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环境监理是一种新的环境管理实践,它适应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机制、机构改革和强化环境执法的需要。环境执法是健全环境法制、加强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它具有自身的特点。当前,要加强环境执法,一是加强征收排污费,二是健全执法机构,三是制订合理的工作程序。  相似文献   

2.
建设项目环境违法行为是一种重要的环境违法行为,加强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离不开对建设项目环境违法行为的深入研究。本文对建设项目环境违法行为的表现形式、建设项目环境违法行为的连续性、违法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措施、新项目和老污染源的界限等问题作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加强违法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建设环境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在回顾我区环境信息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全区环境信息系统建设构想,详述了今后一段时期环境信息系统建设的目标、内容、步骤、措施方法等。  相似文献   

4.
董文茂 《环境》2006,(10):84-87
少小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幼儿环境教育的重要意义可窥见一斑。担负着培养未来环境主人神圣使命的韶关市机关第一幼儿园(以下简称“韶关市机一幼”)的园丁们,深知肩头责任之重,亦深谙幼儿环境教育之道。他们以培养新一代绿色韶关人作为幼儿园的内在追求,立足本土,充分挖掘利用韶关丰富的自然、文化、环境资源,不断完善环境教育条件,寻求环境教育的新方法,探索环境教育教学新规律,把环境教育引向深入。近年来,韶关市机一幼在环境教育领域的斐然成绩,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并吸引了省内外同行纷纷来韶取经。  相似文献   

5.
区域环境解决方案就是将某一地域范围内的整体环境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一套包括环境监测、环境监控、环境评价、环境预测、环境污染防治、环境管理等方案在内的全面的环境问题解决方案,以确保区域整体环境质量在可接受范围内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环境的承载能力,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协调发展,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区域环境监测、监理与监控信息系统提供的实时监测和远程监控功能,可确保获得可靠、真实的大量环境基础信息,加上系统的供的强大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和其他各种先进的环境信息应用技术支持能力,使得我们不仅可以从微观到宏观的各个层次上准确地把握区域的环境问题,从而提高了环境决策的科学性和环境管理的有效性,而且从监测、监控技术手段上保障了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战略即排污总量控制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6.
“环境文化”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文精神为先导、以科学为依托的新型文化。它在本质上要求根据社会结构体系内部的有机联系,将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协调统一发展纳入环境发展的总体设计中。环境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是一种生态文化,它的发展对我国的未来有着巨大影响。本文通过对我国“城市绿地保护”的思考,分析了欧美文化与中国民族文化的差异,并进而提出了发展自己的环境文化:“中国式”环境文化。  相似文献   

7.
黄妙云 《福建环境》1997,14(5):14-15
环境教育是一项规模浩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如何对这一系统工程进行科学,全面的综合评价,使我国环境教育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的问题已提上了议事日程。雇语文地环境教育综合评价的必要性,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有画于建立环境教育综合评价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环境保险在中国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中,包含着诸多的商机,环境保险就是其中一例。环境保险属于责任保险的一种,介绍了环境保险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与实践,并结合我国保险业的现状,得出在我国施行环境保险,既是我国保险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规避风险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 一问题越来越引起人类的关注,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是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是人与环境的自然协调,加强中小学生的环境教育,是提高人们环境意识的基础。多年来,我国在中小学环境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前段时间,笔者有机会参加了有关环境教育的培训,听取了有关专家关于国外环境教育的介绍,现将有关情况简要汇总,供各地开展环境教育参考。有明确的环境教育目标 如英国教育部门在课程指导书中,对环境教育提出了具体的目标,有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态度行为目标。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环境的…  相似文献   

10.
环境监理是一种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新型的先进环境管理方式。本文以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的环境监理实践为背景,阐述了环境监理对工程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明确了环境监理的任务和内容,探讨了环境监理与其它工程管理工作的关系。并通过对小浪底环境监理工作的阶段总结,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