力评价为例进行了阐述,但对防治其它自然灾害能力的评价亦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池火灾模型在安全评价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志胜  吴振营  何佳 《灾害学》2007,22(4):25-28
随着我国对燃油需求的不断增加,城市中出现了大量的燃油储灌。这些储罐一旦发生泄漏事故,很有可能引发火灾,给临近的工作人员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要对这些储罐进行安全评价———根据储量和四周环境预测出池火灾面积的大小及伤害范围,以此为依据判断储灌的安全等级,从而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将安全疏散的原理应用于危险源的安全评价当中,使之更加合理化、性能化。  相似文献   

7.
以呼和浩特市街道为例,采用熵权与GIS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城市绿色与安全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对33个街道进行韧性评价,其中2/3的街道韧性水平值低于平均值,并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在空间上韧性水平较低的街道在研究区西南集聚,高韧性街道从中心往外大致呈“高-低-高”分布格局,研究结果与城市用地扩建方向与时间、功能布局等实际情况比较吻合。最终从街道、市辖区和市级角度提出韧性提升对策建议,对绿色安全城市建设和防灾规划从“多城一策”向“一城一策”转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随着大学城建设的蓬勃开展,大学城公共安全已成为一项关乎国计民生又亟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阐述了公共安全评价的研究现状,同时,参照当前国际上成熟的公共安全评价框架,基于脆弱性(风险)与(减灾)能力两个维度,初步建立了大学城公共安全评价指标的内容体系。并以广州大学城为例,对公共安全评价流程和结果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论证。结合具体的评价结果,针对大学城脆弱性风险防范和减灾能力建设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建议,以供大学城公共安全规划建设和发展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江河防洪系统年超标洪水风险率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考虑最近一次历史洪水发生时间这一因素下,提出了防洪系统年洪水风险率模型.模型反映了年洪水风险率随距己发生洪水的间隔时间递增的规律.最后对这种规律对防洪标准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市化建设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但由于不平衡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城市安全的基础建设与目前高速发展的经济水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安全问题变得越发严峻,因而对城市安全进行评价研究显得十分重要。该文基于PSR层次分析模型,对城市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类,构建城市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结合BP神经网络进而建立基于PSR层次分析模型-BP神经网络的城市安全评价模型。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实践验证,可知该评价模型能够较为客观而准确地表达综合评价结果与各评价指标因素之间非线性关系,能够对城市安全状态进行客观而有效地评价。  相似文献   

11.
李铁松  刘辉 《灾害学》2006,21(1):103-107
嘉陵江流域地理环境特殊,洪水频发,且多发生在四川盆地段,对该段流域人民的生产生活构成很大威胁,了解嘉陵江流域洪水的规律和形成原因.并进一步探讨防洪措施,将有利于对流域的综合治理,减少洪灾损失。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城市防汛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刘俊  徐向阳 《灾害学》2002,17(4):11-15
在分析江苏省城市防汛问题的基础上,设计了其防汛决策支持系统;根据江苏省城市洪涝灾情特点研建和选用了适宜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可以迅速、可靠和正确地模拟城市雨情、水情、灾情的发展过程和可能后果,为城市防汛决策提供多层次的信息服务和多种支持手段。  相似文献   

13.
泾河流域1644-2003年洪涝灾害和洪水沉积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泾河流域1644-2003年洪涝灾害历史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对该时期泾河流域洪涝灾害等级、洪涝灾害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成因进行研究。同时结合泾河下游洪水沉积剖面,对该时期洪水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泾河流域1644-2003年发生洪涝灾害总计165次,平均每2.18年发生一次。主要以中度涝灾为主,其次为大涝灾,轻度涝灾和特大涝灾发生次数较少。1644-2003年,泾河流域的洪涝灾害总体呈现不断增加的特点,泾河流域洪涝灾害发生频次最高的是在1894-1953年,发生频次最低的是在1644-1723年。泾河流域发生的165次洪涝灾害中,上游发生的洪涝灾害最多,其次为下游,中游最少,上、中、下游同时发生的洪涝灾害为4级特大涝灾。不同阶段气候的冷暖干湿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泾河流域植被的破坏是泾河流域发生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1644-2003年的洪涝灾害在泾河下游形成了2.56 m厚的河漫滩洪水沉积剖面,该剖面沉积层主要由特大涝灾、部分大涝灾和中度涝灾形成,剖面记录的洪水频次比历史文献记录的洪水频次要明显少。  相似文献   

14.
基于GIS的洪水淹没评估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陈凯 《灾害学》2009,24(4):35-39
在G IS技术支持下,对洪水淹没评估系统从洪水淹没计算与洪水淹没评估两方面进行研究,结合湖南冷水滩区洪水淹没评估系统实例,选择了正方形DEM模型,利用正方形格网分析方法进行了洪水淹没中连通性的分析。构建了洪水淹没评估模型,并对洪水淹没评估中的叠置分析提出具体解决思路。最后介绍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15.
龙湖水系与郑州市城市防洪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俊  吕彤  尹志杰  张建涛 《灾害学》2006,21(3):89-92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郑州市城市防洪的压力不断增加,而规划中位于城市下游的龙湖水系是一项集生态、景观、旅游、水资源利用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工程。本文分析了修建龙湖工程后发生各种重现期暴雨洪水时,与龙湖水系密切相关的城市河道的水情状态;通过水文水力计算,明确了龙湖工程与城市防洪的关系;论证了龙湖参与城市防洪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参与城市防洪的程度和条件。  相似文献   

16.
李娜  卢培歌  袁雯 《灾害学》2011,26(3):46-51
采用SOBEK软件平台构建平原河网模型,模拟不同情景下河网结构变化对河网削减洪峰能力的影响,尝试找到能够有效调控洪峰的河面率范围和河网结构参数。研究表明,在不改变河面率的情境下,支流的交汇角度小,交汇点在干流上游时河网削减洪峰能力相对较大;在提高河面率的情境下:随河流弯曲度增大调蓄能力增大,当弯曲度为2.8时河流单位面积削减洪峰的能力达到峰值;随河面率增大河网削减洪峰能力增强,但单位河面积削峰效率存在峰值,模拟得出河面率为3%~5%时,单位河面积增量的削峰效率最强;增加支流面积比增大干流面积能更有效地改善河网的调蓄功能。  相似文献   

17.
洪涝灾情评估标准关键技术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洪涝灾情评估工作对于各级防汛主管部门制定应对措施,提高洪涝灾害管理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规范洪涝灾情评估,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启动了水利行业标准《洪涝灾情评估标准》的编制工作。对《洪涝灾情评估标准》的编制背景和编制过程中评估实施主体、评估资料来源、评估指标选取、评估指标阈值区间确定、灾害级别确定、评估模型确定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可为下一阶段标准编制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职业安全培训效果定量评估方法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成松柏  陈国华 《灾害学》2007,22(2):132-136
职业安全培训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事故风险管理技能的主要手段。但是职业安全培训效果如何,目前尚无有效的定量评估方法。针对安全培训这个复杂的多因素、多变量、多层次系统,通过对影响培训效果的各因素以及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建立起科学、全面和客观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合理准确地确定各评价因素的权重,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数学基本理论构建职业安全培训效果定量评估模型;并通过案例加以应用,表明该模型的评价结果能较好地反映实际情况,对于提高和改善培训质量,降低事故风险,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洪灾风险评价等级模型探讨   总被引:11,自引:9,他引:11  
采用特尔菲法,选择4个一级因子和14个二级因子,建立洪灾风险评价等级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根据对同一层元素相对重要性比较,决定各指标权重。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将福建省67个县(市)分为高风险区、次高风险区、中度风险区、低风险区4个等级。评价结果可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洪涝灾害后城镇景观长距离输水系统水文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汉美  段国凡  李春娥 《灾害学》2021,(2):43-46,78
对输水系统运作过程存在风险采取准确评估,可有效维护洪涝灾害后城镇景观设施完整性.该文提出一种基于MS-AR模型的长距离输水系统水文风险评估方法,首先分析输水节点结构重要性与网络结构抗毁性的耦联关系,推算平均节点结构重要度,明确节点对系统损坏贡献水平,利用节点结构重要度离散性质表示输水系统网络结构抗毁性,获取长距离输水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