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0 毫秒
1.
随着现代餐饮经营模式的普及,既有餐车食品经营存在的体制、机制不活,发展战略不清晰,相关标准、规范不健全,餐车食品加工和食品配送风险环节多,控制手段不力等诸多问题,已制约了普通列车餐车食品经营的健康发展。应加强管理,采取进一步完善经营模式,健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简化、规范餐车食品加工环节,推行餐车切割菜(半成品)、消毒餐具配送和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等综合措施,提升餐车食品经营的安全管理水平,更好地为旅客和安全运输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2.
吉林铁路地区站段食堂,食品安全水平逐年提高,但仍然存在硬件设施不达标,自查自改不落实,日常操作不规范,卫生监督意见不能及时整改的安全隐患。各站段应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安全意识,改善硬件条件,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认真落实各项检查制度和卫生监督机构提出的监督意见。卫生监督部门也要在抓好食品安全基础管理工作,全面开展食品经营单位卫生安全基础风险评估,明确食品安全站段领导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加大对暑期食品安全的监督整改力度等方面进一步强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北京铁路地区旅客列车餐车和车站餐饮单位实施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结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北京客运段所属的旅客列车餐车14个组次(以车次计算),北京铁路地区车站管内的职工食堂9个和餐厅41个进行量化分级评定。结果经过量化后使得对餐饮单位的卫生监督方式方法更加规范,提高了餐饮单位的自律性。结论通过对旅客列车餐车、食堂、餐厅的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总体显现了良好的效果,对发现高风险、低信誉度的餐饮单位,加强监督管理力度;促进了不同单位硬件设施的完善;规范了卫生监督行为;促进了餐饮的诚信自律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了解辖区内直辖市和省会城市铁路车站内食品经营网点分布情况,探索食品安全管理模式。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23年1—7月长三角地区4个车站的日均发送旅客和食品经营管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车站内食品经营有车站餐饮、互联网订餐、互联网特产食品预订、食品销售等种类;长三角地区人口密度高,车站客流量大,餐饮单位集中。进而提出完善卫生监督管理体系、落实不同经营业态管理重点、提升食品监督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等多种控制措施,以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某铁路局内各站段卫生专(兼)职管理人员和较大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安全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了站段卫生管理人员的食品安全管理认知状况,为进一步促进站段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建议。调查显示:站段卫生管理人员普遍认为食品安全和铁路运输生产安全同等重要,但一些单位还存在卫生工作重视不够,卫生制度不完善和落实不到位情况;站段卫生专(兼)职管理人员少,不固定,站段卫生管理工作尚需整合;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内容和形式要有针对性,能结合铁路食品运营特点;普遍认可铁路卫生监督机构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认为卫生监督工作应以指导、服务为主;通过单位自控管理和监督机构指导结合能更有效提高铁路运营食品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6.
调查目前旅客列车餐车经营与安全现状,对旅客列车餐车经营的盈亏情况进行了分析,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下,探讨旅客列车餐车经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目前铁路管辖范围内四类卫生行政许可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铁路管理特色,提出以加强站段单位自身管理、简化临客餐车书面申请材料、严格现场审核、强化预防性监督等具体措施规范铁路卫生行政许可管理。  相似文献   

8.
食品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当前食品安全形势严峻,面临来自多方面的挑战。食物中毒、滥用杀虫剂、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等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还有生产流通环节的问题。笔者论述了食品安全的定义及内涵;介绍国内、外食品安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进而提出了食品安全的可行性对策: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建立和健全食品安全管理的专门机构,加强食品流通秩序的管理,构建系统的食品安全教育培训体系,加强社会监督,发挥消费者在食品安全问题中的积极作用等。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铁路快餐配送(盒饭)已成为动车旅客用餐的主要方式,对其规范管理也更加迫切。2013年,铁道部办公厅出台了《铁路动车快餐盒饭食品安全控制要求》规范性文件,但其在内容及效力上仍有不足,盒饭制作和配送的安全管理还须加强。建议应制定铁路餐车经营和快餐配送食品安全标准、规范,并将推行以即食盒饭等配送作为列车旅客用餐的远期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我局在普通旅客列车餐车上经营销售冷链盒饭,在全路尚属首家。为确保列车食品安全,应对冷链盒饭的索证索票-运输-进货查验-食品贮存-食品再加热-食品销售-剩余食品处理等七项关键环节进行卡控。即采购的冷链盒饭必须是通过取得相应的许可资质,运输环节必须达到冷链运输,储存环节严格按照食品冷藏、热藏及常温储存的温度和时间要求进行储存,加热环节必须做到复热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销售环节必须达到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销售,剩余食品按规定处理等,并明确操作程序,制定冷链盒饭操作管理手册。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某大型航运企业最近9年来发生的船员劳动工伤事故,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中的分类方法,对这些船员劳动工伤事故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并提出如何从管理角度,防范此类劳动工伤事故的发生.指出防止船员劳动工伤事故的管理性措施包括:建立船员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为船员提供一个健康的、安全的、卫生的工作场所;制定配套的船员劳动安全规章制度;建立完善的劳动安全监督机制;加强对船员劳动工伤事故的调查分析;加强安全教育和现场监督管理;进行船员劳动安全风险辨识;为船员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等.  相似文献   

12.
为了有效提高机场不停航施工的安全监管效果,减少施工人员不安全行为,结合机场不停航施工特点,充分考虑安全监管和施工人员的有限理性及心理作用,基于前景理论和心理账户理论对传统博弈价值感知矩阵进行优化,进而构建安全监管演化博弈模型并对关键因素的影响情况进行模拟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决策群体初始安全能力、低估安全事故损失、安全监管和施工成本等因素对安全施工和监管行为策略选择的影响显著。机场管理部门和施工单位可以从提高工作人员安全能力,加强安全知识宣讲、警示教育、心理疏导,努力降低监管和施工成本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机场不停航施工安全管理和相应监管制度,充分引导施工和监管人员从事安全生产,遵守安全管理规定。  相似文献   

13.
加强生产领域公共安全监管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对生产领域公共安全及其综合监督管理,是当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公共安全、生产领域公共安全、职业安全的内涵关系入手,分析了生产领域公共安全监管存在的突出问题,从综合监管的体制和机制的层面上,在基本思路、法律制度、工作体系、统计制度和监管手段等方面,提出了加强生产领域公共安全监管的措施建议,并作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4.
构建食品安全供应链协调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分析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构建食品安全供应链协调管理系统的必要性。对食品供应链协调管理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综述,构建食品安全供应链协调管理系统框架,该系统含有2套自适应的子系统,即低成本常规食品安全管理系统和高成本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控制预测系统。探讨该系统构建的目标、构成、协调机制和实现途径等,以期通过供应链内、外部的交叉连接、协调与交流、自适应调整,实现食品产业供应链一体化全流程的安全监督与控制,达到全面、综合协调管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有效减少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考虑政府监管部门与施工单位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基于有限理性条件下双方互动关系构建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动态监管演化博弈模型,并分析其稳定策略.采用系统动力学(SD)方法仿真分析在动态监管策略及外部变量调整条件下的演化博弈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强弱监管的成本差、施工单位加强安全管理的...  相似文献   

16.
IntroductionAutomated driving represents both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highway safety. Google has been developing self-driving cars and testing them under employee supervision on public roads since 2009. These vehicles have been involved in several crashes, and it is of interest how this testing program compares to human drivers in terms of safety.MethodsGoogle car crashes were coded by type and severity based on narratives released by Google. Crash rates per million vehicle miles traveled (VMT) were computed for crashes deemed severe enough to be reportable to police. These were compared with police-reported crash rates for human drivers. Crash types also were compared.ResultsGoogle cars had a much lower rate of police-reportable crashes per million VMT than human drivers in Mountain View, Calif., during 2009–2015 (2.19 vs 6.06), but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most common type of collision involving Google cars was when they got rear-ended by another (human-driven) vehicle. Google cars shared responsibility for only one crash.ConclusionsThese results suggest Google self-driving cars, while a test program, are safer than conventional human-driven passenger vehicles; however, currently there is insufficient information to fully examine the extent to which disengagements affected these results.Practical applicationResults suggest that highly-automated vehicles can perform more safely than human drivers in certain conditions, but will continue to be involved in crashes with conventionally-driven vehicles.  相似文献   

17.
董非凡 《安全》2019,40(4):34-36
为提升成都市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本文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从理念认识、体制机制、责任落实和人员素质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安全生产工作所面临的风险问题,从安全生产综合监管的角色定位入手,从狠抓责任落实、构建双重治理机制、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和强化基础保障等若干方面,有针对性提出了提升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能力的对策建议。对交通运输安全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8.
涉及承包商的生产安全事故不断发生,需要关注企业安全管理所处的业务外包环境以及外包环境对企业安全管理的深刻影响。分析和研究表明:当前的业务外包环境存在着供需关系不平衡、供需信息不对称、配套资源制约、风险转嫁思想和现象等种种与业务外包相关的问题,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安全管理。目前,改善业务外包环境下的企业安全管理可从3方面入手:其一,加强立法与监管、调控风险因子组合;其二,引导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感;其三,完善企业业务外包管理措施。当前在业务外包环境下加强承包商管理是政府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但影响业务外包环境下企业安全管理的因素还有涉及更广泛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Safety belt effectiveness in preventing fatalities to drivers is examined versus a number factors (vehicle, accident, and environmental) by applying the double-pair comparison method to appropriate subsets of the Fatal Accident Reporting System (FARS) data. For each of 13 factors studied, safety belt effectiveness (the percent of fatally injured unbelted drivers who would not have been killed if they had been wearing safety belts) is estimated, as is an associated standard error of the estimate. The results, which are presented graphically, provide no evidence that safety belt effectiveness is systematically influenced by most of the factors investigated, including car mass and model year. The absence of any systematic relationship with car mass is in agreement with an earlier finding based on the pedestrian fatality exposure method; this agreement adds plausibility to the assumptions used for both the earlier and the present methods. Safety belt effectiveness is greater for single-car crashes (62 ± 5) % than for crashes involving two cars (30 ± 8) % , this difference being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t p<.02. The results suggest weakly that safety belt effectiveness is greater for two-door (48 ± 6) % than for four-door (38 ± 10) % cars, and is greater for striking (44 ± 6) % cars than for struck (27 ± 12)% cars. The above differences probably reflect higher effectiveness in frontal (or rollover) crashes than in side impac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